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
昆明山海棠治疗无菌性脓疱性皮肤病35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昆明山海棠治疗无菌性脓疱性皮肤病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 昆明山海棠30-50g/d分3次剪服共4周,并用该药液浸泡患处,治疗无菌性脓疱性皮肤病患者35例,同时用放免疫法检测8例患者血浆TXB2和6-keto-PGF1α水平。结果 治愈率为60%,总有效率为97.4%,治疗前后血浆TXB2和6-keto-PGF1α含量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昆明山海棠是治疗无菌性脓疱性皮肤病的一种有效药物,其抗炎机制部分是通过降低TXB2和6-keto-PGF1a水平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3.
我科于2004年8月-2008年8月采用复方昆明山海棠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172例寻常型银屑病,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516例寻常型银屑病均来自我院皮肤科门诊和住院患者,临床表现典型且组织病理检查确诊为银屑病。 相似文献
4.
昆明山海棠治疗32例无菌性脓疱性皮肤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用昆明山海棠治疗32例无菌性脓疱性皮肤病,其中疤疹样脓疤病1例,连续性肢端皮炎4例,脓疱性银屑病19例,掌跖脓疤病8例。治愈22例,治愈率为68.7%,显效5例,好转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8%。一般服药一周开始生效,水煎剂比片剂疗效好。停药后复发者,再用此药仍有效。此药副作用小。其疗效可能与该药之良好抗炎及免疫抑制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5.
6.
柏朝林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1994,(2)
对麻风病人用MDT的过程中,有的出现Ⅰ型和Ⅱ型反应,其中2例用激素和反应停治疗无效,改用昆明山海棠片,3片×3次/日,口服,10天为一疗程。治疗两个疗程后,麻风反应症状逐渐消失。笔者认为昆明山海棠用于 相似文献
7.
8.
阿昔洛韦联合昆明山海棠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自 1999年 6月至 12月用国产阿昔洛韦联合昆明山海棠治疗带状疱疹 42例 ,同时采用阿昔洛韦与强的松片合治 2 5例作对照观察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具有典型临床症状和体征而确诊的带状疱疹病人 ,均收住院治疗。病程不超过 1周 ,且 1周内未服用或外用过抗病毒药物者。男 41例 ,女 2 6例 ,年龄 17~ 83岁。皮疹侵犯肋间神经 36例 ,三叉神经 15例 ,坐骨神经 9例 ,臂丛神经 7例 ,将患者随机分治疗组 42例 ,对照组 2 5例。2 治疗方法 两组均采用静滴阿昔洛韦针 75 0mg~ 10 0 0mg/日 ,连续用 8天 ,其中治疗组加昆明山海棠带皮根 3… 相似文献
9.
PUVA、UVB配合复方昆明山海棠治疗72例银屑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治疗方法:72例银屑病患者采用上海希格玛公司SS 03光疗机,照射前2h服光敏剂(白芷15g、补骨脂15g),照射时眼戴防护罩,初剂量:UVA1.044J/cm2、UVB0.02J/cm2,每治疗2~3次UVA递增0.52J/cm2,UVB递增0.02J/cm2,最终剂量:UVA14.17J/cm2,UVA0.19J/cm2.每周照射3次,逐渐减少,总次数平均8次(4~15次),平均总剂量UVA:12.5J/cm2、UVB0.36J/cm2;每天同时服复方昆明山海棠汤(昆明山海棠生药30、口芪15g、丹参15g、元胡12g、法夏12g、甘草8g)1剂.治疗30天,随访3个月. 相似文献
10.
46例副银屑病患者,男28例,女18例;年龄19~49岁;病程3个月~14年;其中点滴状21例,小斑片状14例,痘疮样11例。治疗方法:光疗仪器采用上海希格玛公司SS-03紫外线光疗机。照射前2h服光敏剂(白芷15g、补骨脂15g)。照射时眼戴防护罩,初剂量UVA1.044J/cm2、UVB0.02J/cm2,每治疗2~3次UVA递增0.52J/cm2、UVB递增0.02J/cm2,最终剂量:UVA14.17J/cm2、UVB0.2J/cm2。每周照射3次,次数逐渐减少,总次数平均8次(4~15次);平均总剂量UVA12.5J… 相似文献
11.
