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建设中医药科室管理新体系的方法和路径。方法:随机选择2018年2月—2021年2月44例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2例,对照组患者在科室接受治疗期间采用常规医学服务模式,观察组患者在常规医学服务模式的基础上接受中医学干预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证候疗效、微循环改善、生存质量提升、毒副作用管理等项目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科室医务人员的创造性思维、跨学科诊疗、管理方法创新能力、中医基础理论、中医经典著作、医疗质量与安全等方面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学疾病管理方案在专科疾病管理中的应用,是中医学术传承、技术传承,也是中医药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探索。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中医理念与医学质量管理工具联合应用于医院科室管理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1年5月医院妇产科收治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入院期间接受西医学管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入院期间在西医学管理模式的基础上接受中医整体管理方案。所有患者在接受医学管理期间,利用西医学质量管理工具开展专科医学服务。将中医药干预策略与西医学个案管理模式相整合,纳入观察组患者的管理流程中,分别从专科辨证论治、中医情志干预、中医健康管理等方面开展医学服务。比较两组患者管理方案的专家咨询结果、专科管理质量、对医务人员中医药文化掌握情况评分。结果:两组患者的管理方案专家咨询结果显示,两组管理方案中的医务人员胜任度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的管理方案专业性、专科管理适用度、实践操作安全性等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工作质量、工作效率、科研创新、工作压力等方面管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医务人员在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康复管理、中医适宜技术等知识、态度、行为方面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医重症医学管理方案在科室管理持续质量改进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20年3月—2022年3月在医院重症医学科接受治疗的1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西医学管理,观察组患者在西医学管理内容的基础上接受中医重症医学干预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风险管理、持续质量改进、安全管理、服务流程、医疗结局等方面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在质量意识、质控技能、服务态度、药学监护等方面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症状管理、情绪管理、医学服务正性态度等方面的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手段的合理运用,是针对重症疾病患者加强多中心协作的有益途径,管理效果显著,且患者的满意度较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以临床五官科专科医学服务为例,探索利用中医药手段健全专科评价管理体系的方法与实践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月医院五官科收治的6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专科医学管理,观察组在常规医学服务的基础上接受具有中医药特色的医学干预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医学服务质量、专科管理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入院评估准确、临床效果改善、特色健康指导、操作意外管理、中医养生知识知晓、医学管理依从、满意度等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工作质量、工作效率、科研创新、环境管理、人才培养等管理水平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药干预方案的应用,是推动医学专业管理方案优化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策略,中医药服务的合理运用与规范培训有助于优化基层医疗人才队伍的结构层次,提升其工作质量与效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将中医药项目应用于患者健康管理资源配置方案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4月—2020年1月在医院感染科就诊的6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医学服务与医药资源配置方案,观察组在常规医学服务的基础上将中医药项目用于患者健康管理资源配置方案中,比较两组患者的医学服务质量评分、患者健康教育质量评分、医务人员专科考核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护理质量、康复效果、预后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安全意识、安全防范、自我管理、疾病预防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医务人员的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基本操作、中药合理应用、中药药理知识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中医药项目应用于患者健康管理资源配置方案中,能够提升专科管理水平、提高患者健康教育质量、丰富医务人员的知识结构。  相似文献   

6.
