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1.126例微量绒毛全部制备出染色体,可分析者101例,占80.16%。核型性别比为,男:女=1:1.94。 2.绒毛直接制备染色体以1%柠檬酸钠直接低渗法效果最好,分裂相X46.65~47.14。可分析相X11.57~11.95(Ⅱ、Ⅲ型绒毛),绒毛量5~20rag均有分裂相。7例无分裂相者均因绒毛量<5mg或低渗液变质,故统计中除外。 3.分裂相存在的问题重叠为主,少数为丢失所致有待今后改进。 4.本观察发现1例47,xx,+21。 5.通过实践认为本法适于产前诊断,但作人类胚胎染色体自然畸变观察应以原位绒毛培养为主,以排除人为(技术)因素的干扰。  相似文献   

2.
<正> 自从1984年意大利Simoni等报道了100例绒毛直接法制备染色体的产前诊断研究之后,近年来以绒毛为材料直接制备染色体的方法,在国内迅速开展,并已逐步应用于临床。染色体异常是流产与胎儿畸形的主要原因。据文献报道自发流产中约有50%染色体异常。在新生儿中,染色体异常频率为0.5%~0.7%。正常孕早期绒毛细胞染色体异常频率报道甚少。我室在研究孕早期绒毛细胞染色体自发分裂相的基础上,于1986年12月~1987年12月对117例正常孕早期人工流产的绒毛采取直接法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50例人工流产绒毛膜细胞用直接法制备染色体,分裂相出现率为100%,染色体可分析率占78%。在人工流产之前用耳咽管盲吸绒毛20例,18例成功。并对取材方法、识别绒毛和实验体会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绒毛滋养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方法,用于探讨早孕期自然流产的病因。方法通过体外细胞培养获取较多的绒毛滋养细胞中期分裂相,制备染色体片进行核型分析,观察早孕期流产绒毛滋养细胞染色体畸形的发生率。结果成功建立了滋养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方法,58.3%(21/36)的早孕期自然流产患者滋养细胞染色体异常。结论开展流产绒毛滋养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对于明确早孕期自然流产病因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绒毛细胞直接制备染色体是一种新的、快速的孕早期产前诊断染色体疾病的好方法。本文报道了120例人工流产前的孕妇经宫颈取微量绒毛用该法进行染色体检查,取材以孕6~8周为最佳,分裂相出现率达100%。本文还对秋水仙碱和低渗液的浓度和作用时间等进行了观察。  相似文献   

6.
用早孕绒毛进行产前诊断正日益广泛开展。本文通过培养基加用Hepes液后,明显提高了分裂相出现率及可供分析率。用1%低渗构橼酸钠液,改善了染色体形态和分散状态。提出绒毛取材时间以孕6~7周最适宜。对10例染色体病风险急者做了产前诊断,认为孕早期绒毛产前诊断是可行、准确和安全的。  相似文献   

7.
改良绒毛细胞原位培养染色体制备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东明  蒙达华 《广西医学》2009,31(9):1314-1315
目的探讨改良绒毛细胞原位培养和染色体制备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份绒毛组织标本经酶消化解离后,进行原位培养、染色体制备及核型分析。结果20例绒毛标本,培养成功率为100%,检出异常核型8例。结论该方法成功率高、操作简便、培养时间短、细胞损耗小,可供分析的染色体核型多,染色体形态质量好。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采用绒毛组织,不经培养,直接制备染色体的方法和结果。并对影响本质量的诸因素进行了摸索和研究,总结出我们的低温常规法。本文80例的结果表明其分裂相出现率为100%,可进行核型分析者达95%。以停经45天前后取材最佳。以易购的秋水仙素代替昂贵舶来品秋水酰胺,结果仍然满意。该项技术操作简便、可靠、改变了利用绒毛细胞培养制备染色体的许多弊端。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肝癌病人肝细胞染色体标本制备方法。方法 应用肝脏组织直接进行染色体制备及使用短期培养两种方法制备染色体,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比较,找出最佳肝细胞染色体制备方法。结果 短期培养法获得的单个细胞数目较多,细胞单个游离,获得的细胞中期分裂相较多,染色体分散好。而肝脏组织直接进行染色体制备获得的单个细胞数目少,常聚集成团,获得的细胞中期分裂相较少,染色体普遍分散不良。结论 在慢性乙型肝炎,肝癌病人肝细胞染色体标本制备过程中,使用短期培养法可以获得数量和质量都满意的染色体,以满足科研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深入分析预固定在淋巴细胞染色体制备中的机制及影响因素,为染色体量化制备提供依据。方法针对预固定环节中甲醇与冰醋酸的体积配比、用量及作用时间进行试验,以染色体分裂指数及分裂相合格率为指标,研究预固定环节各因素对染色体制备的影响。结果预固定液中甲醇与冰醋酸的体积配比对分裂指数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 549,P 0. 05),对分裂相合格率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 192,P 0. 05),预固定液中甲醇与冰醋酸体积比可控制在3∶1~1∶1。预固定液用量对分裂指数(F=5. 327,P 0. 05)和分裂相合格率(F=4. 989,P 0. 05)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将预固定液用量维持在0. 8~0. 9 ml,染色体分散良好,无重叠。预固定作用时间对分裂指数(F=0. 821,P 0. 05)和分裂相合格率(F=0. 458,P 0. 05)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推荐预固定处理时间为1 min。结论预固定液中甲醇与冰醋酸配比控制在3∶1~1∶1之间,预固定液用量控制在0. 8~0. 9 ml之间,预固定1 min,可获得理想的染色体分裂相,将预固定环节影响因素进行量化分析,为预固定实现规范操作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寻找简单实用的高分辨染色体制备及显带方法。方法比较常规制片和秋水仙素与低渗同时处理的方法对提高染色体高分辨的作用,以及常规显带与改良胰蛋白酶磷酸(PBS)显带方法对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的影响。结果采用秋水仙素与低渗同时处理进行常规染色体制备,结果显示在5000个分裂相中对照组大于400条带的为482个,占9.64%,实验组为1655个,占33.1%,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用PBS法进行染色体显带,各条带之间能明显区分,便于染色体核型分析。结论秋水仙素与低渗同时处理可使染色体加长,高分辨染色体出现率明显增高,用PBS法进行染色体显带,操作简单,可明显缩短显带时间。  相似文献   

