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 比较监测血管通路功能的不同手段。方法 1997年10月 ̄1998年3月对26例规律性血透患者的血管通路进行功能检查,包括测量动态透析静脉压、通路再循环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 26例患者中5例存在通路功能产良且均出现超声显像异常,仅1例动态透析静脉压升高,未出现通路再循环长高和血流量降低。结论 动态透析静脉压和通路再循环率虽能用于监测通路功能,但有一定的局限性;超声显像检查能直观的异常病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监测血管通路功能的不同手段。方法 1997年10月~1998年3月对26例规律性血透患者的血管通路进行功能检查,包括测量动态透析静脉压、通路再循环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 26例患者中5例存在通路功能不良且均出现超声显像异常,仅1例动态透析静脉压升高,未出现通路再循环升高和血流量降低。结论 动态透析静脉压和通路再循环率虽能用于监测通路功能,但有一定的局限性;超声显像检查能直观的发现异常病灶,是监测通路功能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 应用尿素模式鉴别和量化血管通路再循环率,旨在有效维护血管通路的效能及提高血液净化治疗质量.方法 在患者透析1h后,由3例技术操作熟练的血透护士同时从股动脉、对侧上肢的肘前静脉及体外循环血路的动、静脉采样口抽取血标本.采血后立即降低血流量到120mL/min,10s后关闭血泵再次从血路的动脉采样口抽取血标本,然后依据从外周静脉、股动脉及关闭血泵后动脉采样口抽取血标本的尿素氮浓度计算再循环率.结果 对180例(126例内瘘、54例中心静脉置管)常规血透患者进行测定,使用尿素氮作为标识溶质,再循环率分别为股动脉(0.17±2.09)%、尿素模式(0.08±1.64)%、外周静脉(7.08±2.51)%.结论 尿素模式测定法操作简单并能准确反映再循环率;同时血管通路正确操作流程也可降低再循环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彩超对子宫肌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经彩超检查初部诊断为子宫肌瘤的80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术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彩超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的符合率.结果超声检查与病理诊断子宫肌瘤的符合率为90.0%,误诊率为10.0%;子宫肌腺病的符合率为60.0%,误诊率为40.0%;卵巢肿瘤的误诊率为100.0%.结论彩超检查子宫肌瘤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符合率高,同时根据典型的超声图像,并结合临床特征进行综合分析,可以减少子宫肌瘤的误诊.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高频彩超在睾丸及附睾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17例经高频彩超检查的阴囊外伤所致睾丸及附睾病变患者的声像图与病理结果.结果 17例阴囊外伤患者,其中睾丸挫伤6例、睾丸血肿4 例、睾丸扭转5例、附睾炎症2例.超声检查与手术对照符合率94.12 %(16/17).结论 高频彩色超声检查在评价睾丸及附睾损伤时准确率高,方便易行,对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强调在使用UF-10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进行尿常规检测中显微镜检查的重要性.方法 随机收集住院患者晨尿标本500份,分别用UF-10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UF-100)和显微镜检查(镜检),比较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结果 UF-100与镜检结果比较:检测红细胞的阳性符合率91.74%,假阳性率12.66%,阴性符合率87.34%,假阴性率8.26%;检测白细胞的阳性符合率94.90%,假阳性率13.41%,阴性符合率86.59%,假阴性率5.10%;检测管型的阳性符合率88.89%,假阳性率12.05%,阴性符合率87.95%,假阴性率11.11%.结论 UF-100对尿中有形成分的检测主要起过筛作用,尿液中复杂的有形成分如结晶、类酵母、细菌、黏液丝等均会不同程度地影响红细胞、白细胞、管型的计数.因此.当UF-100检测尿液结果提示病理成分增多及上述干扰成分呈阳性或增多时,进行尿液显微镜检查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和磁共振血管成像(MRA/MRV)、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在脑血管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8例脑血管病患者进行DSA、TCD和MRA或MRV检测,观察其异常情况.通过比较分析TCD、MRA/MRV与DSA在脑血管疾病诊断上的一致性与差别,探讨它们在脑血管病诊断中的价值.结果:DSA检查28例,阳性25例,TCD检查21例,阳性17例,与DSA符合率达71.43%;MRA/MRV检查26例,阳性24例,与DSA符合率为80.77%.结论:DSA、TCD和MRA/MRV这3种检查方法各有优势,依据不同情况联合应用,可对脑血管病的病因及诊断作出客观准确的评价.  相似文献   

8.
