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郑璇  张玉环  史雪勤 《护理研究》2006,20(5):381-382
介绍了减少静脉输液过程中产生气体的一些技巧,如减少和避免加药过程产生气泡,排气时输液瓶的适宜高度,输液器内减少气泡的方法等。  相似文献   

2.
静脉输液是临床工作中应用最广泛的治疗手段之一,是抢救急、危、重症患者生命过程中最方便、最快捷、最有效的给药途径.静脉输液也是临床护士必须熟练掌握的一门基本技术,是护理教学和技能考核的重要内容.在医疗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如何提高医疗质量、更好地为患者服务,是摆在医务工作者面前的不能回避的问题.作为医疗工作重要组成部分的护理工作越来越显示出重要作用.静脉输液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反映出护士个人、护士所在科室甚至一个医院的护理水平,必须做细、做好.  相似文献   

3.
静脉输液是临床护士必须掌握的常规护理操作技术,笔者从事临床护理工作10年,将静脉输液中应注意的4个技巧问题,总结如下。1排气的技巧排气时把茂非氏滴管下段盘在手中顺提上举,使滴壶倒转向上打开输液管调节器,当液体流入滴壶1/3时关紧调节器放下手中输液管,待滴壶下少量空气自动逸上滴壶里的液面后,打开调节器使液体成滴状流下而不能成线状,因成线状压力大,可将滴壶上部气体压入下段管而形成较多气泡;当药液从针头流出时,可将调节器向上推至滴壶下关紧,排气成功。2选血管的技巧2.1老年人手足背静脉输液法年老体弱及患多种慢性病患者手足静…  相似文献   

4.
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技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和抢救患者的主要手段之一,是护士必须掌握的一项常规护理技术操作,也是护理教学和技能考核的重要内容。对于一般的静脉,做到一针见血并不难,但对于慢性病多、皮肤松弛、皮下组织少、血管脆性大、弹性下降、长期输液的老年患者就需要掌握一定的穿刺技巧。笔者从事老年护理工作十多年,对老年患者静脉输液进行了认真的观察与探讨,积累了一定经验,现将老年患者静脉输液中(除按操作规程外)需特别注意的技巧问题做了如下总结。[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静脉输液中应注意的技巧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静脉输液是临床护士必须掌握的常规护理技术操作,笔者从事临床护理30年,在静脉输液操作上进行了认真的观察与探索,积累了一些经验,为了达到促进护理业务进步的目的,总结出静脉输液中应注意的7项技巧:(1)配制液体的技巧;(2)排气的技巧;(3)选血管的技巧;(4)控制滴速的技巧;(5)更换液体的技巧;(6)拔针的技巧;(7)有利于患者康复的技巧。  相似文献   

6.
为老年患建立和维持静脉通道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该就常见问题提供相关技巧,以增加成功的选择。  相似文献   

7.
笔者进行护理技术操作静脉输液时,经常得到有输液经历的患者的赞许。结合多年的临床工作经验及基础知识原理,笔者就静脉输液过程中的几点技巧和方法谈一下。  相似文献   

8.
为了减轻输液患者的疼痛,促进康复,不断提高护理技术水平,提高输液质量,本文针对外周静脉输液中输液排气、药液配制、血管的选择及穿刺、进针的深浅度、滴速的控制、输液后的拔针及按压等操作技术进行分析探讨,以减轻输液中的不良反应及病人痛苦.  相似文献   

9.
浅谈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技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婴幼儿头皮血管较丰富,成网状分布,头皮脂肪少,浅表易见,且静脉窦较少,头皮静脉易于固定,患儿体位舒适,既不影响患儿肢体活动和保暖,也不影响诊疗和护理,因此儿科常选择头皮静脉输液,但是要想提高成功率,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笔者总结如下经验,供大家参考。[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11.
我国危重病人静脉输液的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敖薪 《护理研究》2006,20(8):2165-2168
静脉输液是抢救危重病人的重要手段,广泛应用于临床。目前,随着医疗与科技的发展,静脉输液也有了新的发展,更有利于临床应用,减轻病人痛苦,提高其质量。  相似文献   

12.
敖薪 《护理研究》2006,20(24):2165-2168
静脉输液是抢救危重病人的重要手段,广泛应用于临床。目前,随着医疗与科技的发展,静脉输液也有了新的发展,更有利于临床应用,减轻病人痛苦,提高其质量。  相似文献   

13.
注射贴在静脉输液中的应用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程霖 《护理研究》2004,18(18):1663-1664
[目的 ]观察注射贴在同一病人静脉输液中扩张局部血管和减轻局部疼痛的效果。 [方法 ]观察比较 40例静脉输液病人使用注射贴前后局部血管外径值、局部疼痛的变化。 [结果 ]使用注射贴后局部血管外径大于使用注射贴前 ,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 .0 0 1) ;使用注射贴后局部疼痛程度也明显轻于使用前 ,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0 1)。 [结论 ]静脉输液前使用注射贴可有效扩张局部血管和局部镇痛。  相似文献   

