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验观察是选用70±10天龄的纯种雌性大白鼠600多只进行的。仅容许鼻腔暴露吸入高温焙烧的~(239)PuO_2和氧化铍的气溶胶,30~180分钟。氧化铍的质量中值空气动力学直径是1.10±0.17微米。~(239)PuO_2的活性中值空气动力学直径是2.67±0.64微米。实验分为12组、两个对照组,共128只动物。吸入~(239)PuO_2气溶胶的三个组共181只动物,吸入  相似文献   

2.
选用纯种猎犬,年龄为11~13个月。通过呼吸道(鼻腔)吸入活性中值空气动力学直径1.6~2.5微米的气溶胶颗粒。27只狗吸入可溶性的草酸~(95)铌气溶胶,6只狗吸入不溶性氧化~(92)铌气溶胶。吸入后即进行整体测量,测定体内~(95)铌的含量。在动物杀死之前每天收集大小便。从吸入后128天杀死的  相似文献   

3.
选用纯种猎犬,年龄为11~13个月。通过呼吸道(鼻腔)吸入活性中值空气动力学直径1.6~2.5微米的气溶胶颗粒。  相似文献   

4.
Health Phys 38(5):763~768,1980(英文)]作者用8~12周龄的大鼠30只,分做4组。第1组10只鼠,在麻醉状态下,经鼻吸入由0.3M 稳定的 In-DTPA 溶液(含有~(111)In-DTPA,比活性为15μCi/ml)发生的气溶胶50分钟,接着吸入清洁、干燥的空气10分钟。气溶胶粒径较大(活性中值空气动力学直径为8.7微米),以保证吸入后主要沉积于鼻咽区。  相似文献   

5.
目的:构建成年贵州小型猪心肌初始T1值正常数据,并探讨心肌不同区域、性别及体质量对心肌初始T1值影响。方法:利用1.5 T MRI对16头成年贵州小型猪(实验组)及16例成年正常人(对照组)行T1 Mapping序列扫描,测量左室心底、心中及心尖部心肌初始T1值,比较其差异性,并统计分析小型猪心肌初始T1值与性别、体质量的关系。结果:实验组左室心底、心中、心尖部心肌初始T1值分别为(979.85±57.52)、(992.85±57.66)、(985.00±42.87)ms,三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243,P=0.785),实验组和对照组左室心底、心中、心尖部心肌初始T1值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雄性小型猪左室心底、心中、心尖部心肌初始T1值分别为(940.03±44.00)、(947.45±40.18)、(958.23±34.60)ms,均低于雌性小型猪相应区域的心肌T1值[(1 019.68±39.09)、(1 038.25±28.25)、(1 011.78±33.22)m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验组整体心肌平均T1值为(985.90±51.02)ms,与体质量呈负相关(r=-0.730,P=0.001)。结论:贵州小型猪心肌初始T1值正常数据的建立,可为利用T1 Mapping技术评价小型猪心血管模型心肌损伤提供资料对比,同时在未来T1 Mapping技术研究中,对照组建立需考虑性别、体质量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6.
潜艇内放射性气溶胶浓度及粒度分布的测定与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估算艇员内照射剂量和评价吸入危害防护提供参数。方法用DK-2A空气采样器在艇内各舱室采样,通过α、β放射性计数测量并计算艇内放射性气溶胶的浓度,使用WM—2型级联撞击器测定了艇内Ⅲ舱和Ⅴ舱的放射性气溶胶粒度分布。结果潜艇水下航行时,艇内的放射性气溶胶逐渐升高;气溶胶粒度的活度中值空气动力学直径(AMAD)的平均值是(0.22±0.02)μm;几何标准偏差的平均值是(2.57±0.25)。结论潜艇水下航行的时间是影响艇员内照射剂量的重要因素;气溶胶粒度的谱型是由小粒子占优势的分布较窄的多分散相;气溶胶的粒度分布与其浓度的变化无关。  相似文献   

