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费燕  王亮 《海峡药学》2005,17(6):176-177
目的 了解我院降血脂药的应用现状.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频度分析和金额排序的方法对我院2002年~2004年降血脂药应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他汀类药物用量最大。其中.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和普伐他汀限定日剂量和金额排序居前列;普伐他汀用药频度上升最快。用药频度下降较大的是阿托伐他汀和多烯康。部分药物变化复杂。结论 我院降血脂药以他汀类为最常用.但影响降血脂药物临床应用的因素较多.应提倡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2.
刘世霆  杜传福 《医药导报》2002,21(7):422-423
目的:观察普伐他汀对肾移植术后患者血胆固醇、三酰甘油水平的影响;方法:23例肾移植术后患者,服用普伐他汀前及3个月后同时测定患者的环孢素、胆固醇及三酰甘油,用SPSS 8.0 t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在服用普伐他汀3个月后,总胆固醇水平、三酰甘油水平分别为5.83±0.96,7.04±0.74,P<0.01和1.82±0.31,2.06±0.36,P<0.05.结论:普伐他汀是一种较安全可靠的药物,能有效地降低肾移植术后患者血胆固醇及三酰甘油水平.  相似文献   

3.
Liu JM  Xiong YQ 《药学学报》2011,46(3):269-273
从整体动物及细胞水平考察灯盏乙素在小鼠肝脏中的摄取转运,研究其可能的跨膜转运机制。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比较不同剂量普伐他汀预处理组小鼠及空白组小鼠间灯盏乙素的血药浓度、肝脏药物浓度等药动学性质的改变;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比较空白组肝细胞、oatp2高表达组肝细胞以及普伐他汀处理的oatp2高表达组肝细胞对灯盏乙素的摄取情况。结果发现,普伐他汀灌胃能影响灯盏乙素的药动学特征,灯盏乙素的血浆清除率CL降低,而AUC增加;PCN诱导组肝细胞对灯盏乙素的摄取较空白组增加,在同时加入普伐他汀时,小鼠肝细胞对灯盏乙素的摄取减少。目前的研究认为普伐他汀和灯盏乙素之间可能存在潜在的药物相互作用,可能是通过相互竞争oatp2介导的转运通路而发生,这种通路存在于肝脏对灯盏乙素的摄取中。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普伐他汀对高血压患者脉压和动脉弹性的影响。方法:选择54例正在规律服用降压药物治疗并且脉压≥60mmHg的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7例,治疗组在原降压药物的基础上加服普伐他汀(20mg/d),对照组则继续服用原降压药物不变,在治疗前及治疗16周以后分别检测患者的血压、大动脉和小动脉弹性指数(C1和C2)。结果:普伐他汀组治疗后的收缩压(SBP)、脉压(PP)和C2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0.05),C1则无显著改变(P>0.05)。结论:普伐他汀能明显改善高血压患者的小动脉弹性,从而起到降低脉压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普伐他汀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普伐他汀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室重塑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择心功能(NY-HA)Ⅱ~Ⅳ级心力衰竭患者40例,分两组(治疗组、对照组各2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加用普伐他汀20 mg,每日1次,口服,治疗12个月,观察普伐他汀对心室重塑的影响.结果 治疗组较对照组显著增加LVEF,降低LVESD、LVEDD.结论 应用普伐他汀显著改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改善心室重塑.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影响慢性肾功能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促红细胞生成素抵抗的因素以及普伐他汀在改善微炎症状态中的作用.方法: 规律血透6个月以上MHD患者60例,于透析日空腹采血测定血常规以及血清转铁蛋白(SF)和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肾功、血浆蛋白、血脂系列、CRP、IL-6.以最近8周使用的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总量同Hct比值(rHuEPO/Hct)作为评价rHuEPO抵抗的指标.将rHuEPO/Hct高于20,即存在rHuEPO抵抗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即治疗组和非治疗组,治疗组给予普伐他汀治疗24周后检测相关指标.结果:①影响rHuEPO/Hct比值的因素有CRP、IL-6、Alb和透析时间.②普伐他汀治疗24周后,治疗组CRP、IL-6和rHuEPO/Hc水平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及非治疗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微炎症状态是影响rHuEPO疗效的主要因素之一.普伐他汀可以抑制炎症反应,改善微炎症状态,从而降低rHuEPO抵抗.  相似文献   

