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观察接种牛痘苗后,人体细胞免疫的状况。1979年我们在鹤壁矿物局培红中学一年级11—13岁健康学生中,接种牛痘活苗100人。接种方法为每人接种两次,两次间隔一个月,每次接种两颗。并于接种前和接种三个月后,对23名学生做了活玫瑰花形试  相似文献   

2.
历史上,人痘接种的具体操作技术方法有30种甚至更多。究其原因,当与取材容易与否、手法是否简单以及不同国家、地区、民族的文化背景和传统有关。此外,宗教有很大影响。虽然具体操作方法不同,但人们追求预防天花,保护自身的健康理念是相同的。  相似文献   

3.
人痘接种术作为牛痘接种术发明的先导 ,为中国人民预防天花 ,乃至在世界范围内消灭天花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堪称现代免疫学的先驱。然而 ,人痘接种术最终被牛痘接种术所取代 ,走向了消亡。究其原因尽管是多方面的 ,但理论中医学研究的滞后在人痘接种术的消亡中难辞其咎。反思和探讨人痘接种术从发端到鼎盛再到衰亡的深层原因 ,对于审度和探讨理论中医学的走向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人痘接种术是现代免疫学的先驱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天花在汉末流入中国,晋代葛洪在《肘后救卒方》中首次作了描述并开始有治疗方药,至北宋已可能有种人痘预防天花方法出现,而明代隆庆年间则可肯定有一种人痘中心存在于安徽宁国府太平县。清代康熙帝大力提倡、推广,人痘术同时传到了国外。其中英国的种人痘医生琴纳将之改造成种牛痘术,并最后导致了现代免疫学的诞生和发展,终于在1980年由WHO宣布全球消灭天花。本文论证了从人痘到牛痘发展的历史过程,并且指出:经中国改良以后的人痘术有相当大的安全可靠性,西方人仅仅学去了中国早期的痘浆法,所以危险性相对较大。  相似文献   

5.
<凭山阁留青新集>载有方象瑛所作<种痘小引>一文,对康熙年间种痘术的传播,记录详明,值得重视.<凭山阁留青新集>是一部具有工具书性质的类书,成书于1707年,后因文字狱,被<四库全书>列为禁书.该书编辑者为西冷陈简侯,陈氏"穷搜博辑……无奇不采,无美不收","并以前贤所辑之要录,近人所著的名言……一一递详".方象瑛的<种痘小引>收载于第29卷,属近人所著名言,是<凭山阁留青新集>所收载的唯一一篇名人谈医学问题的文章.  相似文献   

6.
<凭山阁留青新集>载有方象瑛所作<种痘小引>一文,对康熙年间种痘术的传播,记录详明,值得重视.<凭山阁留青新集>是一部具有工具书性质的类书,成书于1707年,后因文字狱,被<四库全书>列为禁书.该书编辑者为西冷陈简侯,陈氏"穷搜博辑……无奇不采,无美不收","并以前贤所辑之要录,近人所著的名言……一一递详".方象瑛的<种痘小引>收载于第29卷,属近人所著名言,是<凭山阁留青新集>所收载的唯一一篇名人谈医学问题的文章.  相似文献   

7.
<凭山阁留青新集>载有方象瑛所作<种痘小引>一文,对康熙年间种痘术的传播,记录详明,值得重视.<凭山阁留青新集>是一部具有工具书性质的类书,成书于1707年,后因文字狱,被<四库全书>列为禁书.该书编辑者为西冷陈简侯,陈氏"穷搜博辑……无奇不采,无美不收","并以前贤所辑之要录,近人所著的名言……一一递详".方象瑛的<种痘小引>收载于第29卷,属近人所著名言,是<凭山阁留青新集>所收载的唯一一篇名人谈医学问题的文章.  相似文献   

8.
《凭山阁留青新集》载有方象瑛所作《种痘小引》一文,对康熙年间种痘术的传播,记录详明,值得重视。《凭山阁留青新集》是一部具有工具书性质的类书,成书于1707年,后因文字狱,被《四库全书》列为禁书。该书编辑者为西冷陈简侯,陈氏“穷搜博辑……无奇不采,无美不收”,“并以前贤所辑之要录,近人所著的名言……一一递详”。方象瑛的《种痘小引》收载于第29卷,属近人所著名言,  相似文献   

9.
<凭山阁留青新集>载有方象瑛所作<种痘小引>一文,对康熙年间种痘术的传播,记录详明,值得重视.<凭山阁留青新集>是一部具有工具书性质的类书,成书于1707年,后因文字狱,被<四库全书>列为禁书.该书编辑者为西冷陈简侯,陈氏"穷搜博辑……无奇不采,无美不收","并以前贤所辑之要录,近人所著的名言……一一递详".方象瑛的<种痘小引>收载于第29卷,属近人所著名言,是<凭山阁留青新集>所收载的唯一一篇名人谈医学问题的文章.  相似文献   

