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重建钢板和克氏针治疗锁骨骨折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重建钢板和克氏针治疗锁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临床治疗102例,其中重建钢板内固定89例,克氏针内固定13例。结果随访6~28个月,平均10个月,术后切口无感染,手术切口均为甲级愈合。重建钢板内固定骨折延迟愈合1例,无钢板螺钉松动、断裂,骨折全部愈合,肩关节功能锻炼恢复良好。克氏针内固定治疗骨折延迟愈合1例,不愈合1例,畸形愈合1例,重建钢板固定治疗锁骨骨折的优良率高于克氏针固定(P<0.05)。结论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复位良好,固定牢靠,并发症少,可以早期活动肩关节,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克氏针钢丝、重建钢板、螺钉经锁骨与喙突三种内固定方法治疗锁骨骨折的适应证及优缺点.方法用手术方法治疗锁骨骨折88例,其中克氏针钢丝内固定42例,重建钢板或锁骨钢板内固定28例,螺钉经锁骨与喙突固定18例.术后随访回顾性分析三种内固定方法的适应证、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所有患者经门诊随访,随访时间6个~28个月,所有患者均骨折愈合,无严重的并发症发生.结论锁骨骨折的手术方式由骨折部位及粉碎程度而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克氏针钢丝、重建钢板、螺钉经锁骨与喙突、锁骨钩钢板四种内固定方法治疗锁骨骨折的适应证及优缺点.方法:用手术方法治疗锁骨骨折267例,其中克氏针钢丝内固定224例,重建钢板或锁骨钢板内固定18例,螺钉经锁骨与喙突固定20例,锁骨钩钢板内固定5例,术后随访回顾性分析四种内固定方法的适应证、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所有患者经门诊随访,随访时间6个~26个月,平均13个月,所有患者均骨折愈合,无严重的并发症发生.结论:锁骨骨折的手术方式由骨折部位及粉碎程度而定.  相似文献   

4.
邬恩全 《河北医学》2012,18(3):382-384
目的 比较并探讨重建钢板与克氏针治疗锁骨骨折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骨科2008年3月至2009年8月收治锁骨骨折患者49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重建钢板内固定(实验组)和克氏针钢丝内固定(对照组)治疗,术后随访评价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术后随访12个月,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骨折平均愈合时间分别为2.8个月和4.2个月;实验组患者疗效优良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重建钢板治疗锁骨骨折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术后愈合时间短,具有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重建钢板与克氏针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比较重建钢板与克氏针两种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78例锁骨骨折分别采用重建钢板内固定(39例)及克氏针内固定(39例)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8个月,重建钢板组骨折愈合时间3~5个月,平均3.5个月,并发症1例,优良率95.45%;克氏针组骨折愈合时间3~7个月,平均4个月,发生并发症8例,优良率70.4%。结论重建钢板在锁骨骨折内固定中的疗效优于克氏针内固定,具有固定坚强,并发症少,可早期进行肩关节功能锻炼,肩关节功能恢复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6.
不同手术方式治疗锁骨骨折242例疗效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锁骨骨折的效果及适应证。方法治疗新鲜锁骨骨折242例,其中160例中、内1/3骨折行单纯克氏针固定,25例接近或涉及肩锁关节的外1/3骨折行克氏针加张力带钢丝固定,41例中1/3、内或外有相应长度的内1/3骨折行解剖钢板固定,16例外1/3骨折行锁骨钩钢板固定。结果术后随访6~24个月,按Constant综合评分评定,单纯克氏针固定、克氏针加张力带钢丝固定、解剖钢板固定及锁骨钩钢板固定的优良率分别为85.0%、88.0%、90.2%和93.7%。骨折愈合时间:克氏针(或加张力带)固定为3~9个月,平均4.7个月,钢板固定3~7个月,平均4.2个月。结论中、内1/3锁骨骨折行单纯克氏针固定,锁骨中1/3骨折、中外段锁骨骨折、内1/3锁骨骨折适合钢板固定,接近或涉及关节的外1/3骨折使用锁骨钩钢板及克氏针张力带可获得满意效果;钢板固定骨折愈合时间短,利于早期功能锻炼,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7.
