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6 毫秒
1.
鼓室成形术采用钛质听骨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鼓室成形术的听力效果,用自行研制的钛质听骨行鼓室成形术113例(124耳),随访11~46个月,听力提高>10dBHL者115耳(92.7%),气骨导差闭合<20dBHL者73耳(58.9%),听力达应用水平者89耳(71.8%),无排异反应,未见胆脂瘤复发。鼓室成形术使用的钛质人工听骨,生物相容性好,设计合理,人工听骨与镫骨上部结构嵌接牢固,不易脱位,并采用开大鼓峡口术式,乳突及上鼓室再气化良好,使鼓膜和听骨链处于最佳活动状态,对听力提高颇有功效  相似文献   

2.
对于小儿慢性中耳炎的治疗争论较多。该作者对50例(59耳)15岁以下患者的慢性中耳炎施行了鼓室成形术,男34耳,女25耳,8岁~13岁45耳(76.27%)。术后均随访6个月以上。非胆脂瘤型中耳炎28耳,胆脂瘤型中耳炎31耳。非胆脂瘤型中耳炎均采用完壁法鼓室成形术,其中I型27耳,单纯鼓膜修补1耳,3耳凿开乳突,开放前、后鼓室,改善乳突和鼓室之间的通路,二次手术4耳。对于胆脂瘤型中耳炎进行分阶段手术,先行一期手术,然后进行二期手术以检查胆脂瘤是否残留或复发以及含气腔是否存在。胆脂瘤型中耳炎中开放…  相似文献   

3.
绿脓杆菌感染慢性化脓性中耳炎Ⅰ期乳突根治并鼓室成形术的经验(摘要)孙燕,赵啸天于1993~1994年收治13例(14耳)绿脓杆菌感染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胆脂瘤型及肉芽型)病人,男8,女5,12~48岁,皆有活动感染,咽鼓管7耳通畅,4耳不通畅,3耳未...  相似文献   

4.
胆脂瘤型和骨疡型中耳炎乳突根治并Ⅰ期鼓室成形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胆脂瘤型和骨疡型中耳炎乳突根治并Ⅰ期鼓室成形术的术式选择、手术适应证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78例(78耳)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胆脂瘤型58耳,骨疡型20耳)患者的手术方法及随访1~2年的效果,根据病变范围与程度不同,选择不同术式的乳突根治并Ⅰ期鼓室成形术,保留外耳道后壁乳突切开(完壁式)鼓室成形术28例,切除外耳道后壁乳突切开(开放式)鼓室成形术40例,上鼓室鼓窦开放、上鼓室外侧壁重建鼓室成形术6例,开放式乳突根治外耳道后壁重建鼓室成形术4例.结果 术后2个月干耳率为94.87%(74/78),语频听力提高≥15dB占73.07%(57/78),完壁式乳突根治加鼓室成形术后胆脂瘤复发率为14.28%(4/28),开放式乳突根治加鼓室成形术后鼓膜穿孔率为15.00%(6/40).结论 根据颞骨CT、听力学检查及临床特征,选择适当手术径路及方式,既可根除病灶,又可行听功能重建,提高干耳率与听力,故乳突根治Ⅰ期行鼓室成形术是有效可行的,但要指出,行完壁式根治伴鼓室成形术要严格掌握适应证,病变要轻并局限在上鼓室,同时要彻底清理胆脂瘤上皮,避免复发.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慢性中耳炎和胆脂瘤中耳炎手术方式及适应症的选择,比较完整鼓室的乳突开放式鼓室成形术与开放式鼓室成形术二种术式治疗慢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07年5月期间97例(99耳),其中胆脂瘤中耳炎71耳,慢性中耳炎28耳,根据病灶范围选用完整鼓室的乳突开放式鼓室成形术(A组)22例(22耳)与开放式鼓室成形术(B组)75例(77耳)。对二组病例术前和术后纯音测听平均值PAT(500、1kHz、2kHz、4kHz)、气骨导差(ABG)等进行统计与比较。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34个月,总干耳率93.9%(93/99),胆脂瘤复发率为7.0%(5/71);术后气导(AC)提高值≥10dB为60.6%,气骨导差(ABG)≤20dB为29.3%;其中A组术后AC提高值≥10dB为90.9%,ABG≤20dB为54.5%;B组术后AC提高值≥10dB为51.9%,ABG≤20dB为22.1%。慢性中耳炎两组术后AC提高值及ABG经独立样本t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完整鼓室的乳突开放式鼓室成形术较开放式鼓室成形术听力提高效果满意,干耳时间相似,但要选择适合病例。  相似文献   

