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市面上有许多治疗乙肝大、小三阳的药物。究竟哪些药物对治疗乙肝带毒有效呢?科学的态度是,对于治疗乙肝带毒的方药应当用随机抽样、双盲措施、设对照组和多中心实践加以总结,才是可靠的。片面的只从个例或特殊病例说  相似文献   

2.
本单位经乙肝普检发现带毒率为16.50%,经以健教为中心的防治乙肝系统工程,提高职工对乙肝的认识,改变不健康行为,消除传染源;乙肝疫苗接种率达75.58%,半年后有效保护率达89.29%;1年后乙肝带毒率降至7.92%。  相似文献   

3.
抗病毒治疗是乙肝治疗的重要环节,目前国内外公认的抗乙肝病毒药物有干扰素、拉米呋啶、阿德福韦和恩替卡韦等四种。这四种药物使用各有利弊优劣,适应症、剂量、疗程以及不良反应各不相同,所以正确掌握乙肝抗病毒治疗的药物选择、治疗时机以及疗程格外重要。乙肝抗病毒治疗需要注意以下10个要点:  相似文献   

4.
乙肝是一种比较难治的疾病.目前世界上众多正规、权威的医疗机构对彻底治愈乙肝都没什么有效方法。由于治疗难,社会上在乙肝治疗过程中吹牛皮现象较为普遍,“乙肝快速转阴”、“乙肝基因治疗”、“让肝病患告别绝望之路”、“肝病患的福音”、“转阴灵、一服就灵”、“攻克久治不愈的乙肝病魔”、某某药物能“吸附肝细胞上的乙肝病毒”  相似文献   

5.
刘士敬 《家庭医学》2006,(17):41-41
乙肝抗病毒治疗是乙肝治疗的核心和关键,但是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药物将乙肝病毒一举歼灭,彻底治愈乙肝尚不现实。治疗乙肝的现实目标是最大限度地长期抑制或消除病毒,减轻肝细胞炎症及肝纤维化,延缓和阻止疾病进展,减少和防止肝脏失代偿、肝硬化、肝癌及其并发症,改善生活质量,延长存活时间。目前慢性乙型肝炎治疗原则和方法主要包括抗病毒、免疫调节、抗炎保肝、抗纤维化和对症治疗。但是抗病毒治疗需要策略,不能乱来,否则会使治疗失败,病情加重。  相似文献   

6.
问问医生     
乙肝病与乙肝带毒有本质不同在义务献血时,发现我的血液中存在血液病毒。从此,有人对我“刮目相看”或“敬而远之”了,他们说我得了乙肝病,但我没有任何症状;又有人说我是乙肝带毒。乙肝病和乙肝带毒有什么本质不同?读者:宁菁据调查,全国的乙肝带毒者有1亿多,但绝不能说他们都患了乙肝病。乙肝病毒感染后并不一定都要发病,有三种情况:乙肝带毒者,体内有病毒,但不引起病症,检查时肝功能正常,转氨酶也不高,自己可正常地工作、生活,可以理解为人体和病毒“和平共处”;人体感染病毒后被体内的免疫细胞清除。占我国总人口58…  相似文献   

7.
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多属慢性肝炎,其病理机制复杂。乙肝的治疗属于世界性难题、很多慢性乙肝患者,经多种药物治疗,疗效均不明显,病情不稳定因此,人们谈乙肝色变,唯恐染病,染病者更是乱求医与之相应的治疗乙肝的名医神药,宣传铺天盖地,更让人们担心、很多宣传是神乎其神,治疗技术更是紧密结合先进科学技术  相似文献   

8.
宗鼎法 《家庭医学》2004,(11):46-46
说肝病的药物治疗,基本上是谈病毒性肝炎尤其是乙肝的治疗,药物众多,确切疗效难以肯定。应讲究少、准、精三个字,滥用药物容易造成不良后果。  相似文献   

