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目的研究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致病菌、危险因素以及预后。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3月于本院进行腹膜透析的18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分为未发生组(104例)和发生组(84例),确诊后24 h内,无菌留取透析液进行致病菌分析。采用单因素及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导致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发生的危险因素,并统计患者转归情况。结果 84例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患者共检出病原菌122株,其中革兰阳性菌75株(61.48%),以表皮葡萄球菌为主,革兰阴性菌44株(36.06%),真菌3株(2.46%)。单因素及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55岁、合并糖尿病及胃肠道紊乱、白蛋白30 g/L、血红蛋白90 g/L是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84例发生组中治愈78例,治愈率为92.86%(78/84),退出腹膜透析治疗6例,发生率为7.14%(6/84),均为革兰阴性菌感染,且3例合并真菌感染。结论年龄大、合并糖尿病及胃肠道紊乱、白蛋白低、贫血是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发生的危险因素。对于革兰阴性菌或者真菌感染的患者治疗效果较差,临床应根据患者致病菌检查结果选择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
陆银凤  颜梅芳  仇何芬  杨晨  袁晓晨  周艳 《西部医学》2020,32(5):712-716+721
【摘要】 目的 探讨尿毒症血液透析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胃肠道症状及营养不良发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选取2017年3月~2018年8月扬州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尿毒症血液透析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100例,根据有无并发胃肠道症状,分为胃肠症状组(76例)、无胃肠症状组(24例),根据有无营养不良分为营养不良组(51例)及无营养不良组(49例)。对患者的相关血生化指标进行检测,同时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及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影响尿毒症血液透析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并发胃肠道症状及营养不良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 100例尿毒症血液透析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中并发胃肠道症状76例(76.00%)、无胃肠道症状24例(24.00%),其中以消化不良综合征为主(48.00%);并发营养不良51例(51.00%)、无营养不良49例(49.00%)。单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尿毒症血液透析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有无并发胃肠道症状与患者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血红蛋白(HB)水平、胆固醇(TC)、甲状旁腺激素水平、血清红细胞压积(HCT)、服药片数、糖皮质激素使用史、透析时间、残余肾kt/v水平以及合并糖尿病有关(P<0.05);有无并发营养不良与患者年龄、透析时间、尿素清除指数、合并糖尿病、血清C反应蛋白(CRP)、血清前蛋白(SPA)、血清白蛋白(ALB)、HB以及TC水平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患者、甲状旁腺激素水平以及合并糖尿病为影响尿毒症血液透析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并发胃肠道症状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而长时间透析、高血清CRP水平、低血清ALB水平、低尿素清除指数以及高年龄为影响尿毒症血液透析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并发营养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 结论 性别、甲状旁腺激素水平、服药片数、糖皮质激素使用史、透析时间、残余肾kt/v水平以及合并糖尿病有关为尿毒症血液透析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发生胃肠道症状的独立影响因素;高年龄、长时间透析、低尿素清除指数以高血清CRP水平是尿毒症血液透析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发生营养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
尿毒症常伴有胃肠道功能紊乱,而胃肠功能紊乱又导致营养缺乏,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加剧,加重病情。故及时防止、纠正消化功能紊乱有利于控制尿毒症。我科从1986年4月~1990年4月共收治尿毒症患者140例,其中合并消化功能紊乱者112例,占80%,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尿毒症肺水肿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腹膜透析对其治疗的评价。方法:对本院本科78例尿毒症肺水肿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改变和临床生化指标进行分析,并采用腹膜透析对其治疗的价值。结果:尿毒症肺水肿患者其原发病以慢性肾炎最为多见,临床表现多样化,轻重不一致,X线表现以肺淤血、间质性肺水肿为最常见,腹膜透析组与非透析治疗组相比较,病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腹膜透析是有效治疗尿毒症肺水肿的方法,能明显减轻症状,减少病死率。  相似文献   

5.
华伟 《中国现代医生》2013,51(6):104-105
目的探讨尿毒症合并肝硬化大量腹水患者使用腹膜透析治疗的效果。方法收集近年来来我院进行治疗的21例尿毒症合并肝硬化大量腹水患者,均给予间歇性腹膜透析及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治疗。比较治疗前后的一般情况及实验室指标。结果尿毒症合并肝硬化大量腹水患者在给予腹膜透析治疗后其腹胀及浮肿症状有显著的缓解;BUN、Cr、NH3在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明显较低,而EC02、Hb则明显升高(P〈0.05)。结论尿毒症合并肝硬化大量腹水患者给予腹膜透析治疗能够收到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可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2005年1月-2009年1月收治腹膜透析患者67例,其中男37例,女30例;年龄23~73岁,平均58.5岁。临床诊断均为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均不伴各类胃肠道疾病。采用百特公司的双联系统进行腹膜透析。  相似文献   

