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2010年北京市西城区心脏病死亡情况,为今后卫生防病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全市各级医疗机构填报和十个街道派出所收集的户籍居民死亡医学证明书及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信息中心提供2010年百岁表及出生人数作为基础资料,按照国际统一分类方法ICD-10进行疾病分类编码,计算各种死亡指标。结果 2010年西城区心脏病死亡率为148.97/10万,冠心病死亡率为132.42/10万,分别比2003年上升47.95%和78.32%。随年龄增加,冠心病死亡率上升。2010年冠心病死亡地点主要在家中或赴医院途中。结论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心脏病防治工作,控制北京市西城区心脏病死亡率,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北京市西城区居民吸烟状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西城区居民吸烟状况,研究不同职业、化层次对吸烟行为的影响,为制定相关的健康教育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西城区抽取355户,将每户中所有的家庭成员作为调查对象。结果男性吸烟率41.2%,女性吸烟率2.9%,整体吸烟率为21.4%。在不同的化程度中,男性吸烟率主要是具有高中忡专化程度人群,为56.3%,其次为盲化程度人群,占40.0%,女性吸烟率随化程度升高而降低,不同职业中男性吸烟率最高为生产运输人员,为70.4%,其次为待业人员,为68.4%。女性吸烟率最高为其他劳动,整体吸烟率最高为生产运输人员,不同性别婚姻状况吸烟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西城区男性和女性吸烟率明显低于北京市平均水平,要重点加强对35~45岁控烟教育,并要研究有效的针对育龄妇女的吸烟问题和青少年吸烟问题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北京市西城区2000~2008年居民主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所致的死亡状况。方法采用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推算西城区年龄别人口数及标化死亡率,按照《国际疾病分类》统计汇总,对居民死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恶性肿瘤、心脏病、脑血管病占西城区居民死因顺位前三位。2000~2008年期间恶性肿瘤死亡率逐年上升,从2000年的24.37%上升到2008年的29.15%;心脏病和脑血管病死亡率变化不大。因恶性肿瘤、心脏病、脑血管病所致死亡的居民占人群总死亡人数的76.05%。结论恶性肿瘤、心脏病、脑血管病是危害西城区居民健康最主要的疾病。  相似文献   

4.
北京市东,西城区空气污染与居民死亡情况的分析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2003-2013年北京市西城区居民死因登记报告中糖尿病患者的死亡情况,为今后卫生防病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北京市西城区各级医疗机构填报和该区街道、派出所收集的户籍居民死亡医学证明书,按照国际统一分类(ICD-10)进行疾病分类编码,对3 932例糖尿病相关疾病病例进行分析,计算死亡率和构成比。结果 2013年北京市西城区居民糖尿病粗死亡率为16.77/10万;2003-2013年,女性糖尿病死亡率有下降趋势。45岁以上人群,随年龄上升,糖尿病死亡率增加,45~64岁人群,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但65岁及以上人群,女性死亡率高于男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003-2013年,在根本死因为糖尿病及伴随糖尿病的死者中,77.85%的糖尿病病例同时患另一种或多种慢性病,且总死亡率呈上升趋势。结论需加强糖尿病防治工作,控制糖尿病及伴随疾病的发生,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北京市西城区居民现阶段健康素养水平,为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策略及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2年12月采用分层按比例整群抽样方法进行样本抽取。根据第6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15~24岁人群占10%,25~59岁人群占80%,60~69岁人群约占总样本量的10%,结合实际工作情况,分别在学校、政府机关、社区居民中按比例抽取2 855人进行调查。对收回的调查表进行统一编码,用EPIData创建数据库进行数据录入,用SPSS17.0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北京市西城区居民健康素养具备率为41.2%,其中涉及到的7类健康问题素养水平从高到低排位依次为安全与急救(75.5%)、科学健康观(74.6%),传染病预防(58.6%),慢性病预防(34.3%)、基本医疗(32.6%)、健康信息获取理解与应用(24.6%)、日常保健(15.1%)。健康素养总水平及各类健康问题素养水平在不同特征人群间表现为:女性高于男性,低年龄组和高年龄组较低;随着文化程度的提高,其健康素养水平也相应提高;职业分布以医务人员、教师和公务人员最高,农民、学生、企业人员较低。结论西城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较高。在涉及到的7类健康问题素养水平中,安全与急救、科学健康观素养水平相对较高,通过掌握该区不同人口学特征健康素养的现状,发现薄弱环节,明确了今后健康素养促进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7.
