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神经干细胞向胆碱能神经元定向分化的探讨研究   总被引:12,自引:6,他引:6  
目的 通过促分化因子的调节作用对神经干细胞向胆碱能神经元的定向分化进行探讨研究。方法 采用细胞培养技术、免疫细胞化学方法观察新生大鼠皮层神经干细胞向胆碱能神经元定向分化的时空变化。结果 新生大鼠皮层神经干细胞去除丝裂原后在促分化因子的作用下开始进行分化,至第7天可分化为成熟的胆碱能神经元,AchE反应明显阳性。在胆碱能神经元逐渐成熟的分化过程中AchE在细胞内的的阳性反应部位发生了变化,由开始时的核膜极其周围分布变化为成熟时的细胞质内分布。结论 皮层神经干细胞在促分化因子的作用下可定向分化为胆碱能神经元,且AchE阳性反应具有时空变化特性。  相似文献   

2.
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大鼠脊髓损伤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的新方法,为治疗脊髓功能障碍性疾病打下基础,方法:制作脊髓横断大鼠模型,造成大鼠下肢瘫痪,分别在损伤急性期和损伤3周后移植胎鼠组织神经干细胞,观察移植后的动物行为变化,脊髓神经电生理变化和脊髓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细胞移植后第8d即可见瘫痪大鼠的后肢肌力开始恢复,2-3周后可出现爬行,4周后后肢活动沃跃;对照组瘫痪的肢体无任何恢复。脊髓诱发电位部分出现,动作电位波幅较高,对照组未出现诱发电位,且动作电位波幅明显减低,脊髓移植肉眼可见有增生的组织充填,镜下有大量新生的细胞,表现为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阳性染色,结论:神经干细胞移植可使脊髓横断大鼠运动功能恢复,有望成为治疗脊髓损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3.
杨晓青  刘英富  徐云强 《医学综述》2014,20(18):3268-3270
神经干细胞(NSCs)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和多种分化潜能的细胞,它来源于神经组织,在适当条件下可分化成神经元、少突胶质细胞、星形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NSCs体外诱导分化的成体细胞可以用于中枢神经损伤疾病及退行性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因此,找到一系列体外诱导NSCs定向分化的模式,诱导其分化为特定的神经细胞,达到神经修复和细胞治疗的目的乃当今神经科学界的研究热点之一。该文主要阐述NSCs向神经元诱导分化方法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
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 SCI)大多源于交通伤、坠落伤、暴力或运动伤等。SCI的发生随着各种创伤发生率的增高而日益增多,患者多数为健康的青壮年,损伤后常出现截瘫、下肢功能障碍甚至死亡,因此给个人、家庭、社会带来巨大负担。目前SCI的治疗仍是医学的一大难题,SCI的实验研究也是医学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胚胎大鼠脊髓源性神经干细胞的培养和在体外骨髓基质细胞诱导其分化的情况。方法 从孕龄13d的胚胎大鼠脊髓组织中分离获得神经干细胞,采用含表皮生长因子(EGF)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无血清限定性培养基培养,同时进行诱导分化,观测脊髓神经干细胞向胆碱能神经元分化的情况,用细胞免疫荧光化学方法鉴定分化结果。结果 可从胚胎脊髓中分离得到大量的神经于细胞,通过限定性培养基培养可获得于细胞球,经从骨髓基质细胞培养液中获得的限制性培养液在体外可被诱导分化,用细胞免疫荧光化学法鉴定,可见有胆碱能神经元生成。结论 胚胎大鼠脊髓神经干细胞在添加EGF与bFGF的限定性培养基中可以增殖并长期保持稳定的性状,在体外可以被诱导分化为胆碱能神经元。  相似文献   

6.
神经干细胞定向诱导分化为神经元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神经干细胞的分离、培养成功为神经发育研究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从神经板的出现、神经管的形成到脑泡的发育都经历了从神经干细胞到祖细胞再到成熟神经细胞的发育过程,通过研究神经干细胞和祖细胞的增殖、迁移和分化将为阐明神经系统发育的机制  相似文献   