6.
鼓室成形术采用钛质听骨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为了提高鼓室成形术的听力效果,用自行研制的钛质听骨行鼓室成形术113例,随访11-46个月,听力提高〉10dBHL者115耳,气骨导差闭合〈20dBHL者73耳,听力达应用水平者89耳,无排异反应,未见胆脂瘤复发。  相似文献   

7.
联合径路鼓室成形术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乳突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3年4月~1997年12月采用联合径路行鼓室成形术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乳突炎32例(34耳)。经1~5年随访,疗效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32例慢性化脓性中耳乳突炎(非胆脂瘤型)患者中,男19例,女13例,年龄15~46岁。病程4~20年。经2年以上保守治疗仍反复流脓28例,静止期4例。手术所见:中耳乳突粘膜水肿伴有肉芽24耳,积脓7耳,息肉3耳;砧骨部分缺损9耳,锤骨部分缺损11耳,砧骨、锤骨同时有部分缺损5耳,听骨完整、但部分被肉芽包裹9耳;鼓膜中央性穿孔28耳,边缘性穿孔6耳…  相似文献   

8.
开放式鼓室成形术或乳突根治术中切除乳突尖的优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总结乳突尖部分切除在开放式鼓室成形术或乳突根治术中的作用。方法:44例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中,行单纯乳突根治术(10例)和开放式鼓室成形术(34例,含乳突切除术加鼓室成形术Ⅱ型或Ⅲ型)时.同时切除部分乳突尖外侧壁。结果:切除乳突尖后,乳突容积明显减小,术后3个月随访,干耳43例,占97.6%。干耳时间3周~2.5个月。术后1年随访,无一例胆脂瘤复发。结论:乳突尖部分切除在开放式鼓室成形术或乳突根治术中消灭乳突死腔,最大程度达到干耳,减少胆脂瘤复发,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鼓室成形术中自体听骨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鼓室成形术近几年又有了较大发展,尤其是人工听骨材料研究有了突破性进展,已有陶瓷人工听骨大批量生产,并应用于临床,取得满意疗效,但难免有组织排异之弊。根据我们经验,多数患者尚能利用自体听骨残体进行听骨链重建术,尤其是应用自体砧骨搭桥鼓室成形术,疗效肯定。我们在1996年10月~2000年7月间对52例(52耳)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病人进行了乳突根治加Ⅰ期鼓室成形术,来院随访6个月以上的48例,复发流脓鼓膜穿孔8例,并将随访资料完整且手术成功的22例自体砧骨搭桥鼓室成形术和18例自体锤骨头橙骨加帽鼓室成…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耳内镜下双侧同期鼓室成形术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在我科行耳内镜下双侧同期鼓室成形术的14例患者临床资料,共28耳,其中单 纯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16耳,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伴鼓室硬化症8耳,中耳胆脂瘤4耳;共完成鼓室成形术I型20耳,鼓室成形术II型7耳,鼓室成形术III型1耳;术后观察分析鼓膜愈合及听力改善情况。结果 术后复查12~24个月,14例(28耳)患者鼓膜移植物均成活,27耳穿孔鼓膜完全愈合,愈合率96.4%;1耳遗留小穿孔,于二次局麻下手术处理后愈合。28耳术前气导听阈为(55.4±21.6)dB HL,术后气导听阈为(35.5±16.4)dB HL(t =11.234,P<0.05);术前气骨导差为(29.3±10.3)dB HL,术后气骨导差为(11.3±3.9)dB HL(t =10.752,P<0.05)。结论 耳内镜下鼓室成形术可获得较高的手术成功率,取得良好的听力改善效果,双侧同期手术可节省医患人力、物力资源。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先天性外耳道狭窄及伴外耳畸形外耳道、中耳乳突胆脂瘤病人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31例病人中为单纯先天性外耳道狭窄伴发外耳道脂瘤,进行外耳道胆脂瘤根治术,并行外耳道成形术,其中7例进行外耳道成形+鼓室成形术;22例为先天性外耳道狭窄伴发中耳畸形和中耳乳突胆脂瘤,在根治胆脂瘤的同时,行外耳道成形术,其中13例进行鼓室成形术,随访3个月到1年。结果:7例外耳道成形+鼓室成形术者,成功率为85.7%(6/7);13例进行乳突根治术+鼓室成形术者,成功率为76.9%(10/13)。凡鼓室成形术成功者听力均提高15dBHL(语言频率500-2000Hz)。结论:先天性外耳道狭窄伴发外耳道胆脂瘤或中耳胆脂瘤病人,在彻底清作胆脂瘤的基础上进行鼓室成形术,可以提高病人的听力;术中发现中耳畸形常有面神经遮盖卵中无卵圆窗者,对该类病人应在控制感染后再行前庭或半规管开窗术。  相似文献   

