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上皮样血管内皮瘤(epithelioid hemangioendothelioma,EHE)是一种罕见的血管源性肿瘤。1982年首先由Weiss等报道,好发于四肢软组织、肺脏、骨、肝脏等器官。其中肝上皮样血管内皮瘤(hepatic epithelioid haemangioendothelioma,HEHE)更为少见,1984年Ishak等首次报道T32例HEHE。近年来对于该病的认识虽逐渐提高,但在临床上仍极易误诊、漏诊。本文报道了本院1例HEHE患者的诊治并对该病的临床、影像、病理学特征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上皮样血管内皮瘤(epithelioid hemangioendothelioma,EHE)是一种病因及发病机制不明,累及单个或多个器官的血管源性肿瘤,具有低至中度恶性潜能,呈慢性进行性发展过程.肝脏是EHE受累的常见器官之一.Ishak等[1]在1984年首次报道了肝上皮样血管内皮瘤(hepatic epithelioid hemangioendothelioma,HEHE),此后相关报道逐渐增多.影像学检查是诊断HEHE常用的手段之一,如螺旋X线计算机断层摄影术(CT)、磁共振成像(MRI)、核医学检查等,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我们在此报道1例病史长达17年的HEHE患者的肝脏CT灌注特点及其在HEHE诊断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5.
1 临床资料患者女,63 岁,因\"右侧间断胸痛 1 年余,加重 1 个月\"于2020年6月1日入住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患者1年余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胸痛,以胸背部为主,为阵发性疼痛,无咯血,无咳嗽咳痰,无发热畏寒等. 患者于2018年10月30日行胸部平扫 CT(图1A~B)示右肺上叶磨玻璃影,两肺多发结节影,未... 相似文献
6.
7.
患者女,15岁。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胀痛,以剑突下和肝区胀痛明显,食欲不振9个月余,按“慢性胃炎”治疗效果欠佳,人院时无恶心、呕吐,无发热、消瘦,无黄疸,无黏液脓血便及黑便。无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月经不规律。体检:体温36.3℃,血压:130/75mmHg(1mmHg=0.133kPa), 相似文献
8.
9.
肝上皮样血管内皮瘤是罕见的肝脏恶性肿瘤,来源于血管内皮细胞和梭形细胞,病因尚不明确。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均无显著特征性,影像学表现与胆管细胞癌、肝脏转移性癌或其他肝脏少见的恶性肿瘤等也较难鉴别,因此较容易被误诊。明确诊断主要依靠病理学诊断。因属低度恶性肿瘤,治疗效果尚可,肝移植后5年生存率为75%。 相似文献
10.
肝脏上皮样血管内皮瘤(EHE)属一种罕见的低度恶性血管源性肿瘤,由Weiss和Enzinger 在1982年作为一种独立的肿瘤首先描述,为介于血管瘤和血管肉瘤间的一种间质源性肿瘤,具有上皮样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的组织学特征.2010年4月我们采用CT诊断肝脏EHE 1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 分析肝上皮样血管内皮瘤(HEHE)的超声造影(CUES)特征变化,旨在为临床诊断提供帮助。方法 2012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诊治HEHE患者21例,在接受CUES检查前先行常规CT检查,再接受CUES检查。结果 在21例HEHE患者中,肝左右叶均有病灶者11例,肝左叶者为6例,肝右叶者为4例。病灶直径10~35 mm,平均为(25.3±11.5)mm;常规超声发现87个病灶,而超声造影发现126个病灶,其中稍高回声病灶9个,等回声病灶57个,低回声病灶 60个;1例患者病灶存在钙化,3例患者存在病灶相互融合。较大病灶内缘可见短毛刺样增强和环状增强;在动脉期,69个病灶与肝实质同步增强(同进),31个病灶早于肝实质增强(快进),26个病灶晚于肝实质增强(慢进);在增强达峰时,病灶的增强程度低于肝实质者58个,病灶的增强程度等于肝实质者40个,病灶的增强程度强于肝实质者28个;126个病灶均呈不同程度的增强,其增强起始时间为(17.4±5.2)s,达峰时间为(22.0±7.2)s,等回声时间为(23.9±4.6)s,表现为低回声时间为(42.6±13.7)s。在门脉期和延迟期,病灶减退,表现为低回声。结论 CUES检查能帮助诊断HEHE,给临床提供了一种新手段。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加强对肺上皮样血管内皮细胞瘤(PEH)的认识,提高诊断率.方法 结合我院诊治的1例PEH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文献复习,分析该病的病因、临床特点、病理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结果 PEH病因不清,临床症状较少且轻微,多为咳嗽、咳痰、少量咯血;影像学检查主要表现为两肺多发性结节影,病理学检查主要特征是单细胞原始管腔结构;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提示其为内皮细胞源性.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措施,预后介于良、恶性肿瘤之间.结论 PEH是一种低度恶性肿瘤,好发于中年女性,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易误诊,需肺活检才能诊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加强对肺上皮样血管内皮细胞瘤的认识,提高诊断率。方法结合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2004-05-26收治的1例肺上皮样血管内皮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文献复习,详细分析该病的病因、临床特点、病理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等。结果该病病因不清,临床症状较少且轻微,多为咳嗽、咳痰、少量咯血;影像学检查主要表现为两肺多发性结节影;病理学检查主要特征是单细胞原始管腔结构;免疫组织化学提示内皮细胞源性。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措施,预后介于良、恶性肿瘤之间。结论肺上皮样血管内皮细胞瘤罕见,极易误诊,应予重视。 相似文献
15.
上皮样血管内皮瘤是一种比较罕见的肿瘤,为血管源性,恶性程度较低或介于良恶性之间,多发生于软组织,最早报道为发生于肺的上皮样血管内皮瘤,之后有其他部位的血管内皮瘤报道。肺上皮样血管内皮瘤(pulmonaryepithelioidhemangioendothelioma,PEH)是罕见的交界性的来源于肺内血管的肿瘤。现就本院收治的1例肺上皮样血管内皮瘤,结合相关文献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6.
<正>上皮样血管内皮瘤(epithelioid hemangioendothelioma,EHE)是一种罕见的血管瘤,在所有血管瘤中比例小于1%,具有上皮样组织细胞外观,起源于血管内皮或前内皮细胞。最常发生于肝脏(21%),其次是肝和肺同时受累(18%),肺单独受累(12%),骨单独受累(14%)~([1])。也可发生于头颈部、乳腺、淋巴结、纵膈、脑、脑膜、脊柱、皮肤、腹部和其他组织。1975年由Dail和Liebow首次对一例肺EHE(P-EHE)进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患者男,62岁。因胸闷5个月,CT检查发现左胸廓塌陷、左上肺部有一2 cm×2 cm占位性病变,于2008年7月8日入院。入院后行开胸手术探查。术中见脏、壁层胸膜明显增厚约0.5 cm,左上肺有一2 cm×1 cm大小结节,质硬。切除肺内结节及部分胸膜组织。结节呈灰黄、灰褐色,大小为3 cm×2.5 cm×2.5 cm;镜下见肿瘤组织呈息肉样,侵及肺泡腔,有的充满肺泡腔,肿瘤细胞界限不清,呈合体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