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羟基磷灰石基人工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羟基磷灰石基人工骨作为最有发展前途的生物硬组织替代材料之一,在生物医用材料和医学研究领域的应用.方法制备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力学性能、骨诱导性与治疗功能的羟基磷灰石基人工骨,用于人体骨组织的缺失的修复,及相关疾病的治疗.结果通过制备性能优良的羟基磷灰石粉体,结合纳米技术、组织工程技术和生物技术将不同材料通过合适的方法组合成羟基磷灰石人工骨,从而获得良好的临床应用性能.结论从临床角度,综合了国内外近十年相关文献的基础上,评述了羟基磷灰石人工骨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在骨缺损修复实验中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探讨多孔纳米羟基磷灰石人工骨(nano-HA)的骨缺损修复作用及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在骨重建过程中的应用,为临床运用于骨缺损修复领域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新西兰大白兔24只在单侧桡骨制备骨缺损动物模型,然后用多孔纳米羟基磷灰石人工骨材料进行植入骨缺损处进行修复作为实验组,以普通羟基磷灰石人工骨材料作为对照组;术后2周,4周,8周和12周分别行放射性核素骨显像监测两组人工骨对骨缺损的修复能力。结果:通过ROI方法定量对比两种材料植入区和正常区放射性浓集比值,nano-HA人工骨组成骨作用优于HA人工骨组,骨缺损修复能力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米羟基磷灰石人工骨具有良好的成骨能力,可望成为新型的骨缺损修复材料,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在骨修复过程中具有良好的监测作用。  相似文献   

3.
背景:纳米羟基磷灰石在骨修复替代材料中有明显优势,但骨诱导活性低、力学性能差等缺陷限制了其临床应用。为克服弊端,国内外学者从仿生学等角度出发,以纳米羟基磷灰石为基础,掺杂、复合有机或无机材料,得到多种仿生复合材料。 目的:综述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复合材料的研究及应用进展。 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1987年1月至2012年12月PubMed数据库相关文章,检索词为“nano,hydroxyapatite ,polyamide 66”。同时,计算机检索1987年1月至2012年12月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相关文章,检索词为“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共检索到文献93篇,最终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56篇。 结果与结论: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生物力学性能及生物相容性。目前,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复合材料研究及引用主要集中于人工椎体、人工椎板及椎间融合器等,并取得了良好临床治疗效果,但仍有很多问题尚需要解决,如诱导成骨、降解情况都缺少长期而详尽的随访资料,而且目前主要是通过细胞学、组织学等方面来评价其生物安全性,尚未涉及到分子水平。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生物材料;骨生物材料; 口腔生物材料; 纳米材料; 缓释材料; 材料相容性;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4.
随着骨组织工程学研究的逐步深入,人工骨移植材料的研究得到全新的发展。骨组织工程应用于骨缺损修复的价值己被人们接受,其中支架材料研究是骨组织工程的核心内容和中心环节。羟基磷灰石(HA)是公认的性能良好的人工骨材料,大量的生物相容性实验证明羟基磷灰石无毒、无刺激、不破坏生物组织,并能与骨形成牢固的化学结合具有很好的生物  相似文献   

5.
