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临终患者亲属心理障碍89例多因素分析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目的探讨临终患者亲属心理障碍的影响因素,为临终关怀提供理论指导。方法选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亲属的情绪障碍,采用临终患者的生活质量(QOL)、社会支持、生活满意度(LSIA)、焦虑抑郁(HAD)、疼痛分级(VRS)以及亲属应激(RSS)等指标作为相关因素,对89例老年临终住院患者亲属进行评定,并以50例普通老年住院患者亲属的RSS、SAS、SDS作为对照。结果临终患者亲属RSS、SAS、SD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女性亲属应激及焦虑抑郁水平高于男性(P<0.05或P<0.01)。多元回归分析显示:SAS评分与SDS、RSS正相关,与患者的QOL负相关;SDS与SAS、RSS、亲属年龄正相关,与患者的社会支持负相关。结论临终患者亲属存在较高的心理应激水平和焦虑抑郁情绪,且女性高于男性;焦虑抑郁水平受多种因素影响。应给予针对性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2.
降低老年临终病人焦虑和抑郁程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临终关怀对住院老年临终病人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选择住院肿瘤晚期病人76名,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病人实施1个月以上临终关怀护理干预,对照组按常规进行护理,测评干预前后两组病人焦虑和抑郁程度。结果实验组病人接受干预后,焦虑、抑郁水平降低,与干预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对照组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终关怀可以降低临终病人焦虑和抑郁等负性情绪,改善其心理状态,提高老年住院临终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绝大多数精神分裂症病人生活在社区和家庭中,家属既是监护者,又是照料者,目前关于精神疾病家属照料负担的研究国内已有很多报道,这种照料负担对家属来说已构成一定的应激,使其产生不同程度的情绪障碍,严重影响身心健康。本文对出院的精神分裂症病人家属进行了为期1a的跟踪心理干预,探讨心理干预对缓解病人家属焦虑抑郁情绪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袁艳  陈雯  虞智杰 《全科护理》2022,20(6):813-817
目的:了解临终病人初入安宁疗护科其主要照顾者的焦虑、抑郁状况。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4月某社区医院安宁疗护病房108名临终病人主要照顾者,在病人入院3 d内对主要照顾者采用抑郁自评量表(PHQ-9)、焦虑症筛查量表(GAD-7)进行调查,根据PHQ-9评分结果将病人主要照顾者分为抑郁组和非抑郁组,根据GAD-7评分分为焦虑状态组和非焦虑状态组,并进行相关因素分析。结果:主要照顾者抑郁状态和焦虑状态的检出率分别是74.07%和62.96%。性别、与病人关系、文化程度、职业与抑郁状态发生有关(χ2值为4.210~11.79,P<0.05),其中性别、与病人关系为独立危险因素(P<0.05)。焦虑没有相关因素。结论:临终病人的主要照顾者群体存在很严重的抑郁和焦虑情绪,尤其配偶为女性的主要照顾者,为抑郁的独立危险因素,需要重点关注。同时采取针对性的对策缓解主要照顾者的焦虑、抑郁,促进主要照顾者陪同临终病人圆满地走完人生最后阶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精神分裂症患者亲属的焦虑抑郁状况,为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对78名精神分裂症患者亲属进行测评分析.结果 精神分裂症患者亲属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显著高于全国常模(P<0.01);无职业亲属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显著高于有职业亲属(P<0.05).其中抑郁情绪检出率为70.5%,焦虑情绪检出率为60.2%,二者同时存在者高达53.8%.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亲属存在诸多的焦虑抑郁情绪问题,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干预,对提高患者亲属的支持度和监护能力,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回归社会,降低复发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张志娟 《天津护理》2010,18(3):151-152
目的:了解导致癌症患者住院期间焦虑抑郁的各种应激源,分析其应激态度。方法:利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筛选出同时存在焦虑抑郁的27例患者进行调查,通过深入访谈了解癌症患者住院期间引起应激反应而导致焦虑抑郁的因素及患者的真实感受,分析其中各因素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结果:与住院癌症患者焦虑抑郁相关的应激事件频数在前5位的分别是:病症变化27;家属健康状态25;住院环境改变24;检查诊断24;医疗费用23。结论:自身疾病的诊断和躯体症状的变化、医护人员找家属谈话、患者家属的健康状况及医疗费用问题、对病房的陌生感及面对病友死亡等事件对住院癌症患者的应激有显著影响,是住院癌症患者应激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
