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李明权,主任医师,中西医结合肾病博士、硕士研究生生导师,国家卫生部首批师带徒叶传蕙老师继承人。李老师从事中西医结合肾病临床、科研、教学工作二十余年,对治疗肾脏疾病有丰富的经验。笔者有幸随师学习,收获颇丰。本文就李老师病、证、症结合治疗肾病综合征学术经验简述如下。1病因病机现代医学认为,肾病综合征是一组临床综合征,其诊断标准包括:1尿蛋白大于3.5 g/d;2血浆白蛋白低于30 g/L;  相似文献   

2.
刘银鸿  王玉栋 《河北中医》2008,30(3):231-232
李英杰(1939—),河北省衡水市中医院主任中医师,全国第3批中医带徒指导老师,河北省科技成果鉴定专家、科学技术奖评审专家。从事临床工作40余年,在治疗脾胃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笔者常侍诊左右,受益良多。现将李老师治疗脾胃病的经验简述如下。1理论基础李老师认为中医学中  相似文献   

3.
中医并无慢性乙肝病名,现代医学对其尚缺乏理想的治疗方法,而使用中医中药治疗可取得很好的效果,笔者跟随李幸仓主任医师学习,总结李老师中医治疗慢性乙肝的的经验.李老师谨守病机,辨治精到,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4.
李时明老师从事中医内科临床30余年,临床经验丰富,对于内科杂病,善于从带下入手诊治,疗效显著,开拓了治疗内科杂病的思路,丰富了内科杂病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正>李长生主任医师系山东省名中医药专家,山东省科技创新人才,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中医脑病)学术带头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风病、痴呆病协作组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李老师在学术上主张中西医结合,强调参西而不离中,辨证与辨病相结合。临证中遵循"中医辨证、西医辨病、病证结合、辨证施治"的诊疗模式。四十多年的临床工作中,李老师对脑血管病的辨证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创制了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有效方剂益智汤。笔者  相似文献   

6.
李培主任医师擅长脾胃病诊治。本文总结李培对气滞型便秘的病因病机认识,及根据多年临床实践创制的气滞便秘经验方,临床疗效满意,体现了李老师治疗脾胃病的又一特色。  相似文献   

7.
杜飞  ;李献平 《四川中医》2014,(8):141-142
李献平教授运用血府逐瘀汤治疗汗证、胸痹、汗斑癣、痛经等病的临证经验别具特色且获效显著。这些经验充分体现了李老师"辨证辨病相结合"的治疗特点以及"传统功效和现代药理研究相结合"的用药特点。  相似文献   

8.
李博鉴老师是中国中医研究院教授,主任医师,已故著名皮科专家朱仁康先生的硕士研究生,尽得真传,又参验经典,融会新知,治疗皮肤病经验丰富,疗效甚高。兹将其治疗阴虱病经验介绍如下,以窥其一斑。1 认病准确 不差分毫李老师认为,本病主要是由于不洁性交传染,夫妻双方往往...  相似文献   

9.
李学增系河北省石家庄平安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医师,河北省第2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李老师曾师承河北名中医刘沛然主任医师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风湿病的学术经验,继承山东中医药大学风湿病专家张鸣鹤教授清热解毒为主治疗自身免疫病的学术思想,并结合自身数十年诊治风湿免疫病的临床实践,独创三步免疫解毒法治疗皮肌炎/多发性肌炎。我们有幸随李老师学习,现将其治疗皮肌炎/多发性肌炎的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本文试图从病因、病机、病位、证型分析、治法等多途径、多角度全面阐释李军教授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宝贵经验,对李军教授诊疗中医脑病思想进一步丰富完善,以期更好的总结李老师临床经验。  相似文献   

11.
李军教授善用活血涤痰法治疗疑难病,结合长期临床实践从基础理论角度总结出痰瘀交结证的症状、病机、治法,对痰瘀交结八种临床证型的细微差别有自己独到的认识。通过研究李老师中医脑病临床诊疗经验,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12.
刘春倩 《河北中医》2014,(4):485-486
李英杰,主任中医师,教授,全国第三、四、五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河北省首届名中医,从事中医药临床工作4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妇人产后气血俱伤,元气受损,抗病能力减弱,“产后百节空虚”,稍有感触邪气或生活失慎,即可能导致产后诸病,临床常见有产后发热、产后腹痛、产后恶露不绝、产后大便难、产后身痛、缺乳等。其发病机制可归纳为三类:一是亡血伤津,血虚火动;二是瘀血内阻,败血妄行;三是外感六淫或饮食房劳所伤。李老师认为,产后病的病理特点是“亡血伤津,多虚多瘀”,因此产后病的治疗除以辨证论治为根本外,还须审视“虚与瘀”的情况进行论治。笔者拟根据以下典型病例,初步探讨李老师治疗产后病的辨证特点。  相似文献   

