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急腹症中,应用中医治病八法中的“下法”较多,目前临床上广泛应用的“总攻疗法”,是下法的一大发展。下法为运用具有通便泻下的药物组成方剂,以通利大便,荡涤胃肠达到排除病邪为目的,又称为泻下法或攻下法。《伤寒论》说“随其实而泻之”,“此有燥屎也,乃可攻之”《内径》有所谓“实则泻之”。均说明实症宜采用下法治疗。现将笔者在急腹症中应用下法的体会作一小结: 一、下法治疗急腹症的机制急腹症的病理主要是梗阻不通和炎症,由于梗阻促进了细菌繁殖,加重了炎症,而  相似文献   

2.
入法(续完)     
3.下法下法亦称泻下法,即用通便、泻热、逐水的方药,以治疗便结、实热及水饮等症的方法。《内经》提出,“中满里实”、“里热”、“血瘀”均宜攻下,为下法确立了应用原则,而《伤寒论》及《金匮要略》则将下法广泛用于外感及内伤杂病,并创立泻下方剂三十余首,堪称下法应用之典范。泻下剂是下法的具体体现,泻下药为其主要组  相似文献   

3.
曾高峰 《广西医学》2001,23(4):850-851
泻下法是通过泻下、荡涤、泻逐作用 ,将积滞、积水、瘀血、痰结、宿食等有形实邪从后阴排出体外的治疗方法。张仲景在《伤寒论》中有多首泻下的方剂 ,泻下诸法理法方药悉备 ,开下法广泛运用于临床的先河 ,对后世影响深远。然条文比较分散 ,不便研读 ,今归纳为泻下八法 ,每法就其代表方、证分述如下。1 苦寒泻下法对于伤寒邪入阳明 ,由寒化热 ,或温病热入中焦 ,邪热与积滞互结导致肠中燥结 ,大便不通 ,胸痞腹满 ,甚或火邪热毒上扰神明 ,神昏谵语等痞、满、燥、实具见之阳明腑实证。《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曰 :“中满者 ,泻之于内”,《索问 .…  相似文献   

4.
略谈下法     
下法为“八法”之一。“下”有泻下、攻下之意。下就是运用泻下方药以攻逐里实的治法。泻下是手段,攻逐里实是目的,所以下法有时又称攻里。肠胃积结,水血壅滞,均须用下法以荡涤之,此为其共通点。但这些证候的病机各不相同,故下法的应用亦随之而异。根据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燥者润之的原则,适应证1.肠胃热结,当用寒下;2.肠胃冷积,当用温下;3.肠燥便秘,宜用润下;4.腹水(包括  相似文献   

5.
泻下方剂是以泻下药物为主组成,具有通便、泻热、逐水、攻积等作用,为治疗里实证的方剂。汪昂《医方集解》称之为“攻里之剂”,在八法中属于下法的范围。泻下方剂的源流和发展。《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中满者,泻之于内”;  相似文献   

6.
通下法包括通便和泻下(亦称为攻下),是中医重要治疗法则之一。《素问·至真要大论》中所谓“中满者,泻之于内”,“其实者,散而泻之”等,是其理论依据。广义的通下包括通便、泻水、攻瘀、逐痰等,故此法是祛除顽固病邪的一种治法,狭义的通  相似文献   

7.
下法是中医治病八法之一,最早见于《内经》,而用诸临床,实始于仲景。下法能通导大便、排除胃肠积滞、荡涤实热、泻下瘀血和攻逐水饮、寒积等作用,以治里实证,故在温热病的治疗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笔多年来采用下法治疗温热病收到良好效果,此仅举2例如下。  相似文献   

8.
下法治疗耳鼻咽喉科疾病应用举隅王彩云焦福全康天宝1夏克岐2(河南省安阳市中医院,河南455000;1安阳市人民医院;2河南中医学院)主题词泻下耳鼻喉科疾病/中医药疗法下法即泻下之法,是“八法”之一。临床用于治疗实热证,使邪从下而出。笔者在十余年的临床...  相似文献   

9.
下法杂谈     
张自华 《河北医学》2006,12(3):288-288
1下法的基本含义下法属八法中之常规法则这一。原意是指通过荡涤肠胃泻下大便和积水,使停滞于肠胃之宿食、燥便、实热、冷积、淤血、痰结、水饮等从下而出以解除疾病的一种方法。元代张子和始推广和扩大了本法的应用和范围,深得其奥妙。如《儒门事亲》言:“下之攻病,人所恶闻也  相似文献   

10.
一、下法 所谓下法,是泻下大便,荡涤实热,攻逐水饮的一种治法。《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泻之于内”。这为下法奠定了初步的理论基础。汉代张仲景把下法广泛地应用于外感时病和内伤杂病的治疗中,对下法有所发展。南宋张从正是善于运用下法的大师,他对下法的理论和应用有精辟的论述,他在《儒门事亲·凡在下者皆可下式》中说:“内经一书,惟以气血通流为贵,世俗庸工,惟以闭塞为贵,又只知下之为贵,又岂知内经之所谓下者,乃所谓补也,陈(艹坐)去而肠胃洁,症瘕尽而营卫昌,不补之中有补者存焉”。这对  相似文献   

11.
下法是用具有泻下或润下作用的药物使患者发生泻下而达到治疗里热证目的一种方法,它既是一种对人体的保护作用,又是一种治疗措施。下法的应用始于《内经》,后为汉代医家张仲景广泛应用。其后,历代不断发展、完善。有著名的寒下方剂三承气汤,指出了寒下的适应证和禁忌证;又将寒下法与化瘀、清热法配合应用;还将寒下法与补法合用,治里实兼阴亏者等。  相似文献   

