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无Q波性急性心肌梗塞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Q波性急性心肌梗塞进展解放军总医院心内科张志寿综述王思让审校急性心肌梗塞(AMI)按心电图上病理性Q波是否发生,可分为穿壁性心肌梗塞及非穿壁性心肌梗塞,二者临床病程,结果不一。非穿壁性心肌梗塞其梗塞面积较小,预后较好,但再梗塞率及远期死亡率高,亦有...  相似文献   

2.
大约三分之一的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不出现穿壁性心肌坏死的特征性 Q 波。然而无 Q 波心肌梗塞(NQMI)患者再梗塞的发生率,死亡率、猝死发生率明显高于有Q 波心肌梗塞(QMI)患者。因此,对 NQMI 患者在梗塞后早期应进行全面评价,并给予积极治疗实属必要。现将近年来的研究概况作一简要综述。一、定义:传统上从心电图(ECG)角度将心肌梗塞分为二种类型:①穿壁性心肌梗塞.②非穿壁性或心内膜下心肌梗塞。这种分类是以体表 ECG 有无病理性 Q 波为依据的:即穿  相似文献   

3.
自从四十年代以来,传统上从心电图角度将心肌梗塞分为二种类型:穿壁性心肌梗塞和非穿壁性心肌梗塞。非穿壁性心肌梗塞又称为心内膜下心肌梗塞。这种分类是以心电图上是否存在病理性Q波为依据的:即在穿壁性心肌梗塞,心电图上有病理性Q波;非穿壁性心肌梗塞,心电图上表现为ST段和T波的改变,但是没有Q波的形成。病理学上,透壁性心肌梗塞是指全层的梗塞,非穿壁性心肌梗塞或心内膜下心肌梗塞是指梗塞范围在室壁的2/3以内。  相似文献   

4.
无 Q 波(非透壁)或有 Q 波(透壁)初发心肌梗塞病人出院后的预后问题已引起关注。作者曾报道无Q 波初发心肌梗塞病人的梗塞范围通常较小,与有Q 波心肌梗塞者相比有较低的住院期死亡率(分别为3%与11%,p=0.007)。本文报道初发梗塞者出院后的预后,指出初发梗塞的某些特征可作为梗塞后存活的预测指标。方法与结果:593例年龄≤75岁不伴持续LBBB、有典型病史、心电图或/和酶学改变的初发心肌梗塞出院患者,其中499例有 Q 波(84.2%),  相似文献   

5.
一、心肌梗塞新的分类—Q波心肌梗塞、非Q波心肌梗塞按传统观点,心电图如有新的Q波出现称为穿壁心肌梗塞,如有ST—T改变则为非穿壁心肌梗塞或心内膜下心肌梗塞,都认为非穿壁心肌梗塞或心内膜下心肌梗塞不出现Q波,而穿壁心肌梗塞一般均应出现Q波。近年来,随着对心肌梗塞研究的不断深入,许多人认为对心肌梗塞应重新分类。因  相似文献   

6.
以往临床上根据心电图有无Q波分为穿壁性和非穿壁性心肌梗塞,但病理学证明,穿壁性和非穿壁性心肌梗塞患者的生前心电图均可不出现病理性Q波。为此本文对有Q波和无Q波形心肌梗塞患者的冠脉病变及左心功能作一探讨,以便指导临床制订合理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7.
传统的概念认为,心电图病理性Q波表示透壁性心肌梗塞;仅有ST-T改变而无Q波时,则表示心内膜下或非透壁性心肌梗塞.但近来一些尸检-心电图相关研究陆续证明,“非透壁性”心肌梗塞也可有病理性Q波,而“透壁性”心肌梗塞反而  相似文献   

8.
1971年Horan通过1184例尸检分析,发现有梗塞病灶的416例中,253例有异常Q波,敏感性为61%;无梗塞病灶的768例中,682例无异常Q波,特异性为89%,故异常Q波诊断心肌梗塞的平均可靠性为75%。过去认为,异常Q波是心肌穿壁性坏死产生的永久性损伤。但是动物实验和临床上均已观察到,异常Q波可以消失,并非一定见于穿壁性心肌梗塞。异常Q波消失的情况有两种:即短暂性Q波的消失;慢性Q波的消失。后者主要见于在某种情况下如冠状动脉搭桥术后,使心肌灌注重建。本文重点就短暂性异常Q波的常见病因,发病机制和临床意义等作一综述。常见病因  相似文献   

9.
心肌梗塞临床分类根据心电图有无Q波分为穿壁性与心内膜下二型。但是,坏死心肌病理所见与心电图类型不一定一致。Q波心肌梗塞  相似文献   

10.
无 Q 波急性心肌梗塞是指心肌梗塞发生后在心电图上不能记录到病理性 Q 波的一种心肌梗塞类型。它既可发生于非透壁性急性心肌梗塞中,亦可作为透壁性急性心肌梗塞的表现类型。病因和发病机制是多方面的。其病理生理、诊断、治疗及预后等均与有病理性 Q 波的急性心肌梗塞不尽相同.本文概述此型心肌梗塞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临床根据心电图有无异常Q波将心肌梗塞分为透壁性心肌梗塞(TMI)和非透壁性心肌梗塞(NTMI),后者又称心内膜下心肌梗塞(SEMI)。70年代以来,此传统概念受到挑战。许多研究表明,心电图与心肌梗塞病理之间并无密切联系,早先认为SEMI不致影响左室除极化综合波,仅有ST段改变。Durrer在结扎犬的冠状动脉时发现,最小的SEMI也可引起异常Q波。一些实验和临床病理研究进一步显示,心肌梗塞占左室壁内层1/5至1/4也可出现Q波。Raunio的80例尸检结果表明,53%的NTMI有Q波,35%的TMI无Q波。可见心电图Q波的有无,不能用以判别心肌  相似文献   

