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胃癌组织DCC基因(VNTR)的杂合性丢失和Bcl—2蛋白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研究DCC基因的杂合性丢失(LOH)和Bcl-2蛋白过度表达在胃癌发生中的作用,方法:采用PCR方法及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了胃癌组织DCC基因的LOH和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结果发现,胃癌(信息个体)LOH发生率为545%(18/33),Bcl-2蛋白表达阳性率为60%(30/50);ⅢⅣ期胃癌LOH发生率(822%,15/18)显著高于ⅠⅡ期胃癌20%,3/15)(P<001);Bcl-2蛋白的表达与DCC基因的LOH及胃癌大小、分化、淋巴结转移、浆膜浸润、临床分期及Latlren’s分型无显著相关。结论:以上结果提示,DCC基因的LOH和Bcl-2蛋白的高表达均参与了胃癌的发生,DCC基因的LOH是胃癌发生的晚期事件,其致癌机制与Bcl-2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中国人胃癌HER-2/neu基因扩增和蛋白表达状况,探讨两者间关系及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间的关系。方法 前瞻性研究中挑选胃腺癌蜡块270例,回顾性研究中挑选蜡块277例,分别用显色原位杂交(CISH)和免疫组化法(IHC)检测HER-2/neu基因扩增和蛋白表达状况。结果 胃癌前瞻性病例中HER-2/neu基因扩增率为14.8%,蛋白过表达率为11.9%。肠型胃癌HER-2/neu基因扩增率和蛋白过表达率分别为25.4%和18.8%,明显高于弥漫型胃癌的4.7%和5.5%(P值均〈0.01)。高、中度分化胃癌HER-2/neu基因扩增率和蛋白过表达率均明显高于低分化胃癌(P值均〈0.01)。回顾性、前瞻性研究及汇总后的总结果中HER-2/neu蛋白CISH和IHC检测结果符合率分别为77.0%、89.2%、83.2%,两者显著相关(P值均〈0.01)。结论 HER-2/neu基因扩增、蛋白过表达可能与中国人胃癌发生有关,基因扩增可能是其蛋白过表达的主要分子机制,HER-2/neu基因扩增和蛋白过表达与肠型胃癌和高中度分化胃癌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垂体肿瘤转化基因(PTTG)基因和c-myc蛋白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二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90例正常胃组织、慢性萎缩性胃炎及胃癌组织中PTTG基因和c-myc蛋白的表达。结果PTTG基因和c-myc蛋白在正常胃组织中表达均为阴性,在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癌组织中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胃组织(P〈0.05),二者的表达强度在慢性萎缩性胃炎组与胃癌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二者的表达均与胃癌的病理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而与组织学类型无关(P〉0.05)。PTTG基因和c-myc蛋白表达强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PTTG基因和c-myc蛋白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有协同作用,可作为反映胃癌生物学行为的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胃癌组织P21蛋白表达和p21基因改变的意义.方法32例胃癌石蜡标本,其中乳头状腺癌6例,管状腺癌9例,粘液腺癌8例,低分化腺癌7例,未分化癌2例,存在淋巴结转移的标本23例,32例癌旁正常胃粘膜组织作对照.应用ABC免疫组化方法检测P21蛋白表达,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SSCP)检测p21基因改变.参照文献确定p21蛋白表达的阳性标准及SSCCP检测p21基因异常标准,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胃癌组织P21蛋白表达阳性率56.3%(18/32),其中管状腺癌77.8%(7/9),乳头状腺癌83.3%(5/6),粘液腺癌37.5%(3/8),低分化腺癌42.9%(3/7),未分化癌0%(0/2),存在淋巴结转移组为43.5%(10/23),无淋巴结转移组为88.9%(8/9),癌旁组织为90.6%(29/32).P21蛋白表达阳性率胃癌组织较癌旁组织明显降低(P<0.05),与胃癌伴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P<0.05),不同病理类型间未见差异显著(P>0.05).PCR-SSCR分析18.8%(6/32)胃癌组织存在p21基因改变.结论p21基因以异常表达及基因改变的方式参与胃癌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5.
