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失语症恢复机制的神经影像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失语症是脑病变后获得性语言符号系统的理解和表达障碍。大多数失语症患者无论是否接受过治疗(包括语言治疗),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恢复。目前,对失语症自发恢复和语言治疗性干预语言功能恢复的神经机制并不完全了解。由于语言是人类特有的,不能利用动物模型进行研究,因此失语症恢复的神经机制尚在探讨中。可以应用神经生理学技术对脑的语言功能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
失语症患者近期自然恢复的观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对23例急性脑血管病所致的失语患者进行连续8周的失语检查,结果:自然恢复是在中风后2周最快,6周后逐渐减慢。说和听较读和写恢复好。各类失语中皮质下失语、传导性失语、命名性失语、经皮质性失语及Broca失语恢复较好;而Wernicke失语、经皮质混合性失语及完全性失语恢复较差;脑出血较脑梗塞恢复要好;皮质下病变较皮质性变变恢复要。提示:失语症是一随时间变化的动态状况。  相似文献   

3.
早期康复对急性脑卒中失语症患者语言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早期进行语言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失语症患者语言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 将40例急性脑卒中汉语失语症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及对照组,康复组在发病后1周内开始进行语言康复训练1个月,对照组患者不进行语言康复训练。结果 康复组语言功能恢复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早期进行语言康复训练有利于脑卒中失语症患者的语言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前瞻性地研究脑卒中后汉语失语症患者6月内病变性质对失语恢复的影响。方法:分别在平均10.5天、1月、2月,4月、6月时,用同一套语言测评材料,对30名脑卒中失语症患者进行评测。结果:所有患者的语言能力均获得了不同程度的自然恢复;恢复在1~2个月内最明显。脑出血恢复较脑梗塞好。  相似文献   

5.
失语症作为脑血管疾病的常见并发症,随着脑血管疾病发病率的逐年升高而日益增多,由此所致的交流障碍及心理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血氧水平依赖的功能性磁共振成像(BOLD-fMRI)技术实现了脑形态学和功能学的完美结合,是目前研究失语症语言功能恢复机制应用较为广泛的技术。本文就近年来利用BOLD-fMRI技术探讨失语症的恢复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失语症的恢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失语症是指由于大脑半球的器质性损伤 ,引起对语言的感知辨认、理解接收、组织运用及表达等功能在1个或多个方面的失调。其病态语言过程 ,是临床评估失语症类型、预后 ,制定康复计划的基础。1失语症恢复的理论根据失语症的恢复是个动态过程。恢复的原因可能与病灶周围组织水肿的消失、损伤后神经递质活动性的重建、周围血液的再灌注、大脑结构与功能的快速重组、远隔功能抑制的解除、正常皮层低代谢的恢复等因素有关[1] 。失语症恢复的理论依据为脑的可塑性理论 :中枢神经系统具有极大的可塑性 ,神经元死亡虽不能再生 ,但其周围的神经组织可…  相似文献   

7.
脑卒中后汉语失语症病变部位及其自然恢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前瞻性研究脑卒中后汉语失语症类型与病变部位的关系及对其自然恢复的影响。方法:脑卒中后汉语失语症患者30例分别在脑卒中后第10.5d,1,2,4及6个月时,用同一套语言测评材料进行语言评定。结果:同一病变部位所致失语症的类型可不同。最复杂的是基底节,并且同一类型失语症可由不同病变部位产生。30例不同类型失语症患者的语言能力在6个月内均获得不同程度的自然恢复。除完全性失语外,各类失语在第1-2个月内恢复最明显。听理解,口语表达和阅读恢复最好,其次为复述,书写的恢复最差。丘脑性失语和基底节性失语恢复最好。运动性失语恢复较好,感觉性失语恢复较差。完全性失语恢复最差。经皮质失语和传导性失语因病例数太少而不能充分反映其自然恢复情况。结论:脑卒中后汉语失语症的病变部位与类型关系复杂。其自然恢复与失语症类型有关。  相似文献   

8.
脑卒中失语症的康复训练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脑卒中失语症是脑血管意外后的常见并发症,脑卒中致残率中出现失语症的比例高达20%~30%[1]。失语症是由于脑卒中后大脑语言中枢受到损伤引起的。当与这些功能有关的脑组织受损时,就会出现相应的语言功能障碍。表现为口语表达困难,不能理解,命名困难,复述差;说话流利性减低,失句法及文法;无法参与正常社交活动,甚至日常生活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为使患者说话、理解、阅读、计算、写字能力部分或全部恢复,其特殊的功能康复训练是非常重要的[2]。现对近几年失语康复的理论基础、检查、评估与康复训练及价值等方面进行综述。1理论基础失语康复…  相似文献   

