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 毫秒
1.
目的:探讨肝脏胆红素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B-UGT)的产前发育规律。方法:取不同孕周胎肝及成人肝脏,用Black方法,测定肝脏B-UGT活性。结果:成人肝脏该酶活性均值为1768.63μg/h·g-1肝脏,13~28孕周和~38孕周胎肝该酶活性均值分别是14.37和25.15μg/h·g-1肝脏,分别是成人酶活性的0.84%和1.42%,三组酶活性经秩和检验统计,P<0.005。结论:肝脏B-UGT宫内发育特征非常缓慢。本研究是国内首次报告,为新生儿黄疸中肝酶发育不成熟理论提供实验依据,对指导酶诱导剂的使用,减少高胆所致的伤残促进优生优育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克隆大花红景天Rhodiola crenulata尿苷二磷酸葡萄糖基转移酶基因组DNA,并利用生物信息学对其编码区与启动子进行分析。方法 以大花红景天为样品,采用优化的CTAB法提取大花红景天基因组DNA,并利用hiTAIR-PCR技术经过3次步移获得大花红景天UDPGT(RcUDPGT)基因DNA序列,并利用生物信息学对其进行分析。结果 克隆得到RcUDPGT基因的DNA序列2 977 bp,其中包含1 499 bp的编码区域(包括82 bp的内含子序列)和1 500 bp的编码区5’上游侧翼域序列(包括启动子区域)。生物信息学分析证明该序列为UDPGT基因且与其他植物UDPGT同源,具有亲水性且定位于细胞质中,三级结构预测表明该基因编码的蛋白具有UDPGT功能结合位点。启动子分析表明其存在光响应、厌氧响应、热响应、低温响应、压力与防御响应和花色素苷合成响应元件等。结论 克隆的RcUDPGT基因结构完整,具有典型的功能结合位点,为红景天分子生物学与代谢工程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UGT)是体内重要的药物代谢Ⅱ相酶,具有明显的基因多态性。评价基因多态性对疾病易感性影响的重要性,建立基因多态性数据库并进行致病基因 疾病易感性的种群研究具有深远意义。本文拟就人UGT基因多态性及相关疾病易感性进行简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从胆红素-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UGT1A1)角度探讨新生儿黄疸的遗传学基础,探讨UGT1A1基因编码区G71R、P229Q突变型与广西地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关系。方法:33例病因不明的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作为病例组,27例生理性黄疸新生儿作为对照组。采用聚合酶链反应结合等位基因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点杂交法(PCR-ASO)检测总共60例UGT1A1基因编码区G71R、P229Q基因突变。结果:高胆红素血症组与生理性黄疸组G71R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21.21%及5.56%,高胆红素血症组G71R基因频率显著高于生理性黄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9872,P〈0.02),高胆红素血症组及生理性黄疸组共60例样本均未发现P229Q突变型。结论:G71R突变型与广西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密切相关,P229Q突变型可能与广西新生儿黄疸发生无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1个非溶血性未结合胆红素增高黄疸家系的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UGT1A1)基因突变情况。方法选择河南省濮阳市油田总医院儿科2010年11月收治的1例持续非溶血性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患儿为研究对象,对该患儿及其家族成员UGT1A1基因的5个外显子以及外显子与内含子连接区域进行DNA序列分析。结果先证者UGT1A1基因存在3个突变位点,即第1外显子第211位的鸟嘌呤(G)转换为腺嘌呤(A),导致编码蛋白第71位甘氨酸(Gly)变为精氨酸(Arg),即211G>A(G71R);为杂合改变;5号外显子第1 456位的胸腺嘧啶(T)颠换为鸟嘌呤(G),导致编码蛋白第486位酪氨酸(Tyr)变为天门冬氨酸(Asp),即1 456T>G(Y486D),为纯合突变,根据临床表现,诊断为Crigler-Najjar综合征Ⅱ型,其祖父和其父亲婴儿期有反复黄疸病史,UGT1A1基因存在2个突变位点,即211G>A(G71R)和1 456T>G(Y486D),均为杂合改变。