14.
内科住院患者静脉输液的健康教育   总被引:21,自引:4,他引:17  
对85例内科住院患及陪护人员进行静脉输液的健康教育,采取口头教育与书面教育、示范性教育与随机性教育相结合的方法,按规范内容指导患做好输液前的准备、输液中的配合和输液后的护理。结果提高了患和陪护人员的自我护理能力,减轻了患输液过程中的心理压力,增进了他们对护士的理解和配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输液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08年9月儿科门诊静脉输液76例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头皮针穿刺,实验组采用静脉留置针穿刺,比较两组病人的输液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病人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并发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静脉留置针可减少静脉穿刺次数,减轻患儿痛苦,减少并发症,提高满意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直型留置针与Y型留置针在临床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80例患者分为直型留置针组和Y型留置针组,各90例,观察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堵管率、留置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和患者舒适度。结果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患者舒适度、留置时间和堵管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直型留置针较Y型留置针穿刺成功率高、堵管率低、留置时间长、患者舒适度好,能更安全地应用于临床,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靶控输注瑞芬太尼与恒速输注右美托咪定对小儿全凭静脉麻醉苏醒期拔管反应及躁动的影响。方法将90例择期全凭静脉麻醉下行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瑞芬太尼组(R组)和右美托咪定(D组)。麻醉诱导后D组静脉持续输注右美托咪定0.3μg·kg-1·h-1直至气管导管拔出。手术结束前2 min,C组和D组停用异丙酚和瑞芬太尼;R组停用异丙酚,将瑞芬太尼的TCI浓度调整为1.5 ng/ml直至气管导管拔出。记录泵注右美托咪定前(T0)、手术结束时(T1)、拔管前1 min(T2)、拔管时(T3)和拔管后1 min(T4)、5 min(T5)、10 min(T6)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记录停用异丙酚至拔管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呛咳反应评分;根据儿童麻醉后躁动评分(PAED)和改良加拿大东安大略儿童医院疼痛评分量表(m-CHEOPS),拔管后每5 min对患儿进行躁动和疼痛评分,记录所得最高值作为监测有效值。结果与T0时比较,C组T2~T6时、R组T5~T6时MAP和HR均显著升高(P<0.05),D组各时点MAP与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C组比较,R组T2~T4时、D组T2~T6时MAP与HR均较低(P<0.05);与R组比较,D组T5~T6时MAP与HR较低(P<0.05)。三组患儿拔管时间、睁眼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时呛咳反应评分R组与D组显著低于C组(P<0.05),PAED评分和疼痛评分D组显著低于C组(P<0.05)与R组(P<0.05)。结论靶控输注瑞芬太尼(1.5 ng/ml)与恒速输注右美托咪定(0.3μg·kg-1·h-1),均能有效抑制小儿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全凭静脉麻醉苏醒期的拔管反应,且不延长麻醉苏醒时间。恒速输注右美托咪定还能减少患儿术后躁动的发生,更适用于小儿全麻苏醒期。  相似文献   

18.
An in vitro study was conducted to determine the maximum flow rates that can be obtained with commercially available intravenous (IV) catheters, when infusion pressure and IV tubing size are modified. Standard tubing (3.2 mm ID) and two sizes of experimental large-bore tubing (5.0 mm and 6.4 mm ID) were tested with tap water and diluted packed cells (hematocrit 45) at 600 mm Hg, 300 mm Hg, and gravity flow infusion pressure. The maximum flow rate obtained was 3,158 ml/min for tap water and 3,000 ml/min for diluted packed cells. The increases in flow rates from gravity to 300 mm Hg and from gravity to 600 mm Hg are significant (P less than 0.05) and provide up to 197% and 341% increases, respectively, for all catheter/tubing combinations tested. Large-bore tubing is most effective when used in conjunction with large-bore catheters. For the 8.5 French catheter, a change from standard (3.2 mm ID) to large-bore (6.4 mm ID) tubing resulted in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less than 0.05) increase in flow rate of more than 200% regardless of infusion pressure.  相似文献   

19.
50例离心性静脉穿刺输液病人资料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陆继彩 《护理研究》2004,18(22):2043-2043
保持良好的静脉通道 ,在临床治疗中特别是对危重病人的抢救至关重要。在多年来的临床实践中 ,我们发现一些病人由于长期输液 (特别是输入一些刺激性强的药物 ) ,致使血管严重受损 ,甚至形成静脉炎使静脉变硬阻塞。还有一些较肥胖的患儿 ,四肢表浅静脉不显露 ,增加了静脉穿刺难度。因此 ,我们通过多年来的临床探索认为 ,在某些部位可改变静脉穿刺方向采用离心性静脉穿刺输液法 ,也可收到良好的效果。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5 0例内科及儿科住院病人 ,其中男 2 8例 ,女2 2例 ;年龄最小 5个月 ,最大 76岁 ,平均年龄 3 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