锁骨骨折内固定术治疗95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克氏针钢丝、重建钢板、螺钉经锁骨与喙突、锁骨钩钢板四种内固定方法治疗锁骨骨折的适应证及优缺点。方法:用手术方法治疗锁骨骨折95例,其中克氏针钢丝内固定48例,重建钢板或锁骨钢板内固定17例,螺钉经锁骨与喙突固定6例,锁骨钩钢板内固定24例,术后随访回顾性分析四种内固定方法的适应证、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所有患者经门诊随访,随访时间6个-16个月,平均11个月,所有患者均骨折愈合,无严重的并发症发生。结论:手术方式由病人骨折具体的情况而定没有固定模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自制带圈克氏针配合钢丝加压固定、克氏针钢丝内固定、重建钢板或锁骨钢板内固定、螺钉经锁骨与喙突固定、锁骨钩钢板内固定5种方法治疗锁骨骨折的适应证及优缺点。方法采用手术方法治疗锁骨骨折258例,其中自制带圈克氏针配合钢丝加压固定35例,克氏针钢丝内固定97例,重建钢板或锁骨钢板内固定70例,螺钉经锁骨与喙突固定40例,锁骨钩钢板内固定16例,术后随访,分析5种内固定方法的适应证、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所有患者经门诊随访6~26个月,中位数13个月,所有患者均骨性愈合,不同治疗方法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锁骨骨折的手术方式由骨折部位及粉碎程度而定。  相似文献   

9.
目的:重建钢板或锁骨钢板、1/3管形钢板,克氏针钢丝,螺钉经锁骨与喙突,锁骨钩钢板几种内固定方法治疗锁骨骨折的适应证和优缺点。方法:2002年2月~2007年11月按不同的骨折部位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法治疗锁骨骨折患者186例,其中重建钢板或锁骨钢板、1/3管形钢板165例,克氏针钢丝8例,螺钉经锁骨与喙突破3例,锁骨钩钢板10例,术后随访分析几种内固定方法的适应症,骨折愈合时间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全部患者经定期随访,时间为8~18个月,平均12个月,全部患者均达到愈合标准,无发生严重饼发症。  相似文献   

10.
谭凤军 《中国民康医学》2012,24(18):2196-2196
目的:比较重建钢板固定与克氏针加钢丝固定治疗锁骨骨折的临床疗效及优缺点。方法:将锁骨骨折患者68例分为两组。A组46例,应用重建钢板固定治疗;B组22例,应用克氏针加钢丝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费用、骨愈合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率。68例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3年,中位时间12个月。结果:两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和住院时间无显著差异;两组的住院费用、骨折愈合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其中,B组的骨折愈合时间和住院费用优于A组,但B组的并发症发生率略高于A组。结论:锁骨骨折的两种内固定方式各有优缺点,传统的克氏针加钢丝固定仍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具有操作简单、对骨折段干扰小、骨折愈合快及经济实用等优点,虽然并发症发生率偏高,如能准确掌握适应证和规范操作,可以弥补不足,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重建钛板与克氏针内固定治疗锁骨中1/3骨折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重建钛板与克氏针内固定治疗锁骨中1/3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用克氏针内固定治疗132例,重建钛板40例,比较两种方法治疗锁骨中1/3骨折的疗效和各自的优点。结果经3~48个月的随访,克氏针内固定组,优78例,良36例,可17例,差1例,优良率86.4%。重建钛板组,优37例,良2例,可1例,优良率97、5%。结论对锁骨中1/3横断性或斜形骨折,克氏针钢丝内固定治疗应视为取材方便、经济实用、稳固可靠的选择,而对粉碎性骨折,重建钛板内固定为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三种内固定方法治疗117例锁骨中段骨折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克氏针、钢板与锁定加压钢板在锁骨中段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17例锁骨骨折内固定治疗,其中克氏针固定组59例,钢板组38例,锁定加压钢板组20例。结果:平均随访12.3个月,LCP和钢板骨折愈合优良率更高。结论:LCP和钢板治疗锁骨骨折效果好,克氏针适合于基层医院。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的临床疗效,并与克氏针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的疗效作比较。方法64例锁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采用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克氏针内固定,观察比较两组的手术效果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为87.5%,对照组的有效率为59.4%,两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疗效满意,内固定牢固,优于克氏针内固定,术中出血少,利于骨折愈合,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克氏针+钢丝和重建钢板两种术式治疗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的中长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年2月~2007年2月治疗锁骨中段粉碎骨折138例,获得随访127例,随访3~9年,平均6.8年,克氏针+钢丝治疗组53例,重建钢板组74例,比较两种术式的疗效和并发症情况。结果克氏针+钢丝组优良率79.25%,重建钢板组优良率94.59%,且克氏针+钢丝组并发症发生率较重建钢板组高。结论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中段粉碎骨折内固定可靠,疗效肯定,是治疗锁骨骨折的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记忆合金环抱钢板结合克氏针治疗锁骨长节段粉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记忆合金环抱钢板结合克氏针治疗锁骨长节段粉碎骨折28例,其中锁骨外侧1/3骨折17例,中1/3骨折8例,内侧1/3骨折3例。结果28例患者术后随访13个月,骨折全部临床愈合,平均临床愈合时间10周。结论记忆合金环抱钢板结合克氏针治疗锁骨长节段粉碎骨折具有手术简单、固定牢靠、骨折端血运破坏少、手术安全、并发症少等优点,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6.
