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用抗-HCV NS4单克隆抗体(McAb)以酶标链酶亲和素生物素化二抗方法(LAB法)对IFN—α治疗前后肝组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研究。结果显示,HCV—Ag位于肝细胞浆中.治疗前后肝内HCV—Ag定位未见异常。但是治疗后HCV—Ag阳性肝细胞数量有明显变化.IFN有效者的HCV—Ag阳性肝细胞数量明显减低或消失.且与血清HCV RNA的变化基本一致。治疗前后肝HCV—Ag染色的变化与肝HAI计分变化的符合程度优于血清ALT和HCV RNA,提示肝内HCV—Ag的检测可能有助于IFN疗效的预测和评估。  相似文献   

2.
周侃姚光弼  翟为溶 《肝脏》1997,2(4):197-199
为研究丙型肝炎病毒(HCV)不同基因编码区的抗原在慢性丙型肝炎(CH-C)时的表达情况以及它们的分布与病变的关系,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对45例临床确诊的CH-C患者肝组织内HCV-C33、NS4和CP10抗原进行检测,其中10例作了治疗前后2次穿刺比较。结果显示:3种抗原在肝组织内表达不同,它们的阳性率分别为37.8%,22.2%和53.3%。HCV抗原的表达与肝组织的炎症程度无关。虽然大多数病例HCV抗原阳性细胞的分布与组织学病变无明显关系,但也有少数患者阳性细胞分布与坏死炎症反应有关,说明免疫反应也参与了病毒对细胞的损伤。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中HCV NS5的Fas抗原表达及其与肝组织损伤和干扰素治疗反应的关系。方法 应用α干扰素对一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进行24周治疗,停药后随访6个月,以血清丙氨酸转氨酸(ALT)恢复正常及血清HCV RNA持续阴转为完全应答标准,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组织中病毒和Fas抗原呈阳性者均为19例(65.5%),两者在肝组织中的表达显著相关;单因素相关分析时,两者均与组织病变程度有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中HCV Ns5和Fas抗原表达及其与肝组织损伤和干扰素治疗反应的关系.方法 应用a干扰素对一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进行24周治疗,停药后随访6个月,以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恢复正常及血清HCV RNA持续阴转为完全应答标准,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组织中病毒和Fas抗原表达状况.结果 29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中,HCV NS5和Fas抗原呈阳性者均为19例(65.5%),两者在肝组织中的表达显著相关;单因素相关分析时,两者均与组织病变程度有关,但多因素分析表明只有HCV NS5抗原表达水平与组织炎症活动度呈正相关.治疗和随访结束时分别有17例(58.6%)和15例(51.7%)患者表现为近期和远期完全应答.治疗前Fas表达水平与干扰素应答有关,但未见HCV NS5水平与干扰素应答有明显关系;5例随访结束时重复肝穿,3例完全应答者病毒表达显著受抑,但Fas抗原无明显改变,2例无应答者病毒表达无明显改变甚或增强,而Fas表达均增强.结论 慢性丙型肝炎肝组织中HCV Ns5表达在慢性丙型肝炎发病过程中有重要意义;Fas抗原表达水平与组织中病毒表达相关;治疗前肝组织Fas表达状况与干扰素治疗反应有一定联系.  相似文献   

5.
干扰素初次治疗丙型肝炎患者疗效如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更新以前在丙型肝炎治疗中对干扰素(IFN)的Meta分析,且在肝硬化患者及ALT正常的患者中,分析新的因素,即HCV RNA终点。我们应用Der Simonian及Laird方法,包括异质性及灵敏度分析。在不敏感患者中发现了76个随机对照试验组(RCTs),但是我们集中分析了59个慢性丙型肝炎的RCTs,有7个急性肝炎的RCTs。应用干扰素—α(IFN—α)3MU每周三次  相似文献   

6.
虽然α-干扰素(IFN-α)目前被公认为是治疗丙型肝炎最有效的药物,但仅有20%的患者对之有持久有效的反应。已有研究发现,人白细胞抗原(HLA)的差异可能是影响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对干扰素敏感性的重要因素之一。有关IFN-α治疗敏感性与HLA相关性的研究不仅有利于探讨干扰素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作用机制,而且可以为患者的预后提供依据,为开辟新的基因治疗途径、解决丙型肝炎对IFN-α治疗低敏感性的一些基本问题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干扰素(IFN)是目前治疗慢性丙型肝炎(CHC)较有效的药物,然而仅约20%的病人能获得持久反应(即停药后6个月血清ALT正常、HCV RNA阴性),且治疗费用昂贵,有一定的副作用。因此,能否从临床、生化或肝组织病理的表现找寻预示IFN治疗反应的因素十分重要。近年来国外学者对此作了大量研究,现将这方面的有关进展作一综述。 1 影响干扰素疗效的预测因素 1.1 丙肝病毒的基因型 丙肝病毒(HCV)较多变异,根据其基因组核苷酸序列的变异情况,可将HCV分为多种基因型。近年来注意到HCV基因型  相似文献   

8.
利肝灵联合干扰素治疗小儿丙型肝炎26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一般资料 1990年10月至2000年10月收治的60例小儿丙型肝炎,临床诊断均符合1995年北京第5次全国传染病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A组)26例,其中男18例,女8例,平均年龄5岁,平均病程3.1年;对照Ⅰ组(B组)22例,其中男12例,女10例,平均年龄4岁,平  相似文献   

9.
10.
α—干扰素治疗丙型肝炎46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IFN-α治疗丙型肝炎46例。结果显效率为50%,有效率为19.6%,总有效率为69.6%。随机以同期住院的丙型肝炎3例,以一般保肝药物治疗做为对照,结果总有效率为26.7%(P<0.01)。治疗组中急性丙肝总有效率显著高于慢性丙肝,其总有效率分别为82.1%和50.0%(P<0.05)。单纯丙肝总有效率显著高于乙丙肝合并感染者,总有效率分别为82.8%和47.1%(P<0.05)。  相似文献   

