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建立一个人类腭部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系并对其生物学特性作进一步探讨。方法:取人腭部小涎腺腺样囊性癌组织经原代培养并传代成系,命名为NACC细胞系,采用免疫组化法对NACC细胞系及另一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系SACC-83行多种细胞中间丝染色。结果:NACC细胞为亚三倍体核型,单层贴壁生长的上皮癌细胞系,异种接种可致瘤。NACC及SACC-83细胞均有抗keratin,CFAP,EMA,smooth muscle actin,vimentin,S-100蛋白不同程度阳性。结论:NACC细胞系生长稳定,为源自干细胞的不同分化程度和发育周期的癌细胞所组成的细胞群体。可能含有肿瘤性闰管细胞、肌上皮细胞及未分化的多潜能干细胞等细胞成分,保持了腺样囊性癌的大部分特性,行体内、外试验时能较好地反映该类肿瘤的生物学特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CDH12基因对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SACC)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应用巢式RT-PCR法从涎腺腺样囊性癌高转移细胞株SACC-M的总RNA中扩增出CDH12cDNA;应用AdEasyTMXL 腺病毒载体系统构建含人CDH12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表达载体;转染SACC-M细胞后,采用Western blot 检测CDH12蛋白分子的表达,采用侵袭小室法检测CDH12对SACC-M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CDH12基因重组腺病毒及空腺病毒经鉴定正确;Western blot检测发现, CDH12基因重组腺病毒转染细胞(Ad-CDH12/SACC-M)组CDH12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空腺病毒载体转染(Ad0/SACC-M)对照组;与Ad0/SACC-M 组相比,AdCDH12/SACC-M组细胞的侵袭能力明显高于Ad0/SACC-M组( P<0.01)。结论CDH12能够促进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的体外侵袭能力,提示该基因在涎腺腺样囊性癌的侵袭转移中可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FZD2基因表达与涎腺腺样囊性癌转移的相互关系及其对癌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析FZD2基因在转移和非转移的涎腺腺样囊性癌组织样本中的表达,并采用siRNA干扰技术下调FZD2基因的表达,观察FZD2基因表达对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增殖能力、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 FZD2基因在涎腺腺...  相似文献   

4.
郑传铭  葛明华  凌志强  谭卓  徐家杰  陈超 《浙江医学》2010,32(12):1763-1766
目的 探讨RUNX3基因的异常表达与人涎腺腺样囊性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以定量甲基化特异性PCR(qM-SP)法检测41例涎腺腺样囊性癌及其相应的正常涎腺组织中RUNX3基因的甲基化状态,并比较RUNX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腺样囊性癌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相关性.同时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其中19例腺样囊性癌及其匹配的正常涎腺组织中RUNX3蛋白的表达,以分析RUNX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对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实时定量qMSP结果显示腺样囊性癌及其相应正常涎腺组织中其RUNX3基因甲基化阳性率分别为(48.81±5.81)%和(27.98±3.84)%,两者存在显著差异(P<0.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腺样囊性癌中RUNX3蛋白的表达量显著低于匹配的正常涎腺组织中的表达(P<0.001),提示RUNX3基因甲基化是引起RUNX3蛋白表达下调的原因之一,也与肿瘤的发生相关.结论 RUNX3基因启动子5'-CpG岛高甲基化在人涎腺腺样囊性癌中是一高频分子事件,与该基因的表达缺失显著相关,是RUNX3基因表达缺失的主要机制之一.RUNX3基因甲基化与腺样囊性癌的发生存在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5.
应用人涎腺样囊性癌细胞系(SACC-83),建立了人涎腺腺样囊性癌的细胞集落,所采用的实验方法为双层软琼脂培养法,所形成的集落数目稳定,形态清晰,为深入研究涎腺腺样囊性癌提供了模型。  相似文献   

6.
目的筛选与涎腺腺样囊性癌转移相关的Notch信号通路基因。方法对已构建的涎腺腺样囊性癌高低转移细胞株ACC-M、ACC-2基因表达谱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在与Notch信号通路基因进行比对后,筛选出差异基因,通过荧光实时定量PCR技术对相关基因的表达差异进行初步验证。结果涎腺腺样囊性癌的表达谱中有46个基因与Notch信号通路有关。验证发现,Notch-1,Notch-2,Notch-4,CHUK,FOXC1,FZD2,FZD3,GBP2和RUNX1在2个细胞株中的表达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Notch-1在发生转移的涎腺腺样囊性癌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未发生转移的涎腺腺样囊性癌(P〈0.05)。结论Notch信号通路中的多个基因可能参与了涎腺腺样囊性癌的发生和发展;Notch-1的表达与涎腺腺样囊性癌的发生、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检测涎腺腺样囊性癌、多形性腺瘤和正常涎腺组织中Id-1的表达,分析Id-1的表达与涎腺腺样囊性癌临床病理之间的关系。方法免疫组化Envison两步法检测54例涎腺腺样囊性癌、12例多形性腺瘤和10例正常涎腺组织Id-1表达。结果Id-1在涎腺腺样囊性癌、多形性腺瘤和正常涎腺组织阳性率分别为72.2%、33.3%、10.00%,涎腺腺样囊性癌与多形性腺瘤以及涎腺腺样囊性癌与正常涎腺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移组和无转移组阳性率分别为81.6%和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Ⅱ和Ⅲ-Ⅳ阳性率分别为46.2%和8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涎腺腺样囊性癌中Id-1过表达;Id-1与涎腺腺样囊性癌发生和转移有一定关系;Id-1可能作为有效靶点对涎腺腺样囊性癌的治疗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8.
