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近年来在呼吸生理方面对小气道(直径<2mm的小支气管)的研究及其测定已引起了广泛的重视。例如最大呼气流速—容量曲线(M—EFV)、闭合气量(CV)等。并已用于临床医学,但对运动员小气道功能的测定与研究,尚需探讨。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青年人(20~30岁)健康组、吸烟组和缓解期哮喘组共107例作了常规肺通气功能,最大呼气中段流速(MMF)、最大呼气流速容量曲线(MEFV)、闭合气量(CV)的测定,并对检溯小气道功能异常的各项指标的敏感性作了比较。结果吸烟组以呼气峰流速率(PEFR)最为敏感,其次为MMF、MEFV;缓解期哮喘组以MMF最敏感,其次为MEFV、氮浓度差百分比(D_(N2)%)和闭合总量/肺总量百分比(CC/TLC%);而闭合气量/肺活量百分比(CV/VC%)不敏感。认为小气道功能检测MEFV优于CV,D_(N2)%和MMF也可作为敏感性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脉冲震荡技术(IOS)气道阻力测定对运动员肺功能异常的诊断价值。方法:对中国国家队398名运动员进行常规肺功能检查并采用脉冲震荡技术(IOS)进行气道阻力测定。按照常规肺功能测试结果将受试运动员分为肺功能正常组、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组及小气道功能减弱组。结果:(1)IOS气道阻力参数气道总阻抗(Z5)、气道总粘性阻力(R5)、近端气道粘性阻力(R20)与慢肺活量(VC)、一秒用力肺活量(FEV1)、一秒率(FEV1/FVC%)、25%肺活量时的最大呼气流量(FEF75%)、50%肺活量时的最大呼气流量(FEF50%)均存在负相关(P<0.05);周边弹性阻力(X5)与VC、FEV1、FEF50%、FEF75%呈正相关(P<0.05)。(2)与肺功能正常组运动员比较,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组及小气道功能减弱组的Z5、R5、R20均显著高于肺功能正常组(P<0.05),X5%显著低于肺功能正常组(P<0.05)。结论:脉冲振荡气道阻力测定可以作为运动员肺功能检测和治疗监测的有效方法。肺功能异常运动员总气道阻力增高,主要表现为中心气道粘性阻力增高同时伴有肺顺应性下降。  相似文献   

4.
大面积烧伤早期救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讨大面积烧伤病人早期救治的最佳方案,对10年来162例大面积烧伤病人实施了“五早”救治,即:对延迟复苏伤员休克期采用早期快速液体复苏;对中重度吸入性损伤坚持早期气管切开,辅以气道湿化、灌洗,保持气道通畅;创面处理坚持早期切痂,并提出了基层医院也可选择性开展休克期切痂的做法;坚持早期胃肠道营养;早期即注意功能疗法,将康复疗法贯穿于烧伤治疗的全过程。结果表明,大面积烧伤病人应用“五早”救治方案,显著地提高了救治的成功率,并减少并发症和伤残率,是治疗大面积烧伤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久居高原不同适应水平群体的X线、心电图、闭合气量改变进行了观测。受试者52人。以慢性适应期高原低氧反应症状学表现划分适应良好和适应不良两个群体。结果表:根据高原低氧反应临床症状、X线肺动脉段突度参数改变、心电图、异常改变、闭合气量改变分析表明,肺动脉段突反1~2mm区间内,同时在在上述改变的适应不良群体个体发生率为15.8%,而在肺动脉段突度3~8mm区间内则为65.2%(≥9mm区间观察例数有限)。表明进一步探讨上述改变之间的内涵,将有助于对适应能力或适应水平做出客观的制定,是一项有意义的工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突发群体性烧伤患者救治早期的生命支持疗法。方法对昆山市中医医院100min之内收治的37例中、重度群体性烧伤患者进行紧急深静脉穿刺置管及气管插管等生命支持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34例合并吸入性损伤的患者均早期成功完成了深静脉穿刺置管及气管插管,成功率为100%。结论深静脉穿刺置管应首选股静脉,避免因误伤颈部动脉而带来的灾难性后果;视频喉镜与帝视内窥镜气管插管具有视野前置,无需口、咽和声门成直线,对咽喉及气道刺激小等优点,是抢救危重病患者快捷而有效的手段之一,特别是视频喉镜引导下的气管插管与传统气管插管路径接近,可作为困难气道开放的首选。  相似文献   