目的:从专科服务视角探讨现代中医理念在重症疾病管理中的实践方法。方法:随机选择2019年12月—2021年9月在医院重症监护室接受治疗的14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重症医学管理流程。观察组患者在常规重症医学管理模式的基础上接受中医情志管理及中医适宜技术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临床指标恢复、患者/家属心理健康、风险控制、营养调摄等方面优秀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医护人员看护观察组患者期间的心理资本、专业认同、工作幸福感等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医护人员看护观察组患者期间的工作压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现代中医理念在重症疾病管理中应用价值显著,可明显改善专科管理结局,有助于提升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提高其职业胜任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中医药学策略在泌尿外科专科医学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择医院泌尿外科2021年5—12月收治的6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西医学管理模式,遵循西医学对泌尿外科专科疾病病因、发病机制、诊断要点的分析原则,为患者开展专科疾病的诊断与治疗。观察组患者在西医学管理模式下接受中医药学管理方案。统计两组患者的综合管理质量与专科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基础医学服务、操作技术、服务态度、护理管理等管理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膀胱功能、尿流动力学、风险事件、感染学等管理效果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西医学模式下开展中医药学服务,能够明显提升泌尿外科的综合管理质量,从专科指标方面进一步完善管理效果,提升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康复理念在慢性疾病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择2020年在医院康复科接受治疗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康复管理方案,观察组患者接受常规康复管理与中医康复管理的康复管理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脏腑功能、躯体功能、生活能力、职业能力、心理状态、自我康复等方面的康复管理能力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职责意识、风险意识、科学意识、医疗质量、技术操作等专科管理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的康复学与康复医学的结合能够更好提高临床慢性疾病的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管理联合现代医学管理对患者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019年7月—2020年6月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8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专科医学服务,观察组在对照组管理内容的基础上接受中医辨证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积极面对评分、自我管理评分等,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主观回避评分、屈服现状评分等,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在人文关怀、健康宣教、医患沟通、服务态度等方面的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疾病专科管理的过程中,中医辨证管理模式更加注重对患者本身的关注,有效提升了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和应对疾病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中医理念相关的医学服务模式在医院管理中的实践价值和实施路径。方法:选择2018年6月—2021年6月医院烧伤整形科收治的25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127例,对照组患者入院后接受专科医学服务,观察组患者入院后在专科医学服务的基础上接受中医管理方案。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应对方式评分与健康行为评分。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各项目评分均显著低于干预前(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面对、回避、屈服等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客观认知病情、积极参与恢复计划、情绪自我控制、按时复诊、心理修复能力等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中医理念纳入医院专科医学服务中,无论在病情管理还是在患者的健康教育方面,均具有显著的优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基于中医时间医学的疾病管理要点和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0月—2020年1月在医院泌尿外科接受尿路感染治疗的10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2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专科管理,评估患者综合健康状况及心理状态,进行心理维护、健康教育、安全管理等。观察组在常规管理内容的基础上基于中医时间医学探讨疾病节律性变化进行管理。综合分析中医时间医学在疾病管理中的优势及价值,比较两组患者的管理效果。结果:中医时间医学在疾病的病因分析、疾病的发生、疾病的发展、疾病的诊断、疾病的治疗、疾病的预防阶段均具有一定的应用优势。观察组患者对证候分析、影响因素分析、功能恢复等项目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中医时间医学探讨疾病节律性变化,有助于提升专科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以血液肿瘤科管理为例探讨中医药基础医学管理方案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3月医院血液肿瘤科收治的9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专科管理,观察组患者接受中医基础医学管理理念下的医学服务,比较两组患者的管理效果。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风险控制、环境管理、医学检验、人文关怀、患者“知信行”等管理质量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风险控制、环境管理、医学检验、人文关怀、患者“知信行”等管理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干预前(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风险控制、环境管理、医学检验、人文关怀、患者“知信行”等管理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医务人员的促进专业发展、拓展实践能力、促进科研创新、持续管理质量改进等方面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坚持因地制宜,按照总体要求,从医院与科室实际出发,制定切实可行的中医药管理措施,有助于促进科室建设,提升专科技术服务质量及开展多元化的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医思维方式与管理特征在外科管理中的应用优势。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4月医院外科收治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科室常规管理,以患者为中心,规范全科医务人员医疗服务行为,保障医疗安全,改善患者就医感受。观察组在常规管理内容的基础上,结合中医疾病管理思维方式,优化管理流程。比较两组患者对医务人员的满意度评分与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对医务人员的管理创新理念、团队合作形式、解决问题途径、管理形式便捷、理论与实践结合、辨证分析实现等项目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营养管理、心理管理、并发症管理、延续性管理、生活质量等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中医思维方式与管理特征的专科管理方法的应用价值较高,能够提升科室综合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基于中医学内容为主的延续性管理服务模式对肛肠疾病患者的管理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22年1—9月的66例肛肠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33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管理流程,观察组患者在常规管理流程基础上接受以中医学内容为主的延续性管理服务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疾病控制、药物管理、营养指导、心理疏导等随访管理质量方面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在疾病知识掌握、自我检测能力、心理调适能力、康复锻炼能力、饮食调整能力等自我管理能力方面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中医学内容为主的延续性管理服务模式,能够显著提高肛肠疾病患者的管理效果和自我管理能力,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运用中医重症医学基本理论探索疾病的诊治及康复要点。