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光敏性药疹(Photosensitive drug eruption)是药疹中的一型,是指由于人体吸收特定的药物后再接受日光照射后出现异常的生物学效应而引起的皮肤疾病。文献中有多种不同的名称,包括药物诱导的光敏反应(Drug-induced photosensitivity)、光敏性药物反应(photosensitivedrug reactions)、光敏反应(photosensitivity reactions),临床上分别类似于接触  相似文献   

2.
光敏性药疹是指光敏性药物(局部或者全身给药)和紫外线(UVA 320~400 nm、UVB 290~320 nm)、可见光(400~700 nm)的联合相互作用下发生的皮肤疾病。一般情况下,可分为光过敏反应和光毒性反应。本文主要对光敏性药疹的分类、发病机制、诊断、鉴别诊断、光敏药物、治疗进行综述,以期为光敏性药疹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四环素类药物是最常见的引起光敏反应的抗菌药物。该文概述了四环素类抗生素引起光敏性皮炎的发病机制,即特定波长的紫外线照射具有酮基和烯醇基共轭双键系统的四环素,引起表皮细胞、黑素细胞的光毒性和光变态反应,从而引起光敏性皮炎。该文旨在提高临床医师对药物光敏性的认识,降低光敏性药疹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我院近2年142例药疹患者致敏原因和临床类型。方法:收集142例药疹患者住院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致敏药物主要为抗生素类,占71.8%,其次为解热镇痛类,占19.7%;药疹类型以麻疹型或猩红热型最多见,占49.3%,其次为荨麻疹型,占15.4%,光敏性皮炎,占7.8%。结论: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种类的不断增多和使用频率增加,是引起药疹患者增多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
患者,女,26岁。四肢红斑伴瘙痒1周。口服灰黄霉素片1周后,在曝光部位出现红斑伴瘙痒,诊断光敏性药疹。给予糖皮质激素、抗组胺药物治疗后,皮疹消退。  相似文献   

6.
对近十年来发现的药疹(如药物诱发的色素沉着、化疗引起的淋巴细胞复原的皮肤发疹、肢端红斑、皮肤白消安效应、中性粒细胞性汗腺炎以及汗腺的鳞状化生等)以及炎症性药疹(如角层下脓疱性药疹、天疱疮样综合征、假性卟啉症、光敏性发疹、巨噬细胞性苔藓样皮炎、假性蕈样肉芽肿综合征以及注射维生素 K_1引起的假性硬皮病等)作了临床与组织病理变化的详细描述.  相似文献   

7.
众所周知水疱是皮肤对药物反应的一种表现。严重湿疹样或荨麻疹样药疹可变成大疱。引起光敏的药如萘啶酸可发生水疱。公认的药物诱发的综合征如多形红斑、中毒性表皮坏死性松解和皮肤卟啉症均有特征性的大疱。固定性药疹也可产生水疱。发生大疱的另一值得注意的原因是药物引起的昏迷,常在外伤部位发生表皮下大疱。过量的巴比妥酸盐类、美散痛、眠尔通、丙咪嗪、硝基安定及导眠能等,均曾与昏迷的病人产生大疱的原因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明确我院303例药疹患者的致敏药物。方法 对2006年9月至2016年8月间303例药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3例药疹患者中,重症药疹34例,轻中度药疹269例,其中188例患者为发疹型药疹。183例轻中度药疹患者可明确致敏药物,主要致敏药物为抗生素144例,解热镇痛药致敏22例。31例重症药疹患者可明确致敏药物,主要致敏药物为抗癫痫药物11例,抗痛风药物8例,抗生素7例。结论:本院轻中度药疹患者中抗生素类为最常见的致敏药物,重症药疹中抗癫痫药为最常见的致敏药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明确我院303例药疹患者的致敏药物。方法:对2006年9月至2016年8月间303例药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3例药疹患者中,重症药疹34例,轻中度药疹269例,其中188例患者为发疹型药疹。183例轻中度药疹患者可明确致敏药物,主要致敏药物为抗生素144例,解热镇痛药致敏22例。31例重症药疹患者可明确致敏药物,主要致敏药物为抗癫痫药物11例,抗痛风药物8例,抗生素7例。结论:本院轻中度药疹患者中抗生素类为最常见的致敏药物,重症药疹中抗癫痫药为最常见的致敏药物。  相似文献   

