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通过测定肺癌患者血小板源性CD40、CD40配体(CD40L)、CD62P的表达水平,探讨血小板源性CD40/CD40L在肺癌外周血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体外分离肺癌患者的血小板,用二磷酸腺苷(ADP)体外诱导前后采用流式细胞仪对其表面表达的CD40、CD40L、CD62P进行测定,并与健康人作比较。结果(1)ADP诱导前,肺癌组血小板源性CD40、CD40L、CD62P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1)。ADP诱导后,肺癌组血小板源性CD40、CD62P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1)(2)ADP诱导前后,不同病理类型肺癌患者血小板源性CD40、CD40L、CD62P表达水平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3)ADP诱导前后,有远处转移患者血小板源性CD40L、CD62P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无远处转移患者(P〈0.05)。结论(1)肺癌患者血小板源性CD62P、CD40L表达水平增加,且表达水平与肺癌的进展程度相关,血小板源性CD40/CD40L系统在肺癌的发病中具有重要作用。(2)检测血小板源性CD40L、CD62P表达水平对研究肺癌的临床分期、预后判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腺苷对血小板体外激活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研究的目的主要是研究腺苷对血小板的体外激活抑制作用,为血小板冻干前处理过程筛选血小板功能保护剂提供依据.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测定血小板膜表面CD62P和PAC-1的表达,应用APACT-2聚集仪测定瑞斯托菌素(restocetin)、凝血酶(thrombin)、二磷酸腺苷(ADP)和没食子酸(propyl gallate)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研究结果表明,冻干预处理后血小板膜表面CD62P表达显著增加,腺苷浓度为0.75 mmoL/L时可抑制CD62P表达,且呈剂量效应;腺苷可抑制没食子酸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反应,但对瑞斯托霉素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无抑制作用,腺苷浓度≥1.0 mmol/L对凝血酶诱导的聚集有显著抑制作用.因此,腺苷可抑制体外处理导致的血小板激活,对瑞斯托霉素和凝血酶诱导血小板聚集反应无明显抑制.结论:腺苷可作为血小板体外激活抑制剂及冻干前处理的功能保护剂.  相似文献   

3.
骆华  骆方军 《检验医学》2009,24(7):542-544
目的探讨CD62P和CD63在羟乙基淀粉(HES)130/0.4对血小板(PET)活化抑制的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输HES130/0.4前基础值(T1期)、输注完后(T2期)、手术完毕1h(T3期)的PLT膜糖蛋白CD62P、CD63的表达水平。结果CD62P、CD63表达水平在T:期平均分别下降了24.3%和24.O%,明显低于T,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D62P在术后1h恢复至T1期水平(P〉0.05)。CD63表达水平在术后1h仍有6.7%(2/30)的病例未达到正常水平(P〈0.05)。结论作为HES130/0.4对PIJrr活化抑制的评价中,以CD62P和CD63两者联合检测为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小板膜CD40L在PCI术前后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30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男女不限,平均年龄56±9岁,无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禁忌症,接受规范的抗心绞痛治疗,术前给予氯吡格雷75mg/d,行冠脉内介入治疗(PCI),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患者PCI术前及术后6小时活化血小板CD40L的表达率。结果30例患者PCI术前血小板CD40L的表达率水平为3.73±2.15,术后6小时为2.46±0.90,术后6小时血小板CD40L的表达较术前显著降低(P〈0.01)。结论氯吡格雷对冠心病患者PCI术后早期血小板膜CD40L有显著影响,可有效抑制血小板活化,预防血栓栓塞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5.
