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科1992年~1994年用内扎外缝术治疗肛周脓肿与肛瘘15例,效果理想,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15例均系男性,肛周脓肿5例,年龄14~43岁;肛瘘10例,年龄12~45岁.15例均采用内扎外缝术一次治愈,平均住院8天,经随访1~2年无复发.2 手术方法:病人与在骶或低位硬膜外麻醉下,肛瘘用探针查及内口,将其用止血钳夹起,用7号双丝线贯穿缝扎,从外口始切除瘘  相似文献   

2.
1993~1997年,我们采用主道肛缘处开窗高位挂线,支道扩大原发外口或加开窗引流治疗32例高位复杂性肛瘘,取得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男20例、女12例,年龄25~65岁。病史1~5年。2例为2个内口、1个外口,内口一高一低,高的在直肠环以上,低的接近直肠环;24例均是1个内口1个外口;6例有两个以上外日。瘘管深度最浅6cm,最深12cm;瘘管呈全马蹄型6例,半马蹄型26例;前马蹄型4例,后马蹄型28例。外口数目最多者为3个,外口距肛缘最远者为8cm。2.手术方法:腰麻或局麻后,取截石位或侧卧位,常规备皮、消毒…  相似文献   

3.
外切内挂术治疗马蹄形肛瘘48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蹄形高位肛瘘是一种常见的复杂性肛瘘,瘘管呈环形、半环形,外口多在肛门两侧,内口多在肛门后正中。我院肛肠科采用外口切除、内口挂线、瘘管旷置术治疗马蹄形肛瘘48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开窗搔刮挂线术治疗后马蹄型肛瘘43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后马蹄型肛瘘是一种特殊型的贯通肛周括约肌的肛瘘,瘘管弯长,围绕肛管。由一侧坐骨直肠窝通到对侧成半环型,内口多在截石位齿线附近的6点及左右5点7点位,外口数目可多个分散在肛门左右两侧。笔者近几年采用开窗搔刮挂线术治疗43例后马蹄型肛瘘,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切开挂线皮桥旷置治疗马蹄型肛瘘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蹄型肛瘘常因瘘道多,手术复杂,术后并发症多,复发率高成为近年来肛肠外科研究的热点.我科1997年以来,对50例马蹄型肛瘘采用切开挂线皮桥旷置术,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1993年以来,我们对273例肛瘘患者采用扩大瘘管内口,瘘道“开窗、留桥、挂线”术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273例患者中,男175例,女98例。年龄14~76岁,病程2月~36年。按1975年全国肛肠学术会议诊断标准皆为低位肛瘘.其中单纯低位肛瘘74例,复杂性低位肛瘘199例。2手术方法2.1找瘘管内口麻醉生效后,用探针沿瘘管外口探入(如阻力大,不可盲目乱戳)约1cm抽出探针插入头皮针管,注入亚甲兰,压住外口轻轻按摩,使药液充分弥散。用肛镜观察亚甲兰流出部位,确定内口.如没有流出亚甲兰可观察隐窝粘膜下层着色变化。然…  相似文献   

7.
采用判、摸、触、探自内向外逆向探查并切开内口、瘘管旷置开窗、高位肛瘘挂线,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247例,全部一次治愈出院,平均愈合时间14.4d,随访2~5年无1例复发。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治疗复杂性肛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8~ 2 0 0 0年 ,我们采用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治疗复杂性肛瘘 44例 ,获满意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39例 ,女 5例 ;年龄 1 8~ 60岁 ;病程1个月至 1 2年。其中低位复杂性 2 4例 ,全马蹄型 1 7例 ,半马蹄型 2 6例。瘘管行径为括约肌间瘘 2 4例 ,高位肌间瘘 3例 ,高位肌间瘘合并括约肌外瘘 1例 (合并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 )。1 2 方法 手术在腰麻下进行 ,查明管道走向、内口位置及瘘管与肛门括约肌的关系。再用粗探针自通向主管道的外口探入 ,在与内口相应方位的肛缘以探针为标志做人造外口。探针从人…  相似文献   

9.
马蹄形高位肛瘘是一种常见的复杂性肛瘘,瘘管呈环形、半环形,外口多在肛门两侧,内口多在肛门后正中。我院肛肠科采用外口切除、内口挂线、瘘管旷置术治疗马蹄形肛瘘4 8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4 8例,男性4 6例,女性2例;年龄18~5 6岁,平均年龄37岁,30~4 5岁者占80 %。病程长者2 0年,短者2月,内口均在肛管直肠环上方。1.2 手术方法 采用局麻或骶管麻醉,取侧卧位。常规消毒肛门部皮肤,经指诊、肛镜、探针、美蓝染色等检查探清瘘管走行及内口位置。在内口相对应的肛缘皮肤做一放射状切口(距肛缘约1.5cm) ,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通过改道切开、保留皮桥治疗夏杂性肛瘘的临床效果。方法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在骶管麻醉或局部麻醉下采用改道切开内口;外口开窗清创、皮桥旷置治疗复杂性肛瘘。结果53例复杂性肛瘘患者,一次治愈52例;再次清除残存管道后痊愈1例。结论改道切开、保留皮桥治疗复杂性肛瘘是一种手术创伤小、出血量少、简便易行、安全可靠、恢复快、并发症少的手术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内口切开瘘道旷置术治疗婴幼儿肛瘘51例卢灿省刘菊梅汤勇(安徽省中医学院附属医院肛肠科合肥230031)关键词:肛瘘;手术疗法;中西医结合疗法中图法分类号:R657.16;R266近年来,我院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内口切开、瘘道旷置术治疗婴幼儿肛瘘51例...  相似文献   