结论对于临床上持续未结合胆红素增高的患者,进行UGT1A1基因突变分析能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胆红素和胆汁酸是否通过调节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 (UGT)的表达来加速自身的代谢。方法 :应用原始鼠肝细胞培养和Northen斑迹杂交技术 ,观察胆红素和胆汁酸处理肝细胞前后UGT同工酶mRNA的变化。结果 :用胆红素处理肝细胞 2 4h ,UGT1A1和UGT1A5mRNA的表达显著增加 ,分别为对照组的 16 3%和 133%。当肝细胞暴露于胆酸、鹅脱氧胆酸、脱氧胆酸、猪脱氧胆酸和石胆酸时 ,UGT2B1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增高 ,分别为对照组的 15 4 %、16 0 %、138%、15 3%和 149%。猪脱氧胆酸亦增加UGT2B3mRNA的表达。结论 :胆红素和胆汁酸可调节UGT的表达 ,这种调节可能会在清除病理性增高的胆红素和胆汁酸中起代偿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肝硬化对小鼠肝脏羧酸酯酶(CE)及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UGT)的影响。方法实验分4组:A组为正常对照组,B,C,D组分别为肝硬化造模1,2,3月组。用分光光度法及RT-PCR检测肝脏CE及UGT活性及其mRNA表达。结果A,B,C,D组CE活性分别为2.1±0.2,1.8±0.4,1.5±0.1,1.2±0.1, 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CE mRNA表达分别为1.0±0.3,0.9±0.5,0.8±0.3,0.7±0.3,仅A组与D组间差异有显著意义。CE活性及其mRNA表达与肝硬化程度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7,0.48。UGT活性分别为3.3±2.6, 3.7±2.3,4.2±2.5,4.5±3.1,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UGT1A1 mRNA分别为1.4±0.2,1.1±0.1,0.9±0.1,0.6±0.1,除B,C组外各组间差别有显著性。UGT1A1 mRNA表达与肝硬化程度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82。结论肝硬化时小鼠肝脏CE活性下降,mRNA表达下调,且与肝硬化程度呈负相关;UGT活性无明显变化,但是UGT1A1 mRNA表达下调,也与肝硬化程度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肝炎和肝硬化疾病对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UGT)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应用RT-PCR和Southern杂交技术,观察肝硬化和肝炎患者肝脏组织中UGT同工酶mRNA表达水平的差异,以及炎症和纤维化程度对UGT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肝硬化组和肝炎组UGT2B15的mRNA的水平增高为210%和227%(P<0.05),UGT1A6的mRNA的水平增高为155%和166%(P>0.05)鸦纤维化对UGT2B15RNA的表达有显著的影响,与0级纤维化相比较,4、1、2级纤维化患者UGT2B15mRNA水平分别为172%、208%和243%,三级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1、2级纤维化患者UGT2B7mRNA水平分别为192%、208%和156%,三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炎症程度对大多数UGT同工酶的表达无明显影响。结论:肝炎和肝硬化可影响肝脏UGT同工酶的表达水平;纤维化对UGTmRNA的表达有显著的影响,炎症程度对大多数UGT同工酶的表达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疏肝利胆中药升清胶囊防治胆色素结石的作用机制。方法:以原代细胞培养方法建立胆色素结石豚鼠肝细胞模型,采用血清药理学方法制备不同浓度含升清胶囊药物血清;以RT-PCR法检测不同浓度含药血清对于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B-UGT)mRNA的影响。结果:升清胶囊可增强肝细胞内B-UGT的mRNA表达,且随着用药浓度的增加肝细胞内B-UGT mRNA表达呈上升趋势。结论:升清胶囊防治胆色素结石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强肝细胞B-UGT mRNA表达,进而改善胆红素代谢、抑制致石性胆汁的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10.