STAT3及相关生长调控基因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转录信号传导子与激活子3(STAT3)及相关生长调控基因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应用RT—PCR检测STAT3基因及相关基因c—myc,p53,生存素(survivin),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mRNA表达水平,应用Western印迹法及免疫组化法检测STAT3基因的蛋白水平及定位表达。结果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STAT3 mRNA的表达均明显高于正常胃组织(P〈0.01),胃癌及癌旁组织中c—myc,surovivin,VEGF mRNA的表达上调(P〈0.01),p53 mRNA的表达下调(P〈0.01),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STAT3蛋白水平的表达均高于正常胃组织(P〈0.01)。结论STAT3基因的持续激活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可作为早期诊断的指标及治疗的靶点。  相似文献   

6.
人宫颈癌基因蛋白多抗的制备及其在胃癌中的表达和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癌基因的激活和抑癌基因的缺失或突变是胃癌发病机制中的重要因素。人宫颈癌基因(human cervical cancer oncogene,HCCR)是新近发现的一个癌基因,在宫颈癌、肝癌、结肠癌等肿瘤组织中可见其过量表达。HCCR定位于人染色体12q,编码HCCR-1和HCCR-2蛋白。本研究制备了HCCR蛋白多克隆抗体,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人胃癌及胃癌细胞株中HCCR蛋白的表达,旨在了解HCCR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初步探讨HCCR在胃癌发生中的作用,同时为寻找胃癌诊断标志物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7.
胃癌染色体17p微卫星不稳定性及突变型p53蛋白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微卫星不稳定性(MSI)及突变型p53基因在胃癌发生中的作用。方法采用PCR为基础的方法及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了50例手术切除胃癌标本染色体17p的MSI及突变型p53蛋白的表达。结果胃癌MSI总阳性率为34%(17/50),突变型p53蛋白表达阳性率为36%,其中高-中分化腺癌MSI阳性率(66.7%)显著高于低分化腺癌(19.4%,P<0.01);肠型胃癌MSI阳性率(55.6%)显著高于胃型胃癌(20%,P<0.05)。MSI与胃癌部位、大小、浸润、分期及突变型p53蛋白的表达无显著相关性。结论研究提示,MSI在胃癌的发生中心能起重要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不同于由突变型p53基因介导的致癌机制。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胃粘膜癌变过程中多基因蛋白的表达及意义,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107例内镜活检胃粘膜组织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及p53、K-ras、bc1-2基因蛋白。结果各基因蛋白阳性率随病变程度加重而增加。Ⅲ型肠化生者增殖细胞核抗原标记指数(PCNALI)及K-ras、bc1-2基因蛋白阳性率较之Ⅰ、Ⅱ型肠化亦有增高趋势但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12例Ⅲ型肠化中有9例出现K-ras或bc1-2蛋白异常表达(75.0%),显著高于Ⅰ、Ⅱ型肠化(23.8%)(P<0.05)。在肠型及胃型胃癌p53表达率为53.3%、37.0%(P>0.05);K-ras为40.0%、7.4%(P<0.05);bc1-2为93.3%、59.3%(P<0.05)。15例肠型胃癌中有9例同时存在2种或2种以上蛋白异常表达(3例p53与bc1-2表达异常,2例bc1-2与K-ras表达异常,4例p53与bc1-2、K-ras异常表达),高于胃型胃癌(P<0.05)。结果提示以上基因产物的表达异常与胃粘膜癌变相关,Ⅲ型肠化属于胃癌癌前病变范畴,肠型胃癌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与胃型胃癌显著不同。  相似文献   

9.
Cyclin D1在胃癌中的表达扩增及其生物学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Cyclin D1蛋白的表达和基因的扩增及其与胃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和差异聚合酶链反应(DPCR)技术对45例胃癌进行Cyclin D1检测。结果:Cyclin D1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率为57.8%(26/45),高于正常胃组织的20%(9/45),且与胃癌的分化和转移密切相关。胃癌组织Cyclin D1基因扩增的阳性率为48.9%(22/45)。DPCR和免疫组化结果基本一致。结论:Cyclin D1基因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Cyclin D1的表达和扩增与胃癌细胞的高增殖活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hTERT基因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及核酸原位杂交法检测胃黏膜肠化生、异型增生及胃癌组织中hTERT蛋白及hTERT mRNA表达情况。结果胃黏膜肠化生、异型增生及胃癌组织中hTERT蛋白及hTERTmRNA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正常胃黏膜(P〈0.05)。hTERT蛋白表达阳性者hTERTmRNA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hTERT蛋白表达阴性者(P〈0.01)。结论 hTERT基因与癌前病变及胃癌的发生有关,可能是胃癌的生物学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11.