7.
《黑龙江医学》2017,(10):959-960
目的评估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对尿毒症患者营养和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广州钢铁企业集团医院血液透析科从2015-06—2017-06间收治的98例尿毒症患者做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9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膜透析技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血液透析技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营养指标与微炎症指标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透析治疗后较治疗前各营养指标均改善,观察组患者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经透析治疗后较治疗前各炎症指标均降低,观察组患者炎症指标降幅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对尿毒症患者采取血液透析与腹膜透析治疗,两种透析技术均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及减轻微炎症状态,腹膜透析技术优势更明显,特别是对于大分子炎症因子的过滤作用,临床应用前景广泛。  相似文献   

8.
孟雨晴  杨相杰  周润哲  张瑾  王盈 《安徽医学》2023,44(12):1501-1507
目的 探索腹膜透析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流行病学特征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94例2020年11月1日至2022年8月1日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脏内科行规律腹膜透析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指标和实验室生化指标数据。采用6分钟步行试验进行运动耐量评估。采用北京版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量表对患者进行认知功能评估,根据MoCA评分标准将患者分为认知功能障碍组(<26分)和非认知功能障碍组(≥26分),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特征及运动耐量。使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探索腹膜透析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结果 94例腹膜透析患者中认知功能障碍患病率为69.14%。与非认知功能障碍组相比,认知功能障碍组年龄较大,腰臀比较高,饮酒史比例、受教育水平、6分钟步行距离、肾小球滤过率、残肾尿素清除指数和残肾肌酐清除率水平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回归系数:-0.142,P=0.002)、受教育水平(回归系数:2.119,P=0.001)、血清钙(回归系数:-4.901,P=0.032),6分钟步行距离(回归系数:...  相似文献   

9.
腹膜透析、血液透析治疗糖尿病肾病尿毒症的疗效对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治疗糖尿病肾病 (DN)尿毒症较理想的透析方法。方法 :对 3 1例作血液透析 (HD)和 17例作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 (CAPD)的DN尿毒症患者进行比较 ,观察两组患者透析前后的血液生化指标、生存率、死亡原因、透析后主要并发症。结果 :透析前合并有高血压、心脏肥大、冠心病或年龄大于 60岁者 ,行CAPD治疗后出现并发症的机会较HD少 (P<0 .0 5 )。结论 :透析前合并有高血压、心脏肥大、冠心病或年龄大于 60岁的DN尿毒症患者选择CAPD治疗较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血液透析与腹膜透析对尿毒症患者微炎症状态、钙磷代谢的影响。 方法 纳入 2016 年 1 月至 2018 年 1 月期间我院收治的 110 例尿毒症患者为受试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血液透析组、腹膜透析组各 55 例。 比较两组患者透析前、透析6 个月后微炎症状态指标[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 C 反应蛋白(hs-CPR)],营养状态相关指标(血肌苷、血白蛋白、尿量)以及钙磷循环(血钙、血磷、甲状旁腺激素)。结果 透析治疗 6 个月后,两组患者 hs-CPR、IL-6、TNF-α 水平均较透析前显著降低(P 均<0.05),且腹膜透析组上述指标变化更为显著(P 均<0.05);两组患者血肌酐水平、尿量均较透析前降低(P 均<0.05),血白蛋白水平均较透析前升高(P 均<0.05),腹膜透析组上述指标变化更为显著(P 均<0.05);腹膜透析组患者血钙、血磷水平均较透析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透析组患者血钙水平较透析前明显下降,血磷水平明显上升(P 均<0.05);两组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均明显下降(P 均<0.05),且血液透析组与腹膜透析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血液透析与腹膜透析均可有效改善尿毒症患者微炎症状态与营养状态,相比之下腹膜透析改善效果更佳,且腹膜透析对尿毒症患者钙磷代谢调节作用更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终末期肾脏病(ESRD)患者外周血中树突细胞(DC)数量及活性,为反映细胞免疫功能、评估透析对机体免疫状态的影响及开展ESRD免疫治疗提出可能。方法31例ESRD患者分为尿毒症组(未透析,11例)、腹膜透析组(10例)、血液透析组(10例),另选取23名健康者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DC分类试剂盒检测外周血DC亚群百分率。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细胞因子体外诱导培养,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DC表型分子表达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第9天DC培养上清液中白介素(IL)-12的含量。采用异体混合淋巴细胞培养评估DC刺激T细胞增殖的能力。结果①DC亚群状况: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尿毒症组的外周血DC显著减少(P<0.05),以淋巴系DC(PDC)减少为主(P<0.01);腹膜透析组的外周血DC较尿毒症组显著增多(P<0.01),接近正常对照组(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血液透析组的髓系DC(MDCI)明显减少(P<0.01),PDC明显增多(P<0.01),MDC1/PDC降低(P<0.01)。②DC表型分析: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尿毒症组的DC表型分子表达均显著减少(P值均<0.01);腹膜透析组DC表达CD40、CD80、CD83显著减少(P值分别<0.05和0.01);血液透析组DC表达CD1a、CD11c、CD40显著减少(P值均<0.01),表达CD123显著增多(P<0.05)。③IL-12:尿毒症、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组DC分泌IL-12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减少(P值均<0.05)。④异体混合淋巴细胞反应: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尿毒症和腹膜透析组的DC刺激T细胞增殖的能力明显降低(P值均<0.01),血液透析组接近正常(P>0.05)。结论ESRD患者DC数量明显减少且功能明显紊乱,腹膜透析及血液透析不同程度地改善了此现象,为患者的生物免疫治疗提供可能。  相似文献   

