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顾培顺 《中外医疗》2009,28(30):114-114
医院内感染是指在医院内由于各种原因病人遭受自身固有的细菌侵袭(内源性)或非其自身存在的各种病原体侵袭而发生的感染。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做好院内感染的管理工作显得非常重要。院内感染特点是起病急,不易控制,常呈爆发流行,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因此加强对院内感染的预防、落实各项制度和措施,对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至关重要。下面,本人结合医院的工作,就此谈些体会和看法。  相似文献   

2.
王萸 《海南医学》2001,12(2):48-49
医院感染管理是医院保证医疗质量的关键环节,医院内感染发生率是医院医疗、护理质量综合体现,也是作为评价医院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近几年来院内感染管理工作得到高度重视。   医院内感染除交叉感染和自身感染外,院内环境和空气污染是造成感染的重要途径。我院在争创等级医院时,加强感染管理,通过职能使医院管理按照预防医学的规律远行,使医院病人、工作人员和社会人群质量不受各种病原体和有害因素侵袭,降低感染率。浅谈几年来管理中的点滴体会。……  相似文献   

3.
目的:采用循证分析的方法系统评价我国大陆地区新生儿院内感染病原体分布情况,为临床控制新生儿医院感染提供更好的科学依据。方法全面系统检索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CBM )、维普(VIP)、万方数据库(WanFang)及PubMed。对文献进行筛选,使用Excel软件提取数据,运用Comprehensive Meta Analysis软件进行率的合并计算,根据异质性检验结果选择合适模型。结果研究共纳入68篇合格文献,新生儿院内感染最常见病原体为葡萄球菌属[32%(95%C I:27%~37%)]、沙门菌属[32%(95% C I:0%~68%)]。亚组分析显示:三级和二级及以下等级医院新生儿院内感染最常见病原体均为葡萄球菌;专科医院最常见病原体为葡萄球菌属,综合性医院最常见病原体为沙门菌属;东部地区医院最常见病原体为沙门菌属,中部和西部地区医院最常见病原体均为葡萄球菌属;1985~1999年最常见病原体为葡萄球菌属,2000~2012年最常见病原体为病毒。结论新生儿院内感染最常见病原体为葡萄球菌属。  相似文献   

4.
“医院内感染”是当前流行病学日趋重要的课题,病人呼吸道、体表、分泌物和排泄物中的病原体在院内传播、感染医务人员和其他病人,尤其对体质衰弱、免疫缺损  相似文献   

5.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非典)是一种新的传染性疾病,病原体致病力强、人群普遍易感.收治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患者的医院是重要的传染场所,医护人员是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高危人群,容易感染[1].如何保护院内人员,防止院内感染发生是防控非典型肺炎的重要措施.本研究对8所医院2003年2月23日至6月20日的院内感染情况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医院内感染,病原体的传播途径中经手接触占非常重要的地位。为了减少院内感染,我们对18个科室在进行发药、注射、处理医  相似文献   

7.
院内感染 院内感染又称医院感染或医院获得性感染, 世界卫生组织(WHO) 将其定义为: 凡住院患者、陪护人员或医院工作人员因医疗、护理工作而被感染所引起的任何临床显示症状的微生物性疾病, 不管受害对象在医院期间是否出现症状, 均视为医院感染.医院感染的病原微生物(病原体) 通常可以分为细菌、真菌及病毒, 其中以各种细菌最为常见, 约占95%以上, 所以通常称之为病原菌或致病菌.医院感染具有以下特点:①易感人群抵抗力低, 病死率高;②医院中病原体来源广泛、外环境污染较严重, 因此容易发生交叉感染;③医院中流行的菌株大多为多重耐药性, 难以治疗.  相似文献   

