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长期暴露于噪声环境会导致听觉系统发生进行性听力下降,产生暂时性听力性阈移或永久性听力阈移,引发噪声性听力损失(noise-induced hearing loss,NIHL)。随着NIHL损伤机制研究的深入,氧化应激损伤越来越受到关注,噪声暴露后产生的大量活性氧,不仅会直接对内耳产生一系列氧化损伤,其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还会对内耳产生间接损伤,并激活诸多细胞凋亡信号传导通路,最终引起毛细胞大量凋亡,出现听力下降。随着氧化应激机制研究的深入,诸多针对性的抗氧化应激药物已被应用于噪声性听力损失的防治研究,本文对噪声性听力损失氧化应激机制及新出现的抗氧化防治药物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2.
噪声性耳聋(Noise-induced Hearing Loss,NIHL)是由于长期暴露在噪声环境下造成渐进性的听力损失或短时间内遭受高强度的爆震或声音刺激导致的感音神经性聋[1]。随着现代社会工业化的高速发展,噪声无时无刻发生在我们身边,影响着我们的听力。如交通噪声、娱乐噪声、工作噪声,已经成为干扰我们生活的社会问题。因此,如何消除或减少噪声以及噪声暴露的防护是当今社会环境保护的工作重点。充分了解噪声所导致的内耳及听神经的损伤机制,代谢性损伤学说,以及对应的防护和治疗方法,为今后对于NIHL的研究奠定实验和理论基础,有助于临床工作中对NIHL的理解并指导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3.
噪声性听力损失(Noise-induced hearing loss,NIHL)是指因患者暴露在噪声环境所引起的渐进性感音神经性聋[1].由于工业化加重、社会噪声增加和人口寿命延长,噪声性听力损失已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美国的统计数据显示,该国在6~19岁儿童和青少年人群中发病率为12.5%,在20~69岁成人中发病率为17%.职业性噪声性听力损失是职业病中最常见的,2 5%的美国工厂存在可导致听力损失的噪声,49%~70%的男性矿工在50~70岁时存在听力障碍.  相似文献   

4.
噪声性聋(Noise induced hearing loss ,NIHL )又称噪声性听力损伤,是由于暴露于噪声环境中,导致耳蜗毛细胞损伤为典型性病理改变的一种进行性感音神经性聋.成年哺乳动物耳蜗毛细胞损伤后不能再生,是导致永久性听力损伤的主要原因.世界上约5% 的人口遭受噪声导致的听力损伤,噪声性聋是世界工业化国家...  相似文献   

5.
噪声性聋(noiseinduced hearing loss,NIHL)存在个体的易感性差异,是一种不可逆但可预防的听力损害。强噪声暴露可导致内耳感觉毛细胞上的静纤毛损害,而CDH23对维持静纤毛束的正常组织形态起重要的作用,是第一个被证实可引起人类耳聋且与噪声性聋易感性有关的基因。编码钙黏蛋白23的CDH23基因的突变可引起噪声性聋及老年性聋。  相似文献   

6.
噪声性听力损失(noise induced hearing loss,NIHL)系由于人们听觉长期遭受噪声强烈影响而发生缓慢的一种双侧进行性高频下降型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NIHL是成人听力损失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其发病率逐年上升,不仅影响人们的日常交流,而且还会对人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从而降低人们的生活质量。NIHL虽然是永久的、不可逆的,但却可以预防,因此早期发现与早期诊断防止其扩展至言语频率就显得尤为重要。现有的听力检测方法主要依赖于常规纯音测听,然而由于其敏感性较差,对早期听力损失不能做到及时发现和诊断。因此,扩展高频测听和畸变产物耳声发射等能够早期检测到内耳毛细胞功能障碍的方法逐渐成为人们研究的对象。本文就NIHL早期发现与诊断方法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以往认为,听阈正常的人听觉处理能力是正常的(即使是从噪声暴露导致的暂时性阈移中恢复过来的听阈正常者),其所出现的听力缺陷问题被归因为中枢问题.但是,最新的动物和临床研究表明,中等强度的噪声暴露或者年龄因素能够导致一种新型的外周听力损失,即隐性听力损失(hidden hearing Loss,HHL).HHL在生理学上能被检测出来,其特征是听阈正常,而声诱发的螺旋神经元(spiral ganglion neuron, SGN)动作电位AP(ABR波Ⅰ峰值)阈上幅值降低,以及由毛细胞产生的ABR波的峰值(总和电位SP)与AP之间的比值改变.隐性听力损失中神经活性降低会导致阈上声音时阈编码的退化以及言语分辨力和言语理解力的缺陷,特别是在嘈杂环境中.但是,言语分辨能力和理解能力的缺陷并不能用来诊断HHL,因为它们也可能是由于中枢处理缺陷引起.目前为止,内毛细胞突触的损失或者功能障碍是唯一被提到过的HHL的发生机制.  相似文献   