二甲亚砜对血小板冻存中功能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研究探讨二甲亚砜(DMSO)对血小板冻干保存中激活的抑制作用。以CD62p和PAC-1表达作为血小板的激活标志,CD62p和PAC-1再表达和血小板最大聚集率作为评价血小板功能的指标。对血小板经离心、洗涤及海藻糖负载等顸处理过程中加与不加DMSO的实验组,分别进行血小板膜表面糖蛋白CD62p和PAC-1表达及再表达的流式细胞术(FCMs)分析,血小板最大聚集率和血小板平均体积(MPV)的测定,研究DMSO对血小板激活抑制作用的可逆性。结果显示,血小板经预处理后,不含DMSO组的CD62p和PAC-1表达率显著增高,分别达30.37%和15.01%;含DMSO的组,CD62p表达率为10.72%,PAC.1几乎不表达(0.11%),显著低于不含DMSO组(P〈0.01)。DMSO稀释后,血小板CD62p再表达为54.39%,显著低于对照组(71.69%)和高于不含DMSO组(35.98%)(P均〈0.01);PAC-1再表达率为49.28%,与对照组(54.48%)无显著差异,显著高于不含DMSO组(P〈0.叭)。在含DMSO组,血小板用原血浆稀释后,血小板聚集功能恢复,对restocetin,thrombin和propylgallate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分别为92.76%,91.24%和89.66%,与对照组和无DMSO组比无显著性差异,对ADP诱导的聚集率有34.33%,显著高于无DMSO组(P〈0.01),但仍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DMSO对体外处理所致的血小板膜表面CD62p和PAC-1表达具有抑制作用,且该抑制作用是可逆的,DMSO稀释后血小板仍具有CD62p和PAC.1表达能力和聚集反应功能,提示DMSO具有抑制激活损伤和低温保护的双重功能,这一生物学特性使DMSO在血小板的冻干保存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全麻手术后血小板CD62p和CD63的变化,探讨全麻手术对血小板活化的影响.方法 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1 12例全麻手术患者麻醉诱导前、手术结束后、术后3d血小板CD62p和CD63表达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手术结束后及术后3d的CD62p表达水平分别与麻醉诱导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05);手术结束后的CD63表达水平与麻醉诱导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术后3d与麻醉诱导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全麻手术后血小板的活化有明显的增强,增加患者术后发生血栓的风险.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对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病人血小板活化状态的影响。[方法]将42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病人随机分为丹红治疗组(21例)和常规治疗组(21例),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前和术后次日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血小板活化指标CD62P、CD63丹红治疗组于PCI术后即加用丹红注射液40mL加入5%葡萄糖溶液中静脉输注,14d后复查上述指标,并进行治疗前后比较和组间比较。[结果]经丹红注射液治疗后,CD62P、CD63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结论]丹红注射液具有抑制血小板活化的作用,在预防和治疗血栓性疾病中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规律运动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小板表面活化分子标志蛋白及血小板聚集的影响。方法:将我院门诊就诊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1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03例,实验组109例,后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取中等量的运动疗法3个月。采用流式细胞术(FCM)1)2单克隆抗体分子作为探针,分别测定两组患者运动前后血小板膜上CD62P、CD61的阳性百分率(CD62P%、CD61%)及血小板聚集率。结果:进行运动疗法3个月后,对照组与实验组两组患者,收缩压分别为160+4.6mmHg及156+4.5mmHg(P〈0.05);舒张压分别为92+4.2mmHg及88+2.9mmHg(P〈0.01);血小板膜上CD62P阳性百分率分别为17.3%±2.2%及12.5%±3.1%(p〈0.01)、CD61阳性百分率分别为加13%±2.4%及16.2%±2.3%(P〈0.01);血小板聚集率分别为:71.4%±4、6%及62.3%±3.4%(P〈0.01)。结论:规律运动不仅可以降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而且能够降低血小板表面活化受体分子的密度,降低血小板聚集,有利于防止高血压患者的血栓前状态的形成。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脂多糖(LPS)诱发小鼠血小板减少中血小板活化、血小板对Toll样受体4 (TLR4)的表达的变化及中性粒细胞对其影响.方法 中国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ICR小鼠87只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健康对照(C)组、模型(M)组(3,6,12,24,48,72 h时点)及中性粒细胞减少症(NEP)组.M组尾静脉注射LPS 8 mg/kg后分别于相应时点取血,NEP组注射LPS 24 h前予尾静脉注射抗中性粒细胞单克隆抗体,注射LPS24h后取血.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小鼠血小板参数:血小板计数(PC)、平均血小板体积( MPV)和血小板分布宽度(PDW);ELISA法检测小鼠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和可溶性CD40配体(sCD40 L)浓度;流式细胞仪检测血小板TLR4阳性表达率.