方法:随机选择医院2020—2021年收治的280例重症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40例。对照组接受西医学管理方案,根据危重医疗管理的重要性、科学性和可行性原则,进一步健全管理程序,构建危重医疗质量管理的评价标准和方案。观察组在西医学管理方案的基础上,运用中医重症医学基本理论,构建中医药干预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在专科处置、服务质量、救护需求满足、多学科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职业素养等专科管理质量方面的优良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康复训练、情绪管理、日常生活管理、症状自我管理等专科管理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学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方法的应用,能够进一步掌握疾病的本质和发展规律,从微观上实现了疾病的辨证施治,从宏观上提升了专科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基于现代医学管理的中医整体理念在科室管理中的实践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3月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12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观察组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接受中医学管理,比较两组专科医学服务质量评分、医务人员综合素养评分、患者满意度评分。结果:观察组疾病诊断全面性、临床效果提升、康复指导、管理质量监控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医务人员爱伤实践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工作态度、医学人文观念、自我管理、临床决策及信息分析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中医药管理文化在治疗手段、诊断途径、养生保健方面的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利用中医学的整体思想和精神内涵,不仅能够服务于专科医学管理工作,更加为医学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方法和思路。中医特色医学服务项目的开展提升了医务人员对中医药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了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从中医学视角探讨了血液科疾病管理方案的优化方法与实践优势。方法:随机选择2020年3月—2022年3月医院血液科收治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所有患者住院期间均接受血液科基础管理方案,从患者实际情况出发,为其制定包括药学监测、心理干预、风险筛查、专科干预等方面的管理内容,注重健康教育工作和科室医德医风建设。参考中医学对血液科常见疾病的辨证与治则治法,为观察组患者开展中医药学管理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安全控制、风险筛查、专业技能、合理用药等方面的管理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在体质调理、整体功能恢复、心理维护、社会功能恢复等方面的康复服务效果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在康复指导、监督引导、患者疾病知识掌握、患者依从性等方面的健康教育效果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血液疾病管理思维与方法在提高医疗服务效果、康复服务效果、患者健康教育效果方面的效果显著,临床科室管理工作中可充分借鉴中医学的理念与技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中和思维指导下的中医学管理模式在科室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择2020年5月—2021年8月医院内分泌风湿科收治的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医学服务模式,观察组患者在常规医学服务模式的基础上接受中和思维指导下的中医药学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生化指标恢复、症状/体征改善、患者疾病感受、风险控制等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疾病相关知识了解程度、康复方案掌握与实施、心理健康程度、疾病自我管理积极性等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疾病相关知识了解程度、康复方案掌握与实施、心理健康程度、疾病自我管理积极性等评分均显著高于干预前(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疾病相关知识了解程度、康复方案掌握与实施、心理健康程度、疾病自我管理积极性等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和思维指导下的中医药医学服务模式有助于提高专科管理水平,完善专科干预效果和患者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以外科专科管理为基础,分析中医医疗服务体系在医院管理中应用的实践成效。方法:选择2019年3月—2021年3月医院外科收治的7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专科疾病管理流程,遵医嘱执行医学管理方案、药学干预、心理管理、风险评估、安全管理。观察组在常规专科疾病管理方案的基础上结合中医药管理内容进行专科管理,从患者实际情况出发,结合中医辨证理论对患者所患疾病进行辨证分型,并给予对症干预,同时结合中医养生、中医康复、中医情志管理等理论辅助专科管理,构建规范化的病情评价指标及评价标准,深入探讨疾病发生发展机制与心理状态之间的关系,利用健康教育手段,将中医学管理思维传递给患者及医务人员,比较两组患者的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对医务人员的医学管理态度与行为、康复医学体系、临床技能、学科协作能力等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管理前两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日常活动能力评分等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管理后两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日常活动能力评分等均显著高于管理前(P<0.05),管理后观察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基于中医药整体管理分析加强专科医学人文体系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方法:随机选择2020年在医院手术室接受治疗的1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专科医学服务,观察组患者在常规专科医学服务的基础上接受中医药优势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管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人际沟通、术前访视与转运、术中人文关怀、术后复苏与回访等服务期望方面的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在人际沟通、术前访视与转运、术中人文关怀、术后复苏与回访等服务感知方面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在人际沟通、术前访视与转运、术中人文关怀、术后复苏与回访等服务质量差值方面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在医学应对方式中的面对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在医学应对方式中的回避、屈服等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自我效能感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从中医药整体管理入手加强专科医学人文体系建设,在提升患者服务感知水平,降低服务感知与服务期望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