7.
犬腹主动脉瘤一种新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建立一种供腔内隔绝术 (EVGE)研究的稳定的腹主动脉瘤 (AAA)动物模型的方法 ,采用了 15只犬 ,体重平均 13 5kg ,以牛颈静脉间置法形成保留腰动脉的肾下型腹主动脉瘤。结果动脉瘤形态良好 ,接近临床形态。动脉瘤参数 :近端瘤颈直径为 (6 0± 0 8)mm ;远端瘤颈直径为 (5 7± 0 6 )mm ;瘤体直径为 (2 2 7± 13 3)mm ,长度 (36 1± 17 9)mm。表明本模型设计针对性强 ,制作规范 ,是进行EVGE器具研制开发、AAA血流动力学研究、EVGE围手术研究的有价值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8.
刘晓梅  马丽  董兰 《武警医学》2020,31(12):1058-1062
 目的 探讨压力记录分析法(pressure recording analytical method,PRAM)指导的目标导向液体治疗(goal-directed fluid therapy,GDFT)对失血性休克兔的效果。方法 建立失血性休克兔模型40只,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只。试验组(G组)以PRAM指导失血性休克兔的液体治疗,对照组(C组)以传统静态参数指导液体治疗。记录两组液体治疗期间液体总入量、晶体液入量、胶体液入量、自体血输入量、尿量、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情况、动物死亡数量,并记录造模前(T0)、失血性休克时(T1)、液体治疗30 min (T2)、液体治疗60 min(T3)、液体治疗90 min(T4)时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及血气分析数值。结果 与C组比较,G组液体总入量、晶体液入量及自体血输入量减少,胶体液入量及尿量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T3时间点,G组MAP明显高于C组,HR明显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T2-T4时点MAP及HR均显著高于T1时点;T2-T3时点,MAP均显著低于T0时点,HR均显著高于T0时点(P<0.05)。与C组比较,G组T2-T3时间点PaO2、BE明显增高,pH、PaCO2、Lac显著降低。T1时点两组PaO2、pH、BE均较T0时点显著降低,PaCO2、Lac较T0时点显著升高(P<0.05);T2-T4时点,两组PaO2、pH、BE与T1时点相比均有逐步升高,PaCO2、Lac均逐步下降,T2-T3时点各指标与T0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RAM指导的GDFT能够改善血流动力学状况、纠正代谢性酸中毒,优化液体输入量和液体配比、减少自体血的输入,比传统液体治疗方案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9.
作者报告应用球囊瓣膜成形术治疗9例钙化性主动脉瓣狭窄的经验。使用球囊直径8~25mm,长3或5cm的聚乙烯9F球囊导管。术时从小到大使用不同球囊直径的导管,经股动脉送入,使不透X线的球囊标志位于钙化的主动脉瓣两侧,然后充盈扩张。术前术后测压力、心排血量以判定效果。大多数病人进行3次以上扩张,每次持续5~8秒。作者见到,该组病例最大主动脉瓣压术前为68±8mmHg,术后降至35±5mmHg,平均主动脉瓣压差自57±7mmHg降至30±5mmHg,心排血量自3.4±0.2L/分增至4.1±0.3L/分,主动脉瓣口面积自0.42±0.04cm~2增至0.81±0.06cm~2。多数病例术后血流动力学改善可同主动脉瓣人工瓣膜置换  相似文献   