12.
作者对71例Q波性和23例非Q波性急性心肌梗塞病人进行了临床表现、CK—MB及超声心动图的2年随访。结果表明,非Q波性心肌梗塞患者急性期及1年内心功能明显优于Q波性心肌梗塞患者,前者左心室收缩期末及舒张期末容量亦显著小于后者,但两者的2年测值无显著差异;Q波性与非Q波性心肌梗塞冠心病易患因素亦无显著不同。  相似文献   

13.
无Q波性心肌梗塞:运动试验特征、冠脉解剖及预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无 Q 波心肌梗塞(MI)患者的短期预后相当好,其住院死亡率约2%。然而,晚近报告无 Q 波 MI 患者与有 Q 波 MI 患者相比,远期并发症导致死亡、再梗塞及心绞痛的危险性更高。本研究对无 Q 波 MI 和 Q 波性MI 两组患者,就其运动试验特征、冠脉解剖及预后进行比较。病人和方法研究对象为339例确诊 MI 的患者,年龄34~70岁,所有患者均无接受过溶栓治疗。于出院前完成次极量平板运动试验。运动试验后所有患者服用β阻滞剂至少1年。结果 339例 MI 患者中无 Q 波者87例(26%),Q 波性 MI 者252例(74%)。两组年龄相似,但无 Q  相似文献   

14.
急性心肌梗塞(AMI),根据病理解剖心室壁受累坏死程度分透壁性心肌梗塞(TMI),非透壁性心肌梗塞(NTMI)或心内膜下心肌梗塞。多年来,临床上一直把体表心电图(ECG)的病理性Q波作为TMI的同位语,以此区别以ST—T波异常为特征的NTMI心梗或心内膜下心梗。近年来,临床病理学者研究证明,ECG上有无病理Q波并不一定表示病理解剖上的TMI和NTMI,TMI和NTMI均可见到病理性Q波,也均可无病理性Q波.Raunio等在80例尸检中发现50%的NTMI有Q波而一半的TMI无病理Q波。所以,近年来。将ECG上有无Q波而分为Q波性心肌梗塞(QWMI)和非Q波性心肌梗塞(NQWMI)。我院自1989年3月~1993年6月收治非Q性心肌梗塞21例,现做一总结分析。  相似文献   

15.
异常Q波一直被认为是穿壁性心肌坏死产生的永久性损伤,但实际上亦可出现于一过性心肌缺血和无缺血状态。如对其认识不足,易被误诊为心肌梗塞。我们遇到6例非梗塞性短暂异常Q波病人,病因分别为急性病毒性心肌炎、蛛网膜下腔出血、急性胰腺炎、不稳定心绞痛、嗜铬细胞瘤和格林—  相似文献   

16.
有关术中心肌梗塞对术后生存率和病废率影响的报道甚少。本文目的是报道1978年10个医院1,340例单纯冠状动脉旁路术患者的围术期心电图上穿壁性心肌梗塞的发生率,术前临床、血管造影、外科等方面的变量因素对预计并发围术期心肌梗塞的意义,以及比较术后出现新 Q 波病例与未出现 Q波病例的三年累积生存率,以确定术后新 Q 波对即期和长期预后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J.—1996,131.(3).—466~471 众所周知,左室重构发生在Q波型心肌梗塞之后,但非Q波型心梗中心肌坏死较少,不一定是穿壁性,心室重构的可能较少甚至不会发生。 方法 45例患者分为3组:①13例非Q波型心梗;②21例Q波型心梗;③11例陈旧性心梗。第1和第2组Q波型和非Q波型心梗患者在心梗1周内和6周后进行二维超声心动图的检查,第3组(对照组)也按相同的规律进行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左室舒张末  相似文献   

18.
本文总结了21例无Q波心肌梗塞(NQMI)的临床表现及2年预后分析,并与同期Q波心肌梗塞(QMI)患者做了比较。结果显示,NQMI多发生在前壁。其急性期症状较轻,短期预后较好,这与梗塞面积较小有关。2年累积死亡率也叫显低于对照组,考虑前者存在有良好的侧枝循环,从而再梗塞率不高的缘故。  相似文献   

19.
急性心肌梗塞(AMI)根据病理解剖心室壁受累坏死的程度分为透壁性心肌梗塞(TMI)、非透壁性心肌梗塞(NTMI)或心内膜下心肌梗塞。临床上一直把体表心电图(ECG)的病理性Q波作为TMI的同义语,借以区别以ST-T波异常为特征的NTMI或心内膜下心肌梗塞。近年来的临床和病理研究证明:ECG  相似文献   

20.
无 Q 波心肌梗塞(NQMI)一般指患者在病程中没有出现提示左心室前壁或后下壁透壁性坏死的特征性 Q 波的心肌梗塞。该病在基层医院时有见到。最近几年,NQMI 的诊断、病理生理学和予后方面都有重要的进展。现就 NQMI 的有关问题作一介绍。一、命名史和发病率急性冠脉血栓形成是 Herrick 在1912年发现。1929年 Levine 叙述了134例冠脉血栓形成的临床诊断。在仅有肢导联的心电图使用期间,心肌梗塞的诊断是以 T 波和 QRS 波融合为依据。直到1944年胸前导联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