8.
哺乳动物耳蜗是编码声音信号的器官,其中外毛细胞(Outer Hair Cells, OHCs)、内毛细胞(Inner Hair Cells, IHCs)与螺旋神经节神经元(Spiral Ganglion Neurons,SGNs)是将声波振动转化成神经信号的三个关键结构,其对声音暴露、耳毒性物质、衰老以及遗传缺陷等因素都很敏感。高强度的噪声暴露可以损伤耳蜗毛细胞等结构进而导致耳聋,最新研究表明,中-低强度噪声暴露可导致暂时性听阈升高,然而这种暴露常常并未引起耳蜗毛细胞的缺失或损伤;进一步的研究则发现内毛细胞和螺旋神经纤维之间的带状突触很容易受到噪声损伤,从而产生不可逆转病变,进而导致各种形式听功能的异常表现。内毛细胞带状突触(Ribbon Synapses)是听觉通路中第一个兴奋性传入突触,该结构对于声音的编码具有决定性作用。不同强度和频率的声刺激会引起带状突触在数量、结构、形态及功能方面发生相应的改变。本文通过对中-低等强度噪声暴露对小鼠耳蜗带状突触的影响以及它所引起的听觉障碍做一简要综述,希望对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的疾病预防有一定的指导。  相似文献   

9.
65岁以上人群中有1/3存在着与老化有关的听力问题,而目前对听力损害与功能之间的联系了解得不多。“听力损害”或“听力损失”为听觉系统结构或功能的变坏,“听力丧失”指因听觉功能的变化引起对语言和环境声音的感受出现障碍。而“听力障碍”指对日常生活造成妨碍的听力变化。作者对178名年龄65岁以上病人作了听力学和有关功能方面的检查。  相似文献   

10.
噪声性耳聋(Noise-induced Hearing Loss,NIHL)多是长时间接受噪声刺激而引起内耳进行性的、缓慢的听觉丧失或短期内遭受强烈爆震或声音后所引起的损害。接触噪声环境时间较短、损伤程度轻微者,尽早离开噪声环境,听觉有可能会逐渐恢复;若时间较长、损伤较重者,则很难恢复,甚至导致感音神经性聋。而NIHL的发病机制目前仍尚未完全阐明,但公认的噪声性耳聋致病机制首先发生机械性损伤,其次是代谢性损伤,而在代谢性损伤中又包括以下几点:1氧化应激学说2钙离子超载学说3耳蜗组织缺血再灌注学说4谷氨酸兴奋性毒性学说。因此,通过阻止或抑制以上各途径,推测可起到保护噪声性耳聋的作用,而在目前如何预防和治疗NIHL问题已成为各国耳科学者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对NIHL在发病机制上的氧化还原药物保护作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今后临床上NIHL的预防和治疗提供进一步的实验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感音神经性耳聋是由于内耳与听觉皮层之间的听觉通路中一个或多个部分发生功能障碍导致的常见疾病,其病因复杂,除遗传因素外,还包括耳毒性药物、噪声暴露以及年龄老化等。全世界有4.66亿人患有中度至重度双耳听力损失,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6.1%,听力受损人群逐年增长并呈现年轻化趋势。大量研究证据表明,氧化应激产生过量的活性氧自由基参与包括噪声性聋、年龄相关性聋、药物性聋和突发性感音神经性聋等在内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伤过程,是可能的共同性病理环节。本文就氧化应激在上述疾病中的损伤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第三部分;噪声致听力损失的原因噪声致听力损失,轻者暂时阀移,重则永久阈移,一般认为有害的临界声级为90~100分贝。噪声损伤耳蜗的机制,毛细胞的代谢障碍及病理改变足已被证实的基本原因。鉴于毛细胞本身没有专司营养的毛细血管系统,基于毛细胞由外淋巴供养的观点,作者以外淋巴半更新期作为间接反应内耳供氧情况的指标,观察了暴露噪声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基于一种基因敲入小鼠(C57BL/6-Atp6v1b2Arg506X/Arg506X)的隐性听力损失(Hidden hearing loss,HHL表型探索HHL小鼠噪声暴露后听力损失发生、发展机制。方法 12周隐性听力损失模型小鼠各6只,野生型、纯合型同窝对照,给予白噪声75dB SPL暴露8小时,于噪声前、噪声暴露后1天、7天、14天行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测试分析两组小鼠听力学差异,取2组小鼠耳蜗组织,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内外毛细胞及内毛细胞带状突触数量变化,分析毛细胞内自噬蛋白表达。结果 低强度噪声暴露后,纯合组小鼠较野生型小鼠听力下降明显,纯合小鼠带状突触计数较野生型减少,纯合小鼠毛细胞自噬蛋白表达量较野生型降低,且内外毛细胞无明显损失。结论 HHL可能具有遗传基础且对噪声具有易感性。HHL小鼠噪声暴露后听力下降与溶酶体功能进一步降低、带状突触数量减少相关。全面的听力检测及基因检测有助于早期诊断隐匿性耳聋。噪声防护在隐性听力损失个体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噪声对耳蜗的作用很大程度取决于噪声刺激种类(脉冲噪声抑或连续噪声)、暴露频率和暴露时间等参数。机械破坏和代谢异常被认为是内耳声损伤的二大机制。人们发现内、外毛细胞对声刺激的敏感性是不同的。总的来说,外毛细胞比内毛细胞对噪声损害更敏感。造成两者对噪声敏感性不同可能是由于两者结构上不同的缘故。三排外毛细胞对声损伤的敏感性也是各不相同。本文就噪声对静纤毛和其根部的损伤研究也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噪声性聋豚鼠耳蜗基底膜毛细胞乙酰化组蛋白H2B表达水平的变化,探讨组蛋白乙酰化与噪声性听力损失的相关性.方法 成年雄性白色红目豚鼠60只随机分为噪声组和对照组,两组豚鼠分别进行听性脑干反应(ABR)检测后,噪声组给予高强度窄带噪声(122 dB SPL,3小时)暴露,对照组不予任何处理;噪声组于噪声暴露后1小时、3天、7天、14天和21天分别行ABR检测;并以免疫荧光染色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两组豚鼠耳蜗基底膜听觉细胞中乙酰化组蛋白H2B的表达水平.结果 噪声暴露后1小时、 3天、7天、14天、21天噪声组豚鼠ABR各频率反应阈均较噪声暴露前及对照组显著增高,且随时间的延长听力逐渐恢复,14天时趋于稳定,达到永久性阈移.免疫荧光染色显示在噪声组豚鼠耳蜗内外毛细胞及Hensen's细胞中乙酰化组蛋白H2B荧光强度较正常对照组减弱,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噪声组豚鼠耳蜗基底膜中乙酰化组蛋白H2B的表达(H2B-AcK5/β-actin比值为0.310 2±0.083 9)较对照组(0.617 9±0.126)明显下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噪声可导致豚鼠内耳感觉细胞乙酰化组蛋白H2B表达水平下降,乙酰化组蛋白失衡有可能参与了噪声性聋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日常生活可遇低强度噪声多次暴露对豚鼠耳蜗带状体突触的损失和恢复,以及对听觉功能的影响。 方法 对豚鼠行95 dB声压级白噪声环境下4 h/d暴露,连续暴露7 d,于噪声后1 d、1周、1个月分组行听力学检查,并与对照组动物比较(每组10只),以免疫荧光法双标法对突触前膜Ctbp2和突触后膜PSD95进行标记并计数。 结果 长时程、低强度噪声暴露后听觉脑干诱发电位阈值提高(P<0.05),豚鼠内毛细胞排布形态数量均无明显改变,但内毛细胞带状突触数量有明显减少(P<0.05)并有不完全恢复。 结论 “安全剂量”低强度噪声多次暴露后可造成可逆听觉阈值升高,伴随内毛细胞带状体突触的明显减少和不完全恢复。  相似文献   

