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的A型行为与生活事件、社会支持、情绪障碍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关系。方法:从207例住院高血压病患者中,选取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者,共人组197例。从参加体检的健康者中随机选取46例为正常对照组。用A型行为问卷、生活事件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症状自评量表评定心理状况,并测定血浆内皮素、血清一氧化氮和血脂。结果:高血压组中的A型行为比例显著高于正常对照者(76.7%vs.45.7%,X^2=9.77,P=0.003),高血压组A型行为者负性生活事件频度、负性生活事件强度、焦虑因子分及血浆内皮素水平均高于非A型行为者[(3.4±1.0)vs.(2.5±0.9),P=0.007;(23.2±6.0)vs.(15.9±4.2),P〈0.001;(1.8±0.5)vs.(1.4±0.7),P=0.004;(79.8±12.3)vs.(57.7±11.4),P=0.006],血清一氧化氮水平、主观支持分低于非A型行为者[(39.8±9.7)vs.(56.2±10.5),(8.1±6.4)vs.(/6.7±4.2),均P〈0.001]。血清一氧化氮、血浆内皮素、负性LEI平均值、主观支持分、焦虑因子分、脉压与A型行为显著相关(β=-0.22、0.19、0.24、-0.21、0.15、0.19)。结论:A型行为是高血压发病的内在因素,与生活事件、社会支持、情绪障碍等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可能是A型行为引起高血压的重要生理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依恋类型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大学生依恋类型和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以整群抽样的方式选取大学生676名;用关系问卷(RQ)、亲密关系经历量表(ECR)、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测查。结果:676名大学生中安全型依恋者占41.3%,轻视型占25.6%,倾注型占23.3%,害怕型占9.8%;除躯体化外,安全型和轻视型大学生的SCL-90量表总分和其他指标分均低于倾注型和/或害怕型,[如,总分(153.0±45.4)、(158.4±47.8)vs.(173.8±51.2)、(175.1±58.8),P〈0.001],敌对得分安全型低于倾注型和害怕型[(1.7±0.6)vs.(1.8±0.6)、(1.9±0.9),P=0.027];依恋回避与除敌对以外的其他心理健康指标呈正相关(r=0.14~0.17,P〈0.01);依恋焦虑与SCL-90各指标呈不同程度的相关(r=0.24~0.47,P〈0.01)。结论:大学生的依恋类型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产生影响,依恋焦虑与依恋回避越低心理健康水平越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通过献血途径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203例患者的情绪状况及生活质量。方法:采用贝克抑郁问卷、复合性国际诊断用检查提纲和SF-36对203例通过献血途径感染HIV的患者(HIV阳性组)及年龄、性别和受教育年限相匹配的198例HIV阴性献血者进行调查。结果:①HIV阳性组献血次数多于HIV阴性组(52.2±95.4/13.2±23.9,P〈0.001),已婚者少于HIV阴性组(88.6%/95.5%,P=0.020),丧偶者多于HIV阴性组(10.9%/4.5%,P=0.020),失业率高于HIV阴性组(21.7%/4.0%,P〈0.001),前一年全年工作时间少于HIV阴性组(5.0±3.5/7.5±3.0,P〈0.001),家庭月收入低于HIV阴性组(476.3±412.7/709.9±513.7,P〈0.001)。②HIV阳性组被诊断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者占56.6%。HIV阳性组抑郁症的终生患病率为13.8%,HIV阴性组的终生患病率为5.1%。HIV阳性组的抑郁总分(11.3±11.3/6.6±9.6)、躯体(3.3±2.9/2.0±2.6)和非躯体因子分(8.0±8.8/4.6±7.4)均高于HIV阴性组(P〈0.001)。HIV阳性组达轻度抑郁以上者占40.4%。HIV阳性组已制定自杀计划者高于HIV阴性组(8.4%/3.0%,P〈0.05)。HIV阳性组总体生理健康(48.3±9.7/55.5±7.0)和心理健康(48.8±-8.9/55.1±7.8)得分均低于HIV阴性组(P〈0.001)。③HIV阳性组的贝克抑郁问卷总分与T细胞亚群CD4细胞计数无显著相关,与总体生理健康及心理健康呈显著负相关(r=-0.46~-0.68,P〈0.001)。结论:HIV阳性患者生存状况较差。对HIV阳性感染者而言,抑郁给患者生活质量造成全面的影响,抑郁和自杀风险仍然是需要干预和处理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家庭环境对儿童探究行为及同伴交往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考察儿童探究行为及同伴交往类型与家庭环境的关系。方法:由父母填写家庭环境量表,测量儿童的家庭环境;然后在实验室及自由活动时间录像观察并编码,分析56名儿童的探究行为和同伴交往类型,考察两者间的关系。结果:男孩单独被动活动及探索性行为的频率得分均高于女孩[(18.5±3.7)vs.(13.2±3.8),(5.4±2.0)vs.