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尾静脉注射LPS3h后小鼠PC(×109 L-1)下降30%[(719.8±135.9) vs.(1013.1±136.6,P<0.01],24h内达谷值[(374.7±115.1) vs.(1013.1±136.6),P<0.01];MPV和PDW 12~48 h较C组增大(P<0.01);LPS攻击后6~24h血浆TNF-α,M-CSF,sCD40L显著升高(与C组比较P <0.01),PC与血浆M-CSF(r=-0.746,P<0.01),sCD40L(r=-0.573,P< 0.001)水平负相关;LPS刺激6h后血小板TLR4阳性表达(%)较C组增加[ (50.37±3.20) vs.(45.76±2.49) P<0.01];NEP组血小板TLR4表达率(%)低于M组同时点[ (48.32±2.17) vs.(55.69±3.95,P<0.01].结论 以sCD40L及M-CSF升高为代表的血小板过度活化与血小板TLR4表达中性粒细胞依赖性上调共同参与脂多糖诱发小鼠血小板减少.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检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外周血共刺激分子CD80、CD86和CD137的表达及血清血小板抗体(PAIgG)含量并探讨二者相关性及与血小板数量等疾病表现的关系,以期阐明共刺激分子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发病及病情判断中的作用。分别应用免疫荧光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48例ITP患者及40名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NC)表面共刺激分子CD80、CD86和CD137的表达;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PAIgG含量。结果表明:ITP患者CD80、CD86和CD137的表达水平分别为(4.92±2.02)%,(8.68±4.25)%,(5.32±2.67)%,PAIgG平均含量为210±3.02ng/10^7PA,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2.01±0.75)%,(4.56±2.06)%,(1.37±1.25)%和20±1.13ng/10^7 PA(p〈0.01)。共刺激分子表达水平与PAIgG含量呈正相关(r=0.302,P〈0.05),与患者血小板数量呈负相关(r=-0.369,P〈0.05)。结论:共刺激分子CD80、CD86和CD137是参与ITP发病和免疫反应的重要共刺激分子,其过度表达与ITP发病及临床病情密切相关。纠正其异常表达、调节免疫状态可能是ITP的治疗策略之一,具有重要的临床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手工法制备的浓缩血小板滤除白细胞后血小板功能的变化.方法 采用富血小板血浆法(PRP法),以400ml新鲜全血制备浓缩血小板,将7袋ABO同型的浓缩血小板汇集,国产血小板型去白细胞滤器过滤,测定过滤前后的血小板计数、白细胞计数、pH值、血小板CD62p阳性表达率、血小板聚集和血小板的抗低渗休克反应(hypotonicshock response,HSR)等指标.结果 血小板去白过滤后,血小板回收率为(87.46士3.56)%,白细胞去除率(98.61±1.03)%.CD62p+过滤前后分别为(9.63±3.86)%和(9.72士3.91)%(P>0.05),最大聚集过滤前后分别为(57.44±12.58)%和(59.28±15.23)% (P>0.05),HSR过滤前后分别为(75.83±8.67)%和(73.42±7.24)%(P>0.05).结论 去白细胞滤器过滤浓缩血小板未增加血小板的活化,对血小板聚集功能及抗低渗休克能力无明显影响,血小板回收率及剩余白细胞数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相似文献   

12.
本实验旨在研究左旋精氨酸(L-arginine)和西洛他唑(cilostazol)在体外对血小板激活的抑制和功能保护作用,为可逆性血小板抑制剂在血小板保存中的应用提供依据。采用对血小板CD62p和PAC-1表达及凝血酶激活后再表达率的流式细胞分析(FCMs)、血小板聚集试验以及血小板凝血活性检测等手段,观察血小板激活、血小板功能状态。结果表明,体外处理后血小板CD62p和PAC-1表达率显著增加,西洛他唑和左旋精氨酸对这一过程CD62p和PAC-1表达有较强抑制作用,且随浓度增加而递增。西洛他唑可抑制凝血酶激活后CD62p和PAC-1的表达,左旋经氨酸仅抑制凝血酶激活后的PAC-1表达。左旋精氨酸和西洛他唑对3种诱导剂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呈现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抑制作用随浓度递增。左旋精氨酸≥15mmol/L时,血小板聚集时间延长甚至不凝集。西洛他唑在浓度1-4mmol/L范围均延长血小板聚集时间。结论:5mmol/L和10mmol/L的左旋精氨酸均可抑制血小板体外处理过程的激活,且血小板的聚集和再表达功能不受影响,5mmol/L作用更佳。1mmol/L浓度西洛他唑抑制血小板体外激活,可保留血小板部分聚集活性和再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检测冠心病患者二磷酸腺苷(adenosine diphosphate,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血浆P选择素(CD62P)浓度及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的浓度,了解氯吡格雷抵抗在冠心病患者的发生率及影响因素,探讨氯吡格雷抵抗的干预策略。方法130例受选对象在服用氯吡格雷75mg/d前、服药5天后,测定血小板聚集(platelet aggregation)、CD62P浓度及sCD40L的浓度。根据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降低程度分为氯吡格雷抵抗组和非氯吡格雷抵抗组。对氯吡格雷抵抗患者随机分为氯吡格雷剂量加倍(150mg/d)和维持原有剂量两组,5天后重复测定血小板聚集率、血浆CD62P浓度及sCD40L浓度。结果服用氯吡格雷5天后测得氯吡格雷抵抗的发生率分别为16.2%(ADP10μmol/L)和14.6%(ADP20μmol/L)。