17.
噪声可引起多系统损害,其中对听觉系统的永久性损害最为严重。全球约5%~12%人口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噪声性聋。噪声损害初期多表现为轻度耳鸣、隐性听力损失或暂时性高频听力损失;随着噪声接触时间的延长,耳鸣和听力损失加重,最终导致永久性听力损失,同时引起言语识别阈提高和言语识别率减低;部分患者还可出现失眠、焦虑、眩晕、头痛等症状。因此,重视噪声性听力损害,对噪声接触人群进行早期筛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将噪声性聋的早期筛查方法归纳为畸变产物耳声发射测试、高频纯音测听、言语测听、互联网筛查、耳鸣评估、心理健康水平评估和易感基因筛查等,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约2800万美国人听力受损,其中约一半与噪声暴露有关。听力受损的人因社交减少、孤独、被排斥感、沮丧和可能的认知功能受损而导致生活质量降低。由于30%~50%的毛细胞受损害后才能测出听力受损,故目前噪声性聋很难早期发现。不仅持续噪声暴露有耳聋风险,  相似文献   

19.
内耳毛细胞为机械刺激感受器,将声音和体位变化刺激转化为神经冲动,对于维持听觉和位置觉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各种疾病、噪声、耳毒性药物、感染、中毒以及年龄等因素引起的内耳疾病均可使内耳毛细胞受到损伤,从而引起感音神经性聋或平衡障碍.感音神经性聋目前在临床上尚无理想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1Baha简介 植入式骨导助听装置Baha(bone-anchoredhearingaids)是通过骨导方式改善听力效果的一种助听设备,包括声音处理器、桥基和植人体3部分,其工作原理是声音处理器通过麦克风接收声音,声音引起的振动通过颅骨和颔骨传送到内耳,使内耳的淋巴液推动毛细胞,毛细胞再将这种运动转变成电脉;中,通过听觉神经传到听觉中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