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脑缺血耐受(ischemic tolerance,IT)是指器官或组织经受一次或多次短暂的缺血发生后,可激发机体产生内源性保护机制,从而减轻后续缺血引起的损伤。近年来研究发现不仅是缺血,其他多种预处理方式也可诱导脑组织对缺血损伤的耐受。本文对不同预处理引起脑缺血耐受及其相关机制作一综述,理解有关脑缺血耐受的产生机制,可以为脑保护提供新的研究思路,为开发神经元保护药物提供新的方向和思路。  相似文献   

2.
脑缺血耐受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昌林  朱幼玲 《安徽医学》2008,29(5):634-636
预先给动物轻微、短时而不至于引起神经元死亡的脑缺血刺激,可提高脑组织对后续较严重缺血(损伤性缺血)的耐受能力,此现象称为脑缺血耐受(brain ischemic tolerance,BIT)。预先给予的脑缺血刺激称为脑缺血预处理(cerebral ischemic recondictioning,CIP)。1990年日本学者首次在蒙古沙鼠前脑缺血模型中观察到此现象。这一现象的发现为研究动物机体内源性抗缺血缺氧损害的保护机制提供了新的思路,因此倍受关注。近年来众多学者建立了很多动物模型,从不同角度对此现象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本文就近年来有关脑缺血耐受相关机制的研究进展作如下综述。  相似文献   

3.
EPO心肌保护作用与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EPO对心肌保护作用的发现为临床心肌保护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尽管目前研究尚处初期,主要集中在动物实验和细胞实验上,但EPO心肌保护作用的临床研究和应用将在不久的将来逐渐展开。明确EPO心肌保护的机制,作用时间相,毒副反应等相关问题,EPO的应用范围将大大增强。就近年来EPO的心肌保护作用与相关机制的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骨髓干细胞动员与脑缺血耐受之间的关系。方法:通过分析脑缺血、脑缺血耐受、骨髓干细胞动员特点及骨髓干细胞动员减轻脑缺血损伤的特点,探讨脑缺血耐受与骨髓干细胞动员之间的关系。结果:骨髓干细胞动员与脑缺血耐受之间有协同关系。结论:骨髓干细胞动员与脑缺血耐受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脑红蛋白(Neuroglobin,Ngb)表达的影响。方法选用60只健康雄性SD大鼠为研究对象,制备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将大鼠分为非治疗组(N-T组30只)、EPO治疗组(T组30只)。其中治疗组再按EPO不同剂量分为三个亚组(EPO1组、EPO2组、EPO3组)。EPO治疗组缺血再灌注损伤2h后分别注射EPO1000u/Kg,3000u/Kg以及5000u/Kg,24h后所有受试对象均处死取脑。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脑缺血再灌注后Ngb的表达情况。结果EPO治疗组Ngb表达明显高于非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12.205,P=0.000);EPO治疗组不同亚组之间随着EPO剂量的增大,Ngb的表达呈递增趋势,三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EPO治疗剂量呈正相关(rs=0.872,P=0.000)。结论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采用EPO治疗能促进Ngb的表达。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大鼠慢性脑缺血所致的空间学习记忆功能损害及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其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结扎大鼠双侧颈总动脉建立慢性脑缺血模型,治疗组术后给予EPO1000U/kg,持续5d。术后第8周时3组大鼠Morris水迷宫测试后断头取脑做组织学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缺血组水迷宫表现同假手术组和EPO治疗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EPO能改善慢性脑缺血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P<0.05)。EPO组神经细胞病理改变较轻,海马细胞凋亡率较低(P<0.01)。结论:EPO可能通过减少海马CA1区神经元的损害以及抗凋亡作用改善慢性脑缺血大鼠空间学习记忆障碍。  相似文献   

7.
