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胸椎多间盘钙化并椎管内突出1例刘伟1徐春林2袁超1患者男,12岁。因腰背疼痛3个月,加重20d,伴双下肢麻木1周,于1995年8月29日入院。入院前3个月无明显诱因腰背疼痛,活动后加重,休息后减轻,未诊治。入院前20d玩耍时自2.5m高处跳下,当时无...  相似文献   

2.
1病历资料 患者,女,66岁,因腰背部疼痛3个月,伴腰部活动受限1个月入院。患者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腰背部酸痛,经卧床休息后症状改善,无双下肢放射痛,大小便正常,未系统诊治。近1个月来症状逐渐加重,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人工虎骨粉治疗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所引发腰背疼痛的治疗效果,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选择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腰背疼痛老年患者76例,采用随机信封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例。治疗组另外给予人工虎骨粉口服,对照组给予碳酸钙和维生素D口服。治疗前、治疗后第3、6个月,分别运用数字疼痛评分(numeric rating scale,NRS)、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对疼痛进行评估;运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ability index,ODI)、JOA下腰功能(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对腰背功能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疼痛及腰背功能无差别。治疗后第3、6个月,治疗组的NRS评分、VAS评分、ODI指数、JOA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工虎骨粉能够缓解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所引发的腰背疼痛,可改善患者腰背功能,提高日常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4.
王虎朝 《颈腰痛杂志》2004,25(4):243-243
患者男性,38岁,农民。主因腰背疼痛及左下肢无力麻木半年加重半个月来诊,门诊以“腰椎间盘突出”于2003-06-12入院。患者于半年前抬搬重物后出现腰背部疼痛,经卧床休息后好转,随后出现左下肢无力麻木。当时行腰椎CT检查为“腰4-5间盘突出”症,曾在当地及多家医院按“腰椎间盘突出症”行“牵引、针灸、理疗”等治疗,未见明显好转,半个月  相似文献   

5.
王增平  薛文  刘林  钱耀文 《中国骨伤》2020,33(5):476-478
正患者,男,37岁,因"腰背部及左下肢疼痛麻木2个月,加重伴活动受限1周"于2019年3月18日就诊。患者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腰背部及左下肢疼痛麻木,以腰骶、左臀及大小腿外侧为著,久站久坐时疼痛麻木明显加重,卧位休息缓解不明显,至疼痛科就诊,行腰椎MRI检查提示:L5S1椎间盘突出,行射频消融术及相关疼痛疗法治疗后患者症状明显缓解,好转出院,出院后2 d,患者症状再次发作,但能够耐受。1周前患者腰腿痛症状明显加重,  相似文献   

6.
孙春龙 《颈腰痛杂志》2004,25(5):374-374
患者,女,44岁,因反复发作性腰背部疼痛2年,加重伴右下肢无力2个月来诊。患者于2年前无名显诱因出现腰痛部疼痛,呈持续性,向右大腿跟部放射,劳累后加重。服用“芬必得”后疼痛缓解,半个月后又出现上述症状,个体诊所以“腰肌劳损”予以按摩、理疗,4、5天后症状缓解。后又反复发作。近2个月症状加重,夜间不能人眠,并伴有右  相似文献   

7.
患者,女,12岁。主因腰背困痛、后凸、活动受限2个月入院。患者4岁时开始发生阴道不规则出血,早期无规律,现已规律。分别于4~8岁,左上臂因轻度外力发生3次骨折,均在当地医院诊断为多发性骨纤维异常增殖症.并行保守治疗.骨折愈合。7岁时用顺铂治疗3个月.疗效不佳。近四年来自觉腰背酸痛无力.活动后症状加重.腰背部后凸畸形加重.易疲劳.以至于入院前2个月.患者不能正常下地活动。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33岁.因左侧腰背部隐痛2个月入院,自诉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腰背部疼痛,呈持续性隐痛,无放射痛.  相似文献   