7.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2011年至2013年304例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应用单因素卡方检验和多元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抗肿瘤药物致骨髓抑制的影响因素.结果原发病以骨癌最多,女性、吸烟是相关因素,抗肿瘤药物致骨髓抑制不良反应影响由强到弱:烷化剂、抗代谢药、植物来源的抗肿瘤药、抗肿瘤抗生素、铂类.故了解抗肿瘤药物致骨髓抑制的影响因素,有利于对化疗患者的危险因素及早评估,科学应用抗肿瘤药,减少骨髓抑制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李军  杨小月  鲍玲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7):142-143
目的 探讨普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胆固醇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冠心病合并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共76 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8 例,予普伐他汀10mg 每晚一次,依折麦布10mg 每日一次,对照组38 例,予普伐他汀10mg 每晚一次,共8 周,观察胆固醇变化情况及达标率,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药物均可使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减低(P < 0.05),普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达标率显著高于普伐他汀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有所降低,而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普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可有效安全的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疗效优于单用普伐他汀组.  相似文献   

9.
普伐他汀对成功冠脉成形术患者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探讨普伐他汀对成功冠脉成形术患者术后6月再狭窄发生率及心脏事件的影响,将48例患者(男38例,女10例,年龄60.4±7.9岁)随机从手术当晚起口服普伐他汀(每日10mg)或安慰剂, 随访平均6月,观察心脏事件,随访结束时复查冠脉造影和血脂.结果显示术后6个月时普伐他汀组血脂参数明显改善,以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下降最为明显(分别为11.4%和14.4%,P<0.01).冠脉造影显示,两组再狭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40.9%对38.5%,P>0.05).心脏事件发生率普伐他汀组明显低于对照组(11.5%对36.4%,P<0.01),普伐他汀药物不良反应少.本组结果显示普伐他汀可以减少术后6个月内心脏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他汀类药物能安全有效地降低血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是治疗高胆固醇血症的首选药物.已上市的他汀类药物作用机制大致相同,但化学结构有差异,导致其水溶性、亲脂亲水性不同,进而影响在人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及排泄特征.本文综述了此类药物化学结构和理化性质对其药效及药动学特性的影响.所有他汀类药物均有首过效应,因而药物可在肝脏富集.已上市药物中,瑞舒伐他汀降低LDL-C的效果较好,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及普伐他汀次之.  相似文献   

11.
目的以普伐他汀为BSEP底物,在"三明治"培养大鼠原代肝细胞模型上(sandwich-cultured rat hepatocytes,SCRH),研究利福平及联用丹参酮ⅡA对BSEP转运能力的影响。方法构建SCRH模型,利用MTT筛选给药剂量;建立普伐他汀的HPLC-MS/MS检测方法并进行方法学验证;考察利福平及联用丹参酮ⅡA对胆管内普伐他汀浓度的影响,并计算胆管外排指数(biliary excretion index,BEI)。结果成功构建了SCRH模型,并确定了利福平、丹参酮ⅡA、格列本脲及普伐他汀的合适给药剂量;建立了稳定可靠的普伐他汀HPLC-MS/MS检测方法;与空白组相比,利福平能够降低胆管内普伐他汀的浓度和普伐他汀的BEI,高浓度利福平的降低效果最明显(P <0. 01);与利福平高浓度组相比,联用丹参酮ⅡA后,胆管中普伐他汀的浓度以及普伐他汀的BEI增大,高浓度丹参酮ⅡA的增加效果最明显(P <0. 01)。结论在SCRH中,利福平能够抑制BSEP的转运能力,丹参酮ⅡA可以逆转利福平对BSEP转运能力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探讨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对策.方法 选取2010年10月至2011年10月期间,在我院就医的500例慢性疾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服药依从性进行随访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将其按照服药依从程度分组,对各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受教育年限、自身疾病健康知识掌握情况、疾患类型、取药方式等)以及药物治疗方案(药物经济性、药物不良反应、给药程序、药学服务等)进行分析,分析影响患者服药依从性因素.结果 三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及药物治疗方案比较发现,年龄、受教育年限、自身疾病健康知识掌握、取药方式、药物方案价格、药物不良反应率、给药方法、医护人员指导,这些因素三组患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影响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因素复杂,临床医师在治疗过程中应因人而异制定适宜的药物治疗方案,临床药学服务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提供针对性的服药指导,以期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使患者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林容英 《海峡药学》2000,12(Z1):85-86
影响药物经胃肠道吸收的因素很多,药物理化性质、给药途径、吸收过程中的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和药物剂型以及首过代谢等各种因素均可影响.本文就主要影响药物经胃肠道吸收的因素进行讨论,旨在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治疗高血胆固醇的药物普伐他汀钠(Pravastatin sodium)普伐他汀钠是3-羟基-3-甲戊二酰基-辅酶 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类降血脂药的第二个药性,洛伐他汀(Zocor)也是其中之一。这类的第三个药物 Simvastatin于1992年12月批准,1992年初上市。  相似文献   