7.
神经干细胞移植对大鼠脊髓损伤后腓肠肌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神经干细胞(NSCs)移植对脊髓损伤后腓肠肌的影响。方法: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A组)、损伤组(B组)和NSCs移植组(C组),每组10只;将培养的大鼠神经干细胞悬液注入C组切断脊髓处,B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术后2个月,进行腓肠肌肌电位、肌湿重测定,观察腓肠肌运动终板的变化。结果:①与A组比较,B组和C组腓肠肌肌电位的峰值下降,时限延长(P<0.01),C组电位有所恢复。②与A组比较,B组的腓肠肌肉湿重下降近70%,C组肌肉湿重有所恢复,但仍未达到正常水平(P<0.01)。③B组和C组的运动终板形状变得单一,运动终板的总数量减少,其中C组比B组减少数目为主。结论:神经干细胞移植入脊髓损伤的横断处,能延缓肌肉的萎缩,有助于其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8.
神经干细胞移植对损伤脊髓细胞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卢珂恩  李超  何永峰  布林 《海南医学》2005,16(7):134-135
目的 观察神经干细胞移植对损伤脊髓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脊髓半横断伤SD大鼠模型,随机分为神经干细胞移植组(A组)、损伤对照组(B组)和正常组(C组),24小时每组12只动物取伤段标本测水离子含量。其余动物第6周、第12周每组8只动物爬坡试验,评价下肢运动功能及运动诱发电位(MEP)检测。结果 脊髓损伤(SCI)后组织水肿,Na^ 、Ca^ 离子浓度升高,K^ 、Mg^2 离子浓度降低。神经干细胞脊髓内移植后显著改善这些变化,使损伤神经功能有显著恢复。结论 神经干细胞脊髓内移植对SCI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减少神经细胞离子失衡、改善细胞内环境有关。  相似文献   

9.
脊髓损伤的治疗一直是国内外医学界亟待解决难题,有统计数字表明脊髓损伤占全身创伤的0.2%~0.5%,在脊柱骨折中有16%~40%并发脊髓损伤,常遗留严重伤残。近几年发病率呈现逐年增高的趋势。其导致的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和残疾,对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负担。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一直是国内外专家研究的热点,本文就神经干细胞在脊髓损伤的修复治疗等方面的研究现况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基因修饰神经干细胞移植到大鼠脊髓损伤处后的基因表达变化,为脊髓损伤修复提供基础研究资料。方法: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手术对照组,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移植组,BDNF-NSCs移植组,各组分4个时相点(7d、1个月、2个月、3个月),利用细胞移植、X-gal组化、免疫组化、原位杂交等方法,观察了移植处细胞的标记基因(LacZ)表达和BDNF、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神经丝-200(NF-200)的表达。结果:大鼠脊髓损伤移植处细胞中,有标记基因阳性细胞,BDNF强烈表达,尤其是BDNF-NSCs移植组的移植后1周和1个月时。各组各时相点均有GFAP和NF-200免疫反应阳性细胞和纤维。结论:BDNF基因修饰神经干细胞能在脊髓损伤移植处存活,强烈表达BDNF,BDNF基因修饰神经干细胞可以作为脊髓损伤修复的移植材料。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神经干细胞(NSCs)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横断性大鼠脊髓损伤的修复作用,为临床治疗脊髓损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40只成年雌性Wistar大鼠建立大鼠T10全横断脊髓损伤模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NSCs组、EPO组和NSCs+EPO组,每组10只。术后8周采用NF-200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免疫荧光染色对各组大鼠损伤区脊髓神经纤维再生情况进行形态学观察;应用BBB评分评估各组大鼠后肢运动功能恢复情况。结果:组织形态学观察,对照组大鼠横断处脊髓组织残端萎缩,脊髓白质和灰质间可见大量空洞形成,未见有明显的神经纤维再生;NSCs+EPO组大鼠横断处脊髓组织残端轻度萎缩,横断区可见大量呈杂乱、无序生长的神经纤维,可见有连续性神经纤维通过脊髓横断区,脊髓白质和灰质间可见少量空洞形成。NSCs+EPO组大鼠中,FITC共轭抗神经丝蛋白抗体NF-200标记的再生神经纤维在横断区头侧大量再生,呈无序状生长,并通过损伤区到达尾侧;NSCs组大鼠可见少量神经纤维再生,未通过损伤区到达尾侧。NSCs+EPO组大鼠后肢运动功能BBB评分,术后7 d内均高于其他各组(P<0.05);NSCs组大鼠后肢运动功能BBB评分术后7 d内均高于对照组和EPO组(P<0.05)。结论:NSCs移植联合腹腔注射EPO可有效促进大鼠损伤脊髓功能的恢复、轴突的存活和再生。  相似文献   

12.
13.
Background The treatment of spinal cord injury is still a challenge. This study aimed at evaluating the therapeutical effectiveness of neurons derived form mesenchymal stem cells (MSCs) for spinal cord injury.Methods In this study, rhesus MSCs were isolated and induced by cryptotanshinone in vitro and then a process of RT-PCR was used to detect the expression of glutamic acid decarboxylase (GAD) gene. The induced MSCs were tagged with Hoechst 33342 and injected into the injury site of rhesus spinal cord made by the modified Allen method. Following that, behavior analysis was made after 1 week, 1 month, 2 months and 3 months. After 3 months, true blue chloride retrograde tracing study was also used to evaluate the re-establishment of axons pathway and the hematoxylin-eosin (HE) staining and immunohistochemistry were performed after the animals had been killed.Results In this study, the expression of mRNA of GAD gene could be found in the induced MSCs but not in primitive MSCs and immunohistochemistry could also confirm that rhesus MSCs could be induced and differentiated into neurons. Behavior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experimental animals restored the function of spinal cord up to grade 2-3 of Tarlov classification. Retrograde tracing study showed that true blue chollide could be found in the rostral thoracic spinal cords, red nucleus and sensory-motor cortex.Conclusions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transplantation is safe and effective.  相似文献   