胃癌组织中PTEN与Survivin基因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堃  耿明  李云峰  薄云 《山东医药》2010,50(7):72-73
目的探讨PTEN、Survivin基因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80例胃癌患者癌组织(观察组)中PTEN及Survivin基因表达,并与20份正常胃组织(对照组)比较。结果观察组PTEN蛋白表达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中42例表达明显降低或缺失;PTEN表达与胃癌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Survivin阳性率为70.0%(P〈0.05),与胃癌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显著相关(尸〈0.05)。结论抑癌基因PTEN与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可能存在相互作用,共同参与了胃癌的发展、转移及浸润。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胃癌组织p53基因的超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用抗人P53基因蛋白单克隆抗体S_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128例胃癌组织p53表达状况,并对p53表达与胃癌淋巴结转移状态和术后5年生存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胃癌组织128例的p53表达阳性率为438%(56/128);p53表达阳性和阴性组的胃癌局部和远处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679%(38/56)和514%(37/72),两者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获得随访98例,胃癌术后5年生存率的随访结果显示,p53阳性和阴性组分别为381%(16/42)和301%(17/56),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的发生与p53基因突变关系密切,并可用免疫组化检测,但P53基因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超表达,似不能作为判断胃癌预后的参考指标,应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5-LOX表达与胃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及AA861对其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5-脂氧合酶(5-Lipoxygenase,5-LOX)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淋巴结转移的关系,以及5-LOX选择性抑制剂AA861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RT-PCR方法检测30例胃癌标本及相匹配的癌旁组织中5-LOX mRNA的表达;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了40例胃癌石蜡标本及30例癌旁组织石蜡标本中5-LOX蛋白的表达;免疫细胞技术和图象分析软件检测胃癌AGS细胞中5-LOX蛋白的表达水平及AA861对其表达的影响。结果胃癌组织中5-LOX蛋白和mRNA水平的表达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伴淋巴结转移者5-LOX mRNA及蛋白表达高于无转移者(P〈0.05)。AA861干预组与对照组5-LOX蛋白表达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5-LOX基因在胃癌中表达增高并与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AA861对5-LOX蛋白表达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4.
BCL—2,Fas基因蛋白在胃癌及癌前病变组织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基因蛋白bcl-2,Fas的表达变化与胃癌及癌前病变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浅表性胃炎组织20例,萎缩性胃炎32例,肠化生32例,胃癌36例基因蛋白bel-2,Fas的表达变化。结果Fas基因蛋白的表达,浅表性胃炎组65%(13/20)较肠化生组21.8%(7/32)及胃癌组19.6%7/36)明显增高(P<0.005);bcl-2基因蛋白表达,胃癌组织33.3%(12/36),其中高一中分化腺癌阳性表达56.25%(9/16)较低分化腺癌16.6%(2/12)及未分化癌12.5%(1/8)明显增高(P<0.05),浅表性胃炎组无回例表达;胃炎与胃癌组之间Fas和bcl-2表达呈负相关,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bcl-2基因的异常表达对胃癌及癌前病变的形成发挥一定作用;Fas基因的过度表达诱导胃炎发生,而弱表达又为胃粘膜细胞癌变提供了条件;bcl-2与Fas基因的表达失衡可能与胃癌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C2基因在肝细胞癌(HCC)、胃癌中的表达、分布及意义。方法 利用免疫组化法检测C2蛋白在60例HCC、58例胃癌组织中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C2蛋白在10例HCC及其癌旁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60例HCC及42例癌旁组织中,C2蛋白阳性率分别为27.3%(17/60例)和83.3%(35/42例),C2蛋白在HCC癌组织中表达明显低于其癌旁组织(P<0.001);C2的表达与病人年龄、HBsAg及AFP明显关系(P<0.05)。