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 毫秒
1.
介入治疗骨盆骨折大出血(附44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介入栓塞髂内动脉治疗骨盆骨折大出血的可行性。方法 对44例骨盆骨折大出血合并失血性休克的患者进行动脉造影,发现41例髂内动脉或其分支出血,并对出血动脉进行了栓塞。结果 41例髂内动脉栓塞中39例成功,2例栓塞成功后血压又下降,终因失血性休克而死亡。结论 介入栓塞出血血管是治疗骨盆骨折大出血行之有效的措施,具有快速、准确、干扰小的优点。  相似文献   

2.
介入治疗骨盆骨折大出血(附44例报告)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 探讨介入栓塞髂内动脉治疗骨盆骨折大出血的可行性。方法 对44例骨盆骨折大出血合并失血性休克的患者进行动脉造影,发现41例髂内动脉或其分支出血,并对出血动脉进行了栓塞。结果 41例髂内动脉栓塞中39例成功,2例栓塞成功后血压又下降,终因失血性休克而死亡。结论 介入栓塞出血血管是治疗骨盆骨折大出血行之有效的措施,具有快速、准确、干扰小的优点。  相似文献   

3.
外固定器在重度骨盆骨折急诊救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外固定器在重度骨盆骨折急诊救治中的价值。方法31例重度骨盆骨折,建立多路静脉通道,快速输血输液纠正休克,血压仍得不到稳定时,9例作髂动脉造影,4例作剖腹探查。发现3例髂外动脉破裂,2例髂内动脉破裂,髂外动脉破裂行大隐静脉移植,髂内动脉破裂行动脉栓塞1例,血管结扎1例。全部急诊行骨盆外固定术。结果30例存活,1例死于失血性休克。随访1.5~3年,除2例C-Ⅲ型骨折放弃二期手术内固定治疗,1例伴有坐骨神经严重挫伤恢复不满意外,27例无跛行,无疼痛,无神经症状,骨盆无畸形等后遗症。结论早期稳定血流动力学,运用外固定器固定骨盆,多种外科手段干预,可提高重度骨盆骨折的救治水平,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4.
骨盆骨折合并盆腔血肿的髂内动脉介入栓塞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笔者采用明胶海绵或不锈钢圈栓塞双侧髂内动脉治疗骨盆骨折合并盆腔血肿7例,其中6例患者术前处于休克前期或休克期,血压低,出血明显,栓塞成功后,出血停止,血压回升,栓塞后2d血压恢复正常基础水平。提示:双侧髂内动脉栓塞对治疗骨盆骨折合并盆腔血肿效果明显,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5.
骨盆前环后环骨折与骨盆动脉损伤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探讨骨盆骨折X线表现与骨盆动脉损伤的关系及诊断、治疗方法。方法自1999年1月~2003年10月,收治55例骨盆骨折合并血管损伤,入院时均处于休克状态,收缩压小于90mmHg,脉率大于120次/min。输血量400~10800ml,平均2886ml。入院后常规摄骨盆后前位、出口位及入口位X线片,经输血和抗休克治疗后,血压不升或升后又下降,排除其他部位出血后即行髂动脉造影,并行动脉栓塞。患者ISS评分平均39±16。根据X线表现分为后环骨折21例,前环骨折12例,髋臼骨折6例,混合骨折16例。结果55例髂内动脉造影患者,50例为髂内动脉及其分支损伤出血,行血管栓塞,4例髂外动脉损伤,3例血栓形成,1例破裂;1例髂总动脉血栓形成。3例死亡,成功率94.55%。损伤最多的血管是臀上动脉(32.56%),其次是骶外侧动脉及髂腰动脉。后环骨盆骨折损伤血管64支,主要臀上动脉、骶外侧动脉及髂腰动脉,前环骨折损伤血管17支,主要为闭孔动脉。混合骨折平均输血3876ml±1068ml。结论根据骨盆骨折X线表现可预测血管损伤类型,后环骨折容易引起臀上动脉、骶外侧动脉及髂腰动脉损伤,前环骨折易损伤闭孔动脉,其中最易损伤的是臀上动脉。髂内动脉造影及动脉栓塞是较好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髂内动脉结扎治疗合并腹腔脏器损伤的骨盆骨折大出血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总结合并腹脏器伤的骨盆骨折大出血髂内动脉结扎16例的体会。方法骨盆骨折TileB型10例,C型6例;开放性骨盆碾压伤6例,腹脏器损伤20处。腹膜后血肿量平均1400ml;血肿破裂6例。存活病例出血量平均2600ml。均于伤后6h内腹脏器损伤处置并两侧髂内动脉结扎。7例骨牵引,5例骨盆外固定器固定。结果1例因过量失血凝血障碍死亡;8例骨盆出血控制,5例出血减少,2例无效。总有效率81.3%(13/16);生存率93.8%(15/16)。结论在急救或复苏期剖腹术中及时施行髂内动脉结扎,对骨盆骨折大出血具有积极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不稳定型骨盆骨折大出血的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采用外固定支架固定骨盆骨折和双侧髂内动脉主干及其易损伤主要分支双重结扎双重措施控制不稳定型骨盆骨折大出血的临床疗效和可行性.方法 不稳定型骨盆骨折大出血23例,先用外固定支架固定骨盆骨折,再经盆腔行双侧髂内动脉主干及其易损伤主要分支双重结扎.结果 19例24 h内大出血全部得到控制,4例死亡.17例获得12~18个月随访,骨盆骨折全部正常愈合,后期盆腔内脏器未见缺血表现.结论 采用外固定支架固定骨盆骨折和双侧髂内动脉主干及其易损伤主要分支双重结扎双重措施,可以彻底控制不稳定型骨盆骨折导致的大出血.由于侧支循环的广泛存在和重建,结扎双侧髂内动脉主干及其易损伤主要分支对骨盆骨折愈合和盆腔内脏器血供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8.
随着交通事故及工伤事故的增多,骨盆骨折的发生率呈逐年增高趋势,病死率居高不下,尤其是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及时、有效的控制活动性出血是救治成功的关键。我院骨科2003年1月~2009年9月行髂内动脉栓塞治疗32例骨盆骨折伴失血性休克,取得比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腹主动脉阻断联合髂内动脉栓塞介入治疗创伤性骨盆骨折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以60例创伤性骨盆骨折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止血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骨盆填塞止血,研究组实施腹主动脉阻断联合髂内动脉栓塞介入治疗。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指标,记录输血量及ICU停留时间,观察并发症及死亡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后心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收缩压、舒张压和中心静脉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输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ICU停留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低体温、酸中毒、多脏器功能综合征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主动脉阻断联合髂内动脉栓塞术可有效减少盆骨折出血患者出血量,促进病情改善,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  相似文献   

