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支气管类癌很少见,占所有原发肺癌的5%.最初认为支气管类癌是良性的,因此定义为支气管腺瘤。目前已经认识到它具局部侵犯和远处转移的倾向。因此,它是恶性的,“支气管腺瘤”是误称,不应再用指支气管类癌。目前大多数研究人员赞成支气管类癌是一种神经内分泌肿瘤, 相似文献
3.
二十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现代病理学、分子生物学、内分泌学等学科的发展,学者们对侵袭性垂体腺瘤(Invasive Pituitary Adenomas,IPA)做了大量的深入研究,提高了诊断和治疗水平。本文着重就相关的研究进展及其临床价值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肺癌经支气管壁浸润的临床病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从病理学角度探索不同组织类型肺癌向近侧支气管壁侵袭与向纵隔内侵袭的规律。方法 :对 15 1例中心型肺癌手术切除标本近侧支气管与 16 0例N2 肺癌的 35 2组纵隔转移淋巴结进行病理学研究。结果 :癌细胞沿管壁粘膜下层或多层面直接侵袭是肺癌扩延的主要方式 ,96 6 %的癌侵袭发生在距瘤缘 1 5cm以内的管壁上 ,其侵袭距离与病理类型、侵袭方式及TNM分期因子相关。肺癌N2 转移可呈现单组、多组和跳跃式转移 ,其分布最密集的部位依次是第 7、4、3、5组淋巴结 ,N2 转移率与肿瘤大小、组织学类型及分化程度有密切关系。转移淋巴结对支气管壁的侵袭也是癌扩延不容忽视的形式 ,尤以腺癌为突出。结论 :为获得根除性切除 ,支气管切端距瘤缘的安全界限原则上应超过 1 5cm ;并应重视转移淋巴结对支气管壁的侵袭性 ,必须主动、系统清除同侧胸腔肺门及上、下纵隔淋巴结 相似文献
5.
6.
7.
8.
9.
气管支气管腺样囊性癌232例文献复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性分析41篇国内文献报告的232例气管、支气管腺样囊性癌资料。男127例,女105例,男:女为1.2:1,平均年龄40~59岁。分析临床表现和体征,病变部位,各项检查的改变,误诊情况,治疗方案和预后。提示该病临床症状不典型,误诊率高。颈、胸部CT及纤维支气管镜是首选检查手段,手术切除结合术后放疗是最佳治疗方法,纤维支气管镜下介入治疗是姑息性治疗的新选择。 相似文献
10.
弥漫型细支气管肺泡细胞癌5例误诊分析黔江县人民医院(648700)李忠来细支气管肺泡细胞癌起源于无纤毛的clara细胞、细支气管粘液细胞、肺泡Ⅱ型细胞〔1〕,占原发支气管肺癌的2%~5%〔2〕,是原发支气管肺癌中最少见者。资料与方法我科收集1994~... 相似文献
11.
12.
外科手术是治疗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的有效方法之一,手术切除的基本原则是在最大限度切除病变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留具有功能的肺组织.由于支气管树的特殊结构,各种术式切除支气管的长度受到限制,非小细胞肺癌术后支气管残端癌残留的发生率为1.8%~17%[1~3],在影响手术效果的诸多因素中(如病理学分类、pTNM分期、支气管残端癌残留等),支气管残端癌残留是重要因素之一.非小细胞肺癌术后支气管残端癌残留者5年生存率(4%~23%)低于无癌残留者(54%),局部癌复发率(72.7%)高于无癌残留者(48.5%),而术后放疗对支气管残端癌残留的疗效尚不满意. 相似文献
13.
可手术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转移情况的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可手术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淋巴转移的特点及其与淋巴结最大直径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行肺叶切除加系统性纵隔淋巴结清扫术的可切除的NSCLC淋巴结的病理特点。结果可手术的NSCLC56例,淋巴结转移36例,占64.3%,纵隔(N2)和肺内(N1)淋巴结转移均超过50.0%。N2站淋巴结按其最大直径≤1.0cm,>1.0cm且≤2.0cm,>2.0cm分为三个等级,其转移率分为24.0%,46.0%和80.0%,两者间的相关分析:χ2=28.751,ν=2,P<0.001,rP=0.31;同样地,N1站淋巴结的转移率分别为32.6%,44.9%和64.7%,两者间的相关分析:χ2=7.014,ν=2,0.025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垂体腺瘤(pituitaryadenoma)中细胞粘附分子(CD44)的表达,探讨CD44对垂体腺瘤诊断及预后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SP)的方法检测 20例侵袭性垂体腺瘤, 18例非侵袭性垂体腺瘤, 6例复发性垂体腺瘤中CD44s、CD44v5蛋白的表达。结果: 20例侵袭性垂体腺瘤中CD44s、CD44v5阳性率分别为 75%、35%, 18例非侵袭性垂体腺瘤中CD44s、CD44v5阳性率分别为 27. 8%、22. 2%, 6例复发性垂体腺瘤中CD44s、CD44v5阳性率分别为 100%、66. 7%。CD44s在侵袭性垂体腺瘤及复发性垂体腺瘤中的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其差异具有显著性 (P<0. 01),CD44v5在侵袭性垂体腺瘤中和非侵袭性垂体腺瘤中的表达率均较低,无显著性差异(P>0. 05),但在复发性垂体腺瘤中有较高表达率。结论:CD44s在侵袭性垂体腺瘤中呈高表达,与垂体腺瘤的侵袭性生长有关,在垂体腺瘤的侵袭性生长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有可能作为侵袭性垂体腺瘤的一个诊断指标。CD44v5在垂体腺瘤中的表达较低,与垂体腺瘤生长方式无关。复发性垂体腺瘤中CD44s、CD44v5的高表达表明其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5.