7.
1968年Hogg等首先介绍小气道疾病的概念,并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下简称COPD)的气道阻塞部位和特征限定于小气道的范围。其形态学上表现为炎症,粘液或纤维化所造成的2毫米以下的小气道狭窄和闭塞。他们还介绍了小气道疾病的两种概念:即急性炎症和粘液栓子所形成的可逆性病变和小气道的纤维化、扭曲、狭窄或闭塞所形成的不可逆病变。这些发现提示了小气道疾病是COPD的一种早期病变,它可能促使空气陷坑的形成,机械性肺泡膈的破裂及远端慢性肺泡炎的发展,最后发展成为COPD。该病一旦到了后期,由于噬细胞或中性细胞蛋白酶的释放可导致肺泡弹性蛋白(elastin)的降解,继而形成肺气肿。  相似文献   

8.
在无C臂透视条件下,对26例胫骨骨折采用闭合复位旋入式髓内针治疗,所有病例均一期愈合。本方法创伤小,固定可靠,骨折愈合率高,可早期行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功能性HRCT及肺功能测定对长期吸烟者肺小气道损害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非吸烟组25例和吸烟组45例,行吸气末和呼气末HRCT扫描与肺功能测定,并分析其结果。结果:吸烟组中30例HRCT表现为小叶中心型肺气肿、全小叶型肺气肿、间隔旁型肺气肿、肺实质微结节、磨玻璃样密度影、小叶间隔线、空气潴留;这30例中肺功能测定正常27例,阻塞型通气功能障碍3例。非吸烟组19例行肺功能测定,结果全部正常;HRCT有阳性表现5例。结论:吸气末和呼气末HRCT先于肺功能测定发现吸烟对肺小气道的损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对小气道疾病患者进行呼气相CT扫描 ,结合吸气相CT扫描 ,评价呼气相CT在诊断小气道疾病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 3 1例小气道疾病患者及对照组 12例 ,使用螺旋CT进行呼气末的胸部CT扫描 ,结合吸气末CT扫描 ,测量和计算肺横断面积衰减分数 (CLARS) ,肺密度衰减值 (LDAV)。同时 ,对 2组分别进行了吸气末和呼气末的高分辨率扫描 (HRCT) ,重点观察呼气末的空气潴留征象。结果 病例组和对照组的横断面积衰减分数分别为 2 5和 48,肺密度衰减值分别为 79HU和 186HU ,2组结果有显著统计学差异。在呼气相HRCT扫描时观察空气潴留征象 (airtrapping) ,正常对照组中没有见到此征象 ( 0 % ) ,而 3 1例病例组中有 13例 ( 4 2 % )可见到空气潴留。结论 呼气相CT能够观察空气潴留征象 ,结合吸气相CT扫描 ,测量和计算CLARS、LDAV等指标 ,对小气道疾病的早期诊断和定量有较大的帮助 ,是一种有发展前途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1.
最常见的脊柱和脊髓先天性畸型为椎管闭合不全和尾部脊柱异常。大多数病例出生后或婴儿早期即可诊断 ,有一些病例在儿童后期甚至成年才能发现。MRI有利于诊断这两类畸形 ,并对早期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有帮助。作者回顾性分析了过去 2 4年的 986例中央型脊柱裂病例 ,以确定最典型的神经放射学征象和这些征象与早期胚胎发育特点的关系 ,试图寻找一种临床实践中有助于诊断的分类方法。命 名1 .开放型和闭合型椎管闭合不全“dysraphism”一词与神经管闭合缺陷有关 ,仅用于初级神经胚形成期的畸形。但其范围已扩大至包括所有的先…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脉冲振荡法 (IOS)在测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患者肺功能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IOS法测定 4 2 6例老年COPD病人和 2 4 5例健康老年人呼吸阻抗 ,并与常规肺通气功能结果比较。结果 :COPD患者所测粘性阻力值较健康人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高 ,而外周弹性阻力 (X5)则明显低于健康组。其中周边气道阻力的R5 R2 0 、共振频率(Fres)、总气道阻力 (R5)及代表外周弹性阻力的X5敏感性较高 ,并且随病情加重 ,敏感性越高 ,即FEV1(1秒钟用力呼气量 ) % pre越低 ,检出率越高。 结论 :IOS法测定的粘性阻力等指标可作为COPD气道阻塞的指标 ,特别适用病情重、配合不好的老年患者。  相似文献   