目的 调查截瘫病人焦虑抑郁情绪状况及护理措施的效果研究.方法 对80例截瘫病人焦虑抑郁状况调查,并随即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并配合一般性心理治疗,观察组除常规护理外,同时进行综合干预治疗.2 w后对护理措施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干预后两组SAS、SDS评分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SAS、SDS评分<41分者分别是32例和34例;对照组则分别是10例和14例,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截瘫病人存在较高的焦虑抑郁情绪;综合干预护理效果好,能降低负性情绪,促进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白血病病人的生活质量水平及其照顾者的焦虑、抑郁水平,为临床医护人员实施个性化干预提供依据。[方法]便利抽样杭州、宁波两地某5所三级甲等医院收治的207对白血病病人及其主要照顾者行问卷调查。[结果]白血病病人生活质量得分为41.99分±6.65分;照顾者焦虑、抑郁水平较高,照顾者HADS-D得分为9.58分±4.23分,HADS-A得分为9.45分±4.48分;照顾者焦虑、抑郁水平均与病人生活质量得分呈负相关。[结论]本研究提示白血病病人主要照顾者焦虑、抑郁情况严重,其负性情绪可影响病人生活质量,应引起医务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亲属的心理状态影响。方法对本院收治的120例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亲属(试验组)采用焦虑和抑郁自评量表进行评分,同时对同期收治的120例非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亲属(对照组)的焦虑和抑郁采用同样方法进行评分,试验组予护理干预。结果干预前2组的 SAS 及 SDS 得分无明显差异(P >0.05);干预后试验组 SAS 及 SDS得分显著降低(P <0.01),对照组干预后的 SAS 及 SDS 得分虽有所降低,但降低幅度很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干预组 SAS 及 SDS 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1)。结论在临床上,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亲属存在心理障碍,护理人员需要对其亲属进行必要的护理干预,改善其不良情绪,以免对患者的治疗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10.
姚斌莲 《护理与康复》2009,8(9):739-740
目的调查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亲属焦虑和抑郁倾向,提出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采用焦虑、抑郁自评量表对60位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亲属及60位非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亲属进行焦虑和抑郁评分并比较;自制影响患者亲属心理健康因素问卷表对干细胞移植患者亲属进行调查。结果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亲属存在明显的焦虑、抑郁情绪,与非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亲属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影响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亲属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是对患者病情反复及预后的担忧、医疗费用负担重、照料患者时间长等。结论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亲属存在严重心理问题,护理人员在护理患者同时应对其亲属进行护理干预。  相似文献   

11.
重症肌无力患者焦虑、抑郁状况调查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王线妮  朱以芳  闫荣  郭睿 《现代护理》2007,13(23):2238-2239
目的探讨重症肌无力患者焦虑、抑郁症状发生率、特点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焦虑、抑郁自评量表为评定工具,对86例重症肌无力患者进行调查分析,分析患者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病程、病情等对心理状况的影响。结果重症肌无力焦虑、抑郁的发生率分别为48.8%和60.5%;病程长、病情较重、文化程度较高的患者焦虑、抑郁发生率明显增加。结论针对性的实施个体化心理护理可改善焦虑、抑郁症状,有助于重症肌无力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2.
