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20例超长食管癌放射治疗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超长食管癌放射治疗的价值及影响预后因素。方法:1985年3月 ̄1992年12月收治超长食管癌120例,均采用^60Co外照射,DT60 ̄70Gy。结果:治疗后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30%、6.7%、5.8%;病变〈11cm和≥11cm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7%、0;疗终X线表现基本消失与部分消失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13.7%、0(P〈0.05);超长食管癌的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率24.2%,明  相似文献   

2.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食管癌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38,自引:5,他引:38  
目的探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食管癌的疗效及放射治疗反应。方法采用3DCRT方法治疗食管癌67例(3DCRT组,5~6Gy/次,隔日照射1次,共7~8次,总剂量40~42Gy,13~15d),与同期行常规放射治疗(CF组,2.0Gy/次,5次/周,64~68Gy,44~48d)的112例食管癌进行比较。结果CF组和3DCRT组的1、2、3、4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53.6%、43.8%、33.9%、25.9%和71.6%、62.7%、49.3%、43.3%(P=0.011)。CF组和3DCRT组的1、2、3、4年生存率分别为49.1%、41.1%、30.4%、22.3%和62.7%、52.2%、43.3%、38.8%(P=0.027)。3DCRT组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较CF组高(P=0.003),血液系统及全身反应3DCRT组较CF组轻(P=0.007,0.021)。结论3DCRT能明显改善食管癌的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近期放射反应及远期放射损伤均可耐受。  相似文献   

3.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食管癌75例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食管癌的疗效及放射治疗反应。方法采用3DCRT方法治疗食管癌75例(3DCRT组,2.5~3.0Gy/次,1次/d,共20~22次,总剂量60Gy,25—30d),与同期行常规放射治疗的75例食管癌(cF组,2.0Gy/次,5次/周,64~68Gy,44~48d)进行比较。结果CF组和3DCRT组l,2,3,4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55.6%,41.8%,32.9%,24.9%,和72.6%,63.6%,50.1%,43.1%(P=0.011)。CF组和3DCRT组放射治疗后1,2,3,4年生存率分别为48.7%,41.5%,30.5%,21.8%,和63.2%,52.2%,44.1%,38.7%,(P=0.027)。3DCRT组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较CF组高(P=0.003),血液系统及全身反应3DCRT组较CF组轻(P=0.007,P=0.021)。结论3DCRT能明显改善食管癌的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近期放射反应及远期放射损伤均可耐受。  相似文献   

4.
食管癌调强放射治疗初期疗效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军  韩春  李晓宁  高超  贾敬好  蔡博宁  张辛  肖爱勤 《癌症》2009,28(11):1138-1142
背景与目的:食管癌调强放射治疗临床研究国内外报道较为少见,其临床疗效如何,是否会引起较为严重的大范围低剂量照射肺损伤等问题亦无成熟经验。本研究旨在评价调强放疗技术对食管癌的初期疗效及治疗不良反应。方法:2006年6月至2008年3月,采用调强放疗技术治疗37例颈段、胸段食管癌,评价肿瘤反应率、肿瘤局部控制率、生存率和治疗相关不良反应。结果:全组患者100%肿瘤区(gross tumor volume,GTV)、95%临床靶区(clinical target volume.CTV)和95%计划靶区(planning target volume,PTV)接受剂量分别为(6456±172)cGy、(6293±145)cGy和(5988±53)cGy。接受≥5Gy、≥10Gy、≥20Gy、≥30Gy的肺组织占全肺体积的百分比和肺平均剂量分别为(59.6±12.8)%、(39.5±8.7)%、(22.0±5.4)%、(12.0±4.3)%和(1178±248)cGy。肿瘤总反应率为97.3%(36/37)。中位随访时间为13个月(8~29个月),3级及以上急性和晚期放射性食管损伤发生率分别为16.2%和7.2%:2级及以上急性和晚期放射性肺损伤发生率分别10.8%和8.1%。1、2年肿瘤局部控制率分别为72.9%、72.9%;1、2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0.9%、67.4%;1、2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73.5%、51.4%。局部未控和复发占总治疗失败的69.2%。结论:食管癌调强放射治疗初期疗效较好,急性和晚期放射性肺损伤发生率较低。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仍为肿瘤局部未控和复发。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血红蛋白(Hh)浓度对食管癌放射治疗疗效的影响。方法1996年8月-1997年10月260例经病理学证实的食管癌患者接受后程加速超分割根治性放疗,采用6MVX线放疗,DT66~68Gy。放疗前测定血红蛋白含量。根据血红蛋白浓度分为4个组(≥110g/L为正常组,95~109g/L为轻度贫血组,75~94g/L为中度贫血组,小于75g/L为重度贫血组)。结果所有患者均随访,其中血红蛋白〈95g/L患者的1、3、5年局控率及生存率低于血红蛋白〉195g/L的患者,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血红蛋白浓度对食管癌放射治疗预后有显著影响,血红蛋白水平越低,局控率及生存率也越低。  相似文献   