9.
布鲁氏菌性脊柱炎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探讨布鲁氏菌性脊柱炎的诊断方法和药物治疗效果。方法:2006年2月至2006年12月收治6例布鲁氏菌性脊柱炎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表现、体征、影像学特点及实验室检查情况,均采用利福平和多烯环素联合药物治疗。结果:6例患者临床表现均为定时高热,腰背疼痛剧烈,大汗和乏力;局部深在叩压痛,无明确的神经受损体征。影像学显示椎间隙感染和邻近椎体骨髓炎征象。实验室检查血沉和C反应蛋白增高,血清布鲁氏菌凝集试验阳性,血培养有3例显示布鲁氏杆菌阳性。通过联合药物治疗2周后,6例患者发热大汗症状消失,其中4例腰背疼痛症状消失,2例患者腰背疼痛症状明显减轻;5例治疗3个月后,腰背疼痛症状消失,血沉和C反应蛋白降至正常,连续3次血培养阴性;1例未足程治疗者出现复发,继续治疗3个月后症状消失。均未出现并发症。结论:布鲁氏菌性脊柱炎可以通过典型的临床表现、影像特点及特殊的实验室检查明确诊断,采用利福平和多烯环素联合治疗可以取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腰背筋膜联合棘上、棘间韧带缝合对后路椎体间融合术(PLIF)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的影响。方法纳入自2013-06—2015-05诊治的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112例,观察组(59例)PLIF术中保留棘突并将腰背筋膜联合棘上、棘间韧带缝合,对照组(53例)腰背筋膜单纯断端缝合。比较2组术后6、18个月的VAS评分、JOA评分、ODI指数。结果 112例均获得(18.00±1.15)个月随访。观察组术后6、18个月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6个月的JOA评分、ODI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8个月观察组JOA评分、ODI指数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PLIF术中将腰背筋膜缝合在棘上、棘间韧带上增加了脊柱后柱的稳定性,同时也使腰背筋膜有附着点,抗牵拉能力更强,明显缓解了腰椎屈伸活动所导致的疼痛。  相似文献   

11.
患者女性,71岁,因左上腹疼痛不适3个月,加重1个月于2009年11月26日入院.3个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上腹间断性刺痛,向腰背部及左下腹放射,疼痛持续时间最长约2 h,可自行缓解,自行口服"健脾丸"后左上腹疼痛不适无明显好转.  相似文献   

12.
原发性骨疏松症致中老年人腰背疼痛的诊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经治原发性骨疏松症致中老年人腰背疼痛113例。保守治疗(9个月)86例,其疼痛减轻、骨量增加I度者77.9%;手术治疗(13个月)27例,其疼痛减轻、骨量增加I度者85.2%。可见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巨大左肾动脉瘤一例报告陈福真,肖占祥,徐欣,符伟国患者,64岁,男性。8个月前因腹部外伤、腹部及左腰背部疼痛伴血尿、休克在当地医院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左侧腹膜后有巨大血肿遂关腹。1995年2月16日因左腰部肿块增大,疼痛加重,外院再次行剖腹探查术,因...  相似文献   

14.
正1病例资料61岁女性患者,以"外伤后致腰背部疼痛活动受限1d"为主诉就诊。患者1d前在家不慎摔倒,臀部着地致伤腰背部,当时即感腰背部疼痛,四肢皮肤感觉麻木、尚能站立行走。在家服药休息,疗效差,疼痛加重来院。查体:T12椎体处后凸畸形,椎旁肌痉挛,胸椎因疼痛活动受限,T12椎体压痛(+),叩击痛(+)。左右侧髂腰肌、股四头肌、小腿三头  相似文献   

15.
原发性胰腺恶性淋巴瘤1例浙江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外科(310003)梁廷波,孟红波,郑树森,陈忠恢,李正之病人男性,16岁。因上腹部间断性疼痛伴发热,恶心呕吐3个月入院。3个月前夜间突然出现上腹部正中及左上腹剧烈疼痛。疼痛为持续性,向腰背部放散,伴有...  相似文献   