10.
骨盆骨折出血超选择动脉栓塞的影像学基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骨盆动脉吻合的影像学特点及骨盆骨折出血超选择动脉栓塞的方法。[方法]自1999年1月-2005年6月,60例患者因血流动力学不稳而行骨盆动脉造影。男42例,女18例;年龄21—52岁,平均34.5岁。对造影片上骨盆动脉吻合出现的类型及数量进行观测。[结果]从骨盆的动脉造影上观测到的动脉吻合支为:腰动脉与髂腰动脉100%;髂腰动脉与旋髂深动脉88.33%:闭孔动脉与腹壁下动脉吻合(或髂外动脉)36.67%;臀下动脉与阴部内动脉吻合26.67%;骶外侧动脉与骶中动脉及对侧骶外侧动脉吻合100%;臀下动脉与旋股内外动脉及股深动脉升支吻合56.67%;臀上动脉与臀下动脉吻合61.67%。[结论]骨盆骨折出血时,应实施超选择栓塞即栓塞出血动脉的断端及其吻合支,从而减少动脉栓塞引起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髂内动脉注射巴曲亭抢救骨盆骨折大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76例骨盆骨折并低血容量休克病人,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39例,采用经髂内动脉导管注射巴曲亭治疗;对照组37例,采用静脉注射止血敏。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术后血压平稳上升,术后24h输血量平均为1773.6±492.5ml,输液量平均为3485.0±647.6,休克纠正时间平均为4.3±1.1h,死亡率为7.7%,对照组分别为2758.4±337.4ml,5041.9±892.1ml,10.8±2.4h和51.4%,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排除骨盆动脉中、小口径分支损伤出血,介入性动脉注射巴曲亭抢救骨盆骨折大出血快速安全、简单有效,可明显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髂内动脉栓塞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的临床价值。 方法 用介入放射技术对 5例产后出血患者行骼内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SA) ,明确盆腔血管走向及造影剂由血管外溢情况 ,以明胶海绵碎粒与稀释之造影剂混合栓塞双侧髂内动脉。 结果  5例经髂内动脉造影均显示了不同临床原因引起的出血图象 ,经栓塞后出血随之停止 ,但 1例腹腔再度出血 ,剖腹探查发现为右侧卵巢血管及圆韧带残端出血。 结论 髂内动脉栓塞技术应用于难治性产后出血能迅速止血 ,保留子宫 ,抢救病人生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尿道损伤后反复多次大出血患者的处理方法及其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1月至2007年10月广安市人民医院处理的7例难治性反复尿道大出血病例。4例取下腹正中探查切口经盆腔行双侧髂内动脉结扎术;3例经左侧股动脉穿刺行双侧髂内动脉血管造影,对2例明确出血部位的患者用明胶海绵行高选择性损伤动脉血管栓塞术,1例未找到明确出血部位的患者行双侧髂内动脉栓塞术。结杲7例尿道大出血病例全部得到控制,术后2~6h内血流动力学转为稳定状态,未再次出现尿道大出血。结论双侧髂内动脉结扎术和血管介入造影行高选择性损伤动脉血管栓塞术或双侧髂内动脉栓塞术是控制尿道大出血的有效的、简单易行的止血措施。  相似文献   