(3.9±1.5);P=0.003,0.006],而互动活动和探究行为的持续时间得分均低于女孩[(9.4±2.7)vs.(12.6±3.1),(2.1±0.9)vs.(3.3±1.2);P=0.041,0.032];家庭亲密度与同伴交往中的抑制行为、单独被动活动负相关(r=-0.26、-0.24,P〈0.01),而与平行活动、单独主动活动、互动活动正相关(r=0.14、0.28、0.38,P〈0.05或0.01);儿童探究行为与家庭的独立性、知识性、乐观因子呈正相关(r=0.46、0.33、0.38,P〈0.05或0.01),与控制性、矛盾性、悲观因子呈负相关(r=-0.41、-0.38、-0.33,P〈0.05或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对于不同家庭环境中有6个因子是对儿童同伴交往的预测变量(联合解释变异量为0.437),5个因子是对儿童探索性的预测变量(联合解释变异量为0.362)。结论:家庭环境与儿童的探究行为及同伴交往类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丙戊酸钠(VPA)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期细胞株(K562细胞)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药物处理后的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情况;利用RT—PCR方法检测P^21WAF1基因的mRNA的表达。结果:VPA引起K562细胞凋亡增加[(11.47±0.25)%vs(4.77±0.40)%,(P〈0.05)]和细胞周期阻滞在G0/G1期[(82.30±9.41)%vs(40.13±2.12)%,(P〈0.05)]。同时处理后的细胞中P^21WAF1基因mRNA的表达增加[(1.65±0.91)vs(0.25±0.04),P〈0.05]。结论:VPA可能通过上调P^21WAF1基因,导致K562细胞周期阻滞并引起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6.
大三学生认知风格对情绪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大三学生认知风格与情绪的关系。方法:使用认知方式图形测验、抑郁形容词检查表、状态焦虑问卷和诱导失败测验对选出的100名大三学生进行实验分组测查;场独立性组(男25人,女25人)和场依存性组(男25人、女25人)各50名。结果:(1)失败后,场独立组和场依存组抑郁和焦虑评分均高于失败前(抑郁:10.5±2.9/9.4±2.5,P=0.003;13.3±4.1/7.9±3.7,P〈0.001;焦虑:36.7±5.8/33.3±5.5,P〈0.001;43.9±8.9/37.9±9.6,P〈0.001)。(2)失败前,两组抑郁、焦虑得分差异均无显著性(P=0.193、0.125),但失败后,场依存组抑郁和焦虑评分均高于场独立组(抑郁:13.3±4.1/10.5±2.9,P=0.038;焦虑:43.9±8.9/36.7±5.8,P=0.014)。(3)认知风格与抑郁、焦虑呈中度负相关(r=-0.42、-0.58,P〈0.001)。结论:认知风格与状态情绪密切相关,但与特质情绪的关系还需进一步的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的择业价值取向与求职自我效能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大学生择业价值取向和求职效能感的特点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运用择业价值取向调查问卷和求职效能感量表对189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1)男大学生的个人价值取向得分高于女大学生(93.0±5.3/91.7±4.7,P=0.029),而社会价值取向得分低于女大学生(80.6±5.1/82.1±4.0,P=0.043);(2)男大学生求职效能感得分高于女大学生(60.3±8.3/57.7±11.0,P=0.048);大城市大学生求职效能感得分高于小城镇、农村大学生(62.4±8.5/58.3±9.0、57.2±11.2,P=0.009);(3)择业价值取向变式对求职效能感各维度的解释比例为1.0%、1.1%,而求职效能感变式对择业价值取向各维度的解释为1.9%、0.6%。结论:(1)男大学生倾向于个人价值的择业价值取向,女大学生则倾向于社会价值;(2)男大学生的求职自我效能感总体评价高于女大学生,来自农村、小城镇大学生的求职自我效能感总体评价低于来自大城市的大学生;(3)典型变式能够较好地解释求职效能感和择业价值取向的观测变量,但是择业价值取向与求职效能感之间并不存在好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8.
冀南地区城乡青少年痤疮患病率与焦虑状况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调查冀南地区城乡青少年面部寻常痤疮的患病率和焦虑状况。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对冀南地区城乡2891名青少年进行流行病学问卷调查;采用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定该地区青少年的焦虑状况。结果:将年龄构成标准化后,城市青少年痤疮的患病率高于农村(45.0%vs.32.8%,P〈0.001);城市青少年的焦虑得分为45.0±8.2,农村为43.9±9.2,城乡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痤疮患者的焦虑得分高于正常者[(47.0±9.2)傩.(42.9±8.0),P〈0.001]。结论:冀南地区青少年痤疮的患病率城市高于农村;痤疮患者的焦虑心理更明显。  相似文献   

9.