16.
<正>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合并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临床上较少见,大部分患者常隐匿起病,容易漏诊误诊,笔者近期诊治AS合并RA患者1例,现总结报告如下。1病例资料患者,男,24岁,以反复腰背部、双髋关节酸痛3年,双手十指近端指间关节、双腕关节肿胀疼痛6个月,加重7d为主诉入院。2011年4月,患者因多次汗出后受风寒而出现腰背部、双髋关节酸痛,夜间疼痛甚,1个月后翻身困难,影响睡眠,晨僵时间70min,活动后有所缓解,乏力,伴轻度怕风怕凉,未引起重视,未进行系统诊治。  相似文献   

17.
<正>腰椎间盘突出伴神经血管性水肿病例在临床上非常少见,患者临床表现为腰背部疼痛,伴下肢疼痛、肿胀。其主要原因为神经根受机械性和无菌性炎症刺激,彻底的神经根、椎管松解减压可明显改善患者症状,取得满意疗效。1病例资料患者,男,43岁,农民,因腰背部疼痛5个月再发加重伴左下肢疼痛半个月,左下肢肿胀6 d,于2014年5月5日入院。患者于2013年12月无明显诱因,自觉腰背部疼痛,伴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所致腰背疼痛的早期临床效果。方法1年半内33例有1周~3个月腰背疼痛体活动受限需镇痛治疗的老年患者(男9例,女24例)年龄为56~87岁.经临床CT、MRI确诊为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在C臂X光引导下完成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结果31例(92.9%)患者24h内疼痛消失,2例(16.1%)疼痛减轻。治疗效果采用WHO标准CR PR率为100%。结论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是一种有价值的治疗骨质疏松压缩骨折的微创治疗技术,能迅速缓解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所致的疼痛.加固椎体,增强脊柱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经皮椎间孔镜下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transforaminal endoscope discectomy,PTED)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患者应激、术后疼痛及腰背伸肌群肌电图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2月~2019年2月苏州市吴江区第四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78例LDH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观察组接受PTED治疗,对照组接受传统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两组术后均随访12个月.记录两组手术相关指标、住院时间,比较两组术前、术后3 d的应激指标,术前、术后1个月的腰背伸肌群肌电图及术前、术后3 d、1个月、6个月、12个月的疼痛程度.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切口长度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与术前比较,两组术后3 d的血清GSH-Px、SOD、MDA水平显著降低,但观察组GSH-Px、SOD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MDA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右侧腰背伸肌群MPF、EMG低于左侧;术后1个月,观察组两侧腰背伸肌群MPF、EMG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组右侧仍低于左侧(P<0.05).与术前比较,两组术后1个月的两侧腰背伸肌群MPF、EMG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3 d、1个月、6个月、12个月,两组腰痛以及下肢痛VAS评分均显著降低,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较于传统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PTED手术时间较短、切口较小,能有效减轻LDH患者术后应激反应,促进两侧腰背伸肌群收缩平衡状态的恢复,改善腰背伸肌群肌电图指标,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后路椎体间融合术(PLIF)与微创通道辅助下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MIS-TLIF)治疗3节段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早期疗效。方法按手术方式不同,将60例3节段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分为PLIF组(36例)和MIS-TLIF组(24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和随访时腰背疼痛VAS评分、下肢疼痛VAS评分、ODI评分、SF-36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PLIF组随访12~20个月,MIS-TLIF组随访13~21个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腰背疼痛VAS评分、下肢疼痛VAS评分、SF-36评分、ODI评分两组术后6、12个月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12个月下肢疼痛VAS评分、SF-36评分、ODI评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腰背疼痛VAS评分术后6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12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LIF组发生脑脊液漏3例,MIS-TLIF组发生脑脊液漏1例、浅表手术部位感染2例,两组并发症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学显示,两组患者手术节段均在术后1年内获得良好的节段融合。结论与PLIF比较,MIS-TLIF治疗3节段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术后腰背疼痛症状改善速度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