10.
目前对于眼的放射病理学的研究已进行得很多。关于不同种类动物(猴、狗、大鼠)受到不同种类外照射(丙种射线、中子、X线、β射线)后眼的临床与形态学改变已有大量的实验研究资料。但是有关核索进入体内后视觉器官状况的研究做得极少。文献中尚缺乏有关α辐射体——~(239)钚在眼结构中微观分布的资料。然而该资料对于阐明视觉器官组织变化的发病机理却是非常必需的。本文的目的在于研究吸入~(239)PuO_2后~(239)钚在眼球晶状体与视网膜的微观分布。材料与方法:实验动物为8只2~3岁的杂种犬。7只犬在吸入剂量为2.5~8微居/公斤、颗粒直径为0.065微米的~(239)PuO_2后分别经1.5~5个月死亡或被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胸外科手术中单肺通气对患者心功能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择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of society anesthesiologists,ASA)分级Ⅰ~Ⅱ级,择期全身麻醉下侧卧位行双腔气管插管手术患者101例。应用FloTrac/Vigileo系统监测患者各项血流动力学参数。记录时间点分别为患者入室后(T0)、插管后仰卧位双肺5 min(T1)、侧卧位双肺5 min(T2)、侧卧位单肺5 min(T3)、侧卧位单肺10 min(T4)、侧卧位单肺30 min(T5)、侧卧位单肺60 min(T6)、鼓肺后(T7)、平卧位双肺5 min(T8)。结果 T0时MAP、HR高于T2(P<0.05);T1时SVR高于T6(P<0.05);T1、T2时MAP、HR、CO、CI低于T3(P<0.05);T3时MAP高于T4,HR低于T4(P<0.05);T5时SpO2最低(P<0.05);T6时HR高于T7,MAP、SV低于T7(P<0.05),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单肺通气后,患者出现短暂的血流动力学不稳,与双肺通气时比较MAP、HR、CO、CI增高,SpO2、SVR减低,但随着单肺通气时间延长,各指标逐渐达到平稳状态。  相似文献   

12.
心肌显像剂99TcmN(NOEt)2动物药理实验和再分布特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对心肌显像剂99Tcm-氮-二(N-乙基-N-乙氧基二硫代氨基甲酸盐)[N(NOEt)2]进行临床前药理实验和再分布特性研究.方法制备的99TcmN(NOEt)2放化纯度>95%,对5只实验犬进行了血药动力学、体内生物分布和显像、99TcmN(NOEt)2和201Tl缺血心肌再分布显像对比和毒性的研究.结果 99TcmN(NOEt)2的放化纯度平均为(98.41±0.46)%,血清除T(α)1/2=(2.8±0.1) min,T(β)1/2=(142.7±32.7) min,总清除速率Cl=(292.3±117.1) mL/h.显像示99TcmN(NOEt)2能被心肌较快地摄取,肺中摄取清除快速,肝摄取较高.在10、30、60、90、120 min时,心肌摄取为(4.27±0.21)、(5.3±1.48)、(5.3±0.66)、(4.0±0.53)和(3.67±0.35)%ID;心/肺和心/肝比值分别是1.24±0.31、2.03±0.45、2.33±0.31、2.23±0.5、2.07±0.49和0.94±0.08、0.78±0.15、0.56±0.22、0.53±0.22、0.38±0.15.在30和60 min时心肌影像最为清晰.99TcmN(NOEt)2在犬缺血心肌中有再分布特征,并与201Tl的再分布显像自身对照结果一致.结论 99TcmN(NOEt)2是很有价值的心肌灌注显像剂,并有与201Tl一样的再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无训练年轻女性骑车与跑步的脂肪氧化动力学、最大脂肪氧化强度(Fatmax)和最大脂肪氧化率(MFO)的差异。方法:12名无训练年轻女性采用递增负荷模式分别完成自行车测试和跑台测试,测定每级负荷运动过程中机体的气体代谢指标,采用每级负荷后30秒气体代谢数据计算脂肪氧化率,通过3阶数多项式拟合曲线确定脂肪氧化动力曲线及Fatmax和MFO。结果:运动强度和运动方式对脂肪氧化率均有影响。随着运动强度增加,脂肪氧化率呈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趋势。骑车的脂肪氧化率在50%~60%VO2max强度阶段呈现相对较高水平(4.48~4.68 mg/min/kg),跑步的脂肪氧化率在50%~65%VO2max强度阶段呈现相对较高水平(6.36~6.67 mg/min/kg)。相同强度跑步运动脂肪氧化率高于骑车运动,最大脂肪氧化强度和最大脂肪氧化率也高于骑车运动(56.51±2.50%VO2max vs 53.18±3.25%VO2max,P<0.05;6.71±1.15 mg/min/kg vs 4.74±1.67 mg/min/kg,P<0.001)。骑车和跑步诱导脂肪氧化率达最大的95%以上强度范围分别为44.86~60.60%VO2max和48.21~65.41%VO2max。结论:相同强度运动,跑步脂肪氧化率高于骑车,且跑步最大脂肪氧化强度和最大脂肪氧化率也高于骑车,提示在对肥胖、糖尿病及与脂肪代谢相关的其他疾病的运动干预中,跑步的干预效果可能优于骑车。  相似文献   