异氟醚预处理与脑保护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彭明清  夏佐中 《重庆医学》2007,36(14):1436-1438
1990年Kitagawa等在沙土鼠脑缺血模型中发现缺血预处理可诱导脑缺血耐受,对随后的脑缺血损伤产生保护作用,从而为治疗缺血性脑损伤研究提供了一种新思路.随后研究发现许多药物,如TNF-α、IL-1、LPS可模拟缺血预处理,诱导脑缺血耐受.由于这些物质本身的不良反应,其临床使用受到限制.自Newberg首次报道异氟醚能明显降低脑代谢率,具有脑保护作用以来,异氟醚对缺血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在动物实验中得到了较深入的研究,无论是体内还是体外均证明了异氟醚的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是由肾脏和胚胎肝脏产生的一种能促进红细胞生成的细胞因子,其通过结合细胞表面的特异性受体而发挥作用。以往认为EPO特异而专一地作用于造血细胞,但目前认识到EPO对其它细胞也有作用。功能性EPO受体除存在于造血系统外,还存在于各种非造血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EPO作为细胞因子超家族中的一员,在体内和体外均显示出显著的神经保护功能。本文回顾了EPO在脑缺血损伤方面的研究及对脑保护作用的机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局部组织凋亡发生微环境生化因子的变化及外源性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的影响。方法采用血管阻断法制作大鼠单侧(左)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将54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6只、缺血再灌注组(对照组)24只和EPO治疗组(EPO组)24只,观察时相点为缺血后6,12,24,48h,观察脑组织含水量变化,苏木精一伊红染色病理观察及细胞计数,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变化,检测脑组织LPO、MDA、谷氨酸(glutamate,GLU)和7氨基丁酸(gamm-aminobutyric,GABA)含量。结果EPO组病理变化较对照组轻,脑组织含水量较对照组显著减少,EPO组缺血24h及48h平均脑组织细胞数显著多于对照组、TUNEL阳性细胞数量显著少于对照组,EPO组脑组织LPO、MDA水平和GLU含量显著下降,GABA含量较对照组显著上升。结论EPO能有效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损伤,LPO、MDA、GLU和GABA含量变化参与了其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综述了脑梗死后远隔部位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神经生长抑制因子的动态变化,以及红细胞生成素(EPO)与葛根素在脑缺血时对神经组织的保护作用,旨在为脑梗死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柯媛媛 《医学综述》2012,18(3):398-401
促红细胞生成素可在缺血性心血管疾病中发挥抗氧化、抗细胞凋亡、抗炎、促血管生成及心肌细胞保护作用,改善心功能。但临床试验结论的不一致,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应用,随着对其作用分子机制的进一步研究及类似物的出现,将为缺血性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提供一种新的方法,现就目前EPO在缺血性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研究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2.
Chen J  Zhu L  Pan YJ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34):2432-2435
目的 研究银杏内酯(Gin)预处理诱导PC12细胞对缺血的耐受及相关机制。方法将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PC12株细胞随机分成对照组、缺血9h组、缺血预处理(IP)1.5h+缺血9h组和银杏内酯预处理+缺血9h组,用噻唑蓝比色分析、细胞形态学观察、Western印迹法以及凝胶电泳迁移实验等方法比较银杏内酯预处理对PC12细胞缺血模型的影响。结果在PC12细胞缺血模型中,9h缺血可明显降低PC12细胞活力,细胞存活率为(49.3±2.8)%。而银杏内酯24h预处理能显著提高9h缺血细胞的存活率(65.9±2.8)%(P〈0.01);细胞形态学显示银杏内酯预处理后再缺血处理9h,可明显减轻缺血9h所致的细胞损害,较多细胞保留突起,突起网络依然存在,胞体完好。与对照组比,银杏内酯预处理能明显增加缺氧诱导因子-1d(HIF-1d)蛋白表达(P〈0.01);银杏内酯预处理诱导表达的HIF-1具有生物学活性,它能与DNA结合,并激活下游基因促红细胞生成素(EPO)蛋白表达(P〈0.01)。结论银杏内酯预处理可以诱导PC12细胞对缺血的耐受,其诱导耐受的作用可能与银杏内酯预处理诱导PC12细胞HIF-1α稳定表达、提高HIF-1与DNA结合活性以及增加其下游基因EPO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诱导产生小鼠脑缺血耐受的时间剂量。方法采用两次结扎小鼠双侧颈总动脉方法制造脑缺血耐受模型,通过观察不同预处理时间剂量下小鼠脑组织形态的变化,探讨小鼠脑缺血耐受产生的最佳缺血预处理时间剂量。结果预缺血5 min+再次缺血60 min、预缺血20 min+再次缺血30 min、预缺血10 min+再次缺血60 min、预缺血40 min+再次缺血30 min、缺血再灌注(60 min)组动物脑组织病理改变较重,预缺血5 min+再次缺血30 min组动物脑组织病理改变有的又较轻不符合实验要求,预缺血10min+再次缺血30min组脑缺血耐受作用较其他组好。结论预缺血10min+再次缺血30 min是比较合适的脑缺血耐受产生时间。  相似文献   

14.