羟基磷灰石/聚乳酸复合人工骨修复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羟基磷灰石/聚乳酸复合生物材料用做人工骨修复材料得到了广泛的研究。本综述了近年来羟基磷灰石/聚乳酸(HA/PLA)复合人工骨修复材料的各种制备方法及其性能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材料科学的发展,人工骨材料的构建与合成有了突破性的进展。纳米羟基磷灰石是自然骨的天然组分,具备良好的骨传导性、诱导性及生物相容性,因而被广泛应用于人工骨材料的构建中;但单纯的羟基磷灰石作为人工骨材料时由于其强度低、韧性差、体内降解速率缓慢等特性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因此,对纳米羟基磷灰石与其他材料进行多相复合以尽可能的模拟正常骨组织结构或赋予其一定的特殊性能是当前人工骨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从纳米羟基磷灰石支架材料、具备特殊性能的复合人工骨材料的研究现状等方面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背景:纳米羟基磷灰石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活性,被广泛应用于骨组织的修复与替代技术,但脆性太大限制了其在承载部位骨替换中的应用。纳米羟基磷灰石/壳聚糖复合材料因具备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和合适的力学性能,已逐渐成为骨替代材料的研究热点。目的:对纳米羟基磷灰石/壳聚糖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发展趋势进行综述。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数据库(1995-01/2009-03),以"nano-hydroxyapatite,chitosan,preparation,development trend"为检索词;应用计算机检索维普数据库(1995-01/2009-03)、清华同方数据库(1995-01/2009-03),以"纳米羟基磷灰石、壳聚糖、制备方法、发展趋势"为检索词。结果与结论:共收集2034篇相关文献,中文1634篇,英文670篇。排除发表时间较早、重复及类似研究,纳入37篇符合标准的文献。纳米尺寸的羟基磷灰石与壳聚糖复合而成的新型材料,由于在结构上与天然骨更为接近,纳米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比相应的微米复合材料具有更好的生物学性能;同时优化材料的组成、结构和工艺将可能得到力学性能与天然骨更为匹配的骨修复材料。文章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羟基磷灰石/壳聚糖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随着生物材料的快速发展,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被广泛应用于骨组织修复与替代手术中,但由于其具有传统陶瓷固有的力学性能差的缺点,限制了它在临床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羟基磷灰石/聚乳酸复合人工骨修复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羟基磷灰石/聚乳酸复合生物材料用做人工骨修复材料得到了广泛的研究。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羟基磷灰石/聚乳酸(HA/PLA)复合人工骨修复材料的各种制备方法及其性能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背景:交联是骨组织工程材料改性的一种常用方法,但目前仍缺乏交联剂对载药人工骨材料性能影响的相关研究与报道。 目的:研究戊二醛交联对壳聚糖/羟基磷灰石-庆大霉素载药人工骨材料力学性能、降解性能及体外药物缓释行为的影响。 方法:分别制备壳聚糖质量分数为10%,20%,30%的壳聚糖/羟基磷灰石-庆大霉素载药人工骨材料与戊二醛交联壳聚糖/羟基磷灰石-庆大霉素载药人工骨材料,检测各组材料的机械强度、吸水率、降解率及体外药物释放行为。 结果与结论:壳聚糖含量为10%,20%,30%壳聚糖/羟基磷灰石-庆大霉素的抗压强度分别为(10.16±1.17),(28.40±0.64),(23.28±1.30) MPa,经戊二醛交联后材料的抗压强度分别增大至(36.30±1.20),(51.60±2.08),(36.90±3.22) MPa。壳聚糖含量为10%,20%,30%壳聚糖/羟基磷灰石-庆大霉素交联后的吸水率与降解率均低于交联前。在体外缓释的第1天,30%壳聚糖/羟基磷灰石-庆大霉素的药物释放量为42.2%,材料经戊二醛交联处理后药物释放量降至33.6%,在随后的9 d,交联壳聚糖/羟基磷灰石-庆大霉素的总释放量均低于壳聚糖/羟基磷灰石-庆大霉素。表明戊二醛交联赋予了材料更好的生物稳定性,减缓了材料降解速率,显著改善了药物突释现象。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生物材料;骨生物材料; 口腔生物材料; 纳米材料; 缓释材料; 材料相容性;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10.
纳米羟基磷灰石骨修复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羟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HA)是一种性能良好的骨修复材料,但是由于脆性而限制了它在承力部位的应用。天然骨本身是纳米羟基磷灰石(Nanohydroxyapatite,n.HA)和胶原的复合材料,从仿生的角度看,n—HA与其它材料复合可以提高生物相容性和力学性能。目前研究的纳米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可分为两类:非降解的纳米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和可降解的纳米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前者包括n—HA/聚乙烯、n-HA/尼龙以及n—HA/聚丙烯酸。后者主要有n—HA与胶原、明胶、壳聚糖、聚乳酸和聚酸酐等的复合材料。本文详细综述了近年来纳米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的制备、力学性能以及生物学性能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1.