14.
作者用CF1雌性小鼠做实验,由尾静脉注入单体钚(Ⅳ价239Pu的柠檬酸盐),剂量一般为4.8微居里/公斤体重。  相似文献   

15.
胰腺癌和慢性胰腺炎胆胰管扩张的CT分析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目的 探讨胰腺癌和慢性胰腺炎胆胰管扩张的异同。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 96例胰腺癌与 2 8例慢性胰腺炎的CT资料 ,每例均行平扫及增强扫描 ,层厚、间隔各 10mm ,局部病变区 5mm薄层 ,观测胆总管 (CBD)、主胰管、肝内胆管扩张情况。结果 胰腺癌胆胰管扩张发生率如下 :CBD 5 5 .2 % (5 3/ 96 ) ,平均直径 15 .3± 5 .0mm ;主胰管 45 .8% (4 4/ 96 ) ,平均直径 6 .2± 3.7mm ;肝内胆管 43.8% (4 2 / 96 ) ,左侧平均直径 10 .0± 3.1mm ,右侧平均直径11.1± 3.5mm。胰腺炎发生率如下 :CBD 6 0 .7% (17/ 2 8) ,平均直径 13.9± 4.0mm ;主胰管 42 .9% (12 / 2 8) ,平均直径5 .8± 3.2mm ;肝内胆管 46 .4% (13/ 2 8) ,左侧平均直径 8.2± 4.3mm ;右侧平均直径 9.5± 5 .0mm。胰腺癌主要表现为扩张的CBD于胰头内突然中断或变形 ,主胰管平滑扩张 ,“双管征”对提示诊断有重要意义。慢性胰腺炎则主要表现为扩张的CBD逐渐变细 ,主胰管不规则扩张 ,部分可见沿胰管分布的钙化和结石。结论 胆胰管扩张的CT特征对鉴别诊断胰腺癌和慢性胰腺炎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使用磁共振T2弛豫时间图(T2 mapping)技术评估兔坐骨神经放射性损伤的可行性和准确性。方法选取21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选取一侧后肢坐骨神经行单次立体定向照射,照射剂量35 Gy,照射中心位于神经层面距腓肠肌后缘3 cm,照射野直径1 cm,照射体积约0.79 cm3,对侧为对照侧。所有兔于照射前、照射后1 d、1个月、2个月、3个月、4个月评价肢体功能变化,并行T2多回波及T2WI/SPIR序列扫描。扫描完成后于上述各时间点随机处死2只兔,取照射段坐骨神经行电镜检查。结果照射后1 d,照射段神经T2值明显升高,神经肿胀、T2WI/SPIR信号稍增高;照射后1个月T2值较1 d降低,接近正常水平,T2WI/SPIR上信号未见升高;照射后2个月起T2值进行性升高,并至4个月达高峰,T2WI/SPIR上2个月起神经及周围肌间隙出现小片长T2信号影,3、4个月异常信号逐渐加重并出现条索状短T2信号影。结论 T2值能较好地反映周围神经放射性损伤的急性改变,但它对于评价放射性损伤时神经的细微改变可能并不敏感。  相似文献   

