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胃癌根治性全胃切除术后外科并发症的Clavien-Dindo分级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281例胃中上部癌行腹腔镜根治性全胃切除术的临床资料,根据Clavien-Dindo分级系统分析术后外科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外科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发生外科并发症29例,发生率10.3%(29/281),其中严重外科并发症9例,发生率3.2%(9/281)。术后外科并发症的Clavien-Dindo分级情况:Ⅰ级3例(1.1%),Ⅱ级17例(6.0%),Ⅲa级4例(1.4%),Ⅲb级2例(0.7%),Ⅳ级2例(0.7%),Ⅴ级1例(0.4%)。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BMI、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肿瘤分化、肿瘤大小、浸润深度有统计学差异(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表明年龄(OR=2.671,95%CI:1.138~6.269,P=0.024)、BMI(OR=4.970,95%CI:1.597~15.465,P=0.006)、肿瘤大小(OR=3.311,95%CI:1.068~10.260,P=0.038)、浸润深度(OR=4.472,95%CI:1.120~17.862,P=0.034)和术中出血量(OR=3.835,95%CI:1.481~9.928,P=0.006)是腹腔镜胃癌根治性全胃切除术后外科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预测患者术后外科并发症发生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ecie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下面积是0.784(0.695~0.873)。结论 腹腔镜胃癌根治性全胃切除术后外科并发症的Clavien-Dindo分级以Ⅱ级较多见;患者年龄≥65岁、BMI≥25、肿瘤大小≥50 mm、浸润深度≥T3及术中出血量≥100 ml应警惕外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腹膜后肿瘤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并建立预测并发症发生的列线图模型。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9年6月至2022年5月期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血管外科符合本研究条件的腹膜后肿瘤患者,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腹膜后肿瘤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的风险因素,基于风险因素建立预测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列线图模型并对此模型进行验证。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205例患者,其中有70例(34.1%)患者术后发生了并发症,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血清白蛋白<35 g/L [OR=2.355,95%CI(1.256,4.416),P=0.008]、肿瘤为肉瘤[OR=2.498,95%CI(1.219,5.120),P=0.012]及手术切除脏器[OR=2.008,95%CI(1.042,3.868),P=0.037]增加腹膜后肿瘤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概率,基于这些危险因素建立的列线图模型预测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的面积为0.704 [95%CI(0.626,0.781),P<0.001],Bootstrap法对列线图模型进行内部验证具有较...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尿毒症肌少症患病率及危险因素。方法: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的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ience、Embase、Cochrane、CNKI、CBM、Wanfang、VIP数据库,纳入尿毒症肌少症患病情况的相关研究,采用Stata15.1、Revman5.3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最终纳入23篇文献,其中病例组1 046例,对照组2 606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尿毒症肌少症患病率为25%,亚组分析发现血透患者患病率为29%,腹透患者患病率为15%。尿毒症肌少症影响因素包括营养评分[OR=3.33,95%CI(2.44,4.56),P<0.001]、男性[OR=2.55,95%CI(1.54,4.32),P<0.001]、超敏C反应蛋白[OR=1.38,95%CI(1.19,1.59),P<0.001]、透析龄[OR=1.11,95%CI(1.05,1.16),P<0.001]、细胞外水分[OR=1.09,95%CI(1.06,1.13),P<0.001]、年龄[OR=1.08,95%CI(0.99,1.18),P=0.08...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肺癌术后并发症Clavien-Dindo分级≥Ⅱ级的危险因素。方法 纳入2017年11月—2020年1月多中心肺癌手术患者,分析其术后并发症的Clavien-Dindo分级,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Ⅱ级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结果 共纳入388例患者,其中男203例、女185例,平均年龄(56.14±10.36)岁。