9.
语言中枢的低灌注、低代谢与失语症发病关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功能磁共振揭示的语言功能区血流量及代谢的变化,探讨失语症可能的发病机制,为语言康复训练提供理论指导。方法:对10例有明确失语症临床表现。CT或MRI证实为脑卒中的患者进行北京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的汉语失语症成套测验中的利手评定标准进行利手评定、西部失语评定标准判断失语症类型,采用Frenehy构音障碍评定标准进行构音障碍的评定,采用普通磁共振确定病变部位,并用功能磁共振对病变可能波及的语言功能区进行磁共振波谱分析及磁共振灌注成像分析,并与对侧相应区域进行对比。结果:10例脑卒中患者利手评定,结果有8例为右利手,2例为左利手,经西部失语评定有5例为运动性失语,4例为感觉性失语,1例为传导性失语,MRI提示病变部位均为左侧大脑半球,MRS均显示语言功能区的N-已酰天门冬氨酸、胆碱、肌酸的代谢较对侧相应区域降低;PWI显示受累语言功能区的局部脑血容量、局部脑血流量较对侧减低,对比剂平均通过时间、达峰时间较对侧延长。结论:失语症患者语言功能区均呈低灌注、低代谢表现,这可能为失语症的发病机制,在制订语言康复计划时,可适当提高语言功能区的灌注与代谢,促进失语症的康复。  相似文献   

10.
失语症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语言是人类特有的复杂的认知心理活动的反应。对失语症的科学研究已经经历了一个多世纪。近10年来,神经科学家、语言康复学家和语言病理学家对失语症进行了更加深入的研究。本文就失语症的恢复机制和治疗研究两个方面加以综述。失语症的恢复机制包括病损侧(多为左侧)大脑半球语言网络的重建和对侧大脑半球相应语言网络的激活两个方面,在这两者之间,前者起主要作用。失语症的治疗进展包括新的语言治疗技术、语言认知神经康复、家庭治疗、社交心理治疗、计算机辅助治疗和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1.
皮层性失语症的康复治疗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皮层性失语症的神经语言学特点、发病机制及康复计划的制定。方法 20例失语症患者,发病2周时行神经语言学检查和波士顿诊断性失语检查法(BDAE)评定,并进行规范、系统的语言康复治疗。经过2个月的康复治疗,进行第2次BDAE评定。结果 BDAE级别上升两个级别者ll例,上升1个级别者8例,无改善l例,经t检验P&;lt;0.1(0.0706)。结论 早期语言训练能有效地促进语言功能的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改善言语交流能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失语症的发病与恢复机制,为失语症患者语言恢复提供理论依据,是当前脑血管病研究的热点之一。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1980-01/2004-01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aphasia,recovery”,“aphasia,hypoperfusion”,“aphasia,metabolic”,并限定语种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检索万方数据库2002-01/2004-10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为失语症。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有关失语症发病及恢复机制的相关文献,然后筛除明显不随机临床试验的研究,对剩余的文献查找全文,进一步判断是否为随机对照临床研究(RCT)。纳入标准为RCT,无论是否为单盲,双盲或非盲法。资料提炼:共收集到34篇关于失语症发病及恢复机制的相关文献,26个试验符合纳入标准。排除的8篇试验中,均为重复的同一研究。资料综合:26试验包括620例患者,分别对失语症发病及恢复机制进行了论述。结论:关于失语症发病及恢复机制,目前尚无统一的结论。语言中枢的低灌注、低代谢可能为失语症的发病机制,脑语言功能的可塑性可能为失语症的恢复机制。  相似文献   

13.
失语症是由于大脑语言中枢病变造成的后天习得性语言功能受损或丧失,表现为对语言符号的感知、理解、组织运用或表达等某一方面或多方面功能障碍。失语症的常见病因包括脑血管病、脑外伤、脑肿瘤、脑炎、脑变性等,其中约三分之一的脑损伤患者于发病后出现失语症表现。  相似文献   

14.
失语症的命名错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各种类型的失语症患者在命名时均可出现命名错误。常见的命名错误有语义性错语、音素性错语、无关语词错语、中文一字相关错语、迂回语、新词错语、否定反应、持续言语和调位错语。这些错语类型提示命名过程有不同层次的损害。因此 ,在失语症评价时 ,应对错语进行认真分析。1命名错误的类型语义性错语是指患者命名的词即替代词 ,在意义上与靶词 (targetword)有联系 :①替代词是靶词的上位词 ,如用“植物”代替“花” ;②替代词是靶词的同范畴词 ,如把“丈夫”说成“妻子” ;③替代词与靶词在语境上有联系 ,如把“骆驼”说成“沙漠…  相似文献   

15.
张艳 《国际护理学杂志》2021,40(8):1404-1407
目的:探讨特定沟通技巧配合认知功能训练对脑卒中失语症患者不良情绪及语言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脑卒中合并失语症患者68例,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行神经内科常规性康复训练,观察组实施特定沟通技巧配合认知功能训练。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不良...  相似文献   