11.
干扰素治疗丙型肝炎病毒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干扰素治疗丙型肝炎病毒方面的一些进展,包括干扰素治疗的临床效果,影响干扰素治疗效果的有关因素以及丙型肝炎病毒变异及其基因型与干扰素疗效的关系等。  相似文献   

12.
应用抗HCV NS4 McAb以酶标链霉亲和素生物素化二抗方法(LAB法),对IFN_2治疗前后肝组织进行免疫组化研究。结果显示HCV-Ag位于肝细胞浆中,治疗前后肝内HCV-Ag定位相似。但是治疗后HCV-Ag阳性肝细胞数量有明显变化,IFN有效者HCV-Ag阳性肝细胞数量明显减少或消失,且与血清HCV-RNA的变化基本一致。治疗前后肝HCV-Ag染色的变化与肝HAI计分变化的符合程度优于血清ALT和HCV-RNA。提示肝内HCV-Ag的检测可能有助于IFN疗效的预测和评价。  相似文献   

13.
应用抗-HCV NS4单克隆抗体(McAb)以酶标链酶亲和素生物素化二抗方法(LAB法),对77例肝炎患者肝穿刺标本进行免疫组织化学研究。结果表明,HCV—Ag(NS4)呈细小颗粒状位于肝细胞浆中。急慢性肝炎肝组织中HCV-Ag阳性肝细胞数较少,呈散在分布.易见于汇管区周围;慢性重症肝炎肝内HCV—Ag阳性肝细胞数较多,提示HCV可能与慢性肝炎病情加重有关。15例血清抗HCV阳性和HCV RNA阳性患者中,12例肝HCV—Ag阳性.11例血清抗-HCV阳性和HCV RNA阴性患者中,3例肝HCV—Ag阳性,提示肝HCV—Ag(NS4)的表达与血清HCV RNA水平关系较为密切。HCV可能主要通过免疫机制引起肝细胞损伤。  相似文献   

14.
聚乙二醇化干扰素--抗丙型肝炎病毒的最佳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PEG-IFNα)的研制成功使慢性丙型、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治疗效果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并有可能提高慢性骨髓性白血病、实体瘤和多发性硬化症的治疗效果;因其每周给药一次,而称为长效干扰素。当前国际上已公认PEG-IFNα与利巴韦林联合疗法为抗丙型肝炎病毒的最佳选择[1,2]。  相似文献   

15.
虽然α-干扰素(IFN-α)目前被公认为是治疗丙型肝炎最有效的药物,但仅有20%的患者对之有持久有效的反应。已有研究发现,人白细胞抗原(HLA)的差异可能是影响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对干扰素敏感性的重要因素之一。有关IFN-α治疗敏感性与HLA相关性的研究不仅有利于探讨干扰素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作用机制,而且可以为患者的预后提供依据,为开辟新的基因治疗途径、解决丙型肝炎对IFN-α治疗低敏感性的一些基本问题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目前全球约有1~3亿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丙型肝炎有可能成为21世纪最大的公共卫生难题之一。自80年代末证实α-干扰素的临床疗效以来,干扰素已成为丙型肝炎患者的主要治疗药物。1998年干扰素加利巴韦林联合疗法对首次和单用干扰素  相似文献   

17.
干扰素加左旋咪唑涂布剂治疗丙型肝炎7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4年 2月至 2 0 0 1年 7月 ,我们用干扰素加左旋咪唑涂布剂治疗丙型肝炎患者 78例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一般资料 :本组男 42例 ,女 36例 ,年龄 11~ 5 7岁 ,平均38.8岁 ,均按 1990年全国病毒性肝炎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确诊 ,其中急性丙型肝炎 48例 ,慢性丙型肝炎 30例 ;有手术史、输血史者 74例 ,占 94%。治疗方法 :全部病例均采用美国先灵葆雅公司的重组α-2 b干扰素及国产左旋咪唑涂布剂治疗。α- 2 b干扰素 30 0万 U肌注 ,每周 3次 ,共 2 4周 ;左旋咪唑涂布剂涂于下肢内侧皮肤 ,隔 2天 1次 ,连用 6个月为一疗程。疗效 :停药半年后 AL …  相似文献   

18.
干扰素治疗丙型肝炎的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的临床过程和结局可能有很大的变化,大多数HCV病人会发生慢性肝病,约25%的慢性丙型肝炎(简称慢性丙肝)病人在3~20年内会发生肝硬化,出现晚期肝病的并发症,包括肝衰竭、门脉高压症和肝细胞癌。本文主要综述干扰素(IFN)治疗丙型肝炎的研究进展。 1.急性丙型肝炎的治疗 急性丙型肝炎(简称急性丙肝)的特点是70%以上会发展为慢性肝炎,在急性病变期间有效地治疗可以防止进展为慢性化。目前使用不同型和不同剂量的IFN治疗急性丙肝时,判断治疗反应的标准是检测HCV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采用HCVNS3区单克隆抗体、LSAB法检测了65例急、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中HCVNS3抗原的表达状况,并对其与病理组织学活动性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同时也检测了肝组织中的HCVRNA,显示其与HCVNS3抗原的检出有较好的一致性。在急性丙型肝炎患者组,HCVNS3抗原多呈胞浆型表达,且与病理组织学活动性正相关,而在慢性丙型肝炎,较多见胞核型表达,与组织学活动性并无明显关联。实验结果支持急性丙型肝炎的肝损害与HCV的直接作用及免疫反应有关,而慢性丙型肝炎则以免疫反应引起肝损害为主。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