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地西泮治疗无抽搐ECT后意识障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地西泮治疗无抽搐ECT后意识障碍的疗效及实用性。方法通过复习1999年1年间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施行无抽搐ECT治疗的375例病人,共有10例在治疗过程中出现急性谵妄(急性意识障碍),并均用地西泮加以治疗。结果无抽搐ECT后出现急性谵妄的发生率约为2.67%,在病人意识恢复前通过静脉注射地西泮加以治疗,均得到恢复。结论在无抽搐ECT治疗前适当增加肌松剂(司可林)的剂量以减少ECT后急性谵妄的发生率,地西泮治疗可有效治疗无抽搐ECT后急性谵妄。  相似文献   

2.
磁抽搐治疗(MST)是一种新型的精神障碍物理治疗手段,利用重复经颅磁刺激(r TMS)设备诱发类似于电抽搐治疗(ECT)的抽搐发作而达到治疗目的。初步的动物和人体研究表明MST与ECT疗效相当,且MST产生的认知功能副作用较少。本文对MST的刺激模式、机制、疗效及副作用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本文用美多巴及无抽搐ECT治疗5例巴金森氏病伴抑郁发作,进行自身对照观察。结果发现服美多巴后巴金森氏病症状及体征仅2例好转,抑郁症状无变化;而无抽搐ECT治疗后,1例痊愈,3例好转,3例病人抑郁症状缓解(Hamiltom抑郁量表总分降至17分以下)。提示无抽搐ECT对巴金森氏病伴抑郁发作病人的运动障碍及抑郁症状均有效。  相似文献   

4.
1 概 述电抽搐治疗 (electricconvulsivetherapy ,ECT)是一种重要的精神科躯体治疗方法。改良电抽搐治疗(modifiedelectricconvulsivetherapy ,MECT)可使患者抽搐明显减轻和无恐惧感 ,因其适应征广 ,安全性高 ,并发症少 ,已越来越被精神科医生所重视。MECT中患者通电后出现轻微或不出现外周肌肉抽搐 ,临床医生对评定抽搐时间十分困难。脑电图监护能客观、直观地反映患者皮层癫痫样放电情况 ,给临床医生在治疗时增添了一双眼睛。2 改良电抽搐治疗 (MECT)传统ECT是在患者头部一定位置 ,予以短暂的适量电流刺激 ,引起大脑神经元异常…  相似文献   

5.
各人对电抽搐治疗(ECT),虽有不同的看法,但几乎都认为,对重性忧郁性疾病来说,ECT仍系一种有价值的治疗方法。不少报告企图说明ECT对忧郁性疾病疗效的有关因素,但尚无一致意见。  相似文献   

6.
电抽搐治疗(ECT)至今仍是精神医学领域中最有效的治疗之一,但由于广大群众和部分医务人员对其有效性与安全性认识不足,以致影响广泛应用,许桐道(1985)、高柏良和陈彦方(1986)等人对八十年代初、中期ECT应用情况作过介  相似文献   

7.
电抽搐治疗(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ECT)是精神科常用的治疗手段,但其作用机制尚未明确。磁共振波谱(Proton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MRS)是无创测定活体生化代谢改变的技术,有助于即时了解ECT前后相关脑区的代谢变化。本文将就MRS检测ECT有关生化代谢改变的研究进行综述,以进一步探讨ECT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8.
临床医生早已意识到在ECT过程中,增加电刺激强度会诱发全身性抽搐,而抽搐期缩短则会影响疗效。因此,能安全地延长抽搐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作者85年首先报告对一些抑郁病人,在ECT前静脉注射苯甲酸钠咖啡因(250~1000mg),可增加其抽搐时间和提高治疗效果。为了解标准条件下该方法的效果和安全性,作者对此进行了研究。受试者为重症抑郁(DSM-Ⅲ标准)并适合行ECT的病人,排除心血管或其他躯体疾病者,共8人。女性6人,男性2人。平均年龄55.6±9.12岁。治疗前汉密顿抑郁量表平均得分29.8±6.36。4例为单相,4例双  相似文献   

9.
正电休克治疗(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ECT)通过人工诱发脑部皮层放电来治疗各类精神疾病。20世纪50年代初,由于在传统ECT技术基础上引入肌松剂及麻醉剂,避免了肢体抽搐等并发症,ECT逐渐成为全球范围内治疗精神疾病的常规手段之一。躁狂发作是双相障碍躁狂相的表现形式,以情感高涨、思维奔逸、意志活动增多为主要特点。除药物治疗外,ECT是治疗躁狂发作的重要手段,尤其在治疗急性期躁狂患者时ECT具有起效快且疗效显著的特点。但ECT存在神经认知功能损伤的副反应,并且其确切的疗效机制也尚未阐明。因此本文就近年来有关ECT治疗躁狂发作的研究进展作综述,以期进一步理解ECT的疗效机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电抽搐治疗(ECT)精神分裂症时血清催乳素(PRL),生长激素(GH)水平的变化情况。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对21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在第1、4、6次ECT前后各15分种的血清PRL、GH水平进行比较研究。结果 ECT和PRL和GH水平较ECT前显著升高;各次ECT后PRL和GH的释放值无显著区别。结论 支持精神分裂症的多巴胺功能亢进的假说,ECT具有神经阻滞样抗多巴胺能作用,导致这两种激素水平一过性升高。  相似文献   