8.
夏荣  杨玉萍  王巍 《吉林医学》2009,30(20):2509-2510
医院内感染(简称院内感染)已成为国内外医院管理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了解引起院内感染的病原菌种类,同时对其耐药性进行监测,是控制院内感染发生、提高医院管理水平、保证医疗安全的重要环节。而呼吸科院内感染是最重要的院内感染之一,是引起老年呼吸道疾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肺部感染42例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医院肺部感染发生的相关因素及防治方法。方法:对42例院内肺部感染者和同期132例未发生院内肺部感染者进行对照观察,采集痰液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术后院内肺部感染发生率为24.14%,年龄、慢性肺病、哥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出血量是院内肺部感染的重要因素,感染组患者的预后明显差于非感染组,住院时间长。痰培养显示病原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肺部感染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减少医源性感染的危险因素,检测病原体,合理使用抗生素,加强对患者的护理,有利于减少院内肺部感染的发生,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0.
医院感染常见病原体的检测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感染源病原体的分离培养与检测,达到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的目的。方法:根据医院感染病原体的不同来源,采取相应的检测方法。结果:在从感染部位分离出的病原体中,G-菌占56.3%,G+菌占34.4%,真菌占9.3%。符合近年来病原体种类变化的趋势,即G-菌比例在增加,G+菌比例在减少的变化。结论:加强临床微生物检验与监测,对于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由于医院环境因素的影响 ,病人入院就医期间被感染的机会大大增多 ,随着医学科学的进步 ,控制院内感染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重视。就医院而言 ,控制院内感染 ,不仅是提高医院医疗水平的一个重要环节 ,而且也是医德、医道的重要体现 ,是医务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也是医院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几年来 ,为控制院内感染 ,我科针对引起院内感染的三条渠道 ,制订并建立了一系列措施 ,将控制院内感染制度化、经常化 ,全体医护人员齐抓共管 ,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我们的做法介绍如下。1 加强病房管理 ,防止环境感染这是预防院内…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院内感染越来越受到重视,其管理已经逐渐规范化。医院感染是当前医院管理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是评价医护质量及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它不仅反映医院的医疗护理质量而且影响着医院的声誉。妇科门诊是院内感染的重要场所,只要护理管理严格,预防措施落实,  相似文献   

13.
<正> 医院感染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它是指发生在医院内的一切感染。医技科室作为医院整体的一部分,作为面向社会的窗口,人员流动大,人员结构复杂,加上各种现代化诊断、治疗仪器的使用,引起院内感染的机会日趋增加。除宿主因素、病原体因素以外,浅析医技科室引起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有以下几点: 一、环境因素。医技科室都是各种病人诊断、检查、治疗的场所,人员流动大,各种病人聚集,其中不乏有  相似文献   

14.
周巧龙 《吉林医学》2010,31(9):1291-1291
<正>产后感染是院内感染群中的一种。医院感染已成为影响患者安全、医疗质量和增加医疗费用的重要原因[1]。因此有效控制和预防产后感染是提高医疗质量、降低产后院内感染风险、保证医疗安全的重要保障。几年来,医院为了控制和预防产后院内  相似文献   

15.
<正>院内感染是目前医院面临的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越来越引起医院管理者的关注和重视。积极寻求和探索预防医院内感染的策略和方法,使院内感染监控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和系统化,是当前面临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我认为要做好医院内感染监控的护理管理工作,充分发挥护士长的管理作用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6.
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疗废物管理是一个全球性有关医院及公众人群健康的重要问题。医院用后的一次性卫生用品,大都被病原体污染并含病毒、细菌和有毒有害的物质,如果医疗废物处理不当,随意丢弃将对病人、医院工作人员、与相关工作人员造成严重危害,不但会引起院内感染发生,流入社会还会引起各种传染病的传播和蔓延导致疫情的扩散,严重威胁到公共人群的健康。为了防止医疗废物对人体健康和环境产生危害,为了减少和杜绝由感染引发的医患纠纷,确保患者有良好安全的住院环境,除严格消毒隔离外,医疗废物科学管理也是控制院内感染的重要工作环节。下面…  相似文献   

17.
史文娟 《吉林医学》2011,(4):815-815
<正>医院消毒供应室是向全院各科提供无菌物品的主要场所,也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重要环节之一。基层医院因受财力、物力、设备、建筑、布局、人员素质的限制,院内感染控制工作相对比较滞后,其工作质量不同程度危害了基层群众安危,因此,加强消毒供应室管理,对控制院内感染十分关键。供应室是医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供应室管理得当,可以提  相似文献   

18.
口腔门诊院内感染及其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院内感染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是当代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和医院管理学的一大重要课题。无论是国内或国外虽然已对院内感染加强了各种预防措施,但医院内发生的感染比率却一直居高不下。目前院内感染的主要研究对象为住院病人发生的感染,而对于一些特殊的科室,如口腔科门诊,其相  相似文献   

19.
我院1986年8~10月院内感染率为9.06%,院内感染高危区为泌尿外科、血液病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儿科。住院病人发生院内感染时的住院天数P_(95)=3.5天。院内感染病原体以绿脓杆菌多见,其耐药情况较社会感染病原体严重。住院病人抵抗力降低或具有感染倾向及各种诊疗操作手段等是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正> 医院是病原微生物较集中、抵抗力弱的人群密集的地方。加之化疗、放疗等手段的采用,大量使用抗菌素,引起耐药菌株增多,菌群失调。以及各种医疗仪器的广泛使用,又增加了消毒灭菌的难度,致使院内感染发生率增加。院内感染已成为当前医疗实践的严重问题。同时医院内感染也是一个世界性问题,它不仅从健康方面影响病人、家庭、社会和国家,而且也造成经济方面的重大损失。医院感染与人民的健康息息相关,护士是防止院内感染的重要监护人,护理工作与防止院内感染的关系最为密切,现将两者的关系陈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