15.
危重患者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时,受CRRT模式、药物特性及患者病生理状态等因素的影响,抗菌药物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参数改变,进而影响抗菌药物给药方案的调整。本文就1例行CRRT治疗的慢性肾病患者应用万古霉素的病例进行分析,探讨CRRT时抗菌药物剂量调整的影响因素。提供个体化给药方案,保证了患者抗感染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氟喹诺酮类药物对中枢神经系统造成的不良反应,并对其相同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3月到2016年6月收治的35例在氟喹诺酮类药物使用期间出现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患者的基本资料、不良反应主要表现及转归,总结其影响因素.结果 35例患者中,26例轻度不良反应的患者以头晕、烦躁、失眠、耳鸣、失眠、全身乏力等为主要症状,而9例中重度不良反应的患者则合并出现焦躁、抑郁、神经兴奋、幻听、幻视等神经精神症状.27例患者可在停药后自行痊愈,余8例患者经药物治疗,有效率87.5%.分析其相关因素可见,年龄在≥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经静脉给药、药物联用、既往有神经系统疾病患病史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氟喹诺酮类药物治疗过程中,会对中枢神经系统造成不良影响,且不良反应的发生与患者的年龄、给药途径、药物联用、既往患病史等有关,把握上述因素,做到合理用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根据药物基因多态性原理,参与并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高利用率,降低用药风险.方法 抽查三明市2015年2月1日~2016年2月1日第一医院821份内科系统住院病历,以及医务科配合药剂科发放404份个体化给药认知度问卷调查表,对其影响临床个体化给药因素进行帕累托图分析.结果 404份药物基因多态性与临床个体化给药调查问卷帕累托图显示:药物基因多态性药物目录、临床个体化给药方案制定、药物基因多态性代谢酶为影响临床个体化给药的主要因素.结论 同一药物对于同一疾病作用于不同患者由于存在基因代谢酶的差异,临床需实施个体化给药.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临床不同给药方式对药物吸收的影响,提高临床用药的准确性。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在我院接受中药用药治疗的80例患者资料,对其临床用药方式及用药成效回顾性分析,判断几种常见用药方法对药物吸收的影响情况。本次80例选择的重要给药方式:直肠给药、舌下给药、注射给药、吸入给药、经皮给药等,根据患者实际病况要求应用针对性的给药方法。患者用药后48 h检测中药吸收水平,对每一种给药方式的吸收状态进行统计。结果本次80例中药给药过程中,所有患者均起到了良好的用药治疗效果,但不同患者对药物吸收的水平不一样。分析影响药物吸收水平的影响,主要与药物性质、剂型、制剂和给药方式等因素有关。结论中药给药方式需符合患者的实际需求,以保证最终用药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该院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他汀类药物的使用情况,探讨所用的各类他汀类药物与环孢素可能存在的药物相互作用,为临床合理选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6月该院门诊诊断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的他汀类药物使用情况;利用Lexicomp药物相互作用数据库以及药品说明书,对所用他汀类药物的种类及其与环孢素可能存在的药物相互作用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022年1—6月,该院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使用的他汀类药物主要包括普伐他汀、氟伐他汀、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其中,药品说明书“禁忌”项中明确列出禁止与环孢素合用的有辛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在Lexicomp数据库中,与环孢素相互作用为D等级的药物有普伐他汀、氟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与环孢素相互作用为X等级的药物为辛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结论: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治疗中,环孢素与他汀类药物存在相互作用,文献报道与药品说明书并不完全一致,医师在决策时需综合考量,选择普伐他汀和氟伐他汀可能更理想。  相似文献   

20.
李楠  杨明 《海峡药学》2013,(12):135-136
目的 对眼部给药系统及影响因素进行综述.方法 查阅文献,总结近年来眼部给药系统的最新研究成果、影响眼部给药好坏的因素及提高眼用制剂作用效率的方法.结果 眼部给药存在给药屏障,药物可分别经角膜途径和结膜途径发挥局部治疗作用和全身治疗作用.生理因素、药物理化性质及剂型因素均会对药物在眼部传递产生影响.结论 通过加入渗透促进剂、改变药物的剂型及减少给药体积可有效提高眼用制剂作用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