脑缺血预处理(cerebral ischemic preconditioning,CIP)是指短暂的、亚致死性的缺血诱导脑组织产生内源性保护机制,可以提高脑组织对缺血的耐受性。这种脑缺血预处理诱导脑组织对后续致死性脑缺血产生迟发性的抵抗能力的现象称为脑缺血耐受(cerebral ischemic tolerance,CIT)。CIP及CIT潜在的神经保护机制涉及NO及NO相关信号通路、兴奋性或抑制性神经递质、炎症因子、腺苷、细胞能量代谢和线粒体、自噬溶酶体的激活、抑制细胞死亡与凋亡、激活DNA修复和自我修复/重塑机制、血管重塑和保护血脑屏障等。通过对CIP及CIT内源性神经保护的机制的深入研究有助于为临床防治缺血缺氧脑病提供新策略。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早期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保护价值。方法采用双盲对照试验,根据MRI的客观证据诊断急性脑卒中患者36例。早期应用EPO(发病8h以内)18例(EPO组),生理盐水注射组18例(对照组)。利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Score)对急性脑卒中的两组患者相同时间点进行评分,利用MRI弥散加权成像(DWI)测定两组梗死面积随时间点的变化情况。结果EPO组NIHS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在入院3周、4周时分别为【(8.5±1.8)VS.(10.4±2.2)分,P〈0.051、[(8.4±1.9)Vs.(10.2±2.2)分,P〈0.05);同样,两组在入院4周时的梗死面积亦有极显著性差异【(49.67±4.52)Vs.(72.44±9.22)cm^2,P〈0.011。结论早期应用EPO可以显著促进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局部血管内低剂量促红细胞生成素( erythropoietin,EPO)联合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tPA)注射是否可以降低 tPA 单独应用时的不良反应及机制。方法成年雄性 Sprague-Dawley 大鼠进行大脑中动脉闭塞手术,将健康雄性 SD 大鼠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分别缺血2 h 和4 h,再灌注30 min 后通过大脑中动脉单独注射 tPA,或联合注射 EPO(800 IU/ kg)及 tPA。结果局部血管内低剂量 EPO 联合 tPA 注射可以减小大鼠脑缺血再灌注24 h 后的病死率、改善神经功能、减少脑水肿和脑出血,并且没有产生血液学不良反应。局部血管内低剂量 EPO 联合 tPA 注射组与0.9%(质量分数)氯化钠注射液联合 tPA 注射组比较,p-AKT 和 p-ERK 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结论大鼠脑缺血后,局部血管内低剂量 EPO 和 tPA 联合使用,可减少 tPA 单独使用时的不良反应,并发挥 EPO 的神经保护作用,可能与 AKT 和 ERK 通路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后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蛋白的影响及其对心肌保护作用与机制。方法: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30min,再灌注120min的方法,建立大鼠模型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将3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治疗组(EPO 5000IU/kg)3组,每组10只,测定再灌注末血清和心肌组织磷酸肌酸激酶(CK)、丙二醛(MDA)、乳酸脱氢酶(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变化,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iNOS蛋白的表达,用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的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缺血再灌注组细胞上清液中LDH、MDA含量明显升高(P<0.01),SOD活力则显著降低(P<0.01),缺血组再灌注组凋亡率均升高明显(P<0.01)。治疗组的LDH、MDA显著低于对照组和缺血再灌注组(P<0.01),SOD则高于对照组和缺血再灌注组(P<0.01),缺血再灌注后细胞凋亡率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升高(P<0.01),治疗组再灌组的凋亡率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下降(P<0.01)。对照组有少量iNOS表达,缺血再灌注组iNOS表达升高(P<0.01)而EPO治疗组表达减少(P<0.01),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EPO抑制iNOS蛋白的表达以减少心肌细胞凋亡,减轻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从而对心肌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宋纪宁  薛振生 《湖南医学》2014,(2):332-333,336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 )对颅内动脉瘤术后脑缺血的影响。【方法】选择行开颅动脉瘤夹闭术且术后发现脑缺血的患者100例,根据患者意愿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EPO皮下注射,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等剂量生理盐水。两组在入院当天及治疗后7 d、14 d、21 d、28 d、35 d均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采用MRI的弥散加权成像功能(DWI)测定发现缺血时及缺血后7 d、14 d、21 d、28 d、35 d时脑缺血情况并计算其面积。【结果】治疗组d21、d28、d35 NIHSS评分分别为(8.7&#177;1.8)分、(8.0&#177;1.6)分、(7.0&#177;1.6)分,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P <0.05);治疗组脑缺血面积缩小百分率在同时间点较对照组显著增加( P <0.05)。【结论】EPO能通过促进缺血脑组织微循环重建的机制保护神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