6.
食管癌术前放射治疗的前瞻性临床研究   总被引:28,自引:4,他引:24  
目的 为进一步估价术前放射治疗和外科手术综合治疗食管癌的近远期疗效,再次分析随诊满5年以上的418例食管癌随机分组临床研究结果。方法 1977年6月至1989年4月,对胸中段食管癌(按1978年UICC分段标准)、长度8cm以下(1984年起为5-8cm)、年龄<65岁,能进半流、无外科手术禁忌的病例进行信封法随机分组:术前放射治疗组[(R S)195例],和单纯手术组[(S)223 例]。放射治疗使用8MV X射线,前后2个野包括全纵隔及胃左动脉旁淋巴结引流区,剂量4D140Gy20次4周。双锁骨上区未做预防照射,间隔2-4周后进行手术。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Logrank检验两组的差异性。结果 R+S组和S组手术切除率分别为90.3%和85.7%(P=0.08),术后病理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22.2%和40.8%(P<0.01),T4N0M0+T4N1M0期分别占29.2%和57.4%(P<0.005);手术死亡率分别为2.2%和4.2%;胸内吻合口瘘发生率分别为2.2%和3.7%,食管残端残存癌发生率分别为0%和2.1%,局部和区域复发率分别为22.7%和41.4%(P<0.01)。R+S组生存率优于S组(P=0.024)。结论 术前放射治疗能降低术后病理淋巴结转移率和缩小肿瘤及明显降期作用;能降低局部和区域复发率及明显提高长期生存率;能提高手术切除率,并不增加手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自 1998年 5月 ,对 38例中晚期食管癌患者施行了放射治疗和放置支架后放射治疗 ,其中放射治疗 2 8例 ,支架治疗10例 ,对其疗效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38例患者中 ,男 2 4例 ,女 14例 ,年龄 48~ 72岁 ,平均年龄 6 4岁 ;其中颈段 8例 ,胸上段 12例 ,胸中下段 18例 ;病变长度 6~ 13cm ;X线分型髓质型 2 9例 ,蕈伞型 6例 ,缩窄型 2例 ,溃疡型 1例 ;有 2 5例取得病理诊断 ,其中鳞癌 2 3例、腺癌 1例、腺鳞癌 1例。其余 13例病人因X线表现较典型 ,病人拒绝食管镜取活检 ,未作病理诊断。1.2 放射治疗使用日本三菱EXL 15…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病灶长度 <5cm食管癌放射治疗的疗效及其特点。方法 :我科于 1994年 1月~ 1996年 12月收治食管癌病灶长度 <5cm的患者 13 8例 ,全部均行常规放射治疗 ,食管剂量为 60Gy~ 70Gy。结果 :全组 1、3、5年生存率分别是 68 1%、2 3 2 %、13 8% ,年龄、部位与预后关系不大 ,疗终X线影像改变明显好转者 (CR)与部分好转者 (PR)的 5年生存率分别是 2 0 9%、2 4% (P <0 0 5 ) ,有显著性差异。病灶长度≤ 3cm的髓质型患者与缩窄型患者的 5年生存率分别为 3 3 3 %、5 0 % (P <0 0 1)。结论 :小于 5cm长度的食管癌患者的放射治疗的预后 (CR或PR)与疗终X线影像改变关系密切 ;缩窄型食管癌放疗预后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病灶长度<5cm食管癌放射治疗的疗效及其特点。方法:我科于1994年1月~1996年12月收治食管癌病灶长度<5cm的患者138例,全部均行常规放射治疗,食管剂量为60Gy~70Gy。结果:全组1、3、5年生存率分别是68.1%、23.2%、13.8%,年龄、部位与预后关系不大,疗终X线影像改变明显好转者(CR)与部分好转者(PR)的5年生存率分别是20.9%、2.4%(P<0.05),有显著性差异。病灶长度≤3cm的髓质型患者与缩窄型患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33.3%、5.0%(P<0.01)。结论:小于5cm长度的食管癌患者的放射治疗的预后(CR或PR)与疗终X线影像改变关系密切;缩窄型食管癌放疗预后差。  相似文献   

10.
1978年1月至1983年10月对病理证实、资料完整而首次收治的中、晚期食管癌1853例施行了单纯放疗,其中存活10年以上的110例,生存率为5.9%。影响远期生存的多因素中,病灶长度对预后不起决定性作用,关键是肿瘤的外侵程度,淋巴结转移的部位和广度。39岁以下中青年患者生存率明显高于老年组,病灶位于下段者预后较差。腺癌、缩窄型病人无远期生存率。疗前有锁骨上淋巴结转移者效果差。  相似文献   