肺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5.52%(99/388),≥Ⅱ级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0.10%(78/388)。术后最常见的5个并发症分别为:肺炎(6.96%)、持续性肺漏气(>7 d,5.67%)、切口裂开(4.64%)、心律失常(3.87%)和手术后胸腔积液(3.3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开放手术[参照为单孔胸腔镜,OR=2.18,95%CI(1.01,4.70),P=0.047]、扩大切除[参照为亚肺叶切除,OR=2.86,95%CI(1.11,7.19),P=0.030;参照为肺叶切除,OR=2.20,95%CI(1.10,4.40),P=0.026]和手术时间≥3 h[OR=2.07,95%CI(1.12,3.85),P=0.021]是肺癌术后并...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根治性膀胱切除术(RCP)患者伴偶发前列腺癌的危险因素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22年1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RCP治疗患者共260例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其中术后病理检出偶发前列腺癌共39例(有IPCa组),未检出偶发前列腺癌共221例(无IPCa组)。结果 偶发前列腺癌的检出率为1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P<0.001)、吸烟(P<0.05)、T分期(P<0.05)、肿瘤数目(P<0.05)、是否及膀胱三角(P<0.05)、前列腺体积(P<0.05)、术前总PSA(P<0.001)为膀胱癌发生前列腺癌的影响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OR=1.061,95%CI:1.021~1.107,P=0.004)、吸烟(OR=2.852,95%CI:1.296~6.677,P=0.012)、是否及膀胱三角(OR=2.967,95%CI:2.365~3.657,P=0.019)、术前总PSA(OR=1.109,95%CI:1.011~1.223,P=0.030)是偶发前...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胆肠吻合术后肝转移癌患者行射频消融术后发生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0年1月至2022年4月期间,笔者所在医院行射频消融治疗的肝转移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研究共纳入患者57例,发生术后感染19例(33.33%)。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位置、肿瘤最大直径、肿瘤数目、消融次数和消融时间与RFA术后感染的发生相关(P<0.05)。进一步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位置[OR=6.45, 95%CI为(1.11,37.35),P=0.037]和消融时间[OR=1.49,95%CI为(1.16,1.91),P=0.002]是胆肠吻合术后患者行射频消融术后发生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对于既往有胆肠吻合病史的转移性肝癌患者,病灶位置及消融持续时间与术后感染密切相关,应加强此类患者的术中及术后的个体化管理,促进疾病康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成人肝移植术后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的发病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山市人民医院2015年1月1日至2020年8月31日期间生存期≥1年的成人肝移植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肝移植术后MS发生的风险因素并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估预测肝移植术后MS发生指标的最佳临界值及其评估效能。结果 本研究共收集到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107例,基于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会的MS诊断标准,肝移植术后有35例(32.7%)发生了MS,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发现,受体年龄增加[OR(95%CI)=1.106(1.020,1.199),P=0.014]、术前体质量指数[OR(95%CI)=1.439(1.106,1.872),P=0.007]和术前血糖水平[OR(95%CI)=1.708(1.317,2.213),P<0.001]增高、术前有吸烟史[OR(95%CI)=5.814(1.640,20.610),P=0.006]及饮酒史[OR(9...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影响直肠癌预防性回肠造口还纳手术难度和并发症的相关风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7月期间在北部战区总医院普外科接受预防性回肠造口还纳术的103例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可能与造口还纳手术难度及切口感染并发症相关的各种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筛选出相关风险因素。结果本组有11例(10.7%)患者造口还纳手术困难(手术时间100 min)。