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7 毫秒
1.
临终患者亲属心理障碍89例多因素分析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目的探讨临终患者亲属心理障碍的影响因素,为临终关怀提供理论指导。方法选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亲属的情绪障碍,采用临终患者的生活质量(QOL)、社会支持、生活满意度(LSIA)、焦虑抑郁(HAD)、疼痛分级(VRS)以及亲属应激(RSS)等指标作为相关因素,对89例老年临终住院患者亲属进行评定,并以50例普通老年住院患者亲属的RSS、SAS、SDS作为对照。结果临终患者亲属RSS、SAS、SD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女性亲属应激及焦虑抑郁水平高于男性(P<0.05或P<0.01)。多元回归分析显示:SAS评分与SDS、RSS正相关,与患者的QOL负相关;SDS与SAS、RSS、亲属年龄正相关,与患者的社会支持负相关。结论临终患者亲属存在较高的心理应激水平和焦虑抑郁情绪,且女性高于男性;焦虑抑郁水平受多种因素影响。应给予针对性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临终关怀在降低老年临终患者家属心理应激及负性情绪方面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9月至2013年9月我院收治的60例老年临终患者及其家属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选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临终关怀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家属心理应激及焦虑、抑郁情绪变化。结果相比于本组干预前,干预后患者家属负性情感、生活被扰乱、心理痛苦及RSS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干预后患者家属负性情感、生活被扰乱、心理痛苦及RSS总分均低于对照组干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相比于本组干预前,干预后患者家属SAS及SD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干预后患者家属SAS及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干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临终关怀能显著降低老年临终患者家属心理应激水平,缓解焦虑及抑郁等负性情绪,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降低老年临终病人焦虑和抑郁程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临终关怀对住院老年临终病人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选择住院肿瘤晚期病人76名,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病人实施1个月以上临终关怀护理干预,对照组按常规进行护理,测评干预前后两组病人焦虑和抑郁程度。结果实验组病人接受干预后,焦虑、抑郁水平降低,与干预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对照组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终关怀可以降低临终病人焦虑和抑郁等负性情绪,改善其心理状态,提高老年住院临终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张敏  赵春艳  傅煜 《全科护理》2023,(4):447-451
目的:探索呼吸放松-渐进式肌肉放松训练(RB-PMR)对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负性情绪、应激(压力)反应水平以及血糖的影响。方法:将88例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4例。对照组实施社区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RB-PMR,每周1次,每次2 h。12周后比较两组焦虑、抑郁、应激(压力)反应水平和血糖值。结果:共有81例病人完成研究。干预前81例病人焦虑、抑郁评分均显著高于中国常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干预后,两组病人焦虑、抑郁得分仍高于中国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试验组焦虑、抑郁、应激(压力)反应水平、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病人干预后焦虑、抑郁、应激(压力)反应水平、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值显著下降(P<0.001)。结论:呼吸放松-渐进式肌肉放松训练可降低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的焦虑、抑郁以及应激(压力)反应水平,改善病人血糖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焦虑、抑郁情绪对维、汉两民族住院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的影响,使临床措施更具有针对性。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维、汉族各360例住院高血压患者干预前后焦虑抑郁状况,并测量干预前后维、汉族患者的血压水平,进行各民族自身以及两民族间各指标的比较。结果维吾尔族和汉族高血压患者各自干预措施前后焦虑、抑郁情绪、血压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维、汉族两民族高血压患者干预措施前后焦虑、抑郁情绪、血压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维、汉族两民族患者干预措施后血压下降幅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维吾尔族高血压患者焦虑、抑郁情绪、血压水平低于汉族;改善焦虑抑郁情绪有助于降压。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社区重性精神病患者家属心理应激与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方法采用亲属应激量表、一般健康问卷、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对杭州市部分社区的124名重性精神病患者家属进行调查。结果亲属应激量表测评总分男性(8.71±5.92)分、女性(12.6±6.47)分,一般健康问卷测评有18人≥4分,焦虑自评量表测评20人>50分,抑郁自评量表测评30人>53分,亲属应激量表的3个因子分及总分与一般健康问卷总分、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呈正相关(P<0.01,P<0.05)。结论社区重性精神病患者家属的心理应激与心理健康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精神病患者家属的心理应激与家庭负担和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亲属应激量表、疾病家庭负担量表等对128名精神病患者家属进行测评和分析。结果患者家属焦虑和抑郁评分明显高于国内常模,积极应对与消极应对明显低于全国常模,均有统计学意义;患者家属亲属应激量表、疾病家庭负担量表分值均较高,尤其是40岁及以上者,亲属应激量表总分及维度分、焦虑和抑郁评分与疾病家庭负担、家属年龄、住院次数等呈正相关,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精神病患者家属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应激与心理健康问题,疾病家庭负担较重,心理应激与疾病家庭负担、家属年龄、住院次数等密切相关,需及时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以提高患者家属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临终关怀对老年住院临终患者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改善的影响。方法将80例老年住院临终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饮食护理、药物依从性护理、日常护理等)方法,试验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给予临终关怀护理(心理护理、镇痛、争取患者家属的支持等)。采用健康状况调查表(SF-36)、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进行测定。2组患者均进行3个月的随访,对患者焦虑、抑郁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SF-36(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自觉症状、心理情绪状态、日常生活)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2组护理前抑郁和焦虑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访3个月后试验组抑郁评分及焦虑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老年住院临终患者晚年生活质量影响因素较多,加强患者临床关怀能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9.
李小红  廖月霞  秦阳  陈曦 《护理研究》2016,(8):2891-2893
[目的]探讨团体认知行为治疗对白血病化疗病人焦虑、抑郁情绪以及胃肠反应的影响。[方法]将64例白血病化疗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给予针对性的团体认知行为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蒙哥马利抑郁评定量表(MADRS)测评两组病人治疗前后焦虑、抑郁状况,并观察两组胃肠反应情况。[结果]干预组接受心理治疗后焦虑、抑郁评分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肠反应减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团体认知行为治疗能有效改善白血病化疗病人焦虑、抑郁情绪及胃肠反应,提高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为临床实践提供循证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1966年1月~2011年11月)、Elsevier(1990年1月~2011年11月)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VIP),纳入符合标准的随机对照试验(RCT),采用Revman5.1.2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6篇文献,干预组与对照组乳腺癌患者焦虑、抑郁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焦虑、抑郁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心理干预可缓解乳腺癌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降低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