舌鳞癌和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株中MAGE-1和MAGE-3基因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汪国华  刘建华  曹之强  邵俊斌  陈智 《浙江医学》2002,24(5):279-280,314
目的:观察肿瘤特异性抗原基因MAGE-1、MAGE-3在人舌鲜癌细胞株Tca-8113、人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株ACC-2和ACC-M中的表达状况,以评价这些基因作为舌鳞癌和涎腺腺样囊性癌的免疫学检测和免疫治疗、基因治疗分子标志物的可行性。方法:采取Tca-8113、ACC-2和ACC-M细胞株培养后,用Trizol试剂提取总RNA,逆转寻合成cDNA,而后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目的片段,经琼脂糖凝胶电泳确认目的片段。以GAPDH基因作为检测内对照,并与正常组织比较。结果:在人舌鳞癌细胞株Tca-8113、人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株ACC-2和ACC-M中,MAGE-1、MAGE-3基因均有表达。在正常组织中未见上述基因的表达。结论:MAGE-1、MAGE-3基因有可能作为舌癌和涎腺腺样囊性癌免疫学检测的分子标志物,并且具有作为免疫治疗、基因治疗特异性靶位的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克隆涎腺腺样囊性癌转移相关的基因。方法:应用mRNA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研究涎腺腺样囊性癌高、低转移细胞系基因表达上的差异。结果:以高转移细胞ACC-M为测试子,低转移细胞ACC-2为驱赶子,获得高表达的基因序列有7个,均为已知序列同源基因。其中XAGE-1b基因为肿瘤睾丸抗原家族中的一个重要基因。结论:与ACC-2相比ACC-M中部分基因的高表达与涎腺腺样囊性癌高转移特性的获得有关,此结果为进一步探索腺样囊性癌肿瘤转移分子机理以及肿瘤转移控制和基因治疗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唐峰  王虹  赵为之  李薇  李琼  庄丽 《复旦学报(医学版)》2001,28(2):121-123,F003
目的研究涎腺腺样囊性癌MMP-2和MMP-9表达情况,评估其与涎腺腺样囊性癌神经浸润和淋巴 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选取53例涎腺腺样囊性癌,以抗MMP-2和MMP-9单克隆抗体用Envision法进行免疫 组织化学染色和半定量分析。结果MMP-2和MMP-9在涎腺腺样囊性癌中的表达率分别为67.92%和 79.25%;有神经浸润的腺样囊性癌其MMP-2和MMP-9的表达水平远高于无浸润者(P<0.05,P<0.05);随 着MMP-2和MMP-9的表达水平增高,淋巴结转移率也增高(P<0.05,P<0.05)。结论提示MMP-2和 MMP-9的高表达与涎腺腺样囊性癌易侵犯神经的特性及发生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钙粘素12(Cadherin 12,CDH12)对涎腺腺样囊性癌(Salivary adenoid cystic carcinoma,SACC)细胞侵袭和转移能力的影响.方法:以人涎腺腺样囊性癌高转移细胞株(Salivary adenoid cystic carcinoma cell line with hi...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恢复野生型p53(wtp53)基因表达对胰腺癌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构建一个E1区缺失但能表达wtp53基因的5型腺病毒载体Ad5CMVwtp53,该载体含有人CMV启动子、人野生型p53基因和SV40polyA信号。载体经腺病毒包装细胞293细胞包装、扩增后,转染人胰腺癌PC-2细胞。PCR和Northern印迹分析证实,转染的细胞有外源wtp53基因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转染有Ad5CMVwtp53的PC-2细胞生长速度减慢、增殖率降低,软琼脂集落形成能力丧失。结论以腺病毒为载体恢复野生型p53在胰腺癌细胞的表达,可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部分逆转其恶性表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CC趋化因子受体6(CCR6)在人唾液腺腺样囊性癌组织中的表达,阐明其在人唾液腺腺样囊性癌神经侵袭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P法)检测30例唾液腺腺样囊性癌患者癌组织(根据癌细胞是否沿神经束周围或神经束间浸润生长,分为神经侵袭组18例,非神经侵袭组12例)及22例正常人唾液腺组织中CCR6的表达情况,分析癌组织中CCR6阳性表达率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在30例唾液腺腺样囊性癌组织中22例CCR6呈阳性表达,阳性表达率为73.33%,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CCR6主要表达于癌细胞的细胞膜和细胞质中;在22例正常唾液腺组织中CCR6均呈阴性表达,2组CCR6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神经侵袭组和非神经侵袭组唾液腺腺样囊性癌患者癌组织中CCR6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4.44%(17/18)和41.67%(5/1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年龄、性别和病理分型的唾液腺腺样囊性癌患者癌组织中CCR6的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CR6在人唾液腺腺样囊性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且与其神经侵袭有密切关联。  相似文献   

14.