郭庆  王红  田向东  姚建军 《宁夏医学杂志》2010,32(12):1173-1174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A)、彩超和踝臂指数(ABI)在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PAD)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42例2型糖尿病(T2DM)病例,对其均行CTA、彩超和ABI检查,据PAD情况并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对比,评价在糖尿病PAD诊断中的价值。结果 42例CTA检查27例阳性,与DSA比较CTA评估糖尿病PAD的敏感性为75%,特异性100%,符合率82%;彩超检查18例阳性,与DSA比较彩超评估糖尿病PAD的敏感性为55%,特异性100%,符合率55%;ABI检测22例阳性病人,与DSA比较,ABI评估糖尿病PAD的敏感性为60%,特异性100%,符合率为67%。结论 CTA、彩超和ABI是诊断糖尿病PAD一种简便、有效、可行的筛查方法,CTA可以代替DSA检查糖尿病PAD。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彩超在乳腺肿块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08年1月~2012年3月间进入贵阳市白云区第一人民医院乳腺外科进行诊断和治疗的乳腺肿块患者120例进行高频彩超检查,所得的结果均与术后的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照.结果通过彩超诊断的105例良性肿块患者中,有100例患者与术后的病理检测结果相符,符合率为95.24%,在通过彩超诊断的为15例恶性肿块患者中,有13例患者与术后的病理检测结果相符,符合率为86.67%,总体的符合率为95.24%.在彩色多普勒(CDFI)检测结果中,恶性肿块的Alder分级大多为I ~I I级,而良性肿块的Alder分级大多为0~I级.结论彩超用于乳腺肿块的诊断,不仅对患者的伤害小,且正确率高,具有极大地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分析对甲状腺结节性病变使用彩超检查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本研究抽选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350例甲状腺结节性病变患者,均进行彩超检查,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彩超检查良性甲状腺结节阳性223例,阳性率63.71%;恶性甲状腺结节127例,阳性率36.29%;与病理检查结果对比,符合率为97.81%。对比恶性甲状腺结节与良性甲状腺结节二维声像图结果,两组在边界(清晰/不清)方面诊断(P0.05);而在钙化、数量、回声等方面(P0.05)。结论据研究显示,对甲状腺结节性病变使用彩超检查,可明确鉴别出良性与恶性甲状腺结节病变,其具有显著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双静脉穿刺作为血液透析血管通路替代选择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84例.血管通路建立的优先级依次为自体动静脉内瘘(AVF)、带隧道带涤纶套导管(TCC)、双静脉穿刺(VVP),根据通路建立情况将患者分为VVP组、TCC组及AVF组,每组均28例.对3组患者的透析充分性、通路再循环阳性率及通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进行6个月的随访比较.结果 通过6个月的随访比较,发现透析0、3、6个月时3组患者单室尿素清除指数(spKt/V)、平衡后尿素清除指数(eKt/V)、尿素下降率(UR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后,VVP组患者通路再循环阳性率低于TCC组和AVF组(0 vs 14.28%、21.43%,P<0.05),通路通畅性不良发生率低于TCC组(0 vs 21.43%,P<0.05);3组患者通路相关感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VVP操作简单,并发症及通路再循环阳性率低,透析充分性与常规通路无明显差异;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考虑作为AVF无法建立且无法或不愿置入TCC患者的血管通路替代选择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究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狭窄的介入治疗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3月收治于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已行中心静脉狭窄介入治疗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随访术后的血管通路通畅情况以评估介入治疗的疗效。结果 共纳入82例发生中心静脉狭窄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其中68例(82.93%)患者既往有中心静脉临时插管病史。82例患者中,中心静脉双支病变13例(15.85%)、单支病变69例(84.15%);5例(6.10%)为轻度病变、17例(20.73%)为中度病变、35例(42.68%)为重度病变、25例(30.49%)为完全闭塞病变。82例患者中,57例接受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9例接受经皮腔内支架置入术(PTS)治疗后获得血管再通。术后随访时间12~62个月。术后6个月血管通路通畅率为75.76%(50/66),术后12个月血管通路通畅率为68.18%(45/66),整个随访期间总体血管通路通畅率为59.09%(39/66)。