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热性惊厥患儿血清和脑脊液神经原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含量及其与热性惊厥发病机制和脑损伤的关系.方法 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热性惊厥患儿血清和脑脊液中NSE的含量.结果 热性惊厥组血清和脑脊液中NSE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严重组热性惊厥患儿血清和脑脊液中NSE水平明显高于普通组(均为P<0.05).结论 热性惊厥发作可引起血清和脑脊液中NSE水平明显升高,可导致神经元损伤.  相似文献   

2.
儿童热性惊厥NSE与视频脑电图检测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温慈 《浙江临床医学》2009,11(11):1142-1143
目的探讨血清NSE(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和视频脑电图在热性惊厥儿童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通过对40例单纯性热性惊厥患儿和30例复杂性热性惊厥患儿在发作以后的第1天和第7天用酶联免疫法(ELISA)对NSE进行检测。同时对所有患儿在发作第1天、第7天和1个月进行视频脑电图检查。结果在惊厥后24h和7d NSE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NSE浓度在单纯性惊厥和复杂性惊厥中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NSE恢复的越慢,脑电图的异常率越高。结论患儿NSE在发作以后24h内明显增高,尤其是复杂性惊厥患儿。视频脑电图的异常率和NSE浓度变化有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总结在不同时机应用纳络酮治疗新生儿窒息后脑损伤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护理经验。方法 :随机将新生儿窒息 6 1例分为 3组 ,A组 19例 ,生后即脐静脉注射纳络酮 ,并与静脉注射相结合 ,B组 2 2例 ,进入新生儿病房后静脉注射纳络酮 ,C组 2 0例 ,不用纳络酮 ,常规治疗。结果 :A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短于B、C两组 (P <0 0 5 )。前囟B超检查及血CPK -BB检查结果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5 ,P <0 0 1)。结论 :早期连续使用纳络酮治疗新生儿窒息后脑损伤可迅速缓解临床症状 ,这对临床抢救新生儿窒息后脑损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左乙拉西坦预防复杂性热性惊厥复发的效果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福建省妇幼保健院2018年6月~2020年1月收治的60例复杂性热性惊厥患儿作为观察对象,进行回顾性队列研究,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参照组口服小剂量地西泮至体温正常,研究组口服左乙拉西坦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β蛋白(S-100β)水平及智商、行为能力评分,同时比较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进行1年随访以统计复发率。结果:两组治疗前血清NSE、S-100β水平及智商总分、行为能力总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NSE、S-100β水平明显较参照组低,智商总分、行为能力总分明显较参照组高(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1年复发率明显较参照组低(P<0.05)。结论:左乙拉西坦在预防复杂性热性惊厥复发方面具有良好效果,不良反应少,不仅可以有效提高患儿智商及行为能力,还可以进一步减轻脑损伤,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5.
清开灵与纳络酮治疗重度酒精中毒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清开灵和纳络酮两种药物合用治疗重度酒精中毒的疗效。方法:治疗组(8例)使用纳络酮加用清开灵,对照组(9例)单独使用纳络酮。结果:两组间意识障碍转为清醒时间的比较有差异(P<0.05),头昏,心悸等酒后症状消失时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清开灵在抢救重度酒精中毒时与纳络酮有相同作用,疗效优于单用纳络酮组。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婴幼儿热性惊厥(FS)治疗前后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探讨其在热性惊厥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45例符合FS诊断标准的患儿按发作次数分为首次发作、2次发作、≥3次发作组,常规进行血常规、大小便常规、肝肾功能、血糖、血电解质检测,脑电图、头颅CT检查外,比较各组治疗前、后NSE水平;随访>6个月。对照组40例,为同期的门诊健康体检者。结果 FS患儿血清NSE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发作≥3次患儿血清NSE水平升高明显(P<0.01)。各组患儿治疗后NSE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P<0.05);接近对照组(P>0.05)。结论 FS可对神经元造成短期损伤,及早干预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纳络酮对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NPY、β-EP、NSE和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将54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随机分为对照组27例和观察组27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缺氧缺血性脑病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纳洛酮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儿治疗前和治疗后1、2、3 d的血清NPY、β-EP、NSE和促炎介质、抑炎介质水平。