11.
ECT与脑CT(英)     
有人假设电抽搐治疗可能导致不可逆的脑损害。在ECT期间或ECT后不久死亡的患者,其尸检发现其神经损害常是由心血管或脑疾患所致。气脑造影和CT研究未发现与ECT有关的异常现象。有些研究发现ECT与脑萎缩有联系,但我们的研究结果与此不符。方法:40例受试者,男12,女28,平均年龄60  相似文献   

12.
垂体前叶释放催乳素实质上是受下丘脑的控制,ECT诱发抽搐发作引起血清催乳素浓度增高,可能反映了下丘脑受刺激的程度。本文作者为了验证ECT治疗忧郁症的作用机制是通过刺激下丘脑的假说,对16例优郁症的男性病人进行了研究,探讨ECT时的催乳素反应。ECT治疗每周三次,治疗前给予阿托品,琥珀酰胆碱等药物,随机采用双侧或单侧电极。在治疗过程中,仅允许使用巴比  相似文献   

13.
电休克治疗(ECT)又称电抽搐治疗或电痉挛治疗,是利用适宜电流刺激大脑,引起病人短暂意识丧失和全身痉挛发作,以达到控制精神症状的一种治疗方法。此种治疗方法简单易行,不良反应小,除药物治疗外,是精神科临床最常用的治疗方法。由于患者对ECT缺乏了解,因而产生一系列心理问题而  相似文献   

14.
认知功能损害被认为是患者接受一系列电抽搐治疗(ECT)后的主要后遗症状。经ECT后许多患者有逆行性和顺行性记忆障碍,但几个月后症状会明显消失。在长期接受ECT的患者中,有重度认知机能退化者,常被认为是ECT的后果。经过长期神经心理学的临床观察,认为ECT不会导致严重认知缺陷。本文作者收集了一生接受100次以上正弦波改良ECT病人认知缺陷和记忆障碍方面原始的资料。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1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电休克治疗(ECT)时抽搐时间、昏迷时间与记忆损害及催乳素(PRL)释放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发现抽搐时间、昏迷时间与记忆损害程度无相关,抽搐时间和昏迷时间与PRL释放程度无相关。对其产生的可能原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国外八十年代的电抽搐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抽搐治疗(ECT)自 Cerletti 与 Bini 于1938年倡用以来已近半个世纪。在50年代随着精神药理学的兴起,ECT 逐渐少用。但ECT 的作用迅速,且对某些病例有较好疗效,因而它在精神疾病的躯体治疗中仍能保持一席重要地位。由于“电”与“休克”在人们心目中被看作是一种危险事物,故ECT 较难为公众所接受。  相似文献   

17.
编辑先生: 与有抽搐电休克(ECT)相比,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在操作上要复杂得多,对患者而言,他有什么优点和长处?请专家指导,以作为我们考虑引进这一治疗时参考。谢谢。  相似文献   

18.
随着抗精神病药物和现代ECT的应用,传统ECT逐步被淡忘,但作为一种传统的治疗手段,对某些患者有特别的疗效,但同时也存在有不少的副作用。本文报告的是1例在无任何禁忌症下,应用传统ECT治疗后出现哮喘发作的病例,供大家探讨。 患者男性,26岁,农民。以妄想、兴奋燥动、伤人而入院,入院后被约束,给予氯丙嗪150mg/日。患者拒绝进食,经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未发现阳性体征,第3日给予ECT治疗,治疗过程顺利,抽搐完全,呼吸恢复良好。约10分钟后,患者  相似文献   

19.
电休克治疗(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ECT)是通过给予患者头部适量的电流刺激,导致大脑皮层特定区域癫痫样放电达到控制精神症状的目的的一种治疗手段,后在传统治疗基础上给予麻醉剂和肌松剂,消除了患者紧张情绪和各种副作用,被称为无抽搐电休克( modified 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MECT)或改良电休克治疗.近年来相关研究很多,关于ECT或MECT在精神科各类疾病治疗中仍然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现就近几年ECT或MECT在精神疾病治疗的研究新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Pippard和Ellam(1981)报告在英国的一次电休克治疗调查中发现低年医生判断抽搐发作时间易发生错误。美国精神学会(APA 1978)建议ECT时常规进行EEG监护。本文作者对此做了研究。方法本组患者每周进行两次ECT。34名病人,主要是抑郁症(n=21)和精神分裂症(n=9),进行了169次双侧ECT(每人5次)。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