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既往腹部手术史是增加手术难度的独立影响因素[OR=5.272,95%CI(1.325,20.977),P=0.018],微创手术是降低手术难度的独立影响因素[OR=0.166,95%CI(0.037,0.758),P=0.020]。本组患者出现切口感染16例(15.5%),肠梗阻5例(4.9%),肺部感染3例(2.9%)。对切口感染发病率较高的并发症的风险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手术时间100 min及造口周围皮炎为造口还纳术后切口感染的独立影响因素[分别为:OR=4.855,95%CI(1.133,20.804),P=0.033;OR=11.914,95%CI(2.247,63.171),P=0.004;OR=18.814,95%CI (3.978,88.988),P0.001]。结论既往腹部手术史是造成预防性回肠造口还纳手术困难的主要原因,微创手术可降低预防性回肠造口还纳手术难度。糖尿病、手术时间过长及造口周围皮炎则是导致预防性回肠造口还纳术后切口感染发病率增加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目的 确定老年结肠癌患者择期结肠切除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的危险因素,并建立术后吻合口漏发生风险的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在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择期接受结肠癌手术治疗的122例65岁以上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吻合口漏发生的潜在危险因素,根据确定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 本研究纳入的122例患者中术后发生吻合口漏10例,未发生吻合口漏112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吻合口漏的发生与体质量指数、吸烟、合并糖尿病、年龄校正Charlson合并症指数、术中及术后2 d内输血、术前血红蛋白、术前白蛋白和术前预后营养指数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吸烟[OR=15.529,95%CI为(1.529,157.690),P=0.020]、年龄校正Charlson合并症指数[OR=1.742,95%CI为(1.024,2.966),P=0.041]和术中及术后2 d内输血[OR=82.223,95%CI为(1.265,5 343.025)...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肝门部胆管癌(PHCC)病人行根治性切除术后发生临床相关胆瘘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9月至2019年7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肝胆胰外科收治的连续73例行根治性手术的PHCC病人的临床病理资料。根据国际肝脏外科研究组(ISGLS)术后胆瘘分级,将B、C级胆瘘定义为临床相关胆瘘。将发生临床相关胆瘘的14例病人作为胆瘘组,未发生胆瘘和发生A级胆瘘的59例病人为无胆瘘组。通过多因素分析确定术后临床相关胆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胆瘘组感染性并发症(85.7% vs. 55.9%)、严重并发症(64.3% vs. 28.8%)及术后住院时间>30 d发生率(64.3% vs. 30.5%)均高于无胆瘘组(P<0.05)。术后第1天γ谷酰转肽酶(GGT)(OR=1.005,95%CI 1.001~1.010,P=0.015,最佳截断值209.4 U/L)、胆肠吻合口数量(OR=3.101,95%CI 1.161~8.288,P=0.024)、术前或术中胆汁培养肺炎克雷伯菌阳性(OR=6.791,95%CI 1.254~36.783,P=0.026)和术前胆管炎(OR=4.662,95%CI 1.045~20.804,P=0.044)是术后发生临床相关胆瘘的独立危险因素。预测模型ROC曲线下面积(AUC)=0.822(P=0.000,95%CI 0.678~0.967)。结论 PHCC病人行根治性切除术后第1天GGT、胆肠吻合口数量、术前或术中胆汁培养肺炎克雷伯菌阳性和术前胆管炎是术后发生临床相关胆瘘的独立危险因素,对符合指征的病人应积极行胆道引流并定期监测围手术期胆汁病原学。  相似文献   

11.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21,36(9):709-712,720
目的:分析根治性膀胱切除术(RC)术后30 d内出现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8月—2020年8月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医院泌尿外科行根治性膀胱切除的17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归纳根治性膀胱全切术后30 d内并发症发生的情况,并对RC+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出现并发症的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72例患者中,男155例,女17例,平均年龄(67.54±5.25)岁,其中有85例出现围手术期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49.4%,前4位并发症为术后感染、术中出血、切口并发症、新膀胱瘘。