结果治疗后1、2、3 d,观察组的血清NPY、β-EP、NSE和促炎介质、抑炎介质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纳络酮能积极改善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NPY、β-EP、NSE和炎症因子的表达。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纳络酮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的临床资料。方法采用完全随机设计法,将58例出现原发性呼吸暂停的早产儿分为治疗组(纳络酮组30例)常规对照组(氨茶碱组)28例进行疗效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显效17例,有效10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对照组显效10例,有效8例,总有效率64.3%.无效10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131,P=0.043〈0.05)。表明治疗组疗效高于对照组。结论纳络酮是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安全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联用纳络酮及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HIE患儿分为2 组,观察组35 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纳络酮静注、静滴加复方丹参注射液静滴治疗;常规组33 例仅用常规方法治疗。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显效率为6571% ,总有效率为8857% ,常规组分别为2424% 及5455% ,2 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 均< 001)。观察组临床症状、体征全部消失时间(640±338)日较常规组(1036±352)日明显缩短(P< 001)。结论:联用纳络酮及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明显优于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纳络酮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合并急性呼吸衰竭(ARF)的临床疗效。方法:72例COPD合并ARF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6例。治疗组(A)常规给予吸氧、抗感染、祛痰、平喘,在此基础上加用纳络酮治疗。对照组(B)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尼克沙米、洛贝林治疗。连续观察24 h,用药前及用药后4 h进行动脉血气分析,记录临床表现改变,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组患者血气分析各项指标及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两组间PaO2,PaCO2,pH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纳络酮组无严重不良反应事件。结论:纳络酮对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急性呼吸衰竭有良好的治疗效应。  相似文献   

11.
盐酸纳络酮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盐酸纳络酮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9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纳络酮Ⅰ组、Ⅱ组和常规药物组各31例.各组基础疗法为静滴低分子右旋糖酐和维脑路通,纳络酮Ⅰ组和Ⅱ组加用纳络酮,常规药物治疗组加用胞二磷胆碱和脑复康.各组治疗前、后检测β-内啡肽含量,观察临床疗效和神经功能的改变.结果:纳络酮Ⅰ组和纳络酮Ⅱ组治疗后β-内啡肽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常规药物组治疗后β-内啡肽水平也有所下降.在临床症状和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方面,纳络酮组均优于常规药物组,纳络酮Ⅰ组更为明显.结论:盐酸纳络酮通过降低β-内啡肽水平,阻止急性脑梗死继发性神经元损伤,有效改善临床症状,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12.
纳络酮用于心肺脑复苏21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为了观察β EP拮抗剂纳络酮对心肺复苏的作用 ,我们设对照组 ,前瞻性观察了纳络酮在心肺脑复苏 ( CPCR)中的作用 ,报告如下。1 病例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急诊抢救和住院、留观的心跳骤停患者 42例 ,其绝对心跳骤停时间 2~ 7分钟 ;年龄 2 8~ 74岁 ,平均5 1岁。随机划分纳络酮组与常规复苏组2组 (各 2 1例 )。 2组患者一般情况见表1,有可比性。1.2 治疗方法 :纳络酮组在常规复苏基础上给予纳络酮 2 .0 mg加生理盐水2 0 ml静推 ,此量可间隔半小时重复使用。常规复苏组行正规 CPCR,其中用标准剂量肾上腺素 ,第 1次无效时重复使用 ;有室…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局部亚低温、纳络酮以及两者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 方法将45例急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12例,在发病24 h内给予6-氨基己酸,颅内压增高时予脱水剂等常规治疗;亚低温组11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局部亚低温治疗3 d,鼻咽温度控制在33~34℃;纳络酮组11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静脉点滴纳络酮,每次4 mg,每日1次,共14 d;联合组11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局部亚低温治疗和静脉点滴纳络酮。于入院时和治疗第14天行头颅CT扫描,以测定出血量和水肿量;并于治疗前、后采用欧洲卒中评分量表(ESS)评定患者神经功能。 结果治疗前,4组间比较,出血量、水肿量和ES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rt;0.05)。