14.
某些骨盆骨折引起的出血处理上是一难题,方法颇多,如手术结扎髂内动脉、骨盆填塞、抗休克裤的使用、经导管栓凝出血点、骨折牵引和外固定等。尽管使用了其中的任何一种或几种方法,有些患者仍然不免死于无法控制的出血。本文报道美国马里兰州急症医疗中心1978~1980年三年期间收治的3,452例外伤病人,内57例属不稳定性骨盆骨折(在骨盆环上有两处以上的纵骨折),本文报告在处理这些病人中取得的一些经验体会。通过应用血管造影术与解剖学分析,将其血液供给概括为四个互相连接的动脉环,即后中环、前中环和两侧环。这些动脉吻合环与静脉系统共同组成骨盆的血管网。后中环供血给后部骨盆的骨关节。在后中环和侧环间由臀上动脉及其分枝互相吻合。严重外伤引起的  相似文献   

15.
髂内动脉栓塞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一附5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髂内动脉栓塞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用介入放射技术对5例产后出血患行骼内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明确盆腔血管走和骸造影剂由血管外溢情况,以明胶海绵碎粒与稀释之造影剂混合栓塞双侧髂内动脉。结果:5你经髂内动脉造影均显示了不同临床原因引起的出血图象,经栓塞后血随之停止,但1例腹腔再度出血,剖腹探 现为右侧卵巢血管及圆韧带残端出血。结论:髂内动脉栓塞技术应用于难治性产后出血迅速止血,保留子宫,抢救病人生命。  相似文献   

16.
骨盆骨折出血及其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盆骨折合并大出血是早期致死的主要原因。出血来源主要为静脉性渗血,仅少数由较粗的知名动脉损伤所致,出血的性质和程度与骨盆骨折的类型和严重程度有关。治疗包括抗休克裤、输液、外固定架、动脉造影栓塞等。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经导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妇产科急症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性双侧髂内动脉或超选择性子宫动脉插管,以真丝线段和明胶海绵颗粒栓塞双侧子宫动脉,明胶海绵条栓塞双侧髂内动脉。结果对27例妇产科急症出血患者进行了动脉栓塞,其中15例进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7例进行双侧髂内动脉栓塞,5例进行双侧子宫动脉和髂内动脉同时栓塞。25例完全彻底止血,2例剖宫产栓塞后再出血,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经导管动脉栓塞术是治疗妇产科急症出血的可靠方法。同时栓塞双侧子宫动脉和双侧髂内动脉能提高止血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急诊介入动脉栓塞术联合经皮微创螺钉内固定术治疗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骨盆骨折并失血性休克患者的资料,21例患者均接受急诊介入动脉栓塞术联合经皮微创螺钉内固定术。经皮微创螺钉内固定术均在介入栓塞术后立即进行。结果 21例患者中,经股动脉造影明确动脉出血18例,均接受相应介入栓塞治疗;另3例造影未见明显动脉出血,接受可疑出血侧髂内动脉预防性栓塞治疗。每例患者经皮微创螺钉内固定术用时均不超过90min。患者术后均未出现严重介入动脉栓塞相关并发症。18例术后好转出院;3例死亡,其中2例术后因多器官衰竭或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死亡,1例术后仍继续出血,因失血性休克死亡。术后随访3个月~18个月,平均(10.81±2.62)个月,所有存活患者骨折均达到骨性愈合,功能良好。结论急诊介入动脉栓塞术联合经皮微创螺钉内固定术治疗骨盆骨折并失血性休克安全、快速、有效且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急诊介入手术治疗骨盆骨折合并大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骨盆骨折大出血患者96例,其中采用动脉栓塞方法治疗40例,非动脉栓塞治疗56例。非动脉栓塞组患者采用外科常规治疗;动脉栓塞组患者行双侧髂内动脉造影,超选择至出血动脉进行栓塞治疗,必要时以弹簧圈栓塞髂内动脉主干。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差异。结果非动脉栓塞组患者,死亡率为19.6%(11/56),输血量为(2 200.3+50.9)mL,住院天数为(40.8+6.5)d;动脉栓塞组死亡率为5%(2/40),输血量为(1 200.1+65.3)mL,住院天数为(36.3+8.4)d。两组患者的死亡率及输血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住院天数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经导管动脉栓塞术治疗骨盆骨折大出血是一种快速、高效的急救止血措施,能有效地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20.
我们自1995年4月以来,采用血管造影、选择性髂内动脉血管栓塞的方法治疗了3例骨盆骨折合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