复方昆明山海棠颗粒剂抗小鼠光变态反应的药效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复方昆明山海棠颗粒剂(CTHHG)对小鼠光变态反应的药效学作用。方法将Balb/c小鼠随机分为7组,每组10只。其中,有一组为模型对照组,五组为用药组,另设正常动物为空白对照组。以氯丙嗪为光敏剂,经长波紫外线(UVA)照射诱导Balb/c小鼠产生光变态反应模型。灌胃采用0.2mL/10g,1次/d,直至光激发当天,共13d。并于激发后48h,通过测定小鼠耳部的肿胀厚度差、重量差、真皮内浸润的单个核细胞数来判断各组药物抗光变态反应的效果。结果CTHHG对于激发前后的左耳厚度差、激发后左右耳厚度差及重量差、真皮内浸润的单个核细胞几个指标均有显著抑制作用。其中,以高剂量组的作用更为明显。与模型对照组比较,CTHHG对激发前后左耳厚度差的影响,高、中、低剂量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对激发后左右耳厚度差及重量差的影响,高剂量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对激发后小鼠耳真皮内浸润的单个核细胞的影响,高、中、低剂量组差异均有显著性(高剂量组P<0.01,中、低剂量组P<0.05)。结论CTHHG对光变态反应具有显著的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2.
例1男,47岁,全身鳞屑红斑反复20多年,关节痛5年.先于头部起鳞屑斑损,痒,继而全身皮肤散发鳞屑红斑丘疹,春重夏轻.6年前发生指趾关节肿胀、疼痛,而致屈曲畸形.平素易感冒.曾4次住疗养院治疗,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用过强的松、保泰松、安乃近、五仙片等治疗,疗效不理想,今春皮疹又增多,关节病亦随之加重,并感两腕关节、左肩关节和左躁关节酸痛.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复方昆明山海棠颗粒剂(CTHHG)治疗豚鼠光变应性接触性皮炎(PACD)的药效学进行研究,以期为CTHHG的临床开发应用提供更深入的理论依据。方法将豚鼠随机分为8组:CTHHG高、中、低剂量组、昆明山海棠颗粒剂组(THHG)、氢化可的松组、羟基氯喹组、模型组、正常对照组。以6-甲基香豆素(6-MC)为光敏剂,通过长波紫外线(UVA)的诱导和激发,建立起豚鼠PACD动物模型。通过27天连续灌胃给药,评价豚鼠背部皮肤红斑反应,观察激发后皮损病理特征,再对真皮内浸润的单一核细胞进行计数。结果与模型组相比,CTHHG高、中、低剂量组均能明显改善PACD模型豚鼠背部皮肤红斑、水肿等炎症反应(红斑抑制率达8 0%以上),减少其皮损处单一核细胞的浸润(P(0.01)。其中高、中剂量组作用优于THHG组(P(0.05),与羟基氯喹的疗效相当(P>0.05),但几组均不及氢化可的松(P(0.01)。结论CTHHG具有显著的抗炎及免疫抑制作用,作为治疗PACD的药物,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4.
昆明山海棠抗接触变应性光皮炎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昆明山海棠抗光变态反应的药效学和药理学。方法以氯丙嗪为光敏剂,在长波紫外线(UVA)的作用下建立起BALB/c小鼠的光变态反应动物模型,灌胃给药,测定小鼠耳部的肿胀程度差、重量差及真皮内浸润的单一核细胞数来判断各组药物的药效学;采用免疫组化测定小鼠皮损处角质形成细胞、成纤维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的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的表达,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清中干扰素-γ(INF-γ)水平,以阐明昆明山海棠的作用。结果昆明山海棠合剂组的左耳激发前后的厚度差、激发后左右耳的厚度差及组织块的重量差、局部浸润的单一核细胞均小于生理盐水对照(P<0.01),且小于昆明山海棠单剂组(P<0.05);昆明山海棠合剂组的皮损中ICAM-1和血清INF-γ明显低于生理盐水对照组(P<0.05)。结论昆明山海棠合剂组有显著的抗光变态反应作用,其作用比昆明山海棠单剂强,作用机制可能是抑制淋巴细胞INF-γ的分泌和表皮真皮内ICAM-1的表达,从而减少局部淋巴细胞的浸润,减轻变态反应。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19.
Leukotrienes and other lipoxygenase products in the pathogenesis and therapy of psoriasis and other dermatoses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J J Voorhees 《Archives of dermatology》1983,119(7):541-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