12.
宋纲  刘丽娟 《医学综述》2014,20(19):3634-3636
目的探讨并分析腹膜透析治疗尿毒症并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于宜昌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并诊断为尿毒症合并心力衰竭的1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并分析患者腹膜透析前后发绀程度、呼吸困难、肺部啰音、水肿等左侧心力衰竭症状变化,同时检测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平均动脉压等心功能指标及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血钾等生化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腹膜透析后患者临床症状明显缓解,左心室射血分数、平均动脉压心功能指标明显改善,总有效率达96.7%;生化指标(如BUN、Scr、血钾等)均有显著变化。结论腹膜透析有利于改善尿毒症并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具有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的患者进行调查,比较不同的透析方式对尿毒症性皮肤瘙痒症的影响。方法:选取91例稳定期维持性透析治疗的尿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血液透析治疗组(A组)患者50例,腹膜透析治疗组(B组)患者41例。血液透析组按患者治疗模式中有无血液灌流或血液滤过治疗再分为普通血液透析治疗组(27例)和组合型血液透析治疗组(23例)。采用麦吉尔疼痛问卷调查表对每位透析患者进行评分,并记录患者的一般情况及同期的生化指标。结果:血液透析组患者瘙痒发生率及瘙痒程度显著低于腹膜透析组(P〈0.05)。组合型血液透析治疗组瘙痒发生率、瘙痒程度显著低于腹膜透析组(P〈0.01),而普通血液透析组和腹膜透析组患者比较在瘙痒发生率和瘙痒程度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在全体透析患者中瘙痒的发生与透析方式及尿量、甲状旁腺素(PTH)和β2微球存在明显相关;在血液透析组患者瘙痒发生情况与透析方式、β2微球相关,腹膜透析组患者瘙痒发生情况与PTH相关。结论:组合型血液透析治疗模式的运用可以显著降低尿毒症维持性透析患者的瘙痒发生以及瘙痒程度。  相似文献   