治疗第14天,4组间的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rt;0.05);亚低温组水肿量[(21.25±5.86)ml]与联合组[(19.44±4.74)ml]接近(P&rt;0.05),但明显低于纳络酮组[(27.71±6.15)ml,P<0.05]和对照组[(35.40±9.83)ml,P<0.05],纳络酮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ESS评分由高到低分别是:联合组(75.58±9.97)分;亚低温组(64.06±8.23)分;纳络酮组(54.86±7.51)分;对照组(45.98±5.90)分,各组间的分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局部亚低温和纳络酮静脉点滴治疗均能明显减轻脑出血患者的脑水肿,改善其神经功能缺损;亚低温在减轻脑水肿和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方面的作用均优于纳络酮;联合应用不能进一步减轻脑水肿,但对神经功能缺损的改善作用更明显。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纳络酮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的疗效。方法将124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纳络酮加常规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观察患者清醒时间。结果纳络酮加常规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并具有统计学学习意义P〈0.05。结论纳络酮能显著缩短患者的意识障碍期,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动态脑电图联合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测定诊断热性惊厥患儿的价值。方法将140例热性惊厥患儿分为复发性80例(复杂组)与单纯性60例(单纯组),再选取同期健康体检的70例儿童作为对照组。所有儿童均在发病12、48 h后进行NSE测定,并在其入院后进行7 d的动态脑电图监测。结果单纯组与复杂组患儿的脑电图时相分布、脑电图异常部位相比有显著差异(P 0. 05);复杂组半年内癫痫发生率显著高于单纯组(P 0. 05);复杂组的血清NSE水平显著高于单纯组、对照组(P 0. 05)。动态脑电图联合NSE检查法的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单一检查法(P 0. 05)。结论视频脑电图联合NSE测定法在热性惊厥患儿中的诊断准确率较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纳络酮与尿激酶联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12例ST段抬高的AMI患者随机分成络酮组(58例)和对照组(54例).对照组应用尿激酶(UK)150万u溶于生理盐水100ml中静滴,30 min滴完.纳络酮组在溶栓前给以纳络酮2 mg静脉推注,然后以0.01 mg/(kg·min)速度持续静脉泵注,溶栓方法 同对照组.各组在溶栓前常规记录18导联心电图,查血常规、血小板、出凝血时间、心肌酶,观察胸痛缓解时间,血清CPK峰值提前时间,比较两组再通情况和不良反应出现情况.结果 纳络酮组再通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纳络酮组副作用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死亡3例,纳络酮组无死亡者.结论 纳络酮可提高ST段抬高的AMI患者溶栓再通成功率,减少溶栓后并发症的发生.纳络酮在ST段抬高的AMI患者的溶栓治疗中起着比较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大剂量纳络酮治疗急性海洛英中毒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大剂量纳络酮抢救急性海洛英中毒的疗效.方法将急性海洛英中毒患者127例按昏迷程度分为中毒伴浅昏迷组、中毒伴深昏迷组.两组分别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三组基础治疗相同.治疗组加用大剂量纳络酮,常规治疗组加入常规剂量纳络酮,而对照组不用.结果与对照组和常规治疗组相比,中毒伴浅昏迷患者治疗组苏醒时间缩短,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而中毒伴深昏迷患者治疗组死亡人数及中毒性脑病后遗症明显减少,苏醒时间也缩短,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应用大剂量纳络酮降低了急性海洛英中毒患者死亡率,明显改善了预后,缩短了昏迷时间.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纳络酮、苯巴比妥、复方丹参注射液联用早期干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8例重度窒息复苏后的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纳络酮、苯巴比妥、复方丹参注射液,观察两组发生惊厥和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情况及病死率。结果观察组惊厥、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及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CT检查脑白质低密度分布范围观察组重度改变者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重度窒息新生儿复苏后早期联合应用纳络酮、苯巴比妥、复方丹参注射液能有效预防新生儿惊厥及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发生,降低病死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纳络酮鞘内注射治疗重型颅脑损伤、脑血管意外的疗效。方法:对纳络酮治疗的80例重型颅脑损伤、脑血管意外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纳络酮鞘内注入、静脉注射的疗效。结果:纳络酮纳络酮鞘内注入组在提高治愈率、降低致残率和植物状态生存率、缩短治疗的平均昏迷时间较静注组疗效显著(P〈0.01)。结论:鞘内注射纳络酮在治疗重型颅脑损伤、脑血管意外疗效优于单一纳络酮静脉注射。  相似文献   

20.
纳络酮治疗重症中暑疗效观察雷绥民杨纯武纳络酮治疗重症中暑与常规治疗组对比疗效观察报告如下。1病例与方法1.1病例:36例均为1994年夏季气温在37℃以上来我院急诊抢救及留观患者。其中男22例,女14例。年龄65~85岁,平均71岁。随机分两组:纳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