Sun YP  Tan L  Wang Y  Song JH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29):2033-2035
目的探讨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1A6(UGT1A6)基因多态性对丙戊酸钠血药浓度的影响。方法选择单药服用丙戊酸钠且无肝肾功能异常的癫痫患者67例,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分析患者的UGT1A6基因552位点的多态性;同时应用荧光偏振免疫法(FPIA)测定患者丙戊酸钠的血药浓度。结果67例患者中UGT1A6的552位点基因型为A/A,A/C及C/C的例数分别40(59.7%)、24(35.8%)及3(4.5%)。A/A组标准血药浓度均值(4.32±0.21)μg·kg·ml^-1·mg^-1和A/C组(3.43±0.30)μg·kg·ml^-1·mg^-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含有C等位基因的A/C及C/C作为一组[标准血药浓度均值(3.40±0.28)μg·kg·ml^-1·ng^-1]与A/A组比较,其标准血药浓度均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UGT1A6是丙戊酸钠的代谢酶,UGT1A6基因多态性可影响丙戊酸钠的代谢,UGT1A6基因552位点含有C等位基因的患者应用丙戊酸钠应较常规增加用药剂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ECLI)与放射免疫法(RIA)在检测血清甲状腺激素结果的可靠性及方法学的便利性上是否更具优势。方法 利用两种方法分别检测甲状腺激素(FT3、FT4、TSH),并进行精密度、线性范嗣、灵敏度、回收率等方面的比较。结果 电化学发光法在精密度、线性范围、灵敏度、回收率等方面均优于放射免疫法,且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电化学发光法比放射免疫法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超排卵周期中卵巢不同反应组患者的卵泡液E-cadherin、N-cadherin、雌二醇、孕酮的表达及相互关系.方法对70例因输卵管、男性因素不孕患者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按取卵时卵泡发育数目不同分为低反应组、高反应组及正常反应组.用ELISA法及CL法分别测定各组卵泡液中E-cadherin、N-cadherin、雌二醇、孕酮水平,并作比较分析.结果高反应组N-cadherin显著高于正常反应组(P<0.05).低反应组E-cadherin显著高于正常反应组(P<0.05).低反应组FSH用量明显高于正常反应组及高反应组(P<0.05),且与E-cadherin呈正相关.高反应组雌二醇水平明显高于其余各组(P<0.05),低反应组孕酮水平明显高于其余各组(P<0.05).结论高反应组患者卵泡群发可能与卵泡局部N-cadherin的高表达有关,而低反应组卵泡发育受阻可能与高E-cadherin水平有关,使卵泡对FSH反应性降低并有黄素化倾向.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探讨难治性抑郁症的临床特征与血清甲状腺激素相关性。方法对43例难治性抑郁症患者和48例非难治性抑郁症患者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 HAMD17)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 HAMA)进行评估,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两组患者血清TSH、TT3、TT4、FT3、FT4水平;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t检验;验证FT3与是否患TRD的关系:logistic回归分析中以FT3为自变量,是否患TRD为因变量,分析FT3的降低程度与发生TRD风险大小之间的量化关系;通过ROC曲线评价FT3在TRD中的诊断价值。结果难治性抑郁症组(TRD组)与非难治性抑郁症组(非TRD组)比较,起病年龄TRD组[(16.98±2.25)岁]比非TRD组[(23.50±3.38)岁]更早,受教育年限TRD组[(8.53±1.72)年]比非TRD组[(11.04±2.07)年]更短,总病程及本次发病病程TRD组[(10.14±6.47)年,(60.35±23.64)月]比非TRD组[(5.48±4.15)年,(5.00±3.40)月]更长,HAMD总分及其行为阻滞因子分TRD组[(19.09±1.59)分,(8.72±0.98)分]比非TRD组[(15.69±2.38)分,(4.98±1.63)分]更高,甲状腺激素中FT3值TRD组[(3.92±0.15)pmol/L]比非TRD组[(4.16±0.20)pmol/L]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FT3每降低0.1 pmol/L,发生TRD的危险性上升1.006倍[ OR=2.006,95%CI =(1.501,2.681)]。 ROC曲线下面积为0.821(P<0.001),其95%置信区间为(0.734,0.907)。结论难治性抑郁症患者病程更长,起病更早,文化水平更低,HAMD总分更高,阻滞症状更重,血清FT3水平更低;FT3对诊断TRD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绝经前后妇女性激素6项与骨质疏松的关系,为指导骨质疏松患者的性激素替代治疗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88例妇女分成绝经前期(1组)、围绝经期(2组)和绝经后期(3组)三组,分别抽血测定性激素6项:雌二醇(E2)、催乳素(PRL)、促卵泡成熟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孕酮(P)、睾酮(T),并于当月测量右跟骨定量超声。结果1组E2:(98.32±11.64)Pg/ml、T:(0.39±0.03)ng/ml、BUA:(66.3±4.6)dB/MHz、SOS:(1 527±26)m/s、SI:(91±10)%。