单因素logistic分析术前合并糖尿病、术前合并肾功能不全、术后白蛋白水平、术中出血量多及术后血红蛋白水平与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关,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术前合并糖尿病(OR=5.495,95%CI:1.168~25.855,P=0.031)、术前合并肾功能不全(OR=9.467,95%CI:1.348~66.483,P=0.024)、术后白蛋白水平低(OR=0.489,95%CI:0.268~0.893,P=0.020)、术中出血量多(OR=2.373,95%CI:1.224~4.599,P=0.010)、术后血红蛋白低(OR=0.502,95%CI:0.287~0.877,P=0.016)是RC+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RC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合并糖尿病、肾功能不全、术后低白蛋白、术中出血量多及术后血红蛋白低是出现并发症的高危因素,控制好血糖、改善肾功能、术后积极补充白蛋白、减少术中出血、术后补充血红蛋白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适用于预测腹腔镜结直肠癌切除术后并发症的最适营养筛查工具。方法 选择2016年3月至2017年6月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医院收治的197例择期行腹腔镜结直肠癌切除术的病人临床资料。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术后并发症的相关因素,并分析比较3种营养筛查(NRS2002、MUST、NRI)与术后并发症的关系,采用多因素分析P<0.05的因素,构建腹腔镜结直肠癌切除术后并发症模型。结果 197例结直肠癌病人中,其中60例(30.5%)病人发生并发症。使用NRS2002、MUST、NRI评估营养风险发生率分别为32.0%、42.6%、24.4%。发生并发症组病人的住院时间(P<0.001)及住院费用(P<0.001)明显高于未发生并发症组。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70岁(OR=2.455,P=0.005)和NRI评分<97.5分(OR=2.194,P=0.021)是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70岁(OR=2.382,95%CI 1.228~4.620,P=0.010)、NRI评分<97.5分(OR=2.067,95%CI 1.012~4.221,P=0.048)、手术时间≥180 min(OR=2.383,95%CI 1.149~4.939,P=0.020)是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腹腔镜结直肠癌切除术后并发症模型中,风险分数(0~3)对应的并发症发生率依次为16.5%、34.9%、48.4%、75.0%。结论 相较NRS2002和MUST,建议结直肠癌病人入院时使用NRI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及早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腹腔镜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联合脾切除术(以下简称"腹腔镜选择性断流术"后再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至2018年9月期间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47例行腹腔镜选择性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病例的临床资料,对影响其再出血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本组147例行腹腔镜选择性断流术患者中有20例(13.6%)发生了再出血。腹腔镜选择性断流术后发生了再出血和未再出血患者的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血清白蛋白、门静脉主干直径、肝功能分级、腹水、肝性脑病及门静脉高压性胃病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进行分析发现肝功能分级[OR=3.444,95%CI(1.211,9.793),P=0.020]、腹水[OR=2.859,95%CI(1.069,7.645),P=0.036]、肝性脑病[OR=4.265,95%CI(1.121,16.230),P=0.033]、门静脉高压性胃病[OR=6.744,95%CI(1.675,27.156),P=0.007]和血小板计数[OR=4.744,95%CI(1.073,20.969),P=0.040]是术后再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对于行腹腔镜选择性断流术后存在再出血危险因素的患者术前应积极处理,术后应高度警惕预防再出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粘连性小肠梗阻中带状粘连和膜状粘连的CT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50例粘连性小肠梗阻手术患者, 根据手术中发现分为带状粘连和膜状粘连两组,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和CT特征, 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预测带状粘连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的带状粘连和膜状粘连中闭襻征(36.8%比14.3%, P=0.002)、肠系膜模糊征(43.7%比17.5%, P=0.001)、鸟嘴征(48.3%比17.5%, P<0.001)、脂肪切迹征(39.1%比9.5%, P<0.001)、腹腔积液(54.0%比34.9%, P=0.01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 鸟嘴征[OR=6.15, 95%CI(2.55~14.84), P<0.001]、脂肪切迹征[OR=6.19, 95%CI(2.16~17.82), P=0.001]、肠系膜模糊征[OR=3.34, 95%CI(1.34~8.32), P=0.009]是预测带状粘连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鸟嘴征、脂肪切迹征、肠系膜模糊征是预测带状粘连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运用荟萃分析评价影响膝关节假体周围感染(periprosthetic joint infection, PJI)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利用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PubMed等数据库,检索2014年1月~2019年11月期间国内外公开发表的PJI文献。