刘利英  刘静 《职业与健康》2011,27(15):1754-1755
脑血管病作为主要的慢性病之一,死亡率在不断上升,在全死因顺位中明显前移,成为危害居民,尤其是老年人健康与生活质量的主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之一。为了解北京市怀柔区居民脑血管病死亡情况及其变化趋势,为脑血管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制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我们现对怀柔区2005—2009年居民脑血管疾病死亡监测资料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北京市西城区居民恶性肿瘤死亡状况,为该地区恶性肿瘤的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应用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潜在减寿年数(PYLL)、潜在减寿率(PYLLR)、标化潜在减寿率(SPYLLR)、平均减寿年数(AYLL)计算各种死亡指标.结果 2003-2011年西城区恶性肿瘤年均死亡率157.26/10万,标化死亡率为82.31/10万.2003-2011年恶性肿瘤死亡呈上升趋势.男性恶性肿瘤死亡率是女性的1.24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72.90,P<0.001).居前五位的恶性肿瘤分别是肺癌、肝癌、结直肠和肛门癌、胃癌、乳腺癌.全人群主要恶性肿瘤按PYLLR排序,依次是肺癌(2.11%)、肝癌(1.92%)胃癌(0.82%)、结直肠和肛门癌(0.67%)、白血病(0.60%),居AYLL前三位的恶性肿瘤依次是白血病(21.49年/人)、宫颈癌(20.63年/人))、鼻咽癌(15.29年/人)).结论 2003-2011北京市西城区恶性肿瘤死亡呈上升趋势,男性恶性肿瘤死亡率高于女性.肺癌位于恶性肿瘤死亡的首位,结直肠和肛门癌死亡率上升明显.白血病对居民“早死”的威胁最大.采取有效措施,加强肺癌等恶性肿瘤的防治工作,控制北京市西城区恶性肿瘤死亡率不断上升的趋势,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式,在1976、1987和1997年,分别对其前3年的居民全死因进行了抽样调查,并对脑血管病的死亡情况进行了统计,以揭示脑血管病死亡的变化动态。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2014—2021年北京市西城区居民伤害死亡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和年度变化百分比(APC)等指标,分析伤害死亡特征。结果 2014—2021年西城区因伤害死亡3 137例,年均粗死亡率29.78/10万,标化死亡率为14.23/10万,粗死亡率及标化死亡率均呈上升趋势,APC值分别为9.24%和8.60%。伤害粗死亡率随年龄增加呈上升趋势(χ趋势2=155.65,P<0.001)。伤害死因顺位前五位为意外跌落、自杀、交通事故、意外中毒和溺水,其中意外跌落和自杀的粗死亡率呈上升趋势,APC值分别为6.66%和24.16%。不同年龄组人群伤害首位死因不同:0~<15岁组首位死因是意外跌落和交通事故;15~<45岁和45~<65岁组首位死因均为自杀;≥65岁组首位死因是意外跌落。结论 2014—2021年北京市西城区居民伤害粗死亡率及标化死亡率呈上升趋势,意外跌落、自杀和交通事故是主要死因。应针对主要伤害死亡谱和不同人群制订有效的控制策略,以降低居民伤害死亡率。  相似文献   

11.
某石化总厂居民脑血管病死亡分析安庆石化总厂卫生防疫站(241002)张黔生脑血管病是致死率、致残率很高的常见病,随着我国老龄人口迅速增加,高血压患者不断增多,脑卒中死亡已居各种死因前一二位。现对某石化总厂10年居民死因资料及脑血管病死亡状况分析报告如...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北京市西城区 2005~2009 年麻疹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控制、消除麻疹采取针对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流行病学方法对北京市西城区 2005~2009年麻疹发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005~2009年西城区累计发生麻疹279例,年平均发病率为5.97/10万,流动人口发病率明显高于本市人口.麻疹全年均有发病,以3-5月为多.<1岁儿童麻疹病例数占病例总数的15.77%,≥15岁组麻疹病例数占病例总数的74.19%.[结论]流动人口的发病已成为全区麻疹流行的重要影响因素.加强流动人口管理,提高流动人口麻疹疫苗免疫覆盖率是控制、消除我区麻疹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北京市西城区风疹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控制风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流行病学方法对2003~2008年北京市西城区风疹发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003~2008年西城区累计发生风疹147例,年平均发病率为3.25/10万。全年均有发病,以3~5月为多。发病高峰从青少年向青年转移,﹤15岁儿童风疹病例数占病例总数的比例由2003年的40.00下降到2008年的6.90,15~29岁组风疹病例数占病例总数的比例由40.00增加到89.66。[结论]积极开展育龄妇女的风疹抗体筛检工作,建立综合免疫策略,对大年龄组进行风疹疫苗接种,是控制风疹流行和预防先天性风疹综合征(CRS)的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14.