2组E2:(47.27±6.62)Pg/ml、T:(0.25±0.02)ng/ml、BUA:(64.7±3.8)dB/MHz、SOS:(1 499±28)m/s、SI:(82±13)%,与1组比较除BUA外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3组E2:(9.46±1.4)Pg/ml、T:(0.12±0.01)ng/ml、BUA:(54.2±5.1)dB/MHzS、OS:(1 470±47)m/s、SI:(60±12)%,与2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妇女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发展与血性激素6项中E2及T的进行性下降有密切的关系,治疗上宜采用补充雌激素为主结合补充孕激素和雄激素的性激素替代疗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男性性激素水平与冠心病(CHD)及其各种传统危险因素之间的相关性。方法以115例接受选择性冠脉造影检查的男性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分为CHD组(75例)和对照组(40例)。采用放免法测定雌二醇(E2)、睾酮(T)、孕酮(P)、脱氢表雄酮(DHEA)和硫酸脱氢表雄酮(DHEAS)。比较2组之间性激素水平的差异及其与各种传统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CHD组患者血清T、DHEA和DHEAS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糖尿病、吸烟史及体质量指数与雌、雄激素水平分别具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高血压和一些血脂指标则仅与雄激素水平相关。结论血清雄激素水平降低与男性CHD发病相关;性激素内环境紊乱可影响CHD传统危险因素的表达进而影响男性CHD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呼吸衰竭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96例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病情分为急性呼吸衰竭组(45例)和慢性呼吸衰竭组(51例),同时选取健康体检的正常人(48例)作为对照组,分析比较三组对象的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n)、总甲状腺激素(n)、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n)、游离甲状腺素(n)、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急性呼吸衰竭组患者,TT3、TT4、FTT3、FT4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TSH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慢性呼吸衰竭组患者TT3、TT4、FT3均低于对照组(P〈0.01),而FT4和TSH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急性呼吸衰竭组患者TSH水平高于慢性呼吸衰竭组(P〈0.01)。结论对呼吸衰竭患者进行甲状腺激素水平的测定,有助于对疾病的评估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痛风/高尿酸血症(HUA)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及瘦素的变化.方法 选取2011年3月至2011年8月在天津医科大学代谢病医院痛风专科住院的原发性痛风96例(男87例,女9例)及HUA患者65例(男30例、女35例)及同期在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59例(男36例、女23例).测定(1)血生化指标.(2)甲状腺功能.(3)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瘦素.结果 (1)痛风组和HUA组的亚临床甲减检出率分别为7.29%、15.38%,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0).(2)痛风及HUA组BMI、SBP、TG、总胆固醇(CHO)、促甲状腺激素(TSH)、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瘦素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而游离甲状腺素(FT4)低于对照组(P<0.05).(3)以TSH为因变量,以性别、年龄、BMI、血清尿酸(SUA)、肌酐清除率(Ccr)、FT4为自变量作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女性、年龄、BMI、SUA、FT4、HOMA-IR、瘦素进入回归方程(β=-0.27、0.832、0.946、0.198、-0.942、0.895、0.650).结论 原发性痛风/HUA患者亚临床甲减检出率明显升高,且女性高于男性.女性、年龄、BMI、SUA、FT4、HOMA-IR、瘦素是TSH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胰岛素抵抗明显,瘦素水平高的痛风/高尿酸血症患者发生甲状腺功能低下的几率增加.  相似文献   

19.
充血性心力衰竭时甲状腺激素的变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本实验通过测定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以探讨其变化规律及临床意义.方法用放射免疫分析测定技术(RIA)检测36例健康对照组和93例心衰组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结果心衰组和对照组相比T3、FT3降低,rT3升高(P<0.05),其中Ⅱ、Ⅲ、Ⅳ级心功能组和对照组相比(P<0.05),级间比较(P<0.05).结论CHF患者伴有甲状腺激素的变化,其程度与CHF的原发病无关,而与心衰程度有关,如持续低下提示心功能差,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