严格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并提取数据,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荟萃分析。[结果]共纳入9篇文献,累计总病例数7473例,其中发生术后假体周围感染283例。影响膝关节假体周围感染的危险因素有患者年龄[OR=2.80,95%CI (1.91,4.10),P0.05]、合并糖尿病[OR=5.14,95%CI (2.81,9.41),P0.05]、手术时间[OR=2.64,95%CI (1.25,5.58),P0.05]、吸烟[OR=2.60,95%CI (1.54,4.39),P0.05]、合并炎性疾病[OR=12.56,95%CI (5.08,31.01),P0.05]、激素使用[OR=6.06,95%CI (1.78,20.63),P0.05]、术后拔引流管时间[OR=4.58,95%CI (1.88,11.15),P0.05]、肥胖[OR=1.23,。95%CI (1.11,1.36),P0.05]。[结论]患者年龄大、合并糖尿病、手术时间长、吸烟、合并炎性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激素使用、术后拔引流管时间长(≥24 h)、肥胖是导致膝关节假体周围感染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高位胆道系统恶性肿瘤患者行根治性手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2015年12月间45例行根治性手术的高位胆道系统恶性肿瘤患者,手术均由同一团队实施。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并发症的严重程度分级和是否为感染并发症进行分类,以分析影响高位胆道系统恶性肿瘤根治性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结果全组45例高位胆道系统恶性肿瘤患者行根治性手术后无在院死亡病例,术后出现严重手术并发症10例(22%),出现感染相关并发症和胆漏分别为25例(56%)、13例(29%)。经多因素分析证实,术后第一天总胆汁酸水平是影响高位胆道系统恶性肿瘤根治性手术后发生严重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OR=1.170,95%CI=1.028~1.331,P=0.02);以所有患者为对象,诊断术后严重并发症的术后第一天血清TBA最佳阳性参考值为6.6μmol/L,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0.80、0.83。术前胆汁外引流是患者术后发生感染相关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OR=5.091,95%CI=1.319~19.649,P=0.02)。结论术后第一天血清TBA水平是高位胆道系统恶性肿瘤患者根治性手术后发生严重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其诊断的最佳参考值为6.6μmol/L。而术后发生感染相关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是术前引流减黄。  相似文献   

17.
胃癌合并肝硬化术后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合并肝硬化的胃癌根治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474例胃癌根治术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对41例合并肝硬化患者术后并发症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肝硬化组和非肝硬化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51.22%和23.94%(x2=15.955,P<0.01),术后两组的病死率分别为7.32%和0.91%(P=0.009).肝硬化组术后并发症依次为腹水5例,肝功能衰竭4例,切口感染、裂开4例,腹腔感染4例等,主要死亡原因分别为出血、空肠瘘和肝功能衰竭.肝硬化组术后并发症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277,95%CI:0.991~1.646)、合并腹水(OR=20.900,95%CI:2.349~185.933)、血浆白蛋白水平(OR=0.160,95%CI:0.041~0.629)、Child分级(OR=9.500,95%CI:1.046~86.261)、门静脉高压症(OR=4.000,95%CI:1.057~15.138)、食管静脉曲张(OR=4.400,95%CI:1.095~17.676)、术中输血(OR=3.714,95%CI:1.021~13.511)和术中失血量(OR=1.442,95%CI:1.023~2.034)与胃癌根治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关;多因素分析发现:合并腹水(OR=19.213,95%CI:1.569~231.255)、Child分级(OR=12.661,95%CI:0.721~222.458)、食管静脉曲张(OR=6.008,95%CI:0.857~42.097)和术中失血量(OR=1.574,95%CI:0.938~2.640)为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合并有肝硬化的胃癌患者在根治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明显增高;合并腹水、Child分级、合并食管静脉曲张和术中失血量均与胃癌根治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胃排空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方法:将2008年9月—2016年3月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发生胃排空功能障碍者52例纳入病例组,选取同期未发生胃排空功能障碍者61作为对照组。