12.
胆脂瘤型和骨疡型中耳炎Ⅰ期鼓室成形术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胆脂瘤型和骨疡型中耳炎Ⅰ期鼓室成形术的可行性及疗效影响因素。方法:52例(52耳)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胆脂瘤型30耳,骨疡型22耳)患者在清除病变的同时行鼓室成形术,其中单纯鼓室成形术12耳,乳突根治加鼓室成形术40耳。结果:全部病例均干耳,无一例胆脂瘤复发。语频段听力提高30dB以上者5耳,提高20~29dB者9耳,提高10~19dB者31耳,小于10dB者7耳,无听力下降者。结论:胆脂瘤型和骨疡型中耳炎可行Ⅰ期鼓室成形术,鼓膜有效振动面积、镫骨及镫骨底板的活动度是影响听力的重要因素,咽鼓管功能不良是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临床各期外耳道胆脂瘤的特征及治疗方法的选择,并评估其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1月,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住院治疗66例外耳道胆脂瘤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性32例,女性34例;年龄3~75岁,平均(32.5±1.68)岁,均为单侧耳发病。所有患者术前均行耳内镜检查及纯音测听,并行颞骨高分辨CT检查。根据病变范围按照Holt分期,I期10耳,Ⅱ期26耳,Ⅲ期30耳。I期行外耳道胆脂瘤摘除术;Ⅱ期行外耳道胆脂瘤摘除术+外耳道成形术,如鼓膜被侵及破坏时加行鼓室成形术(Ⅰ型);Ⅲ期行外耳道胆脂瘤摘除术+外耳道成形术及鼓室成形术(Ⅰ、Ⅱ、Ⅲ型)或乳突根治术。所有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2年。结果 听力下降为本组患者首要症状(61例,92.42%),其他症状包括耳闷胀感(49例,74.24%)、耳痛(45例,68.18%)、耳漏(44例,66.67%)、周围性面瘫(1例,1.52%)。66例患者中2例分别于术后11个月和14个月复发,其余患者均外耳道通畅,上皮化良好。除行乳突根治术的5例患者外,其余均鼓膜完整,听力不同程度提高。1例周围性面瘫患者,术后6个月面神经功能恢复正常(HB分级Ⅰ级)。结论 外耳道胆脂瘤易破坏外耳道骨质,并侵犯临近结构。根据临床分期选择合适手术方式可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改良完壁式乳突根治加鼓室成形术同期行咽鼓管球囊扩张治疗中耳胆脂瘤并咽鼓管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中耳胆脂瘤并咽鼓管功能障碍患者共64例,所有患者术前通过正负压平衡试验、鼓室滴药、Valsalva动作难易程度评分均证实为咽鼓管功能障碍。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36例,观察组28例,对照组改良完壁式乳突根治加鼓室成形术,观察组行改良完壁式乳突根治加鼓室成形术并同期咽鼓管球囊扩张,记录两组术前及术后咽鼓管功能问卷评分(ETDQ 7)、干耳时间、纯音电测听及鼓室导抗图检查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成功接受手术,术后随访6个月至1年,术前ETDQ 7评分、Valsalva测试、正负压平衡试验及纯音电测听(4PTA)对照组和观察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6个月对照组和观察组ETDQ 7评分、纯音测听(4PTA)阈值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术后6个月对照组和观察组ETDQ 7评分、纯音测听(4PTA)阈值、鼓室导抗图、鼓膜内陷征象及干耳时间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咽鼓管功能不良是中耳胆脂瘤的一个重要因素,小样本随访发现改良完壁式乳突根治加鼓室成形术同期咽鼓管球囊扩张治疗中耳胆脂瘤并咽鼓管功能障碍的短期效果良好,但其远期疗效有待对更大样本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5.
外耳道胆脂瘤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外耳道胆脂瘤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年1月至2005年1月期间共42例(44耳)外耳道胆脂瘤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因外耳道骨性狭窄所致2耳,骨瘤阻塞所致2耳,其余主要与炎症、耵聍、挖耳损伤等有关。按Holt分期,Ⅰ期7耳.Ⅱ期22耳,Ⅲ期15耳。单纯外耳道胆脂瘤清除术25耳(门诊20耳)中.随访1-5年,外耳道胆脂瘤复发3耳,1耳上鼓室侵犯行改良乳突根治术;9耳伴有外耳道肉芽者,行外耳道肉芽切除术及外耳道胆脂瘤清除术后恢复良好,2耳伴有外耳道狭窄行外耳道成形术;改良乳突根治术5耳.乳突根治术2耳,随访6月~11年,无胆脂瘤复发,1耳术后外耳道口狭窄;先天性外耳道狭窄行外耳道成形术1耳,外耳道骨瘤切除及鼓膜成形术1耳,乳突骨瘤切除并外耳道成形术1耳。结论外耳道胆脂瘤多为自发性.具有破坏性,治疗原则是早期彻底清除胆脂瘤。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咽鼓管上隐窝及其与上鼓室空气通道的状态在胆脂瘤中耳炎发病过程中的意义。方法观察胆脂瘤中耳炎52例(52耳,观察组)及乳突气化良好无慢性中耳炎病史的外伤性面神经麻痹患者16例(16耳,对照组)术中咽鼓管上隐窝及其与上鼓室通道开放状态。结果对照组16耳均呈清晰的咽鼓管上隐窝结构,呈膜性闭锁4耳(25.0%)。观察组52耳(100%)咽鼓管上隐窝与上鼓室前方呈完全闭锁,无相通病例。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2=46.421,P=0.000)。其中骨性闭锁34耳(65.4%),膜性闭锁18耳(34.6%);上鼓室空间狭小。全组均为硬化或气化不良型乳突。结论咽鼓管上隐窝与上鼓室的气流通道闭塞更容易造成上鼓室和乳突负压状态,可能是形成胆脂瘤的原因之一;咽鼓管上隐窝与上鼓室通道的解剖学变异可能是胆脂瘤中耳炎的易患因素。提示胆脂瘤中耳炎行完壁式鼓室成形术时开放该通道可能有助于防止术后复发。  相似文献   