17.
不同精料喂量对绵羊育肥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将 32只周岁中国美利奴羊按平均体重分为 4组 ,分别饲喂精料 35 0、60 0、85 0和 110 0g/只·d ,并且自由采食粉碎玉米秸秆 ,以研究不同精料喂量对绵羊育肥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 ,育肥绵羊 45d平均日增重分别为 10 5 .0± 35 .4、195 .6± 49.0、2 15 .0± 37.1和 2 49.3± 35 .3g ,60d平均日增重分别为 76.3±38.8、143.1± 35 .0、2 0 3.6± 33.3和 2 38.3± 2 8.1g。屠宰率分别为 36.0± 6.4、38.5± 0 .35、40 .1± 2 .7和 42 .4± 2 .2 %。动物对粗饲料的自由采食量与精料喂量呈负相关 (r =- 0 .95 1) ,平均每减少 10 0 g精料喂量增加粗饲料采食量 5 0~ 5 6g。本实验表明 ,在粗饲料自由采食条件下 ,育肥绵羊精料喂量以 60 0~85 0 g/只·d ,精饲料的利用率较高  相似文献   

18.
实验用大白鼠,体重300±15克。每只动物自尾静脉一次注入四价柠檬酸钚0.2毫升,PH 值为6.5~7.0,含~(239)Pu 3±0.2微居里。将动物分成两组,第一组对照,第二组动物注入~(239m)Pu 后2.5小时,经口给柠檬酸铁溶液,每只动物13.3毫克。此后,在103天期间内,每周给柠檬酸铁一次。按确定时间,印给予铁剂后2.5小时,7、14、27、42、63,86和103天,各杀死两组中4~5只动物,并对血液、肝、肾、脾、肌肉、骨组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索一种新型种植体表面仿生化形貌二氧化钛(TiO2)涂层的制备手段。方法 配制含有氟化铵、甲醇、水的乙二醇溶液作为阳极氧化电解液,以纯钛为阳极、铂为阴极,经直流电化学反应1 h形成100 nm管径的TiO2纳米管阵列涂层,丙酮、乙醇、去离子水顺次清洗并室温干燥,得到TiO2阳极氧化阵列种植体TiO2 nanotube arrays,记作TNA组。将TiO2 nanotube arrays去离子水溶液浸泡72 h后得到新型多重TiO2纳米管阵列涂层Multi-level TiO2 nano-arrays,记作ML-TNA组。采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扫描TNA组和ML-TNA组的表面形貌,采用三维形貌分析仪测量试件表面粗糙度及相关形貌参数。结果 与TNA组比较,ML-TNA组发生了形貌改变,生成了以100 nm直径纳米管阵列结构为基础、集合10~20 nm大小纳米刺的新型结构。ML-TNA组面粗糙度Sa值和线粗糙度Ra值均高于TNA...  相似文献   

20.
目的:应用CT测量不同体型患者针刺天鼎穴的针刺安全深度及角度,并探讨针刺安全深度与颈围、罗氏指数的相关性。方法:搜集不同年龄患者135例,按罗氏指数分为瘦长型(A组)、中间型(B组)和矮胖型(C组)3组,每组45例。每组随机选择15例针刺穴位后行CT扫描,以确定针刺路径,其余标记皮肤针刺点后扫描。以C6横突前结节为骨性标志,应用横轴位图像测量针刺点至C6横突前结节的针刺安全深度。以两侧胸锁乳突肌外缘连线为基准线,测量针刺角度。比较3组针刺深度和角度的差异,评估3组安全深度与颈围、罗氏指数的相关性。结果:A组针刺深度:右侧(26.83±0.74)mm,左侧(26.21±1.64)mm;角度:右侧(14.00±1.87)°,左侧(14.25±1.30)°。B组针刺深度:右侧(30.38±1.80)mm,左侧(30.49±2.07)mm;角度:右侧(13.50±1.12)°,左侧(13.50±1.50)°。C组针刺深度:右侧(35.15±9.63)mm,左侧(34.98±9.87)mm;角度:双侧均(13.63±1.87)°。3组针刺深度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组针刺角度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与C组的针刺深度与颈围呈正相关(P<0.05),3组针刺深度与罗氏指数均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临床可参考3组针刺安全深度,根据安全深度与颈围、罗氏指数的相关性回归方程,适当改变不同体型患者针刺深度,对达到针刺目的并规避针刺风险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