小学生同伴接纳、教师接纳、学业成绩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同伴接纳、教师接纳、学业成绩与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从福州市三所小学二、四、五年级的2200名学生中抽取445名学生,通过社会测量法和儿童行为量表来测量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结合方差、相关等统计分析方法探讨这四者的关系。结果:小学男生Achebach儿童行为量表评分位于前3位的依次为:攻击性(8.45±6.05)、多动(4.82±3.51)、强迫性(4.56±4.18)。小学女生评分位于前3位的依次为:攻击性(7.79±6.03)、抑郁(5.05±4.20)、多动(4.69±3.67);心理健康和同伴接纳、教师接纳、学业成绩之间呈负相关(r=-0.22、-0.26、-0.17,均P〈0.01);不同同伴接纳、教师接纳和学业成绩水平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存在显著的差异(F=11.610、11.34、6.147,P〈0.01)。进一步两两比较发现:高同伴接纳组的Achebach儿童行为量表总分低于中等接纳组和低接纳组[(25.3±17.2)vs.(30.7±21.7)、(42.4±22.2),P〈0.001],中等接纳组得分低于低接纳组(P〈0.001);低教师接纳组的Achebach儿童行为量表总分高于高接纳组和中等接纳组[(46.6±24.9)vs.(25.7±25.4)、(30.7±21.7),P〈0.001],中等接纳组得分高于高接纳组(P〈0.001);高成绩组的Achebach儿童行为量表总分低于中等成绩组和低成绩组[(25.3±17.9)vs.(31.1±21.9)、(38.4±22.0),P〈0.001],中等成绩组低于低成绩组(P〈0.05)。结论:教师接纳程度低的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也低。学业成绩好的学生同伴接纳水平和教师接纳水平也高。同伴接纳、教师接纳和学业成绩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用神经心理测验评估35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特点。方法:采用多种神经心理测验评估35例精神分裂症患者(12例未用药,8例用药1周以内,15例用药1月以上)和20例健康对照组的学习、记忆、工作记忆、注意、信息处理速度、词语流畅、执行功能等认知功能。对未用药和用药1周以内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随访。结果:在成套神经心理测验的各个分测验中,精神分裂症患者(未用药、用药1周以内和用药1月以上)成绩均较正常人差[如韦氏数字符号得分未用药者(63.0±13.8),正常对照组(87.10±13.16),P〈0.001]。用药1月以上组的空间广度测验成绩优于未用药组[逆行得分成绩用药1月以上组(7.47±1.81),未用药组(5.50±1.73),P〈0.01;总分成绩用药1月以上组(15.33±3.31),未用药组(12.42±3.65)]。随访研究中,霍普金斯词汇学习测验一修订版、简易视觉空间记忆测验-修订版和视觉空间广度测验的随访成绩优于初测成绩[如空间广度测验的逆行得分初测成绩(5.7±1.5),随访成绩(6.8±1.0,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大脑广泛的认知功能损害。非经典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可能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言语记忆、视觉空间记忆和视觉工作记忆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11.
强化教育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遵医行为和康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索健康教育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遵医行为和康复的作用.方法 对100例显效出院的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按先后出院的顺序随机分为教育组和对照组各50例.教育组出院后进行定期家庭随访、电话咨询、集体座谈等多种形式的强化健康教育,定期评价其遵医行为,及时纠正不遵医行为并给予指导;对照组出院后不予干预.两组分别于出院后1月,6月,12月对遵医行为和BPRS,SDSS量表进行评定.结果 教育组在出院后6月和12月遵医行为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BPRS、SDSS在出院6月、12月时评定结果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健康教育能提高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遵医行为,促进其心理、社会功能的康复,减少其复发率.  相似文献   

12.
