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严重烧伤患者肠道菌群失调症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重烧伤患者肠道菌群失调症的防治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张诚于晟钟晓玲李雪琴黎阳(兰州370050)严重烧伤患者由于长时间大剂量应用广谱抗生素,导致肠道菌群失调症的发生率有所上升,对患者预后造成不良影响。我科自1982~1992年,共发生9例肠道菌群失调症... 相似文献
2.
3.
《人人健康:医学导刊》2000,(11)
正常大肠内每克粪便中含107~1012个微生物,在大便正常菌谱中,常住菌占90%以上,其中普通大肠杆菌与肠球菌各占一半,过路菌(如类大肠杆菌、产气杆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肺炎杆菌)不超过10%,芽胞菌与酵母菌虽也称为常住菌,但数量不超过总菌数的10%。各菌群间按一定比例组合,互相制约,互相依存, 相似文献
4.
头孢哌酮治疗下呼吸道感染致肠道菌群失调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口服米雅BM片对头孢哌酮治疗中、重度下呼吸道感染所致的肠道菌群失调和继发真菌感染的防治作用。方法 按APACHEⅡ评分标准共入选85例(中度49例,重度36例)中、重度下呼吸道细菌性感染的住院患者,随机分配至单纯应用头孢哌酮组和头孢哌酮加用米雅BM片组;根据血液常规,生化、X线胸片,痰病原菌检查结果判定疗效,根据粪便常规,痰病原菌检查结果判定肠道菌群失调和继发真菌感染的情况。结果 头孢哌酮对中、重度下呼吸道细菌感染均有较为理想的疗效。两组临床有效率分别达72.09%和73.81%;单用头孢哌酮致中,重度下呼吸道感染患者肠道菌群失调的发生率,以及致重度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继发真菌感染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头孢哌酮加用米雅BM片组。结论 米雅BM片能有效地防治广谱抗生素在抗感染治疗中引起的肠道菌群失调和继发真菌感染。 相似文献
5.
肠道菌群失调症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健康人的胃肠道内寄居着种类繁多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被称为肠道菌群。肠道菌群按一定的比例组合,各菌群间互相制约、互相依存,在质和量上形成一种生态平衡。一旦机体内外环境发生变化,如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敏感肠菌被抑制,未被抑制的细菌则乘机繁殖,从而引起菌群失调,其正常生理组合被破坏,产生病理性组合而引起临床症状,称为肠道菌群失调症。其诱因还包括急性感染、激素治疗、X线照射及大面积烧伤、手术等。本症的发生率约为2%~3%。 相似文献
6.
细菌性感染依然是大面积烧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防治感染仍是救治的重要课题。烧伤,尤其是大面积深度烧伤,由于皮肤损害、创面裸露,加之创伤应激、休克、固有免疫功能抑制等因素同时或相继发生,创面极易发生感染,轻者可贻误愈合,重则可诱发脓毒症,甚至多脏器功能衰竭,成为烧伤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烧伤感染一直是烧伤临床工作所关注研究的热点。现就烧伤病程中感染与防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马英风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13):2824
滥用抗菌药物是全球性各级医院的公共卫生问题,高原地区也不例外。长期大量使用抗菌药物引起的菌群失调症时有发生,尤其是多见于肠道菌群失调症,临床表现为腹泻。 相似文献
8.
李腾海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04,(Z1)
笔者现将近10年来接诊的23例儿童肠道菌群失调症分析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23例患儿,男14例(60.9%),女9例(39.1%);年龄最大11岁,最小者仅8个月,平均年龄5.6岁。临床表现均为顽固性腹泻稀便、水样便或糊状便,伴腹痛,无发热及里急后重;2例病情重者伴有轻-中度脱水症状。化验检查:(1)大便常规分析显示为稀便或水样便,WBC少量,偶见RBC及脂肪粒。(2)外周血常规分析均在正常范围。(3)大便培养情况见后文所述。究其病因全是因为呼吸道或消化道感染性疾病长期(连续用药10d以上)、大量应用广谱强效抗菌药物所致。临床一旦确诊为肠道菌群失调症,治疗当以停用一切抗生素,应用肠道微生态制剂,辅以必要的支持对症治疗,病程短者7d完全缓解,长者1个月左右方可消除症状。 相似文献
9.