16.
李铁山  李宏  李林 《中国临床康复》2003,7(19):2692-2693
目的 对脑卒中后Broca失语患者的语言功能恢复进行早期预测,并且对经颅多普勒超声(TCD)预测失语症预后的价值进行探讨。方法 脑卒中后Broca失语的患者28例,发病后早期(5-10d)进行语言康复训练,2个月后根据恢复程度的不同分为无好转组和好转组,利用双通道TCD分别测定休息期和语言作业期的双侧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MFV)的变化。结果 无好转组患者和好转组患者脑梗死发生部位和体积、治疗前语言作业评分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对照组与患者组、患者组治疗前后的MFV之间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B组和G组休息期和作业期MFV的变化百分比比较发现,G组患者的左半球MFV变化(8.1&;#177;1.1)%显著高于B组患者(2.7&;#177;0.9)%;对照组和G组患者治疗前左侧大脑中动脉作业期的MFV变化(8.7&;#177;0.5)%,(5.9&;#177;1.2)%显著高于右侧大脑中动脉[(5.9&;#177;0.31)%,(3.7&;#177;0.6)%,t=3.012,2.898,P&;lt;0.0l]。结论 左侧大脑半球参与了早期的语言恢复过程,对语言功能恢复起重要作用。TCD作为临床常规检查在早期预测失语症恢复方面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运动想象疗法对脑卒中失语症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60例脑卒中失语症患者,按入组时序号尾数单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患者均按照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和常规护理,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住院第2天开始运用运动想象疗法进行言语康复训练.使用中国康复中心失语检查法在住院当天做失语症测评,并在住院当天和住院第11天即运动想象疗法治疗结束后用波士顿诊断性失语症检查法中的失语症严重程度分级法进行失语症严重度评估,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治疗前2组间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10次后2组均比治疗前好转,治疗组较对照组显著有效,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运动想象疗法对脑卒中失语症恢复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①研究应用脑电近似熵分析是否可以观察到与言语任务相关的两半球脑电变化;②动态观察语言治疗过程中言语改善与两侧大脑皮质电活动的联系。方法:利用脑电近似熵分析方法观察1例传导性失语症患者卒中后7周、9周、30周言语治疗过程中,安静闭眼、词复述、非词复述3种状态下的两侧大脑皮质电活动,同时进行言语评价。记录3种状态下1名健康者脑电图作为正常对照。结果:正常对照者言语任务下的脑电图与安静闭眼状态比较,词和非词复述T3、T5、C3、P3、O1导联,及非词复述F7、T6近似熵增高。患者第一次脑电近似熵分析显示,词复述P3、非词复述P4近似熵增高;伴有词复述F4的降低。第二次检查,词和非词复述F3、F7、P3、C3、C4、T3、T5、O1近似熵增高;伴有F8、T4、O2近似熵明显降低。第三次检查,词复述时左颞T3、P3、F7、O1、O2增高,非词复述T3、O2增高。第一次失语症评价显示,语义系统和声母听辨别轻度受损;命名和词复述严重受损。第二次与第一次比较,声母听辨别、听觉词-图匹配明显改善(P<0.05),复述未见改善。第三次与第二次脑电图检查比较,左半球近似熵增高的区域减少,同样比正常者激活区少。言语评价复述成绩显著提高;命名与语音输出词典的相关测验均显著改善。结论:应用脑电近似熵分析可以观察到传导性失语症恢复过程不同阶段皮质电活动的变化。  相似文献   

19.
脑卒中后不同类型失语症的自然恢复状况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脑卒中后不同类型失语症的自然恢复状况.方法:应用汉语失语检查法在患者生命体征平稳神志清楚、能够耐受坐位30min以上时进行第一次语言功能评估.评估结果按Benson分类方法进行失语症分类.患者在脑卒中后第3个月、第6个月、第9个月、第12个月分别进行语言功能评估.所有患者在发病后12个月内均未接受正规语言治疗.结果:共收集80例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分为10类失语症.Broca失语18例,Wernicke失语10例,传导性失语6例,经皮质运动性失语4例,经皮质感觉性失语4例,经皮质混合性失语5例,完全性失语12例,命名性失语4例,基底节性失语10利,丘脑性失语7例.结论: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无论属于何种类型都有不同程度语言功能的自然恢复.这种自然恢复在发病后3个月内比较明显.口语的自然恢复程度在各个阶段均大于书面文字.不同类型汉语失语症自然恢复的程度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20.
失语症的语言康复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失语症患者面对的最大问题是言语交流的障碍 ,每个病例的临床表现根据其大脑损伤部位、损伤范围、病前的语言机能及语言习惯、性格特点以及心理、生理、社会等种种因素差异很大 ,其表现也不尽相同。在失语症的语言康复治疗前要全面地检查评定患者的语言症状 ,根据语言症状的特点及大脑的损伤部位诊断其语言障碍的类型及程度 ,据此制订相应的训练计划、短期康复目标及长期康复目标 ,进行有针对性的康复训练。1失语症的语言症状1.1自发语流畅度障碍 失语症患者在进行自我介绍时 ,根据失语类型的不同 ,会出现不同的言语表现 ,如滔滔不绝、言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