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1 毫秒
1.
现今工业X射线探伤技术已成为无损检测的重要方法之一,它广泛应用于电力、石油化工、机械制造等多个行业。为了解和掌握X射线探伤防护状况,确保从业人员的健康与安全,我们对全市工业X射线专用探伤室探伤、现场探伤周围辐射水平、从事探伤工作人员的外照射剂量进行了监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调查内容与方法1-1 基本情况全市共有45家工业X射线探伤单位,其中探伤室探伤39家,专用探伤室47个;现场探伤6家;39家探伤室探伤中有9家因探伤件较大等原因需进行现场探伤(本文称混合探伤)。共有各种不同型号的X射线探伤…  相似文献   

2.
南京市工业X射线探伤的放射卫生防护监测与评价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了解工业X射线探伤的放射卫生防护现状。方法 对探伤作业场所的辐射水平和探伤人员的个人剂量进行监测。结果 专用探伤室的合格率仅为69%,现场探伤人员接受的年剂量当量是探伤室探伤人员的3倍以上。结论 应强调对专用探伤室的预防性卫生审查和对现场探伤的监督,提高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和素养。  相似文献   

3.
杜春征 《职业与健康》2008,24(7):621-622
目的调查分析南京市工业X线探伤现状,探索如何对工业X线探伤进行有效监督管理。方法监测不同方式工业X线探伤的辐射剂量并对该市工业X线探伤单位防护现状进行调查。结果室内X线探伤测量点未测出辐射剂量,室外X线探伤辐射剂量随距离的增加而减少,不同方向的辐射剂量有差异。结论对室内、室外X线探伤要分别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护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我区工业X射线探伤的防护现状及探伤从业人员接受照射情况。方法 对浦东新区使用的X射线探伤企业的基本情况、放射防护现状以及探伤从业人员2005年和2006年两年的外照射个人剂量等进行调查。结果 浦东新区从事X射线探伤72家单位的委托检测率91.7%,87个探伤室环境检测的合格率93.1%;90%以上的探伤从业人员年剂量当量小于1mSv。结论 我区工业X射线探伤作业场所的检测率、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率及从业人员体检率有待提高,应加强工业X射线探伤的职业卫生安全监督,提高探伤从业人员的防护意识。  相似文献   

5.
我国石油业广泛使用移动式工业探伤X线机来进行油(气)输运管道的探伤。移动式X线探伤人员所受剂量可比固定式X线探伤人员高16倍。  相似文献   

6.
工业X射线探伤室辐射防护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海燕 《职业与健康》2011,27(7):737-738
X射线探伤技术在航空工业生产中广泛应用,为了防止进行X射线探伤时对工作人员产生人身伤害,该文以中航工业某工程为例,从X射线探伤室屏蔽厚度的计算方法和探伤室的通风管道设计要点等方面介绍工业X射线探伤室的防护体系。  相似文献   

7.
我国石油业广泛使用移动式工业探伤 X 线机来进行油(汽)输运管道的探伤。移动式 X 线探伤较固定式探伤不易防护,其人员所受剂量可比固定式X 线探伤人员高16倍。在防护上国内多以距离防护和时间防护为主。在距离防护的施行中,应在探伤作业场所划分出“警界区”和“监督区”的范围。因输油(汽)管道焊口的探伤不固定,每移动一个位置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对X射线探伤单位探伤室调查和检测结果的统计,分析当前X射线探伤室应用单位安全管理概况,为加强辐射安全监管提供依据。方法 结合全国核技术利用安全综合检查专项行动的要求,调查X射线探伤单位的安全管理和探伤室屏蔽体外的X射线辐射水平,并对调查和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部分X射线探伤单位的辐射安全管理及探伤室防护水平不能满足有关标准要求。结论 探伤单位的辐射安全意识急需提高,辐射防护措施有待加强;辐射监管部门应加强对X射线探伤单位的监督检查。  相似文献   

9.
福建省工业X射线探伤放射防护监测情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了解和掌握X射线探伤防护状况,加强管理,确保从业人员的健康与安全。方法 按照GBZ117-2002工业探伤作业场所周围辐射水平,现场探伤周围控制区、管理区范围,探伤机的漏射线空气比释动能率,探伤作业人员外照射个人剂量进行监测。结果 专用探伤室周围环境的辐射水平除部分探伤室的防护门和机房大门外较高外其他均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移动式探伤时较专用探伤室操作室内操作控制台的剂量高,工业探伤放射工作人员剂量显示97%的人,年均个人剂量低于5 mSv。移动式探伤作业时,控制区最远达到39 m,管理区最远达到118 m。结论 放射防护主管部门应加强对放射防护法规、标准宣贯工作,加强预防性卫生监督,加强放射防护知识的培训教育,提高个人防护意识,并监督检查探伤作业的防护用品的配备使用,控制探伤作业人员的受照剂量,以保证X射线工业探伤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与安全。  相似文献   

