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应用二维多普勒超声心动图(2DDE)评价缺血性心肌病(ICM)患者左室重构(LVR)的病理生理改变。方法 用2DDE对56例ICM患者LVR的病理生理改变引进了研究,另有50例正常对照者。指标包括左室舒张末期直径(LVDD)、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室收缩末期室壁应力(ESS)、左室射血分数(EF)、左室峰值充盈率(PFR)、峰值流速A(PVA)、峰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道了应用超声心动图面积-长度法评价15例闭塞性肺血管病右心功能及吸入一氧化氮(NO)后左右心功能的变化。结果表明右室舒张末期容积(RVEDV)和收缩末期容积(RVESV)增加,右室每搏量(RVSV)、右室射血分数9RVEF)和右心排血量(RVCO0均降低。吸入NO后收缩期跨三尖瓣峰值压差平均降低23%(P〈0.001),RVEDV和RVESV分别减小17.7%和37.4%(P值均小于0.09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道了应用超声心动图面积-长度法评价15例闭塞性肺血管病右心功能及吸入一氧化氮(NO)后右心功能的变化。结果表明右室舒张末期容积(RVEDV)和收缩末期容积(RVESV)增加,右室每搏量(RVSV)、右室射血分数(RVEF)和右心排血量(RVCO)均降低。吸入NO后收缩期跨三尖瓣峰值压差平均降低23%(P<0.001),RVEDV和RVESV分别减小17.7%和37.4(P值均小于0.001),RVSV、RVEF、RVCO分别增加30.8%、58.7%、34.4%(P值均小于0.01-0.001),提示右心功能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4.
声学定量对维持性血透前后左心功能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声学定量技术(AQ)检查26名维持性血透(HD)患者血透前后的心脏。由于在按压动静脉瘘管(AVF)前后分别测量了左心功能各参数,故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了对同一心脏四种不同负荷情况的心功能研究。AQ法实时测定左室舒张末期容积(EDV),是直接观察心脏前负荷的可靠指标。结果一次HD后,EDV、收缩末期容积(ESV)、每搏输出量(SV)、心排血量(CO)、左室径(LVD)都明显降低。高峰充盈率(PFR)和高峰射血率(PER)明显改善,分别由2.44±0.65增至2.77±0.68(P值=0.005)和2.19±0.49增至2.78±0.76(P值=0.000)。这是由于心脏前负荷减少、心肌代谢状况和很多其他因素改善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本文应用超声心动图自动边缘检测技术(AQ)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和正常组的左房左室功能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所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左室面积变化分数(FAC)、峰值充盈率(PFR)均低于正常值,峰值充盈时间(TPFR)延长;左房舒张末期面积(EDA)、收缩末期面积(ESA)增大,面积变化分数(FAC)、峰值排空率(PER)小于正常值,两组相比P均<0.05~0.01。该法快速简便,能很好地反映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左房左室功能。  相似文献   

6.
核素心血池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右心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稳定期右心功能的改变。方法:采用多门电路血池平衡法核素心血管造影技术对不同损伤程度的COPD患者右心室收缩功能和舒张功能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右心室射血分数(RVEF),高峰射血率(PER),收缩期前1/3射血分数(1/3EF),1/3射血率(1/3ER),舒张末期到收缩天期的时间(TES),高峰充盈率(PEF),前1/3充盈分数(1/3FF),前1/3充盈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多平面经食管三维超声心动图测量右室容量和收缩功能的可靠性。方法:在61例患者中进行经胸二维和多平面食管管超声心动图检查,分别采用双平面Simpson法和自制的三维超声心动图软件系统测量右室舒张末期容积(EDV),收缩末期容积(ESV),心搏量(SV)及射血分数(RVEF),并与单平面右室造影所得结果对比。  相似文献   

8.
用声学定量技术(AQ)和超声心动图(UCG)分别测定42名健康医学生的左室舒张末期容积EDV、收缩末期容积ESV和射血分数EF。结果UCG法测值与公认的正常值相符,两种方法的EDv测值相近。而AQ法的ESV明显偏大,EF明显偏小。认为AQ法对左室容积测值还是可信的。而AQ法的ESV偏大,导致EF值偏小。正常人左心ESV和EF出现偏差的原因可能是正常心脏体积小,搏动强,因而固定了的心尖四腔切面收缩末期未能通过或接近左室的实际长轴,造成误差。相反体积扩大、搏动较弱的病态心脏,AQ法通过心尖四腔观测量左心EF就比较准确。  相似文献   

9.
应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平衡法心室造影和声学定量(AQ)技术对72名成年人进行右心功能检测。检测指标:右室射血分数(EF)或面积变化分数(FAC)、峰值充盈率(PFR)、峰值排空率(PER)、峰值充盈时间(TPFR)。结果:两种技术测得的相应参数值之间相关系数较低,且差异有显著性。提示用AQ法检测右心功能的准确性欠佳。  相似文献   

10.
超声心动图评价房间隔缺损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用超声心动图检测28例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ASD)患者及40例正常人左心室收缩功能(LVSF)。结果表明:ASD患者左室射血分值(LVEF)、短轴缩短分数(LVFS)、每搏量(SV)、心输出量(CO)、主动脉瓣口血流速度(AV)、速度时间积分(AVI)均较正常人明显降低(P<0.001~0.05),左室射血前期(LPEP)延长(P<0.01)、射血时间(LVET)缩短(P<0.05)、LPEP/LVET增大(P<0.01),且LVEF、LVFS、SV、CO、AV、AVI与肺/体循环量比值(Qp/Qs)呈中度负相关(r=-0.39~-0.78,P<0.05)。结论认为:ASD患者LVSF存在一定程度的减退,并推测其机理可能与ASD患者因右室容量超荷所致的左室扩张性降低、舒张末容积减小、室间隔运动异常及左室几何形态改变等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