10.
11.
<凭山阁留青新集>载有方象瑛所作<种痘小引>一文,对康熙年间种痘术的传播,记录详明,值得重视.<凭山阁留青新集>是一部具有工具书性质的类书,成书于1707年,后因文字狱,被<四库全书>列为禁书.该书编辑者为西冷陈简侯,陈氏"穷搜博辑……无奇不采,无美不收","并以前贤所辑之要录,近人所著的名言……一一递详".方象瑛的<种痘小引>收载于第29卷,属近人所著名言,是<凭山阁留青新集>所收载的唯一一篇名人谈医学问题的文章.  相似文献   

12.
<凭山阁留青新集>载有方象瑛所作<种痘小引>一文,对康熙年间种痘术的传播,记录详明,值得重视.<凭山阁留青新集>是一部具有工具书性质的类书,成书于1707年,后因文字狱,被<四库全书>列为禁书.该书编辑者为西冷陈简侯,陈氏"穷搜博辑……无奇不采,无美不收","并以前贤所辑之要录,近人所著的名言……一一递详".方象瑛的<种痘小引>收载于第29卷,属近人所著名言,是<凭山阁留青新集>所收载的唯一一篇名人谈医学问题的文章.  相似文献   

13.
中国人痘接种术向西方的传播及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人痘接种预防天花是中国古代医学家的伟大发明。人痘接种技术最先直接从中国传入 英国,在1721-1722年由英国皇家学会主持进行用人痘接种预防天花的人体实验,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人痘接种向西方的传播及实践,是中西医学交流史上的重要事件,值得予以重视并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凭山阁留青新集>载有方象瑛所作<种痘小引>一文,对康熙年间种痘术的传播,记录详明,值得重视.<凭山阁留青新集>是一部具有工具书性质的类书,成书于1707年,后因文字狱,被<四库全书>列为禁书.该书编辑者为西冷陈简侯,陈氏"穷搜博辑……无奇不采,无美不收","并以前贤所辑之要录,近人所著的名言……一一递详".方象瑛的<种痘小引>收载于第29卷,属近人所著名言,是<凭山阁留青新集>所收载的唯一一篇名人谈医学问题的文章.  相似文献   

15.
<凭山阁留青新集>载有方象瑛所作<种痘小引>一文,对康熙年间种痘术的传播,记录详明,值得重视.<凭山阁留青新集>是一部具有工具书性质的类书,成书于1707年,后因文字狱,被<四库全书>列为禁书.该书编辑者为西冷陈简侯,陈氏"穷搜博辑……无奇不采,无美不收","并以前贤所辑之要录,近人所著的名言……一一递详".方象瑛的<种痘小引>收载于第29卷,属近人所著名言,是<凭山阁留青新集>所收载的唯一一篇名人谈医学问题的文章.  相似文献   

16.
<凭山阁留青新集>载有方象瑛所作<种痘小引>一文,对康熙年间种痘术的传播,记录详明,值得重视.<凭山阁留青新集>是一部具有工具书性质的类书,成书于1707年,后因文字狱,被<四库全书>列为禁书.该书编辑者为西冷陈简侯,陈氏"穷搜博辑……无奇不采,无美不收","并以前贤所辑之要录,近人所著的名言……一一递详".方象瑛的<种痘小引>收载于第29卷,属近人所著名言,是<凭山阁留青新集>所收载的唯一一篇名人谈医学问题的文章.  相似文献   

17.
<凭山阁留青新集>载有方象瑛所作<种痘小引>一文,对康熙年间种痘术的传播,记录详明,值得重视.<凭山阁留青新集>是一部具有工具书性质的类书,成书于1707年,后因文字狱,被<四库全书>列为禁书.该书编辑者为西冷陈简侯,陈氏"穷搜博辑……无奇不采,无美不收","并以前贤所辑之要录,近人所著的名言……一一递详".方象瑛的<种痘小引>收载于第29卷,属近人所著名言,是<凭山阁留青新集>所收载的唯一一篇名人谈医学问题的文章.  相似文献   

18.
19.
我科于1983年4月,对81年矿务局小学皮内冻注卡介苗和二矿小学82年皮上冻划卡介苗分别进行了2年和1年阳转率观察。矿务局小学应检281人,实检265人,受检率94.3%。二矿小学应检437人,实检420人,受检率96.1%(见表1)。二校观察时均由原接种人员及原考核人员参加。所用结素为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出品的旧结素原液(批号:812);由我院制剂室稀释成1∶2000溶液,观察方法同前  相似文献   

20.
国内学者戴和壁等、何光篪等、江家元、赵集中等等曾对中国人肺静脉属支的解剖进行了研究与报道,但总的看来,研究的例数还少(右肺204例、左肺154例)。本文的目的是对国人肺静脉属支的解剖提供资料。 材料与方法 用经甲醛溶液固定过的中国成年人左、右肺各50例(年龄、性别均无记载),剥离了肺内支气管、肺动脉、肺静脉等的分支/属支,本文重点观察了肺静脉的属支(图1、2)。 因目前还没有完善与统一的肺静脉属支的命名法,故本文所用名词参照国际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