14.
王月爱  余习蛟  阳力  杨体骠 《当代医师》2013,(11):1552-1553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评价腹膜透析对腹膜影响方面的应用。方法选取50例尿毒症腹膜透析患者(按透析时间分为A1组、A2组)、30例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B组)及30例未透析患者(C组)。对四组进行常规超声四个象限的腹膜壁层厚度测定。结果(1)A2组和A1组的腹膜壁层厚度均大于B组及C组(P〈0.01,P〈0.05);(2)A2组的腹膜壁层厚度大于A1组(P〈0.05);(3)B组和C组的腹膜壁层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腹膜超滤功能与腹膜透析时间成反比。结论患者腹膜透析时间〉3年,其透析效果逐渐下降,可能与腹膜壁层厚度的变化有关,采用高频超声技术可有效评价腹膜壁层厚度的变化对腹膜透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腹膜透析相关的心血管疾病的病因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戴宏 《安徽医学》2011,32(12):1964-1965
腹膜透析是目前治疗终末期。肾脏病的主要手段之一,然而心血管疾病占透析患者总病死率的50%以上,成为主要死亡原因。因此探讨腹膜透析相关的心血管疾病的病因及对策,对提高透析患者的存活率、改善患者的预后有重要意义。 1 腹膜透析相关的心血管疾病的病因 研究表明目,除了一些传统的危险因素(吸烟、脂代谢紊乱、高血压、肥胖、糖尿病以及家族史等)外,尿毒症特异的相关因素也可导致腹膜透析相关的心血管疾病。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尿毒症患者的死亡原因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以2015年6月~2017年6月在玉门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老年尿毒症患者59例为研究对象。以死亡患者(23例)为研究组,存活患者为对照组(36例),比较两组患者原发病、合并疾病情况和死亡原因,临床指标包括透析前及透析3个月时血尿素氮和血肌酐、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血浆白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血钙、血磷、钙磷乘积。结果(1)糖尿病肾病是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尿毒症患者的主要病因。(2)与对照组相比,死亡组患者存在合并症的比例更高,尤其是有3种及3种以上合并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与对照组相比,死亡组患者的年龄、透析开始时BUN和Scr、P^(3-)、Ca*P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lb、TC、TG、透析3个月时BUN和Scr则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性别、透析龄、Hb、HCT、Ca^(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年龄、糖尿病、血浆白蛋白、总胆固醇是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尿毒症患者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结论心血管疾病是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尿毒症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年龄、糖尿病、血浆白蛋白、总胆固醇是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尿毒症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孟晓利 《当代医学》2016,(27):32-32
目的:探讨不同透析方式对老年尿毒症患者皮肤瘙痒症的影响。方法选取87例老年尿毒症皮肤瘙痒症患者,将其按照透析方式的不同分为血液透析组组44例和腹膜透析组43例。结果腹膜透析组患者皮肤瘙痒评分均优于血液透析组(均P<0.05)。结论相较于血液透析方式,老年尿毒症患者采取腹膜透析方式治疗的临床效果更为突出,在清除大分子物质、缓解瘙痒症状方面上作用更强。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体质指数(BMI)对尿毒症腹膜透析患者预后生存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在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尿毒症腹膜透析患者82例,按BMI分为低体质量组(A组,BMI<20 kg·m~(-2))、一般体质量组(B组,20 kg·m~(-2)≤BMI<25 kg·m~(-2))及较高体质量组(C组,BMI≥25 kg·m~(-2)),回顾性分析不同组别患者的死亡率、住院时间、并发症等数据,观察各组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与B组的尿毒症腹膜透析患者(死亡率19.4%)相比,C组死亡率较高(47.3%),而A组预后更差(51.9%),C组的尿毒症腹膜透析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和B组(P<0.05)。腹透患者BMI与其CRP、ALB、Hb呈正相关(P<0.05),与Kt/V呈负相关(P<0.05)。[结论]低体质量、超重肥胖尿毒症腹膜透析患者预后不佳,BMI<20 kg/m~2和BMI≥25 kg·m~(-2)是需要关注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腹膜透析治疗尿毒症合并大量腹水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6 例尿毒症合并大量腹水的患者,在内科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间歇性腹膜透析(IPD),1周后转为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比较患者的体征改善情况,透析方式改变前与治疗6个月后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血红蛋白(Hb) 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腹部透析后,患者自觉症状明显好转,浮肿消退,BUN、Scr明显下降,Hb、Alb、Tp 明显上升(P 〈0.01).结论 对于尿毒症伴大量腹水患者的治疗,腹膜透析经济性与安全性突出.  相似文献   

20.
[目的]验证尿毒症患者腹膜透析(PD)对病人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白蛋白(Alb)三项生化指标的影响程度,依据生化指标对临床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对34例尿毒症患者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 PD)病人透析治疗前后作相应的TC、TG、Alb三项生化指标检测,比较其前后是否有显著差异,从而验证尿毒症患者腹膜透析对病人TC、TG、Alb是否有显著影响。[结果]透析治疗前后Alb有显著下降,TG有显著升高。[结论]尿毒症患者腹膜透析后其白蛋白显著降低,血脂有一定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