17.
胆脂瘤型与单纯型中耳炎鼓室成形术远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胆脂瘤型与单纯型中耳炎鼓室成形术远期疗效观察管志伟,尹志军我院自1989~1994年对161例192耳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行鼓室成形术,随访1~5年,成功率为93.2%,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161例(192)耳中,男98例,女63例,年...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乳突根治+开放式鼓室成形术治疗胆脂瘤中耳炎的疗效.方法 对37例(37耳)胆脂瘤中耳炎患者行乳突根治+开放式鼓室成形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随访1~3年,37例(37耳)移植筋膜成活,2例(2耳)鼓膜再穿孔,2例(耳)鼓膜疤痕内陷.术后6个月纯音气导平均听阈(0.5~4 kHz)为39.84±6.24dB...  相似文献   

19.
断桥式乳突根治术中用带蒂颞肌骨片重建外耳道后壁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讨在开放式鼓室成形术中,既能彻底清除病灶,又能恢复正常的中耳及外耳道解剖结构的方法,达到提高听力的目的。方法 用带蒂颞肌骨片对47例(耳)胆脂瘤型中耳炎病人于开放式鼓室成形术中,行外耳道壁修复重建术。结果 47例(耳)病人术后经0.5~3年随访,12耳听力提高15 dB (25.53%),15耳提高20dB(31.91%),7耳提高30dB(14.89%),3耳提高40dB(6.38%),2耳提高50dB(4.26%);8耳提高小于15dB(17.02%)。所有重建的外耳道壁及中耳乳突腔均接近正常状态,无外耳道闭锁或塌陷。结论 利用带蒂颞肌骨片在开放式鼓室成形术中行外耳道壁重建,既能彻底清除中耳乳突腔内的胆脂瘤及肉芽组织,又能保证良好的外耳道和中耳的形态和功能。术后听力提高明显.是较为理想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20.
应用自体耳屏复合软同—软骨膜鼓室成形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为探讨胆脂瘤及骨疡型中耳炎应用自体复合耳屏软骨-软骨膜鼓室成形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应用自体耳屏复合软骨-软骨膜鼓室成形和耳后反“Z”字形改形法带蒂肌皮瓣填塞乳突腔治疗胆脂瘤及骨疡型中耳炎37耳,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示气骨导间距缩小0-10dBHL12耳,11-20dB14耳,21-30dB7耳,31dB以上4耳;显示大多数病例听力有明显改善,结论 此种方法是一种较好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