10.
2002年~2005年我院门诊收治了3例因服用维胺酯胶囊而引起光敏性药疹的患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致敏药物种类和药疹类型两者之间有无关联性。方法将本科室5年来的住院药疹患者作回顾性分析,将所得数据进行数理统计检测。结果磺胺类药物易引起固定性和剥脱性皮炎型药疹,生物制剂易引起荨麻疹型药疹,大环内酯类及抗癫痫药物易引起泛发性脓疱型药疹(P<0.05)。结论致敏药物和药疹类型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273例药疹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临床应用药物与药疹发生的关系以及临床表现。方法:对我院2000年1月至2009年9月间住院药疹病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73例患者中有65.93%(180/273)可明确为一种致敏药物。最常见引起药疹的药物是头孢菌素类和解热镇痛药、青霉素类,药疹类型较轻。抗癫痫药和别嘌呤醇引起的药疹中重症药疹较多,治疗所需的糖皮质激素控制剂量大,病程较长。结论:头孢菌素类和解热镇痛类药物、青霉素类是引起药疹最常见的药物。引起重症药疹的药物主要为抗癫痫药和别嘌呤醇。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抗癫痫药物所致药疹的临床特点。方法:对36例由抗癫痫药物所致的住院药疹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其药疹类型、系统损害、治疗情况及转归。结果:抗癫痫药物所致的药疹无性别好发性,致敏药物以卡马西平、苯巴比妥和苯妥英钠居多,潜伏期1~52 d,平均16.08±6.62d。36例患者中重症药疹26例,占72.22%,明显较同期478例住院药疹患者中重症药疹所占比率(21.96%)高。系统损害发生率77.78%(28/36),死亡率8.33%(3/36)。结论:抗癫痫药物所致药疹潜伏期长,重症药疹发生率高,系统损害多见,死亡率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临床应用药物与药疹发生的关系以及临床表现。方法:对我院2000年1月至2009年9月间住院药疹病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73例患者中有65.93%(180/273)可明确为一种致敏药物。最常见引起药疹的药物是头孢菌素类和解热镇痛药、青霉素类,药疹类型较轻。抗癫痫药和别嘌呤醇引起的药疹中重症药疹较多,治疗所需的糖皮质激素控制剂量大,病程较长。结论:头孢菌素类和解热镇痛类药物、青霉素类是引起药疹最常见的药物。引起重症药疹的药物主要为抗癫痫药和别嘌呤醇。  相似文献   

15.
正药物在皮肤的不良反应称药疹。掌握药疹的流行病学特征对于药疹的诊治和预防起重要的作用。有关药疹的流行病学研究受到方法、研究人群及药物临床应用等因素的影响,确切的状况并非十分清楚。有一点可以肯定,随着老年化进程加快、疾病病谱的变化及临床药物种类不断更新等因素,药疹的流行病学特征已发生较大的变迁。1致药疹的药物种类在变化传统上解热镇痛药、磺胺药、镇静催眠药以及抗生素是致药疹的主要原因,这些药物中水杨酸盐制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根据高频率药疹类型以及主要致敏药物的调查探讨药疹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 针对100例药疹患者不同药疹类型的发生频率以及主要致敏药物进行调查.结果 荨麻疹型药疹的发生频率为26.00%,发疹型药疹为19.00%,固定药疹型为14.00%;引起皮疹的抗菌类药物为33.00%,中药为25.00%,解热镇痛类药物为24.00%;针对患者主要药疹类型以及致敏药物实施整体护理,总结出高质量的护理经验.结论 采用“责任包干制的整体护理”模式,按照制定的专病护理特点,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药疹的常见致敏药物和患者药疹加重的相关因素。方法对我院(2013~2017)年,274例药疹患者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重型药疹和非重型药疹最常见的致敏药物为抗菌药物和抗痛风药;238例非重型药疹的分型以发疹(42.86%)多见,36例重型药疹的主要类型为重症多形红斑型(55.56%),患者发生重型药疹与基础疾病、黏膜损伤、感染和肝肾功能相关。结论抗菌药物、抗痛风药较易引起药疹,临床医师和患者需共同重视。  相似文献   

18.
药疹是指正常剂量的药物经过多种途径进入人体后引起的皮肤黏膜的损害,其病理生理学发病机制不明.药疹的临床表现多样,了解药疹的分类及发病机制对其诊断和寻找可疑致敏药物至关重要.药物斑贴试验的目的是寻找引起药疹的致敏药物,提供患者可能的致敏药物信息.近年来应用于临床的药物斑贴试验安全性较高、操作简便,为药疹的诊断提供了重要的依据.有关药物斑贴试验的相关研究较多,但结果不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明确239例药疹的主要致敏药物种类。方法:对本院皮肤科2007年5月至2017年4月就诊的239例药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39例药疹患者中可确定致敏药物有105例(非重症药疹患者88例,重症药疹患者17例)。非重症药疹致敏药物主要为抗生素类32例(36.4%),解热镇痛药17例(19.3%)、中药16例(18.2%)。重症药疹主要致敏药物为抗生素类5例(29.4%),解热镇痛药3例(17.6%)、卡马西平类3例(17.6%)、抗痛风类药物3例(17.6%)。结论:本组患者药疹最常见的致敏药物为抗生素类。  相似文献   

20.
对5年来164例住院药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常见致敏药物依次为青霉素类、解热镇痛类、头孢菌素类、中药和中成药及镇静催眠抗惊厥药。皮疹类型以麻疹/猩红热型药疹最多,其次为剥脱性皮炎型药疹和中毒性表皮松解型药疹。以镇静催眠抗惊厥药所致药疹的潜伏期最长,磺胺类药物的潜伏期最短。本研究中喹诺酮类药物和中药类致敏者有增加趋势,不同药物所致的药疹及不同皮疹类型的药疹均有其相对特定的潜伏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