肺不张多由于支气管腔内完全阻塞,腔外压迫或肺内瘢痕组织收缩引起,以支气管阻塞最多见,一般多见于异物或血块、肿瘤等。由于阻塞的部位和时间有关,也与不张的肺内有无已经存在的病变有关,阻塞可以在主支气管、叶或细支气管,而导致一侧性、肺叶、肺段和小叶的肺不张。其中一侧性、肺叶多见肿瘤,肺段不张较少见, 相似文献
16.
支气管类癌的发病率低,为肺部癌症的0.85%~2.00%[1].其临床症状多表现为咳嗽、咳痰、喘息和呼吸困难,听诊可闻及哮鸣音、干湿鸣音和呼吸音降低等.若患者不出现肺不张或肺部感染,X线胸片正常,缺乏特异性,易误诊.我们收治支气管类癌误诊为小细胞肺癌1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总结喉部神经内分泌癌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1988年6月至2010年12月在我院耳鼻喉科诊治的喉部神经内分泌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2例经病理确诊为喉部神经内分泌癌患者中,典型类癌1例,非典型类癌4例(2例伴有颈部淋巴结转移,1例伴有类癌综合征),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7例(1例合并腺癌).典型类癌和非典型类癌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其中局部晚期或伴有颈淋巴结转移的患者接受术后放疗,随诊1~12年均未见局部复发.7例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患者接受化疗和放疗,随访0.5~6.0年,其中1例半年内死于肺转移,另1例3年内死于肝转移.结论 喉部神经内分泌癌的病理分型和临床分期对于治疗和预后非常重要.典型类癌和非典型类癌采取喉部分或全部切除术,必要时行颈淋巴清扫术;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预后差,治疗以化疗和放疗为主.Abstract: Objective To summarize the clinical features of laryngeal neuroendocrine carcinoma (LNEC).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all LNEC patients hospitalized during the period of June 1988-December 2010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Results Among all LNEC 12 patients as confirmed by pathological examination,there were typical earcinoid(n=1),atypical earcinoid(n=4)(2 with cervical metastasis.1 with paraneoplastic syndrome),small cell neuroendocfine carcinoma(n=7)(1 with adenocarcinoma).All patients with typical and atypical carcinoid underwent surgery.And postoperative radiotherapy was offered for those diagnosed with advanced stage or cervical metastasis.They were followed up for 1-12 years without local recurrence.All patients with laryngeal small cell neumendocrine carcinoma received chemotherapy and radiotherapy.And the follow-up period was 0.5-6 years.One died of pulmonary metastasis within half a year while another died of liver metastasis within 3 years.Conclusions It is important to classify the LNEC patients correctly since their clinical course.treatment and prognosis varies greatly with the diagnosis.For typical and atypical carcinoid of larynx,partial or total laryngectomy and neck dissection may be performed depending on the site and extent of primary tumor.However,for laryngeal small cell neuroendocrine carcinoma,the mainstay of treatment is made up of chemotherapy and radiotherapy.And the prognosis of this type remains very poor.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影响肺癌淋巴结转移的因素。方法复习我院近10年来54例肺癌根治手术标本石蜡切片,采用卡方检验,非参数秩和检验,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患者的年龄、肺癌组织学类型及分化程度是影响淋巴结转移的主要因素。结论肺癌淋巴结转移规律的探寻,对指导临床治疗有一定意义,小细胞癌易淋巴结转移且淋巴结转移率高,在冰冻切片诊断中对低分化鳞癌与小细胞癌的鉴别有一定帮助,在治疗上不宜首选手术根治,应以放化疗为主。 相似文献
19.
贾西平;黄文君;吴建霞;杨莹;敬文斌 《海南医学》2024,(14):2083-2085
最新世界卫生组织(WHO)肺部肿瘤分类将细支气管腺瘤/肺纤毛黏液结节性乳头状肿瘤(BA/CMPT认定为腺瘤亚组中的一个新类型。本文患者因体检发现右肺上叶后段胸膜下不规则状实性小结节,多次随访均未见明显变化,经人工智能(AI)肺结节CT影像辅助检测软件评估均为稳定型结节、高危结节。最终病理结合免疫组化诊断为CMPT。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的肿瘤大小、病理类型、细胞分化程度、部位类型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对61例非小细胞肺癌行肺切除和淋巴结清扫术患者进行临床病理分析。结果 清除淋巴结922枚,阳性率40.8%。原发性肿瘤大小(T)因素中T1、T2、T3患者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17.2%、38.4%和55.2%(P〈0.01)。中、低分化鳞癌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22.7%和42.1%(P〈0.01)。中、低分化腺癌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39.7%和55.9%(P%0.01)。中央型与周围型肺癌的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44.8%和36.3%(P〈0.01)。腺癌淋巴结转移率显著高于鳞癌(P〈0.01)。结论 非小细胞肺癌的淋巴结转移与原发肿瘤大小、病理类型、细胞分化程度、肿瘤发生部位均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