9.
据报道,中国目前有超过10万乙肝患者发生耐药。中国工程院院士庄辉教授认为,乙肝病毒耐药已成为当今乙肝治疗领域最大的挑战。在乙肝治疗中,耐药情况一旦发生,原本有效的抗病毒药物的抑制病毒复制能力就会大大降低。同时,耐药会导致病情反复、疾病进展等不良后果,而药物之间的交叉耐药也会给后续治疗的选择带来极大的困难。  相似文献   

10.
治疗乙肝不能经常换药 正确 乙肝病毒(HBV)是引起乙肝发病的罪魁祸首.必须想办法将乙肝病毒清除出人体.没有乙肝病毒在体内作祟.乙肝就会痊愈.但目前还没有能彻底清除乙肝病毒的药物.只有抑制乙肝病毒繁殖的药物.如干扰素、拉米夫定、苦参素等,它们叫做“抗乙肝病毒药物”.凡有乙肝病毒繁殖的指标,就一定要应用这些药物.应用的原则是系统性、长期性和反复性.系统性就是不滥用.在医生指导下正确选择一种抗乙肝病毒药物.也可选取二种药物联合应用.乙肝治疗成功与否.就在于抗乙肝病毒药物的系统应用,  相似文献   

11.
乙肝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性疾病,也是我国当前流行最为广泛、危害性最严重的一种传染病.据调查,全世界约有3.5亿慢性乙肝携带者,其中25%的人有很大可能死于乙肝或其相关并发症.实际上,全球范围内,每年约有一百万人死于HBV感染,乙肝已成为排名第九的致死痍病.乙肝具有传播快、不易察觉、影响范围广等特点,由于目前医学上对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还没有有效根治的治疗方法,因此研制有效治疗药物及临床治疗方法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先阐述了乙型肝炎的分类、发病原理等基础知识,然后通过临床诊断、治疗目标等展开探讨,研究目前乙型肝炎的治疗方法手段,并提出一些治疗上的合理化建议,旨在为乙型肝炎的临床治疗提供第一手资料,早日攻克这一医学难题.  相似文献   

12.
胸腺肽制剂是治疗乙肝的辅助性用药,具有增强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但它并非乙肝特异性免疫用药,也不是治疗乙肝的常规用药。遗憾的是目前胸腺肽制剂几乎成为通用药物,使用胸腺肽制剂的患者人数远远超过抗病毒药物治疗的人数,药费也远远超过抗病毒药物。治疗乙肝,抗病毒是重点,是治本之策。如果将有限的资金花在没有明确疗效的胸腺肽制剂上,是一种本末倒置的行为。促肝细胞生长素也是肝病常用药,笔者随机调查了4家肝病专科医院的常规用药情况,一些慢性肝炎患者转氨酶、胆红素升高,不论轻重如何,都使用促肝细胞生长素。其实促肝细胞生长素的使用说明书标示的适应症是:用于各种重型肝炎的辅助治疗,并不适合用于慢性轻度或中度的肝病患者。  相似文献   

13.
乙肝抗病毒治疗目的是:长期、最大限度地抑制乙肝病毒复制。在使用核苷类似物抗病毒治疗过程中,最令医生和患者头痛的是药物的耐药问题。这个问题处理好了,抗病毒治疗能顺利进行;反之,会延误治疗时间,加重病情。  相似文献   

14.
《健康生活》2008,(7):33-33
自20世纪60年代后期发现乙肝病毒至今,乙肝治疗的观念和方法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还没有出现抗病毒治疗前,医生只能建议患者通过改变生活方式的方法(如休息、放松、良好的营养和避免饮酒)来增强自身免疫力。在我国,传统的中草药被广泛使用,但这些治疗的效果尚不明确。近年来,不少抗乙肝药物应运而生,从而使医生能更有效地治疗乙肝。  相似文献   