分析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胃排空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结果:113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患者中,胃排空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为46.0%,A级17.6%、B级19.5%、C级8.9%。多因素分析显示,吸烟(OR=1.65,95%CI:1.75~8.96,P=0.037)、2型糖尿病(OR=2.13,95%CI:2.15~25.23,P=0.027)以及胰瘘(OR=5.35,95%CI:1.71~10.42,P=0.001)、胆瘘(OR=1.87,95%CI:2.37~13.28,P=0.035)、腹腔积液(OR=3.75,95%CI:2.35~18.38,P=0.015)、腹腔感染(OR=2.47,95%CI:1.35~11.26,P=0.026)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胃排空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吸烟史、合并2型糖尿病、术后并发症(胰瘘、胆瘘、腹腔积液、腹腔感染)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胃排空功能障碍具有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自发性气胸患者行微小单孔电视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治疗的术后肺部并发症(postoperative pulmonary complications,PPC)发生情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纳入2017年4月—2019年12月在东莞市松山湖中心医院接受微小单孔VATS手术治疗的自发性气胸患者158例,其中男99例、女59例,平均年龄(40.53±9.97)岁。根据术后是否发生PPC分为PPC组(21例)、非PPC组(137例),分析影响PPC发生的因素。结果15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微小单孔VATS术,无术中死亡病例;患者术后胸闷、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均基本消失。术后住院期间发生肺部感染3例,肺不张7例,肺漏气4例,胸腔积液6例,肺不张+胸腔积液1例,PPC发生率13.29%(21/15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伴肺部疾病[OR=32.404,95%CI(2.717,386.452),P=0.006]、术前白蛋白水平≤35 g/L[OR=14.912,95%CI(1.719,129.353),P=0.014]、胸膜粘连严重[OR=26.023,95%CI(3.294,205.557),P=0.002]、术后24 h疼痛分级Ⅱ~Ⅲ级[OR=64.024,95%CI(3.606,1136.677),P=0.005]、年龄[OR=1.195,95%CI(1.065,1.342),P=0.002]、术中出血量[OR=1.087,95%CI(1.018,1.162),P=0.013]是自发性气胸微小单孔VATS术后发生PPC的危险因素。结论自发性气胸微小单孔VATS术后PPC与围术期指标关系密切,临床可根据年龄、伴肺部疾病情况、术前白蛋白水平、术中出血量、胸膜粘连程度、术后24 h疼痛分级等情况实施针对性防治。  相似文献   

20.
王如来  熊敏  周升 《骨科》2020,11(1):13-18
目的探讨腰椎后路融合术后发生急性手术部位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我院脊柱外科行腰椎后路融合手术的330例病人的临床资料。病人主要诊断包括腰椎椎管狭窄、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骨折、肿瘤等。根据术后是否发生急性手术部位感染将病人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选择年龄、性别、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吸烟、高血压、糖尿病、骨质疏松症、手术节段数、手术时间、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引流时间、尿路感染和脑脊液漏等可能影响术后急性手术部位感染的因素,先后应用单因素分析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腰椎后路融合术后急性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共有19例术后发生了急性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为5.76%(19/33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病人的年龄、BMI、糖尿病、骨质疏松、手术节段、手术时间、出血量、脑脊液漏、尿路感染以及切口长度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MI[OR=1.429,95%CI(1.059,1.929),P=0.020]、合并糖尿病[OR=9.568,95%CI(2.183,41.935),P=0.003]、手术时间[OR=8.868,95%CI(1.992,39.482),P=0.004]、切口长度[OR=7.257,95%CI(2.937,16.719),P<0.001]为腰椎后路融合术后急性手术部位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为了降低腰椎术后急性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率,围术期应合理评估控制相关危险因素,以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