11.
刘云琴  钱立庭  程广源 《癌症进展》2007,5(3):298-300,297
目的 评价食管癌的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疗的长期生存结果和失败原因.方法 1997年6月~2000年9月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疗82例经病理证实的食管鳞癌.所有病例先予常规分割放疗每日DT200cGy,每周5次,DT4000 cGy/4周,接着后程加速超分割缩野放疗,每次DT150 cGy,每日两次,间隔6小时,DT3000 cGy/2周.放疗总量DT7000cGy/40次/6周.结果 1、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61%、34%和21%;1、3、5年局控率分别为72%、57%和54%.在82例病例中,死亡66例,26例(39%)局部失败,21例(32%)为远处转移,8例(12%)淋巴结转移,6例(9%)局部失败 远处转移,5例(8%)因并发症死亡.结论 食管癌的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疗生存率、局控率较常规分割治疗有所提高,但防治远处转移、区域淋巴结转移及减少放射反应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探讨食管癌根治术后辅助放射治疗以及影响预后的因素。行根治术食管癌192 例,其中44 例合并术后辅助性放射治疗。192例食管癌根治术后患者5 年总的生存率为29. 5%。1、3 和5 年总的生存率单手术组(72. 0%、39 .5%和29 .1%)与术后放射治疗组(77. 4%、40. 8%和29. 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 .03,P=0 .993。Ⅰ+ⅡA期1、3和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2. 5%、50. 8%和41. 0%,ⅡB期分别为63. 5%、26. 8%和13 .4%,Ⅲ期分别为56%、19.6%和9 .8%,有统计学意义,χ2=17 .28,P=0 .000 2。初步研究结果提示,食管癌根治术后辅助放射治疗对生存率的作用不太明显,应慎重实施;分期是影响食管癌预后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照射野与预后的关系,为模拟定位时更好地确定照射范围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4月~2001年4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放疗科进行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疗的符合入组条件的食管癌患者102例,计算常规设野时野长和野宽外扩的范围,分析与生存率的关系。结果:常规模拟定位设野长度外扩的范围按照中位值分为≤4·2cm和>4·2cm两组,≤4·2cm组1、2、3和4年生存率分别为76·0%、50·0%、28·3%和21·2%;>4·2cm组分别为69·0%、55·4%、48·2%和38·0%。两组总体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15,P=0·14。设野宽度外扩的范围按照中位值分为≤1·8cm和>1·8cm两组,≤1·8cm组1、2、3和4年生存率为64·0%、46·0%、36·0%和29·3%;>1·8cm组为76·9%、53·9%、42·3%和31·5%。两组总体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2,P=0·73。结论:设野长度外扩的范围对总体生存率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4·2cm组在生存方面显示了一定的优越性。设野宽度外扩的范围对总体生存率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1·8cm组在生存方面显示了一定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消化性溃疡后食管癌的放疗疗效。方法 选择1988年1月至1997年12月收治的消化性溃疡后食管鳞癌患158例。按常规方法设前垂直野及背斜野常规^60Co外照射DT64~68Gy,,结果 1、3、5、10年生存率分别为45.01%、14.6%、8.00%、5.06%,仍健在11例,均生存5年以上。统计分析显示,对生存有影响的因素有性别、病变长度、消化性溃疡治疗方式。结论 消化性溃疡后食管癌的放疗疗效与一般食管癌相同,性别、病变长度、消化性溃疡治疗方式对生存有影响。  相似文献   