13.
小气道生理功能的研究近年来有很大进展,但有关空勤人员小气道功能研究的资料迄今国内外尚未见报导.最大呼气流速——容量曲线(简称(?)-V曲线)是检查小气道功能的一种敏感方法,我科于1983~1984年共测定1187例飞行人员,兹将测定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小气道疾病的CT影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气道疾病是发生于直径2mm以下气道,以阻塞性病变为特征的临床疾病。HRCT是公认的评价气道疾病的影像学方法,随着螺旋CT,特别是多层面螺旋CT的进展,可以提供更多的评价气道形态及功能的成像方法。从小气道疾病的病理生理特点、病理分型、多层面螺旋CT、不同呼吸相CT、定量CT研究及低剂量CT成像技术,以及小气道疾病的征象与各型疾病的主要表现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小气道是肺部最小的可认识的区域之一,病理检查证实其发病率是显著的。高分辨力CT(HRCT)有较好的空间分辨力,目前被认为是评价小气道疾病最好的影像技术,对早期诊断、病变程度的评估较以往的检查方法更精确,对临床的诊断、疗效的评价可起到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论述了小气道的解剖、生理和功能状况,与飞行的关系。 小气道 早在1960年weibel就公开发表了人类气道面积的精确测量方法。从这些测量能推算出气道——支气管树下部的各级支气管的阻力。周围气道产生的阻力是很低的。气道分枝越细阻力越小。小气道是指内径≤2mm的细支气管。在人肺中大约位于10~12级支气管。小气道平均50.000个。大小气道的组成看起来象喇叭状,它们之间没有明确的生理、解剖区别。因为没有软骨支持,小气道趋向于变小。小气道和肺  相似文献   

17.
小气道是肺部最小的可认识的区域之一,病理检查证实其发病率是显著的.高分辨力CT(HRCT)有较好的空间分辨力,目前被认为是评价小气道疾病最好的影像技术,对早期诊断、病变程度的评估较以往的检查方法更精确,对临床的诊断、疗效的评价可起到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外周气道病变的临床异常出现很晚,发现时往往已产生严重的气流阻塞而不能进行肺组织活检.传统X线胸片对小气道病变的检出既不敏感也无特异性.且气流阻力大部分发生在较大气道,只有严重小气道病变才能检测到肺功能的异常.故高分辨力CT可在小气道疾病诊断方面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外周气道病变的临床异常出现很晚,发现时往往已产生严重的气流阻塞而不能进行肺组织活检。传统x线胸片对小气道病变的检出既不敏感也无特异性。且气流阻力大部分发生在较大气道,只有严重小气道病变才能检测到肺功能的异常。故高分辨力CT可在小气道疾病诊断方面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小气道疾病是发生于直径2mm以下气道,以阻塞性病变为特征的临床疾病.HRCT是公认的评价气道疾病的影像学方法,随着螺旋CT,特别是多层面螺旋CT的进展,可以提供更多的评价气道形态及功能的成像方法.从小气道疾病的病理生理特点、病理分型、多层面螺旋CT、不同呼吸相CT、定量CT研究及低剂量CT成像技术,以及小气道疾病的征象与各型疾病的主要表现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