12.
孙一民教授临证 50余载 ,学验俱丰 ,应用下法治疗急腹症、痛症疗效显著。兹将其应用下法经验简介如下。下法是中医治疗疾病的八法之一。下法是以泻下或润下的药物来通导大便 ,消除积滞 ,荡涤实热 ,攻逐水饮的一种治疗方法。下法始见于《黄帝内经》 ,形成于仲景 ,发挥于从正。《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 :“其下者 ,引而竭之 ;中满者 ,泻之于内 ,……其实者 ,散而泻之。到东汉末年 ,张仲景有关下法的论述已较为具体 ,他提出了阳明急下与少阴急下等。至金元时期 ,张从正丰富了下法的内容。他指出 ,下法能使陈积去而肠胃洁 ,症瘕尽而荣卫昌 ,不…  相似文献   

13.
下法也称通下法,它具有泻下邪热、通导积滞、通瘀散结的作用,在温病治法中居有独特地位,也是运用较多的一种祛邪方法。在流行性出血热(以下简称“出血热”)的治疗中,亦已被称之是有效的“导泻疗法”而为临床广泛采用。  相似文献   

14.
"汗,吐,下,和,温,清,补,消,为祖国医学中治疗疾病的八种方法."下法",也称"攻下法",是中医八法之一.根据"泄可去闭"的原则立法,以泻下药为主要组成.  相似文献   

15.
攻下法是中医治疗疾病的大法,是中医八法之一,攻下理论最早见于《黄帝内经》,如《素问·至真要大论》云:“留者攻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亦云:“因其重而减之,……。中满者泻之于内,……其实者,散而泻之。”《伤寒论》在《内经》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峻下、缓下、和下、润下和导下等法,从而发展了《内经》攻下的理论。近年来余等在临床上用攻下法治疗各科杂病,取得了满意疗效,兹介绍如下。1脑血管病脑血管病属中医“中风”病范畴,是以卒然昏仆,不省人事,伴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语言蹇涩为主症的一种疾病。笔者通过多年的临床观…  相似文献   

16.
急腹症是以急性腹痛为特征的疾病。在实践中我们以“通里攻下”法应用于急腹症 ,取得了一定效果 ,现回顾性小结如下。1 “下法”治疗急腹症的机理急腹症的病理主要是梗阻不通和炎症引起 ,由于梗阻可促进细菌繁殖而加重了炎症的发展 ,炎症组织水肿又加重了梗阻。中医认为 ,主要是脏腑间气机阻滞 ,即“不通则痛”,尤其是腑气的通降失常 ,影响血液循环 ,导致坏死中毒 ,热毒炽盛可伤阴损阳甚至出现中毒性休克。因此 ,只有及早应用通里攻下 ,才能有效地促进六腑气机 ,使其运行协调 ,恢复其通降 ,使机体从病理状态恢复至正常的生理状态。2 “下…  相似文献   

17.
下法的误区     
对于几乎每一位中医都熟知的下法,提出以下几个概念;中医的下法等于西药泻剂:承气汤是泻下法的代表方剂;凡见到大便不通均可用泻下法,泻下法只能用于实证;让你判断是否正确,您将如何回答?假如您认为正确,那么您在下法的运用方面将存在着误区。  相似文献   

18.
1 解表法主要运用发汗的药物 ,使病邪从汗解 ,达到“汗之则疮己”的目的。适应症 :适用于外疡初起 (有外感表证者 )或其它各期。用法 :解表分辛凉解表、辛温解表二法。辛凉解表 ,适用于外感风热 ,如疮疡火欣痛 ,恶寒轻 ,发热重 ,少汗 ,口渴舌燥 ,二便如常 ,苔黄脉浮者 ,用牛蒡解肌汤治之 ;辛温解表 ,适用于外感风寒 ,如疮疡高肿 ,恶寒重、发热轻 ,无汗、头痛身疼 ,口不渴、苔白 ,脉浮紧者 ,用荆防败毒散治之。2 攻下法运用泻下的药物 ,使蓄积在脏腑内部的毒邪 ,从大便排出。适应症 :适用于外疡初起 ,中期、有便秘里实者。用法 :攻下主要分…  相似文献   

19.
1.通里攻下法的历史源渊及其发展 早在《内经》《素问·五脏别论篇》指出:“所谓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这不仅是对五脏六腑功能的概括,而且也指出五脏六腑在生理功能上的不同。这里所指六腑包括胃、大肠、小肠、膀胱、胆、三焦。《内经》中又记载:“……夫五者,天气之所生也,其气象天,故泻而不藏,此受五脏之浊气,名曰传化之腑”。这里意思是指五脏包藏诸物而属阳,故曰天气所生,传化浊气而不留,故泻而不藏,其运输运动,故曰象天之气。这些记载归纳为“动而不静,泻而不藏”。这里虽没有提到胆,中医将胆归属于奇恒之腑,奇恒之腑,形似六腑,  相似文献   

20.
下法是中医治疗疾病八法之一。临床上迂到需要用下法治疗的病例不少。但泻下剂药性峻利,如用之得当,效如桴鼓;用之欠当,则易生弊端。兹将临床所用“泻下药”的治验体会简述如下: 1.下剂有峻下、急下、缓下之分。一般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可考虑选择使用适当泻下剂。(1)大便秘结在三天以上者。(2)腹部灼热板滞,按之微感疼痛者。(3)舌苔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