12.
自1992年以来,我科采用主灶切开加胶管引流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156例,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资料:本组男性118例,女性38例,年龄16~63岁,平均34.2岁,病程4周~15年。其中内、外口各一个的单纯性肛瘘56例占35.8%,伴有支管、半马蹄型78例占50%,全马蹄型22例占  相似文献   

13.
采用内口和近端瘘管切除加远端瘘管旷置术治疗肛瘘37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自2007年以来,我们采用旷置加切开挂线治疗肛瘘24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 本组男16例,女8例;年龄16~55岁,平均38岁;病程5个月~8年。其中单纯性肛瘘15例,复杂性肛瘘9例。肛瘘外口距肛门均大于5cm。  相似文献   

15.
复杂肛瘘手术方法对比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疗效和优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3月~2004年12月复杂性肛瘘患者135例,分别进行切开挂线术、切缝内口引流术、瘘管摘除缝合术、瘘管旷置术等不同手术方法的处理。结果随访5~10个月(平均7.2个月),切开挂线术37例,复发1例,平均愈合时间(20.224±5.24)d;切缝内口引流术32例,复发3例,平均愈合时间(22.84±6.66)d;瘘管摘除缝合术34例,复发5例,平均愈合时间(25.56±7.51)d;瘘管旷置术32例,复发6例,平均愈合时间(30.43±10.72)d。结论低位复杂性肛瘘多采用切缝内口引流术、瘘管摘除缝合术;高位复杂性肛瘘多采用切开挂线术、瘘管旷置术。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切扩挂线开窗旷置术治疗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复杂性肛瘘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30例采用切开挂线术,治疗组30例采用切扩挂线开窗旷置术.结果:治疗组一次性手术治愈29例,显效1例,治愈率达96.7%对照组治愈25例,显效1例,治愈率达83.3%(P>0.05)结论:与对照组相比,该术式具有治愈率高,疗程短,损伤小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低位开窗旷置术和低位切开高位挂线术治疗高位肛周脓肿的疗效差异。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于本院就诊需行手术治疗的62例高位肛周脓肿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低位开窗旷置组(简称旷置组)和低位切开高位挂线组(简称挂线组),每组31例。两组患者分别采用低位开窗旷置术和低位切开高位挂线术治疗高位肛周脓肿,术后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术后疼痛评分(VAS)、创面愈合时间和相关并发症(如脓肿复发率、肛瘘形成率以及肛门失禁等)。结果:旷置组和挂线组的治愈率分别为83.87%(26/31)和80.65%(25/31),术后1个月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5.81%(8/31)和22.58%(7/3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挂线组的脓肿复发率、肛瘘形成率均低于旷置组,旷置组的术后疼痛评分(VAS)、创面愈合时间和肛门失禁发生率显著低于挂线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位开窗旷置术和低位切开高位挂线术治疗高位肛周脓肿的总体疗效相似,低位开窗旷置术在缩短愈合时间、减轻术后疼痛和保留肛门功能等方面具有优势,而低位切开高位挂线术则能降低的肛周脓肿复发率和肛瘘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高位肛瘘指瘘管穿过外括约肌深部以上的肛瘘。采用“内口切除,对口引流,顶端旷置”术式,效果理想。2003年,我部收治高位肛瘘患者60例,经过精心护理,均治愈出院,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复杂性肛瘘采用不同手术方法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58例复杂性肛瘘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6个月~3年的持续随访。结果切缝内口引流术患者愈合时间明显短于瘘管摘除缝合术、瘘管旷置术、切开挂线术,瘘管摘除缝合术以及切缝内口引流术的低位痊愈率相对于高位痊愈率明显偏高,而瘘管旷置术以及切开挂线术的低位痊愈率明显低于高位肛瘘痊愈率,切开挂线术患者术后复发率明显低于瘘管摘除缝合术、瘘管旷置术、切缝内口引流术,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位复杂性肛瘘患者建议采用切缝内口引流术或瘘管摘除缝合术,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建议采用切开挂线术或瘘管旷置术,临床上应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采用针对性的治疗方法,尽可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治疗高位肛瘘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采用内口截根加管道旷置引流术治疗高位肛瘘24例。结果在治疗24例高位性肛瘘患者中,单纯性高位肛瘘18例,高位复杂性肛瘘6例,全部治愈,术后6个月随访无复发,肛门形状完整,生理功能正常。结论采用内口截根加管道旷置引流术治疗高位肛瘘治愈率高,疗程短,痛苦少,既能最大限度地保护肛门功能,又达到治疗的目的,为保存括约肌而治愈肛瘘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