焦虑、抑郁和焦虑抑郁共病社会心理因素研究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刘蓉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9,15(33):3474-3477
目的探讨焦虑、抑郁和焦虑抑郁共病在整体护理影响因素中的心理社会因素,旨在为焦虑、抑郁和焦虑抑郁患者的整体护理有效实施提供可靠依据,对患者实施早期心理干预,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方法利用生活事件量表(LE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艾森克个性问卷(EPQ)、防御方式问卷(DSQ)对61例患者进行调查评定,同时对60名医护人员作为正常对照组进行测评比较。结果抑郁组、焦虑组、共病组负性生活事件频度及生活事件总频度得分、社会支持得分、神经质得分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共病组社会支持分高于抑郁组,与焦虑组无差别;共病组存在家庭功能缺陷,但较抑郁组和焦虑组为轻;3组患者DSQ不成熟防御机制和中间型防御机制得分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抑郁、焦虑和焦虑抑郁一共病有着很多相似之处,都与心理社会因素有着密切的相关性,但又有各自的临床特点和表现形式,对抑郁、焦虑和焦虑抑郁共病在整体护理中心理社会因素实施护理干预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癌症患者主要照顾亲属的焦虑、抑郁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CESD量表、SAS量表及一般情况调查表对106例住院癌症患者的主要照顾亲属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06例癌症患者亲属的抑郁自评分为(18.75±9.06)分,高于国内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5.7%的亲属存在抑郁症状;焦虑自评分为(33.94±7.09)分,高于国内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2.6%的亲属存在焦虑症状;患者的配偶和患者躯体症状较多的亲属更易发生焦虑。结论癌症患者的主要照顾亲属存在较严重的焦虑、抑郁情绪,其心理健康状况受多种因素影响,医务人员应积极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高患者亲属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抑郁和焦虑状况。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情况问卷、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北京市某社区高血压老年患者270例进行调查,并与250例非高血压患者进行比较。结果高血压组抑郁和焦虑自评量表的总分高于对照组(t=-2.55,P〈0.01),高血压组的抑郁和焦虑检出率分别为18.1%,12.5%,均高于对照组(P〈0.01),多因素分析显示抑郁和焦虑可能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焦虑、抑郁情绪与社会支持呈负相关(P〈0.01)。结论高血压与抑郁和焦虑可能存在一定的关联,关注患者的抑郁和焦虑状况,提供良好的社会支持,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有助于高血压的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产生抑郁、焦虑情绪的原因及心理干预方法.方法:对194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抑郁、焦虑情绪的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并给予2周心理干预,比较干预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的评分情况.结果:本组患者产生焦虑、抑郁的原因包括无法接受突发意外伤害、康复训练未达到预期效果、疼痛、担心切口裂开、出血、骨折处移位等.本组患者心理干预后主动参与肢体功能锻炼185例,被动参与9例;急躁、发怒等负性情绪明显改善137例,基本改善57例;抑郁、焦虑症状明显减轻143例,有所减轻51例;家属配合159例,基本配合35例.患者干预前后SDS、S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心理干预能显著改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焦虑、抑郁和焦虑抑郁障碍共病的相关因素,阐明心理社会因素对焦虑、抑郁和焦虑抑郁障碍共病的影响,旨在寻求有效的护理对策,对患者实施早期心理干预,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 利用生活事件量表(LE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艾森克个性问卷(EPQ)、防御方式问卷(DSQ)对57名患者进行调查评定,部分指标与国内常模或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 (1)抑郁、焦虑、共病组负性生活事件频度及生活事件总频度得分均高于正常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3组患者之间负性生活事件得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2)共病组、抑郁组、焦虑组社会支持分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共病组社会支持分显著高于抑郁组,而与焦虑组无显著差别;(3)共病组存在家庭功能缺陷,但显著较抑郁组和焦虑组为轻;(4)抑郁组、焦虑组和共病组神经质得分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3组之间的EPQ各因子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5)DSQ结果示,3组患者不成熟防御机制和中间型防御机制得分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抑郁组成熟防御机制均分低于共病组、焦虑组和正常组(P<0.05).结论 抑郁、焦虑和焦虑抑郁共病有着很多相似之处,都与心理社会因素有着密切的相关性,但又有各自的临床特点和表现形式,应针对其特点,有的放矢,实施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17.
18.
胡淑霞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1,30(10):1560-1562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焦虑、抑郁的发病率,并观察综合干预的效果.方法 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对69例糖尿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然后进行为期8周的药物和心理综合干预,再进行复查.结果 糖尿病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及焦虑,经8周综合干预后,SAS及SDS评分分别由(47.35±8.72)分和...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支持教育对乳腺癌患者化疗期间焦虑、抑郁和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2013年1-10月完成术后第1化疗疗程,焦虑自评量表( SAS)和抑郁自评量表( SAS)标准分50~59分的乳腺癌患者,按入选顺序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再进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测评,对照组患者给予肿瘤化疗常规护理和心理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Orem自理模式支持教育系统干预,所有病例于第2和第3疗程结束的次日再次进行SDS、SAS、GSES测评,将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干预后,第2疗程对照组与研究组SDS评分分别为(50.20±2.26),(47.70±3.96)分;SAS评分分别为(51.55±2.81),(48.60±4.56)分;GSES评分分别为(1.76±0.31),(2.06±0.41)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8.797,10.223,14.585;P<0.01):第3疗程对照组和研究组SDS评分分别为(47.50±2.32),(43.65±4.44)分;SAS 评分分别为(47.55±3.39),(43.05±5.62):GSES评分分别为(1.85±0.34),(2.27±0.4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0.466,11.473,28.283;P<0.01)。结论支持教育护理模式提高患者的一般自我效能感,明显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状态,值得在临床护理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