15.
乙肝的抗病毒治疗是公认的有效方法,转氨酶升高、病毒滴度高的乙肝患者,用抗病毒治疗非常有效,经抗病毒药物治疗的患者乙肝病毒量就会大幅度减少,肝脏炎症减轻,出现转氨酶的下降。治疗乙肝没有灵丹妙药,但是做好以下必要的事项,可以起到预防的作用。情致,也就是心情由情致因素所引起的情况在乙肝患者中占绝大多数。因此在生活中,如何把自身的心理状态调整平  相似文献   

16.
目前乙肝抗病毒治疗已经取得重大进展,以核苷类抗病毒药物为代表的一批新药,在临床一线发挥着举足轻重的治疗作用。这批药物包括恩替卡韦、阿德福韦、替诺福韦、替比夫定、恩曲他滨、拉米夫定等。最早使用的第一代核苷类抗病毒药物,例如更昔洛韦、泛昔洛韦等,由于疗效不佳以及不良反应严重等问题,现已不再用于治疗乙肝。第二代核苷类抗病毒药物的代表是拉米夫定,该药自1999底开始在我国使用,抑制病毒作用非常显,没有明显不良反应。但是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发现该药容易出现病毒变异耐药现象,而且以每年15%-20%的速度递增,导致抗病毒治疗的效果锐减,有些患病情会加重。因此,拉米夫定也不是长期治疗的理想药物。  相似文献   

17.
刘士敬 《家庭医学》2006,(21):42-42
乙肝治疗的根本和核心是抗病毒,辅助性治疗是保肝抗炎以及免疫调节等,治疗的重点理应放在抗病毒之上。但是从目前治疗乙肝的现状看,并非如此。中华医学会肝病专业委员会进行的全国范围的一项调查显示,只有18%的符合抗病毒治疗的乙肝患者进行了抗病毒治疗,其余88%的患者都没有选择抗病毒治疗。我们随机调查前来我院诊疗的乙肝患者432名,其中曾经符合抗病毒治疗标准的患者198名,但只有49名乙肝患者进行抗病毒治疗,其余的患者都在进行着各种各样的保肝治疗。这些患者平均使用4.12种药物,有的患者使用的药物达到15种;平均一个病人住院周期为32天,花费1.4万元。这些名目繁多的保肝药所能起到的作用,仅仅是辅助性和暂时性的,过上一段时间,治疗停止,药物中断,患者的病情就会再次波动起来,被迫进行又一轮的保肝治疗。年复一年,有限的治疗经费就在反反复复的保肝治疗中消之殆尽,而病情也在反复波动后向肝硬化方向演变。  相似文献   

18.
金瑞 《药物与人》2006,19(3):60-61
乙肝是哪些种类?保肝护肝药物在乙肝治疗中起到什么作用?抗病毒治疗的正规药物有哪些?乙肝能否通过饮食传染?长期以来,乙肝患者、乙肝病毒携带者甚至医生对“乙肝”都存在着一些误解,这些问题,随着我国首部《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出台而柳暗花明。  相似文献   

19.
缪晓辉 《大众医学》2012,(11):23-23
乙肝治疗目标,因人因时而异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期望目标是个体化的,一方面要依据病人的病情和不同的疾病阶段来确定,另一方面则要视病人对药物治疗后的应答情况调整治疗目标。  相似文献   

20.
据卫生部统计,我国2008年传染病发病数中,乙肝居首位,发病人数在100万以上。我国乙肝病毒携带率为7.18%,约9300万人,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我国仍是乙肝流行区域,属于“乙肝大国”。当今的乙肝治疗已进入一个“多药争鸣”的时代,患者在拥有更多选择的同时,也容易产生更多的困惑。专家指出,由于缺乏对乙肝治疗的正确认识,不少患者急于求成,选择了不恰当的治疗目标和方式,不仅影响治疗效果,而且会导致不必要的生活负担。因此,乙肝患者尤其要提高警惕,避免陷入乙肝治疗的“迷宫”。乙肝短期治疗应如何进行?什么是乙肝的长期目标?走向长期目标要经过怎样的历程?为此,本刊特邀乙肝治疗专家成军教授就乙肝治疗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访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