王元超 《中外医疗》2014,(31):42-43
目的研究锁骨重建接骨板与微创克氏针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疗效差异。方法选取该院骨科收治的锁骨骨折患者98例,采用锁骨重建接骨板与微创克氏针内固定两种方法进行治疗,观察其疗效差异。结果实验组术后治愈率为95.92%,对照组为87.7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舒适度满意率、并发症发生率、平均愈合时间分别为89.80%、14.29%、(11.08±0.64)个月,明显优于对照组的59.18%、38.78%、(13.17±1.85)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克氏针内固定法具有疗效好、并发症少、舒适度高、愈合时间短等优点,其临床疗效优于重建接骨板内固定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解剖钢板与克氏针固定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疗效。方法将2007年8月~2011年3月于我院治疗的108例锁骨中段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解剖钢板组58例,克氏针组50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内固定费用的差异;采用Constant肩关节评分系统比较两组术后3、6个月的肩关节功能评分。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内固定费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nstant肩关节评分:术后3个月解剖钢板组得分(72.01±8.64)分,克氏针组得分(45.25±7.51)分,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t=-9.81,P=0);术后6个月解剖钢板组得分(86.00±4.57)分,克氏针组得分(75.59±7.95)分,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t=-5.17,P=0);解剖钢板组及克氏针组术后3、6个月组内功能评分比较,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t=-7.48、-13.20,P=0)。结论两种锁骨中段骨折固定方法相比,克氏针固定具有切口小、手术时间短、费用低的优势,解剖钢板固定可以取得更好的肩关节功能。因此,术前与患者充分沟通,根据其主观需求和客观情况制订个体化的治疗方案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尼龙线法、锁骨钩钢板及克氏针张力带治疗重度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66例重度肩锁关节脱位患者,22例采用锁骨钩钢板,18例采用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26例采用尼龙线固定。回顾性分析比较其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结果术后平均随访15个月,3种手术方法的优良率分别为:克氏针张力带组77.8%,锁骨钩钢板组90.9%,尼龙线组100%,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克氏针张力带固定组3例发生克氏针松动,其中2例断针并肩锁关节再脱位;锁骨钩钢板组术后出现肩峰下疼痛2例;尼龙线固定组无1例发生肩峰下疼痛或再脱位。结论锁骨钩钢板和尼龙线固定法治疗重度肩锁关节脱位比传统克氏针钢丝张力带法疗效确切。在减少并发症发生方面,尼龙线法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比较Kirschner wire和Cable-pin在髌骨骨折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回顾2006年12月~2009年12月间笔者医院收治的107例髌骨骨折病人,分别用Kirschner wire和Cable—pin手术治疗68例和39例,记录两组病人的骨折类型、手术历时、术中出血量、住院日、医疗费用、术后并发症及远期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应用SPSS11.0软件对观察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07例病人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3~21个月,平均14.2个月。Cable-pin治疗组患者的手术历时和术中出血量均明显少于Kirschner wire治疗组(P〈0.05),但医疗费用远高于后者(P〈0.01)。两组病人术后并发症、住院日、骨折愈合时间和远期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应用Kirschner wire手术治疗髌骨骨折更为广泛,方法灵活且疗效肯定,是一种性价比较高的治疗方法;Cable—pin操作简单、疗效可靠,但仅适用于横断性髌骨骨折,且医疗费用昂贵,在临床应用中有一定局限性。  相似文献   

20.
吴聪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20):25-27
目的研究和分析锁定钢板在肱骨近端骨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80例肱骨近端骨折分为克氏针组、锁定钢板组和非手术组,记录术中出血量、日常活动评分、骨折对位情况评分并分析疗效。结果总体疗效:非手术组优良率为60%,克氏针组为75%,锁定钢板组为95%;三组比较克氏针组和锁定钢板组总体疗效较非手术组优,锁定钢板组总体疗效较克氏针组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对复杂、粉碎的肱骨近端骨折是一种较理想的内固定方法,它具有较好的稳定性,操作简单,并发症少,可早期进行关节功能锻炼,能提高骨折愈合,是目前治疗肱骨近端移位骨折的理想固定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