Western blot结果与免疫组化一致。在HBXAg阳性的49例HCC中,C2蛋白阳性率为20.4%,在HBXAg阴性的11例HCC中,C2蛋白阳性率为63.6%。C2在HBXAg阳性的HCC中的表达明显低于HBXAg阴性者(P<0.05)。58例原发性胃癌及44例癌旁组织中,C2蛋白阳性率分别占41.4%(24/58例)和77.3%(34/44例)。C2蛋白在胃癌组织中表达明显低于其癌旁组织(P<0.05),且与胃癌组织的分化程度、浆膜浸润、肿瘤大小有明显的关系(P<0.05)。结论 C2基因表达下调可能与HCC、胃癌的发生、发展有关。HBXAg对C2的抑制作用可能与HCC的发生,发展有关。C2可能是一潜在的抑癌基因。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研究表明,端粒酶的激活及其活性上调是恶性肿瘤发病机制中极其重要和关键的一步,其活性高低主要取决于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的表达水平,hTERT为端粒酶活性的限速因子。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与张力蛋白同源的磷酸脂酶基因(PTEN)是继p53之后近年发现的另一种肿瘤抑癌基因。目前关于胃癌的研究多单纯观察hTERT与胃癌或PTEN与胃癌的关系,但PTEN和hTERT在胃癌中相关性研究的报道很少,为进一步探讨二者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分子机制,本文观察了二者在胃癌中的表达规律及相互关系,旨为胃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体外观察幽门螺杆菌对AGS细胞DNA错配修复(mismatch repair,MMR)基因蛋白和mRNA表达的影响,以确定不同疾病来源幽门螺杆菌对MMR基因表达的影响是否存在差异。方法AGS细胞分别与5株分离自胃癌和5株分离自胃炎患者的幽门螺杆菌共培养。逆转录一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hMSH2和hMLH1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同时以肠道致病性大肠杆菌作为细菌对照。结果胃炎菌株和大肠杆菌基本不影响hMLH1和hMSH2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而所有胃癌菌株都能下调hMLH1和hMSH2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结论胃癌菌株与胃炎菌株对胃癌细胞MMR的影响存在差异,提示部分幽门螺杆菌菌株可能通过损害细胞MMR功能促进胃黏膜上皮细胞内DNA突变累积,增加幽门螺杆菌长期感染时胃癌发生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P^53、Ki-67、PCNA在老年人胃癌及大肠癌中的相互关系。方法应用SP免疫组化方法(链霉菌抗生物蛋白-过氧化物酶连接法)对31例胃癌及44例大肠癌组织中的P^53、Ki-67、PCNA蛋白进行检测。结果P、Ki-67、PCNA与老年人胃癌及大肠癌组织分化程度无关(P〉0.05),相互之间呈正相关,但在胃癌中PCNA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P^53,P^53、Ki-67、PCNA在老年人大肠癌的表达明显高于胃癌(x^2=3.91,P〈0.05),但PCNA和Ki-67在老年人胃癌及大肠癌的表达中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抑癌基因的突变和增殖异常共同参与了老年人胃及大肠癌的发生及发展,检测上述蛋白可作为老年人胃肠肿瘤的早期诊断及判断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9.
胃癌组织中ILK、PTEN蛋白表达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整合素连接激酶(ILK)在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与抑癌基因PTEN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和原位杂交法对112例胃癌及76例正常胃黏膜组织ILK和PTEN蛋白、PTENmRNA进行检测。结果胃癌组与正常胃黏膜组、胃癌浸润超过肌层组和未超过肌层组、胃癌有淋巴结转移组和无淋巴结转移组之间ILK、PTEN蛋白表达强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胃癌组PTENmRNA表达明显低于正常胃黏膜组(P〈0.01)。ILK与PTEN蛋白表达强度呈负相关(r=-0.347,P〈0.01)。结论胃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伴随着ILK蛋白表达的增强及PTEN蛋白表达的减弱或消失,控制ILK和PTEN蛋白有望成为胃癌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nm23H1基因被认为是肿瘤转移抑制基因.本研究旨在探讨此基因的蛋白表达与胃癌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使用抗人nm23H1单克隆抗体,采用抗生蛋白链菌素—生物素标记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nm23H1蛋白在52例手术切除的胃癌及其淋巴结转移癌中的表达.结果nm23H1蛋白表达与性别、年龄及胃癌的组织学类型无关.原发癌中nm23H1表达阳性率(365%)明显高于转移癌(125%,P<001).无淋巴结转移者及浆膜累及者,nm23H1表达的阳性率(667%,600%)明显高于有淋巴结转移者及浆膜累及者(275%,270%,P<005).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nm23H1蛋白在抑制胃癌浸润及淋巴结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