健康教育对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维持治疗依从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维持治疗依从性的有效方法。方法 用就诊顺序随机法 ,将 2 0 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研究组 (单号 )和对照组 (双号 ) ,在健康教育前、后用自制量表评定患者服药的依从性。结果 试验结束后 ,试验组患者服药的依从性比试验前明显增高 ,且比对照组也明显增高有显著性差异 ( P<0 .0 1 )。结论 健康教育能明显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维持治疗的依从性 ,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音乐治疗对缓解期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改善的作用。方法将60例经急性期治疗后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对照组实行常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及一般工娱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辅以集体心理治疗。治疗前后分别应用WCST及临床记忆量表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WCST及临床记忆量表评分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其中以联合音乐治疗的联想学习、记忆商数、WCST正确百分数和随机错误数成绩较常规治疗为好。结论接受性音乐治疗对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的改善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团体心理治疗对缓解期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改善的作用.方法 将60例经急性期治疗后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行常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及一般工娱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辅以团体心理治疗.治疗前后分别应用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威斯康星卡分类测验(WCST)及临床记忆量表评分.结果 治疗后两组WAIS、WCST及临床记忆量表评分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t=3.20,P<0.05).其中以联合团体心理治疗的联想学习、记忆商数、WCST正确百分数和随机错误数成绩较常规治疗为好.结论 团体心理治疗对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的改善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集体心理治疗对缓解期精神分裂症记忆功能改善的作用。方法将60例经急性期治疗后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对照组实行常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及一般工娱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辅以集体心理治疗。治疗前后分别应用W A IS、W CST及临床记忆量表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W A IS、W CST及临床记忆量表评分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t=2.563~4.256,P<0.05)。其中以联合集体心理治疗的联想学习、记忆商数、W CST正确百分数和随机错误数成绩较常规治疗为好。结论集体心理治疗对精神分裂症记忆功能的改善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集体心理治疗对缓解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改善的作用。方法将60例经急性期治疗后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对照组实行常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及一般工娱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辅以集体心理治疗。治疗前后分别应用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威斯康星卡片法分类测验(WCST)及临床记忆量表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WAIS、WCST及临床记忆量表评分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t=2.861~4.953,P<0.05或P<0.01)。其中以联合集体心理治疗的联想学习、记忆商数、WCST正确百分数和随机错误数成绩较常规治疗为好(t=3.651~5.214,P<0.01)。结论集体心理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改善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社区综合干预对分裂症患者精神症状,药物消耗量、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100例,对照组100例,观察12个月.干预组给予社区综合干预,包括健康教育、社会功能锻炼、药物干预及心理干预;对照组仅作门诊随访不进行特殊干预.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社会功能缺陷筛查量表(SDSS)于基线和干预后4,8,12个月末分别进行评定.并记录基线和4,8,12个月末前1周的用药量.结果 干预组PANSS总分(61.78±8.46)于第4月末起减分明显优于对照组(65.21±7.58)(t=3.02,P<0.01);干预8,12个月末,干预组SDSS总分及各因子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8个月末开始,干预组日均药物消耗量(467.61±63.97)明显低于对照组(497.21±60.02)(t=3.36,P<0.01).结论 社区综合干预可以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症状,降低药物消耗量,减少社会功能缺陷.  相似文献   

18.
兰平  何莲花  潘蔚蓝 《医学信息》2019,(13):167-168171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儿童特应性皮炎(AD)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7年5月~8月门诊收治的120例儿童AD患儿,按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实验组给予常规治疗并给予相关知识健康教育,定期电话回访。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定期电话回访。比较两组入组时、入组1年后AD病情严重程度评分(SCORAD评分)、家长护理依从性、AD家庭影响调查问卷(DFI)评分。结果 入组1年后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SCORAD评分为(3.28±0.87)分,家长护理依从性评分为(13.10±4.12)分,DFI评分为(6.82±2.15)分,均优于对照组的(6.23±1.23)分、(8.38±3.19)分和(10.38±2.47)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儿童AD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可促使家长了解疾病相关知识,提高治疗依从性,从而促使疗效提高,降低因疾病对家庭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健康教育对预防精神分裂症复发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预防精神分裂症复发的作用。方法对2003年7月~2004年6月120例首次住我院治疗并临床痊愈出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按不平衡指数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接受同样的药物维思通维持治疗。对研究组进行半年继续健康教育;于试验前及1年半后,分别对两组的复发率、自知力评分和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进行评分和比较。结果研究组复发率(10.6%)低于对照组(30.2%,P<0.05);研究组自知力评分试验后[(2.9±0.8)分]低于试验前[(3.0±1.2)分],P<0.05,而对照组由(2.8±1.2)分升至(5.4±2.4)分,(P<0.01),研究组BPRS总分及主要因子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缓解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继续健康教育,对预防疾病的复发可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索提高宫颈癌机会性筛查的门诊现场健康教育模式.以进一步提高宫颈癌机会性筛查效率。方法选择2012年1—5月期间非因宫颈病变来本院妇科门诊就诊的育龄期患者1000名,根据病历号的单双号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500人,分别对两组患者采取语言结合科普图片(实验组)和单纯语言(对照组)两种宫颈癌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并对照分析两组的宫颈癌机会性筛查的干预效果。结果实验组宫颈癌机会性筛查接受率为79.2%,患者接受宫颈癌机会性筛查所用平均有效干预时间为(121.24+21.39)S;对照组宫颈癌机会性筛查接受率为62.4%,患者接受宫颈癌机会性筛查所用平均有效干预时间为(165.67+20.62)S;两组干预效果及平均有效干预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34.13,P=0.0000;t=-28.00,P=0.0000)。结论语言结合科普图片的健康教育模式不仅可提高妇科门诊患者的宫颈癌机会性筛查的接受度,还具有较高的干预效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