2004-2005年中国居民脑血管病死亡流行病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2004-2005年我国居民脑血管病死亡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人口资料和脑血管病死亡的资料均来自2004-2005年全国第3次死因回顾抽样调查,覆盖我国内地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60个疾病监测点,共凋查了142 660 482人年.根据调查收集的人口资料和死亡个案数据计算年龄别、性别、疾病别粗死亡率.计算潜在寿命损失年(YPLL).标化死亡率的计算采用2000年人口普查的数据,将每5岁作为1个年龄组进行标化.结果 2004-2005年调查地区脑血管病死亡个案共计有194 932例,其中男性108 414例,女性86 518例;城市63 397例,农村131 535例.脑血管病粗死亡率为136.6/10万,标化死亡率为120.1/10万.男性居民脑血管病粗死亡率为148.6/10万,女性为124.1/10万;标化死亡率分别为144.2/10万和98.2/10万.城市居民脑血管病粗死亡率为132.4/10万,农村为138.8/10万;标化率分别为107.3/10万和127.6/10万.随着年龄的增长,脑血管病的粗死亡率均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35~岁人群为10.6/10万(1352/12 712 639),55~岁人群为177.6/10万(10 599/5 967 274),85岁以上组最高,为4051.4/10万(25 430/627 688).其中脑内出血死亡占比重最大,为98 324例,占脑血管病死亡的50.4%;脑梗死其次,为48 305例,占24.8%.脑卒中、出血性卒中、缺血性卒中、未分型卒中死亡个案分别为167 147、105 766、48 305、13 076例,粗死亡率为分别为117.2/10万、74.7/10万、33.9/10万和11.3/10万.我国居民因脑血管病死亡造成的YPLL为535.5人年/10万.结论 2004-2005年我国男性脑血管病死亡率高于女性,农村高于城市;脑血管病死亡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呈现快速升高的趋势;脑内出血是脑血管病死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北京市西城区256例育龄妇女死亡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了解北京市西城区育龄妇女主要死因,为制订育龄妇女疾病防治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06至2010年西城区育龄妇女死亡资料,并计算粗死亡率、死因别死亡率和死因构成、年龄别死因构成等指标.结果 2006至2010年西城区育龄妇女总死亡率为25.84/10万,前5位死因依次为恶性肿瘤、循环系统疾病、损伤、中毒和外因(意外伤害和自杀等)、原因不明、肌肉骨骼和结缔组织疾病,死因别死亡率在1.11/10万~12.62/10万之间.不同年份育龄妇女的死因顺位并不完全相同,但不同时期育龄妇女第1位的死因始终是恶性肿瘤、循环系统疾病,由20~29岁、30~39岁、45~49岁的第4位逐渐上升至第2位;乳腺癌、消化系统癌症、生殖系统恶性肿瘤是西城区育龄妇女前3位的肿瘤死因.交通事故、自杀是西城区育龄妇女损伤、中毒和外因死亡类别的前2位.结论 应根据西城区育龄妇女自身的死亡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疾病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16.
2006年北京市居民脑血管病死亡率为124.12/10万,占总死亡的23.52%,顺位排在第1位,是危害北京市居民健康、引起死亡的主要疾病.笔者利用北京市居民病伤死亡原因监测资料,分析脑血管疾病的死亡特点,为脑血管病防治、卫生保健的干预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孕产妇死亡反映了母亲在孕期以及产期可能遇到的危险,它受到社会经济条件、营养、环境卫生以及孕产妇保健的影响。它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卫生发展、卫生保健状况的基本指标之一。我们对北京市疾控中心历年孕产妇死亡监测数据资料进行分析,以了解近年孕产妇死亡特征及变化趋势,为妇幼保健提供参考。1资料与方法1.1资料来源于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居民病伤死亡原因监测资料,活产数由公安部门、妇幼部门提供,死因按国际疾病分类ICD-10编码归类。1.2方法研究方法主要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使用孕产妇死亡率(孕产妇死亡数/活产数×10万)、…  相似文献   

18.
王庆  孙木  李蓉  崔长弘  王兆华  王红增 《职业与健康》2010,26(10):1154-1156
目的了解北京市西城区麻疹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消除麻疹采取针对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流行病学方法对2005—2008年北京市西城区麻疹发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5—2008年西城区累计发生麻疹251例,年平均发病率为6.71/10万,流动人口发病率明显高于本市人口。麻疹全市均有发病,以3—5月为多。1岁儿童麻疹病例数占病例总数的16.33%,≥15岁组麻疹病例数占病例总数的73.71%。结论流动人口的发病已成为全区麻疹流行的重要影响因素。开展育龄妇女的疫苗接种,提高流动人口麻疹苗免疫覆盖率是控制、消除该区麻疹发病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北京市西城区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控制流腮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方法对北京市西城区2005 -2009年流腮发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西城区2005 -2009年累计发生流腮469例,呈逐年下降趋势,年平均发病率为10.04/10万.流腮全年均有发病,以4月和7月为多.<15岁儿童病例数占病例...  相似文献   

20.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奈瑟氏球菌引起的、以突发高热、剧烈头痛、频繁呕吐、皮肤粘膜瘀点和脑膜刺激症为主要临床表现,经呼吸道传播的一种化脓性脑膜炎,发病率居化脓性脑膜炎的首位。2000年以前,北京市流脑发病维持在低水平,2000~2005年,流脑发病有所回升,发病以外来人口为主,重点人群是集中用工单位外来务工人员。为有效控制西城区流脑的发病水平,现将西城区1996~2005年流脑发病情况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资料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疫情监测网和历年法定传染病疫情报表。1.2统计学方法将上述资料输入计算机用Ex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