目的:检测CD133在人涎腺腺样囊性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探讨其表达水平与腺样囊性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收集人涎腺腺样囊性癌石蜡标本25例,人口腔鳞状细胞癌石蜡标本23例为阳性对照组,腮腺正常组织标本11例为阴性对照组,免疫组化方法检测3组样本中CD133的表达水平,结合临床数据分析CD133的表达与腺样囊性癌发病及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结果 CD133在人涎腺腺样囊性癌中的表达较正常腮腺组织明显增高,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没有表达,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D133的高表达可能与人涎腺腺样囊性癌的发生、发展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5.
外源性p53基因对人胃癌细胞的放射增敏作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评价外源性p53基因对人胃癌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方法:以复制缺陷型重组腺病毒为载体,将人野生型p53基因导入不同p53状态的4种人胃癌细胞系,用免疫组化法及Western blot法检测p53基因在胃癌细胞中的表达;用细胞存活份数来表示细胞的生长抑制情况;用流式细胞计数、细胞DNA片段化分析和TUNEL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HTSS 在高效靶比病毒剂量下,外源p53基因在4种胃癌细胞的胞核中均高效表达,并可使细胞产生明显的G2/M 阻滞和凋亡,使细胞存活份数明显减少.而且这种作用不依赖细胞内在的p53基因状态.单独照射4 Gy,对野生型p53细胞的生长抑制和致凋亡效应明显,而对其它3种细胞的作用较弱 .照射4 Gy结合Ad-p53时,外源p53基因可显著增强照射引起的G2/M期阻滞和凋亡及生长抑制作用,对4种胃癌细胞放射增效比高达2.3~3.6.结论:腺病毒载体介导的野生型p53基因转染4种胃癌细胞后有明显的放射增敏作用.  相似文献   

16.
宋晓萌  俞大力  吴煜农  陈洁 《西部医学》2010,22(9):1603-1605
目的研究神经生长因子受体TrkA及p75在涎腺腺样囊性癌(ACC)嗜神经性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检测40例涎腺腺样囊性癌组织中TrkA及p75的表达,并比较嗜神经组与非嗜神经组间Tr-kA/p75染色强度相对值的差异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40例ACC组织中,神经侵袭组19例,非神经侵袭组21例。TrkA表达阳性率90%,嗜神经组TrkA表达较非嗜神经组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75阳性表达率90%,嗜神经组p75表达较非嗜神经组亦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嗜神经组TrkA/p75染色强度相对值较非嗜神经组显著增高,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TrkA与p75的表达升高与ACC的嗜神经性均有关;TrkA在腺样囊性癌神经侵袭过程中可能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肿瘤转移抑制基因nm23在涎腺腺样囊性癌(Salivary adenoid cystic carcinoa,SACC)中的表达,并探讨与SACC的临床特点及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通用型二步法检测30例SACC中nm23的表达,分析nm23基因表达变化与涎腺腺样囊性癌的病理特点及其转移的关系。结果12例nm23基因阴性表达病例中11例发生转移,肿瘤转移率91.7%,而18例nm23基因阳性表达病例中5例发生转移,阳性表达者肿瘤转移率仅为38.4%,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经检验等出nm23基因阴性表达者与腺样囊性癌转移有显著相关性,即nm23基因阴性表达者易发生转移,而阳性表达时不易发生转移。并发现nm23基因与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理类型及肿瘤大小等无关。结论nm23在口腔腺样囊性癌转移中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maspin基因在不同的涎腺肿瘤中的表达差异及其在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结法(SP)显色技术检测maspin基因在多形性腺瘤(PA)、腺样囊性癌(ACC)、黏液表皮样癌(MEC)和腺泡细胞癌(ACCa)中的表达。结果 maspin基因在4种涎腺肿瘤中均有表达,其中在PA中阳性表达率为92%,ACC中阳性表达率为36%,MEC中阳性表达率为45%,ACCa中阳性表达率为50%。maspin基因在PA中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ACC、MEC和ACC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aspin基因表达与涎腺肿瘤的发生和发展有一定相关性,对涎腺肿瘤之间的鉴别诊断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