12.
人类染色体高分辨技术包括标本制作和带型识别两个不可分割的部分。本文介绍了一种显示人类单组染色体850~1000 条带的高分辨标本制作和识别要点,并提供了从850~1000 条带阶段的模式核型图  相似文献   

13.
本文提出一种孕早期绒毛直接制备染色体的改进方法。用高浓度秋水仙素(40μg/ml)不经培养,直接低渗,可制备出分裂相多、分散好、G显带较满意的染色体标本,可供核型分析。  相似文献   

14.
 目的改良羊水染色体制备技术。方法与传统羊水细胞染色体制备方法不同,在常规预固定加2次甲醇和冰醋酸3∶1(v∶v)固定基础上,新增1次甲醇和冰醋酸1∶3反比例固定操作,随机选取194个羊水标本制备染色体,比较新旧方法在制片成功率、染色体分散度和显带方面的差异。并应用改良方法对3726例羊水标本进行核型分析。结果与传统方法相比,增加反固定方法不仅能显著提高羊水培养成功率(P<0.05),而且获得核型分散效果更好、染色体分辨率更高(P<0.05)。3726例羊水标本中,一次性培养成功3671例,成功率为98.52%,检出异常核型265例,异常率为7.22%。结论羊水染色体制备改良方法中增加反固定方法,所获核型好、成功率高,便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别对纺锤体抑制法、阴止凝缩法,同步拦截法三种方法,用于高分辨染色体的制备进行了探索,结果:选择第三种方法,即过量胸苷同步结合放线菌素D掺入法制备高分辨染色体,进行改进,获得比较理想的人类高分辨染色体,经临床应用77例,成功率为83.12%,分裂指数为4.68%。高分辨染色体占54.00%。  相似文献   

16.
一种染色体G显带的改良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提高染色体G显带效果的方法。方法操作步骤同常规方法,改良处为调整固定液的比例和秋水仙素的处理时间等。结果常规组400~600条分裂相占52%,分散良好率68%;改良组400~600条,分散相占75%,分散良好率86%,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改良方法获得的染色体分裂相多,分散良好,长短适中;Giemsa染色显示带纹清晰。  相似文献   

17.
染色体G显带两种处理方法效果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①目的 探讨快速稳定显示G显带的方法。②方法 采用染色体制备技术,分别用胰蛋白酶磷酸(PBS)NN乙二胺四乙酸胰蛋白酶(EDTA)法显示G显带。③结果 PBS法与EDTA法显示带纹同样清晰。④结论 PBS法比EDTA法配制试剂简单、预处理条件稳定、结果显示快,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普通肝素管能否代替无菌肝素管进行染色体制备。方法:分别用普通肝素管和无菌肝素管随机抽取20例体检者的外周血,同步培养,经培养、秋水仙素处理、收获、低渗、固定、滴片、染色等环节后镜检,并对结果比较分析。结果:普通肝素管和无菌肝素管制备成功率均为100﹪,镜下两种标本中期分裂相整体观无明显差异(P>0.05),两种标本中期分裂相数目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普通肝素管和无菌肝素管制备结果无明显差异,可使用普通肝素管代替无菌肝素管用于染色体制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染色体核型制备方法,评估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安全性。方法对培养至第2、5、8、10、11代的共15例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进行染色体制备,检查其有无异常。结果成功制备染色体标本,成功率为100%,正常核型率为100%。结论该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染色体制备方法实验结果稳定、成功率高。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在培养至11代时未见异常染色体核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