肝硬化患者肠道菌群失调症在临床上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虽然微生物学及免疫学研究,从多方面提出了关于肝硬化患者存在肠道菌群失调的观点,尤其是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倾向于肠道细菌移位的观点,但临床治疗难以奏效或无从下手,我科自2003年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调整肠道菌群,现将观察结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 探讨肠道菌群失调对流感病毒感染小鼠急性肺损伤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流感病毒对照组、甲硝唑模型组,每组12只。甲硝唑模型组小鼠用甲硝唑(18 mg/mL)连续灌胃8 d,于d9滴鼻甲型流感病毒A/PR/8/4稀释液(103pfu/鼠),构建肠道菌群失调小鼠感染流感病毒的模型。观察各组小鼠肺组织及盲肠的病理变化,检测肺组织中脂多糖LPS及炎性相关因子肿瘤坏死因子 - α(Tumor necrosis factor - α,TNF - α)、白介素 - 1β(Interleukin - 1β, IL - 1β)、白介素 - 6(Interleukin - 6,IL - 6)、干扰素 - β(Interferon - β,IFN - β)水平,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定位肺组织Toll样受体4(Toll - like receptor 4, TLR4)表达情况。结果 甲硝唑模型组小鼠肺及盲肠组织炎症损伤和病理改变情况较比病毒对照组更加严重,同时小鼠肺组织中LPS含量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NF - α、IL - 1β、IL - 6、IFN - β水平明显升高(P<0.05)。TLR4在甲硝唑模型组小鼠肺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病毒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肠道菌群失调引起LPS/TLR4通路激活,从而上调小鼠肺组织流感病毒所致的炎性风暴,进一步加重流感病毒引起的组织病理改变。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肠道菌群失调对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儿童免疫功能的影响,为RRTI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4年5月-2016年9月期间在潍坊市益都中心医院及青州市中医院就诊的RRTI的儿童,根据是否存在肠道菌群失调又分为菌群失调组和非菌群失调组,随机抽取在同时期内到医院就诊的非RRTI 8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3岁、3~6岁、>6岁年龄段的各组儿童肠道菌群失调的情况,同时对比其免疫球蛋白水平。结果 RRTI组菌群失调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尤其是在<3岁、3~6岁年龄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RTI组在<3岁、3~6岁年龄段的Ig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gM、Ig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肠道菌群失调可能是6岁以下儿童RRTI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这可能与肠道菌群失调后造成的免疫球蛋白的降低有关,及时检测肠道菌群、改善肠道微生态环境对预防RRTI的发生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老年人抗生素相关性肠道菌群失调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目的探讨老年感染患者应用抗生素导致肠道菌群失调的特点。方法分析28例老年患者经用抗生素治疗后出现腹泻的临床资料;检测方法为定性、定量对患者粪便进行需氧、厌氧的主要菌种分析。结果表明当抗生素诱发的肠道菌群失衡时,肠道菌群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即生理性细菌明显减少,而需氧性菌及兼性厌氧菌数量增加。结论临床上对使用抗生素治疗的老年患者进行肠道菌群的监测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4.
老年人抗生素相关肠道菌群失调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目的 探讨老年感染患者应用抗生素导致肠道菌群失调的特点。方法 分析28例老年患者经用抗生素治疗后出现腹泻的临床资料;检测方法为定性、定量对患者粪便进行需氧、厌氧的主要菌种分析。结果 表明当抗生素诱发的肠道菌群失衡时,肠道菌群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即生理性细菌明显减少,而需氧性菌及兼性厌氧菌数量增加。结论 临床上对使用抗生素治疗的老年患者进行肠道菌群的监测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5.
16.
17.
吴兆玲 《安徽预防医学杂志》1998,(4)
烧伤感染的防治及护理吴兆玲(安徽省建委医院230022)1临床资料1.1烧伤原因,面积深度及例数:80例烧伤患者,系沸水、沸油、钢水、火焰、爆炸、蒸气所致,烧伤面积<10%40例,11%—20%26例,21%—30%12例,>50%2例,进行手术切痂... 相似文献
18.
加拿大研究人员研究证明.肠道内的细菌影响大脑的化学反应和行为举止。这是一个重要发现,因为不少常见肠胃疾病往往伴随着情绪焦虑和抑郁。此外.科学家怀疑一些精神疾病也可能与肠道内菌群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引起的肠道菌群失调(杆菌和球菌比例倒置、细菌计数减少、真菌感染),探讨抗菌药物对人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对在某院消化内分泌科住院且使用抗菌药物的患者,采用粪便涂片法观察肠道菌群的变化。结果粪便杆菌和球菌比例倒置、细菌计数减少与抗菌药物应用种数及疗程相关;真菌感染与用药种数及疗程无相关性。结论抗菌药物使用种数多、疗程长均会引起患者肠道菌群失调,临床医师应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同时应监测肠道菌群的变化。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人群所占比例越来越高.肥胖不仅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不便,同时也对身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肥胖与糖尿病、心脑血管病等一些代谢相关性疾病的发生息息相关.所以,人们一旦身体肥胖,其他疾病的发生风险就会增加,严重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近年来大量研究发现,肠道菌群失调与肥胖的发生密切相...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