对氯吡格雷抵抗患者剂量加倍干预5天后测得剂量加倍组的血小板聚集为(8.1±3.1)Ω,较服氯前(10.9±3.6)Ω有所降低(P〈0.05);维持剂量组的血小板聚集为(7.4±5.7)Ω,较服氟前(9.9±5.1)Ω有所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剂量加倍组中氯吡格雷抵抗患者由10例降低为3例(30.0%),维持原剂量组中氯吡格雷抵抗患者由9例降低为5例(55.6%)。结论氯吡格雷的抗血小板作用存在时间和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观察25Gyγ射线照射对22℃保存条件下的手工富集血小板悬液不同保存期CD62p、血小板计数及平均血小板体积(MPV)的影响。将富浆法分离的16袋血小板,每袋平均分为两份,其中1袋经25Gy137铯γ射线辐照,另1份不辐照,然后按美国血库协会(AABB)标准保存72小时。经辐照的血小板作为观察组,未辐照的血小板作为对照组。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组血小板辐照前及保存24和72小时后P选择蛋白的表达水平;同时用血细胞计数仪检测血小板数和平均血小板体积(MPV)。结果表明:辐照组与对照组血小板表达CD62p百分率均随保存时间的延长而增高;保存24小时与新鲜血小板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保存72小时与保存24小时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在保存24、72小时后,两组血小板CD62p表达率、血小板计数无显著差异(p0.05);但两组血小板在保存72小时后MPV与新鲜血小板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γ射线照射不影响血小板的数量和质量,但手工血小板液态储存时间应尽可能缩短。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测定肺癌患者血清中可溶性CD40(sCD40)、可溶性CD40L(sCD40L)、血浆CD62P的含量,探讨血小板源性CD40/CD40L在肺癌外周血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体外分离85例肺癌患者(肺癌组)和25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的血清和血浆。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对血清sCD40、sCD40L、血浆CD62P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1)肺癌组血清sCD40、sCD40L、血浆CD62P含量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均<0.01)。(2)不同病理类型肺癌患者血清sCD40、sCD40L含量、血浆CD62P含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3)肺癌患者sCD40、sCD40L、CD62P的含量随临床分期的进展而呈升高趋势。(4)有远处转移肺癌患者sCD40、sCD40L、CD62P的含量明显高于无远处转移患者(P均<0.05)。(5)肺癌患者术后2周时血浆CD62P、血清sCD40L的含量均较术前下降,但血清sCD40含量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其CD62P、sCD40L的表达水平成正相关关系(r=0.300,P<0.05)。结论(1)肺癌患者血清sCD40、sCD40L、血浆CD62P含量增加,且表达水平与肺癌的进展程度相关,血小板源性CD40/CD40L系统在肺癌的发病中具有重要作用。(2)检测血小板源性CD40L、CD62P表达水平对研究肺癌的临床分期、预后判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血小板表面GPⅥ、CD62P和CD63的表达水平及其相互关系.方法 选择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43例、稳定性心绞痛患者21例及健康对照者33例,采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血小板表面GPⅥ、CD62P和CD63的表达水平,并作三者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GPⅥ、CD62P及CD63较对照组(P分别为0.001、0.005和0.001)、稳定性心绞痛组显著升高(P分别为0.037、0.014和0.039),并且血小板表面GPⅥ的表达水平与CD62P和CD63的表达水平均呈明显正相关(r分别为0.712和0.633,P分别为0.001和0.001),相关分析证实CD62P及CD63表达的升高与心肌坏死标志物肌钙蛋白(r分别为0.256和0.291,P分别为0.021和0.008)及CK-MB(r分别为0.222和0.240,P分别为0.046和0.031)的升高相关.结论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小板表面GPⅥ、CD62P和CD63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并且血小板表面GPⅥ的表达水平与CD62P和CD63的表达水平呈明显正相关,其表达水平的升高可能是预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术中自体血回收对回收血中血小板活化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0例出血量≥800ml的骨科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20例。A组术中进行自体血回收,并在术中予以回输;B组为对照组,术中按需输注异体血。测量各组患者5个时间点的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计数(PLT)以及血小板膜糖蛋白纤维蛋白原受体(PAC-1)、P-选择素(CD62P)的表达量,同时测量A组回收血中的PLT及血小板PAC-1、CD62P的表达量。结果两组间PT、APTT、TT、FIB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血小板PAC-1的表达均高于术前(P〉0.05)。A组回收血中PLT显著低于体内血(P〈0.01),而血小板PAC-1和CD62P表达量则显著高于体内血(P〈0.01)。结论自体血回收可引起回收血中血小板的活化,但在一定范围内并未引起不良反应。其对凝血指标和血小板活化程度的改变与输注异体血基本一致。所以,术中自体血回收是安全的,可以起到节约用血、减少异体输血反应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