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覃样肉芽肿的进程、患者的年龄及外周血乳酸脱氢酶的水平与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单独或联合应用UVA或UVB光疗、光化学疗法和注射干扰素、白介素-2等免疫疗法已经成功用于各期覃样肉芽肿的治疗。外用氮芥或卡莫司汀化学治疗对于早期覃样肉芽肿疗效较好;而对于进展期和红皮病型覃样肉芽肿,全身皮肤电子束照射及低剂量的化学药物如甲氨蝶呤、羟基脲、苯丁酸氮芥和阿霉素等系统应用安全有效。上述提示,应根据不同的病情选择适宜的疗法。  相似文献   

2.
美国纽约大学医学院皮肤科及病理科教授、国际皮肤病理学会主席、美国皮肤病理杂志主编Ackerman博士应北京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的邀请来华讲学,于1984年5月14~17日在北京作了为期4天的讲座,其中主要内容为皮肤肿瘤病理学,此外还讲了接触性皮炎、单纯疤疹、多形红斑、红斑狼疮、硬皮病、Kagosi氏肉瘤、覃样肉芽肿等病的疾病组织病理学发展过程,受到参加听讲的22个省市300余名皮肤科及病理科医生的热烈欢迎.  相似文献   

3.
蕈样肉芽肿(MF)是一种原发于皮肤的T细胞中辅助细胞的恶性肿瘤,晚期或肿瘤期可侵犯内脏和淋巴结.本院1980-2006年确诊蕈样肉芽肿10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应用光化学疗法治疗覃样肉芽肿,在国外已有较多的报道,证明有较好的疗效,而在国内则尚未见报道.我们于1978年12月用口服8-MOP加长波紫外线照射治疗1例,有一定的近期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本文应用免疫荧光技术及单克隆抗体OKT6对9例覃样肉芽肿皮肤及淋巴结病变进行了观察.在MF皮损的表皮内OKT6阳性细胞分布不规则.有些部位可见OKT6阳性细胞灶性增多,但表皮萎缩、液化变性或破坏区域,其数目仍减少,其中有些形态有不同程度的变化,甚至破碎.在Pautrier小脓肿内也可见树突状OKT6阳性细胞.真皮上部也有不少OKT6阳性细胞,有些聚集成簇.在淋巴结病变中,也发现许多OKT6阳性细胞,其中有些呈卵圆形而无树状突起.  相似文献   

6.
应用各种针对T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亚类、B淋巴细胞、单核细胞以及Ia抗原的单克隆及多克隆抗体,对2例覃样肉芽肿的特异性皮损内浸润细胞,用冰冻切片及间接免疫过氧化酶技术进行鉴定.结果为在浸润区内大部份细胞具有T辅助细胞的表面标志,并且Ia抗原阳性.  相似文献   

7.
放线菌病是由厌氧性的放线菌属所引起的的慢性化脓性肉芽肿,有60~70%的损害发生在颌部、面部(包括颈部),其次为胸腹部,侵犯脑部者罕见.然而以皮肤为初发病灶的原发性皮肤放线菌病亦非常少见.本文作者报导一例原发的多发性皮肤放线菌病.  相似文献   

8.
性传播疾病(十二)腹股沟肉芽肿刘辅仁西安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邮政编码710004)腹股沟肉芽肿(Granulomainguinale)是由肉芽肿荚膜杆菌(Calymmatobacterlumg。nul。tis)所引起的侵犯皮肤或粘膜的一种慢性、进...  相似文献   

9.
蕈样肉芽肿是一种皮肤T细胞淋巴瘤最初侵犯皮肤,后期可侵犯淋巴结及任何内脏器官。本病浸犯骨髓虽较常见,但骨皮质被侵犯实属罕见。此为与其它恶性淋巴瘤不同之点。作者报告一例蕈样肉芽肿患者,经X线拍片证实有广泛的溶骨性破坏。患者男性,47岁,1975年住院,右膝关节多处疼痛及肿胀已3个月。5年前,胸部和两臂发生环状红斑,无自觉症状。73年胸部和两臂发生紫红色斑块和瘤肿,有轻烧灼感。胸部浸润性损害活检证实为蕈样肉芽  相似文献   

10.
蕈样肉芽肿(MF)侵犯中枢神经系统(CNS),极为少见且诊断、治疗困难.本文报导1例治疗成功.患者男性,58岁.3年前出现皮肤损害,据临床特点和显微镜下有Pautrier氏小脓肿的典型皮肤改变而诊断为MF.无皮肤外损害.局部用氮芥治疗直至6个月前入院时.体检见脸、手、下肢和阴茎部位有较多的散在性斑块,两侧腹股沟淋巴腺肿大,肝脾未触及,神经系统检查正常.血红蛋白13.4克,血小板182,000,白细胞7,100,中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