14.
脊髓损伤发病率和致残率高,至今尚无完全修复损伤脊髓的治疗方法。随着干细胞移植技术的发展,有望从根本上修复损伤的脊髓。而在所有干细胞中,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可能是最佳的移植选择。动物研究已证实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巨大的脊髓损伤修复潜力,但临床转化并不顺利。本文将着重讨论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脊髓损伤的神经修复机制,以及临床最佳移植途径、剂量、时机和临床安全性、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旨在检测成年大鼠脊髓损伤后室管膜细胞的增殖反应以及nestin的表达。方法 应用动脉瘤夹压迫建立大鼠脊髓损伤模型,通过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不同时段室管膜细胞的反应性增生和神经外胚层多潜能细胞特异性抗原nestin的表达。结果 损伤后24小时可以观测到室管膜细胞nestin表达明显升高,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呈阳性;7天后见室管膜细胞显著增生;nestin的表达随时间进展呈下调。结论 正常情况下静止的室管膜细胞在脊髓损伤后表现出胚胎期原始细胞的增殖状态。  相似文献   

16.
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横断损伤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对脊髓横断损伤的修复作用.方法采用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脊髓(胸10)横断损伤对照组(n=7)和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组(n=7).术后10周,感觉运动区皮质注射10?A示踪剂.动物再存活两周后取出相应的脑和脊髓组织,冰冻切片后,采用自由漂浮法行BDA染色显影,光镜观察.两组实验动物均于脊髓横断术后采用BBB评分法定期评估运动功能.结果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组所有大鼠BBB运动功能评分在横断损伤4周以后明显高于对照组(P<O.05).BDA神经束路示踪技术研究显示神经干细胞治疗组7只中的6只大鼠在术后12周有部分BDA阳性标记的皮质脊髓束再生通过脊髓横断损伤部位,而对照组大鼠均未见再生的皮质脊髓束通过.结论在脊髓横断损伤后应用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可明显改善损伤的运动功能.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促进了皮质脊髓束的再生并重新建立了部分神经纤维联系.BDA神经束路示踪技术为脊髓损伤后神经功能的恢复提供了解剖形态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旨在检测成年大鼠脊髓损伤后室管膜细胞的增殖反应以及nestin的表达。方法:应用动脉瘤夹压迫建立大鼠脊髓损伤模型,通过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不同时段室管膜细胞的反应性增生和神经外胚层多潜能细胞特异性抗原nestin的表达。结果:损伤后24小时可以观测到室管膜细胞nestin表达明显升高,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呈阳性;7天后见室管膜细胞显增生;nestin的表达随时间进展呈下调。结论:正常情况下静止的室管膜细胞在脊髓损伤后表现出胚胎期原始细胞的增殖状态。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神经干细胞(NSCs)不同的移植方法治疗脊髓损伤的可行性及疗效差异。方法 Wistar成年大鼠40只,随机分成4组,①正常组;②损伤组;③静脉移植组;④损伤局部移植组。术后2个月采用免疫组化观察横断脊髓局部NSCs分布及分化情况,采用BBB评分、皮层体感诱发电位(CSEP)评价大鼠脊髓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各种移植方法在损伤脊髓节段上下均可检测到B rdu标记细胞,但是不同移植方法B rdu标记的移植细胞数不同;BBB评分C、D组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大鼠CSEP在术前和A组术后的潜伏期正常;脊髓损伤1 d后,B组、C组和D组的CSEP消失,术后2个月B组的波形仍无,C组和D组的波形恢复,但潜伏期延长,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干细胞静脉移植和脊髓损伤局部移植对大鼠损伤脊髓的功能恢复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这两种方法之间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神经干细胞(NSC)移植对大鼠脊髓损伤后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表达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NSC提取自新生Wistar大鼠的海马区,经培养、鉴定。制作大鼠脊髓损伤(SCI)模型,于伤后第7d移植NSC。实验分为3组:NSC移植组(A组)、DMEM填充组(B组)、正常对照组(C组)。应用RT-PCR法和免疫组化法观察细胞移植后不同时间点GDNF基因的表达变化。结果:RT-PCR结果分析,移植术后第1,3,5d,A组GDNF mRNA的表达量明显高于B组,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组化结果分析,移植术后第7,14,28d GDNF的表达量明显高于B组,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NSC在移植后可上调神经营养因子GDNF基因的表达,是修复脊髓损伤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