结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发生中心静脉狭窄后,可影响血管通路使用寿命,对于有症状且不能缓解的患者,建议积极干预,介入治疗是中心静脉狭窄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同时,慢性肾脏病患者应尽量避免中心静脉置管操作,以减少中心静脉狭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血液透析患者的血管通路现状。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血液透析中心2015年4 月1日至2016年4月1日新导入及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基本资料、血管通路选择和并发症。结果:维持性血液透析 患者258例,采用自体动静脉内瘘(artetiovenous fistula,AVF)的患者占87.60%、带涤纶套带隧道导管占12.40%。新导入 患者61例,首次透析采用无隧道无涤纶套导管的患者占80.33%,AVF占8.19%,带涤纶套带隧道导管占9.84%,动静脉 穿刺占1.64%。AVF选择吻合血管依次为腕桡动脉-头静脉(76.55%)、肱动脉-头静脉(11.06%)、前臂中段桡动脉-头静脉 (7.08%)、肱动脉-肘正中静脉和肱动脉-贵要静脉(5.31%)。AVF发生并发症占总AVF透析人数的 34.07%,其中动脉瘤占 24.34%。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绝大多数采用 AVF,而新导入透析患者中使用无隧道无涤纶套导管者比例较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深静脉留置导管与动静脉内瘘在重复循环率及透析充分性上的差异。方法: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及插管透析的新患者各30例,检测透析前后、下次透前血尿素氮,记录透析前后体重、脱水量、透析时间,计算重复循环率、整体尿素清除率、蛋白分率率、平均时间尿素氮浓度。结果:深静脉留置导管与动静脉内瘘在重复循环率及透析充分性上无显著差异。结论:深静脉留置导管可达到透析充分,是理想的血液通路。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血管通路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充分性以及患者炎症状态营养不良状况,探讨血液透析患者理想的血管通路。方法:选择本院2009年1月~2010年1月采用长期血管通路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55例,随访9~12月,对比采用自体动静脉内瘘(AVF)与颈内静脉带袖套隧道导管(CTC)透析患者的Kt/V值、C反应蛋白(CRP)、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血红蛋白(HGB)以及血管通路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55例患者中采用AVF40例,采用CTC患者15例,AVF组与CTC组患者Kt/V值均>1.2,两组相比较AVF组优于CTC组(P<0.01);AVF组患者CRP较CTC组低(P<0.01),ALB、HGB均高于CTC组(P<0.05)。结论:采用AVF与CTC两种血管通路的透析患者均能达到充分透析的效果,但AVF组患者在并发症、炎症状态方面优于CTC组,仍做为首选血管通路。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监测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再循环率(R%),探讨其对血透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120例MHD患者采用尿素2针法测定内瘘再循环率,同时,测定患者尿素清除指数(KT/V)及动静脉压力值,并对以上患者进行认知、心理干预、透析时卧位及饮食、营养指导,并关注其社会和家庭支持.干预时间为6个月,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半永久颈内静脉留置导管透析时血流量、通路再循环及对透析充分性的影响。方法选择行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60例,随机分为半永久颈内静脉置管组(置管组)和动静脉内瘘组(内瘘组),每组30例。透析时设定同样的血泵速度(250 ml/min)、使用相同型号规格的透析器、透析时间相同,观察6、12个月时有效血流量(Qb)、尿素清除指数(Kt/V)、通路再循环率(Ret%),并计算尿素下降率(URR)。同时记录导管相关感染、血栓形成等并发症。结果 2组患者有效血流量均可达到220~235ml/min,使用6、12个月时的Qb、Ret%、Kt/V、URR 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Kt/V均达到或超过1.2,URR高于65%,达到小分子清除充分性的要求。结论半永久颈内静脉留置导管可作为血管通路,能较长时间使用且能提供足够的有效血流量,从而满足单次透析达到透析充分性的血流要求。  相似文献   

18.
血液透析病人应用血管通路失功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病人应用血管通路失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对296例慢性肾功能衰竭行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296例患者根据血管通路的方式分为A组(经皮中心静脉导管后行内瘘术)、B组(动静脉内瘘)及C组(经皮中心静脉导管),分析并比较3组血管通路应用情况及失功情况。结果:A、B、C组血管通路应用失功率分别为32.6%(28/86)、29.5%(33/112)和26.5%(26/98),由血栓形成、感染等所致通路失功发生率为C组〉B组〉A组。结论:不同方式引起血管通路失功是多种原因所形成的重要因果关系,正当建立及防护性使用血管通路失功的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