13.
李菊莲主任医师将周围性面瘫分为急性期、恢复期、后遗症期,分期论治周围性面瘫.李老师在面瘫急性期重用风穴,用泻法以祛风,常用穴位:风池、风府、太冲;发病初期用缪刺法针刺健侧,取穴宜少,手法宜轻,常选用双侧耳尖点刺放血以活血祛风.李老师在针刺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牵正散辨证加减治疗,常加白芷、菊花等引经药,直达病所.风寒阻络者加...  相似文献   

14.
对李遇春教授临床应用当归饮子治疗疾病的经验进行总结,以血虚风燥为选方用药的共同病机。以验案为例,归纳出李老师应用当归饮子的治疗原则和独特见解。  相似文献   

15.
<正>李秀荣教授是山东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师从全国名老中医焦中华。李老师在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实践中总结了扶正祛邪、益气养阴、化痰祛瘀、消解癌毒的原则。现将李老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经验总结一二,以供参考。1病因病机肺癌属中医学肺积、息贲等范畴。《难经》曰:"肺之积,名曰息贲,在右胁下,复大如杯,久不己,令人洒淅寒热,喘咳,发肺壅。"肺癌的临床表现有消瘦、咳嗽、气短、乏力、咯血、胸痛。肺为清虚之脏,喜润恶  相似文献   

16.
李郑生 《中医研究》2006,19(1):46-47
著名中医学家李振华老师,是国家两部一局首批确定的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之一。李老治学严谨,博学多闻,精研医理,善于辨证论治,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治疗内科杂病,尤其对脾胃病的治疗,具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用药特点,形成了以脾胃学说为指导的学术思想。我有幸作为李老师学术继承人,通过老师口传心授,精心指导,在耳濡目染中较系统地了解了老师阐述疾病的理论特点、辨证论治规律、用药妙诀以及诊疗技巧,特别是重点学习掌握了老师治疗脾胃肝胆病的经验,本文仅就李老治疗梅核气的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李斯文教授扶正抑癌理论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吾师李斯文教授、主任医师,主攻肿瘤的防治研究,运用扶正抑癌理论指导临床肿瘤治疗,功效卓著。余有幸受李老师教导,侍诊左右,受益颇深。现将吾师扶正抑癌理论总结如下,以飨同道。1扶正抑癌的理论基础李斯文老师是从中医学整体观点来认识肿瘤发病机制的。肿瘤是一全身性疾病,是全身属虚、局部属实的病证。首先发病的基础是正气先虚,其后邪气攻之而成积证,正所谓:“积之成也,气不足,而后邪气距之”《医宗必读》。“脾肾不足及虚弱失调之人,多有积聚之病”《景岳全书》。“积聚者,由阴阳不和,脏腑虚弱,受于风邪,搏于腑藏(脏)之气所为也”《诸病…  相似文献   

18.
李献平是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全国著名中医聂惠民教授的第三批学术经验继承人。李老师从事中医临床、方剂教学和科研二十余年,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丰富的临床经验。笔者有幸随诊于李老师,见其治疗女性习惯性便秘每每药到病除,数剂药后即临床痊愈,现将其临证治疗女性习惯性便秘的经验作一总结,以飨读者。1通腑降浊,恢复大便通畅为第一要义便秘为大肠传导失职所致,其基本病机为腑气不通、浊阴不降。大便日久不下,易耗损津液,故临证时要迅速通腑降浊,恢复大便通畅,防止大便持续不通,继续加重津液亏损。李老师在临证用…  相似文献   

19.
<正> 李新然老师,是辽宁省营口市老中医,现年八十一岁,从事中医临床六十余年。其学识深,思路广,辨证活,用药精,擅长内科,更以温病著称。其学术别具风格,现将李老师的学术经验做一简要介绍如下: 一、对“温病学”的见解独树一帜温病,是感受四时不同的温热病邪所引起多种急性热病的总称,这是迄今为止,中医学术界多数所公认的。“温病”与“伤寒”,统称外感时病,而杂病,通常指外感时病以外的内科疾病。在此基础上,李老师又认为:温病学实则包括许多内科杂病,许多内科杂病由温病之变症而来,或外感、内伤杂合而病。故常谓:“门诊看病,温病占十之七、八”,“会治温病,杂病亦通”;又说:“不会温病,内伤外感不辨,开口动手必错”。李老师在诊断,用药临床实践中,大都贯穿这一观点。因此,李老师对许多慢性病的辨证论治,首先辨是外感还是内伤。外感者是温病还是伤寒;内伤者,是否由外感引发或外感变症或内因外因同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李七一教授运用三黄石膏汤治汗证经验。方法:通过跟随李七一教授临诊辨病与辨证结合治疗汗证的实践,结合历代中医文献有关"汗证""湿热""三黄石膏汤"等病证的阐述,从病因病机、治则治法、组方分析、验案举例等方面总结李七一教授治疗汗证的学术观点和临床经验。结果:李七一教授认为,湿热是汗证的重要病机,治疗上当以重视清热燥湿的治疗方法,方用三黄石膏汤。所举案例显示,此经验可得临床佐证。结论:李七一教授辨证治疗汗证有继承、有创新,且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