10.
某锅炉厂探伤室在进行工件X射线探伤时,由于失误造成一名探伤工受到误照。  相似文献   

11.
采用热释光法对2016—2022年北京市工业探伤从业人员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的结果显示,工业探伤从业人员的人均照射年有效剂量0.18 mSv,远低于国家职业接触限值;室外探伤作业人员的人均年有效剂量明显高于室内探伤从业人员,提示应提高室外探伤作业人员安全防护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12.
田开珍  周毅  刘忠恕  何玲 《中国辐射卫生》2003,12(4):197-197,250
2002年四川省曾发生两起因现场探伤违规操作引起纠纷的事件,一起为省内某安装公司在邛崃进行X射线现场管道探伤,另一起为北方某公司承担的国家重点工程,在四川简阳市对输油管道进行现场γ射线探伤。两起现场探伤的施工方均未告知当地卫生行政和防护部门,并违反了国家有关现场探伤  相似文献   

13.
<正> X射线探伤(又称工业无损探伤)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石油及化工等工业,已成为检查金属或非金属物体内部缺陷的主要方法之一。根据作业场地与设备的不同,X线探伤作业可分固定式和移动式两种。前者是在探伤室内对被检物体进行透照检查,探伤室的防护墙有屏蔽射线作用;后者是用移动式或推带式X射线探伤装置在室外、生产车间或安装现场对被检物体进行透照检查,场地防护条件较复杂。本文仅对上述探伤作业场所放射防护中的有关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4.
了解三门峡市X射线探伤防护状况,为改善放射防护条件提供依据。通过对探伤工作场所及其周围环境的辐射水平进行检测。结果显示,三门峡市工业探伤X射线防护整体状况较好,但是部分单位探伤作业场所辐射水平尚未达到国家卫生标准的要求。提示,放射安全监督部门应加强X射线探伤工作场所常规监督,加强对放射工作人员放射防护知识培训教育。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了解滨州市工业X射线探伤防护状况及管理情况,探讨滨州市工业探伤放射防护管理模式,确保从业人员的健康与安全。方法对2012年滨州市工业探伤作业场所周围辐射水平以及外照射个人剂量状况进行全面调查。结果在18家存在工业探伤的单位中,探伤室周围环境的辐射水平除部分探伤室的防护门和机房大门外较高外其他均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放射工作人员持证率为70%,体检率70%,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检测率70%。结论放射防护主管部门应以法律为依据,以预防为主为指导方针,以放射防护监测、放射防护培训等手段进行管理,对探伤作业人员的辐照剂量进行控制,以使工业探伤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与安全得到保证。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以某一在用沉井式X射线探伤室为研究对象,对探伤室周围的辐射剂量率水平进行监测,结合相关的标准,进行分析与评价。评估该类探伤室的设计方案的优势与不足,为加强这一类X射线探伤室辐射安全监管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合适的仪器对探伤室周围环境开展周围剂量当量率监测,以及依据屏蔽规范开展理论估算,根据实际测量结果及估算结果开展评价。结果 沉井式探伤室使用场所周围关注点的辐射剂量率满足相关标准的要求。结论 应当加强对非典型X射线探伤室的环境管理,防止造成辐射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17.
工业X射线探伤室目前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有顶探伤室;另一种是建在大厂房内的无顶探伤室。  相似文献   

18.
目的减少工业射线探伤室在评审时的意见分歧。方法对工业射线探伤室迷宫小门和储源间小门的屏蔽计算方法和计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对9 MeV以下加速器探伤室,当采取"Z"型迷宫时,通常采取4 mm铅板小门已经满足要求;γ射线探伤机表面辐射对探伤人员的辐射总量指标贡献量很少,不需过度防护。结论探伤室迷宫小门的厚度需要经过计算确定;探伤室防护计算书应对储源间的设计限值给予说明。  相似文献   

19.
现场探伤的放射卫生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场探伤是相对于固定探伤而言,是指使用移动或携带式射线探伤装置到室外、生产车间或安装现场对物体内部缺陷进行透照摄片检查。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强化γ探伤作业辐射安全。方法 通过分析山东省γ探伤行业现状,找出存在的辐射安全问题。结果 根据国家法规和对γ探伤作业安全要求,提出有针对性的安全管理对策。结论 山东省γ探伤行业发展总体健康,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只要创新管理方式,强化企业自身责任意识,就能提高γ探伤作业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