15.
后程三维适形放射治疗食管癌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评价后程三维适形放射治疗食管癌的疗效。方法:从2003年5月-2005年5月,对70例经病理证实的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3个野等中心常规分割,总剂量70Gy,35分次,7周完成。治疗组前程照射方法同对照组,剂量40Gy,20分次,4周完成;后程采用三维适形照射3Gy/次,10分次,2周完成;总剂量70Gy,30分次,6周完成。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近期有效率分别为88.6%和77.1%(P〈0.05),1、3年局控率分别为77.1%、57.1%和62.9%、31.4%(P〈0.05),1、3年生存率分别为68.6%、42.9%和54.3%、25.7%(P〈0.05)。两组毒副反应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三维适形放疗食管癌的近、中期结果优于常规方法,急性毒副反应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顺铂为主联合化疗加放疗对病变长度大于8cm食管癌的疗效。方法1988年1月至1991年12月对病变长度大于8cm,不宜行手术治疗的食管癌病人随机分为二组(各60例)治疗,一组采用顺铂、平阳霉素、长春新碱联合化疗后根治性放疗(化放组),一组仅行单纯放射治疗(单放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化放组与单放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1.7%、30.0%、20.0%与36.7%、10.0%、5.0%,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顺铂为主联合化疗后放疗综合治疗是治疗超长食管癌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食管癌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放射治疗的疗效和预后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食管癌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放疗后的疗效和预后因素。方法:接受放射治疗的食管癌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患者共64例,中位随访34个月(3~80个月)。其中食管癌治疗后锁骨上淋巴结转移33例,治疗时发现31例。所有锁骨上转移淋巴结患者均行常规分割放射治疗,总剂量为36~70Gy/5~7周,1·8~2·0Gy/d;其中单纯放疗组43例,放疗联合化疗组16例,放疗联合热疗5例。结果:在锁骨上淋巴结放射治疗结束时23例(35·9%)达CR;30例(46·9%)达PR。全组患者中位生存期13·5个月,最长随访时间80个月。1、3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56·3%、9·4%和3·1%。随访结束时37例(57·8%)患者死亡,无病生存患者15例(23·4%),7例患者带瘤生存(10·9%),5例失访。多因素分析显示,锁骨上转移淋巴结的直径(P=0·001)、单侧还是双侧(P=0·015)和转移的数目(P=0·042)对其放射治疗后能否达到C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对于生存率只有淋巴结的直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结论:在食管癌治疗后发现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的患者给予进一步的治疗仍能获得一定的治疗效果,采用综合治疗并未提高患者的长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食管癌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放疗后的疗效和预后因素。方法:接受放射治疗的食管癌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患者共64例,中位随访34个月(3~80个月)。其中食管癌治疗后锁骨上淋巴结转移33例,治疗时发现31例。所有锁骨上转移淋巴结患者均行常规分割放射治疗,总剂量为36~70Gy/5~7周,1.8~2.0Gy/d;其中单纯放疗组43例,放疗联合化疗组16例,放疗联合热疗5例。结果:在锁骨上淋巴结放射治疗结束时23例(35.9%)达CR;30例(46.9%)达PR。全组患者中位生存期13.5个月,最长随访时间80个月。1、3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56.3%、9.4%和3.1%。随访结束时37例(57.8%)患者死亡,无病生存患者15例(23.4%),7例患者带瘤生存(10.9%),5例失访。多因素分析显示,锁骨上转移淋巴结的直径(P=0.001)、单侧还是双侧(P=0.015)和转移的数目(P=0.042)对其放射治疗后能否达到C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对于生存率只有淋巴结的直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结论:在食管癌治疗后发现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的患者给予进一步的治疗仍能获得一定的治疗效果,采用综合治疗并未提高患者的长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放疗联合方克顺铂同步或序贯化疗治疗老年食管癌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将62例〉70a的老年食管癌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同步放化疗组(31例):放疗d1即同时开始化疗;序贯放化疗组31例:入组后先予化疗2个周期,再单独予放疗,放疗结束后再化疗2~3个周期,放疗采用6~Coy常规分割放疗,1.8~2.0Gy/次,5次/wk,总剂量64~68Gy/6~7wk完成。结果同步组和序贯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3.6%、83.9%,1a、3a局部控制率分别为77.4%与67.7%和48.4%与38.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02,P=0.065)。同步组和序贯组的1a、3a生存率分别为74.2%与64.5%和45.1%与32.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32,P=0.073)。同步组的血液学毒性、放射性食管炎以及放射性肺炎均高于序贯组,多数为1以级。结论老年晚期食管癌病人同步治疗组较序贯治疗组的疗效提高,生存期延长,毒副作用增加,但病人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Body-ProLokTM床板加真空垫与单纯真空垫2种不同固定方式对超长靶区食管癌患者螺旋断层放疗时分次摆位精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食管癌患者,靶区长度均>40 cm。其中16例采用Body-ProLokTM结合真空垫固定(A组),治疗前共行392次兆伏CT(mega-voltage computed tomography,MVCT)扫描;18例采用单纯真空垫固定(B组),治疗前共行467次MVCT扫描。治疗前MVCT采集的图像与千伏CT(kilo-volt-age computed tomography,KVCT)采集的计划图像进行匹配,获取患者的摆位误差,将摆位误差纠正后进行螺旋断层放疗。结果 A组患者在六维方向X轴、Y轴、Z 轴、Pitch、Row和 Yaw上的摆位误差分别为(1.89±1.48)mm、(3.03±2.34)mm、(1.80±1.41)mm、(0.52±0.42)°、(0.72±0.64)°和(0.39±0.34)°,B组分别为(2.88±2.33) mm、(3.94±3.09)mm、(1.94±1.83)mm、(0.62±0.52)°、(0.81±0.75)°和(0.54±0.44)°。摆位精度上,X轴、Y轴、Pitch和Yaw方向上,A组均优于B组(均P<0.05)。二次摆位方面,A组发生率为2.0%,B组为6.6%(P<0.01)。摆位时间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54)。结论对超长靶区食管癌患者螺旋断层放疗时用Body-ProLokTM结合真空垫固定在摆位精度方面优于单纯真空垫固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