Design optimization of functionally graded dental implant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The continuous increase of man's life span, and the growing confidence in using artificial materials inside the human body necessities introducing more effective prosthesis and implant materials. However, no artificial implant has biomechanical properties equivalent to the original tissue. Recently, titanium and bioceramic materials, such as hydroxyapatite are extensively used as fabrication materials for dental implant due to their high compatibility with hard tissue and living bone. Titanium has reasonable stiffness and strength while hydroxyapatite has low stiffness, low strength and high ability to reach full integration with living bone. In order to obtain good dental implantation of the biomaterial; full integration of the implant with living bone should be satisfied. Minimum stresses in the implant and the bone must be achieved to increase the life of the implant and prevent bone resorption. Therefore, the aim of the current investigation is to design an implant made from functionally graded material (FGM) to achieve the above advantages. The finite element method and optimization technique are used to reach the required implant design. The optimal materials of the FGM dental implant are found to be hydroxyapatite/titanium. The investigations have shown that the maximum stress in the bone for the hydroxyapatite/titanium FGM implant has been reduced by about 22% and 28% compared to currently used titanium and stainless steel dental implants,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12.
医用钛合金材料属于生物惰性材料,广泛应用于硬组织的替换与修复领域.采用表面改性技术在钛基材料表面制成生物陶瓷涂层可改善钛基材料的生物活性和生物相容性.羟基磷灰石涂层已在临床上获得应用,但使用效果仍然受其较低的结合强度和结晶度所制约.为了获得综合性能更好的植入材料,制备了多种新型生物陶瓷涂层,其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较好的...  相似文献   

13.
赵艳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1,15(38):7205-7208
背景:目前人工关节置入材料的研究已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目的:综述人工关节置入生物材料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 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2000-01/2010-10维普数据库有关人工置入材料临床应用方面的相关文献。检索关键词:人工置入材料。 结果与结论:缺损骨骼的再生修复一直是骨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目前常用的治疗方式主要有自体骨移植、异体骨移植和人工骨移植。用人工材料修复骨缺损避免了患者自身取材的痛苦和并发症及同种异体骨免疫排斥的危险,但要求替代材料无毒副作用,有良好的组织兼容性和细胞兼容性。  相似文献   

14.
多孔羟基磷灰石生物陶瓷的合成和特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人体骨组织的多孔结构,有利于骨组织生长代谢所需物质的交流,并能很好地适应外部应力的变化。合成模拟骨组织多孔结构的生物活性陶瓷材料,用于临床人体骨组织缺失的修复,是组织工程所需要的。将化学沉淀法合成的羟基磷灰石原始粉末与过氧化氢、降乙烯醇、甲基纤维素等孔成孔物质混合,经低温发泡,中温脱碳,高温烧结,可以获得孔径理想,互通性能良好的多孔羟基磷灰石陶瓷。这种陶瓷,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骨诱导性能,但更重要的是它能够很好的吸附人体骨形成蛋白等骨生长因子,使其具有良好的骨再生能力,从而获得了良好的临床应用性能。本文从临床应用性能的角度,评述了近几年多孔羟基磷灰石生物陶瓷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5.
李里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1,15(16):2980-2984
背景:目前人工股骨头生物材料学的研究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材料学特点与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维普数据库,在标题和摘要中以“人工股骨头,研究进展,临床应用”为检索词进行检索。选择文章内容与股骨假体置入后的生物力学相关,同一领域文献则选择近期发表或发表在权威杂志文章,根据纳入标准选择18篇文献进行综述。 结果与结论:人工关节用于临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经科研工作者们的不断努力,人工关节从材料到设计,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多种人工骨置入材料不仅具有合适的孔隙结构、表面形貌和理化性能,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同时符合材料的细胞毒性要求,有望成为理想的骨科植入体。但是随着研究的深入,复合材料研究的不断发展,人工骨材料生产工艺的提高,学科工作者将获得结构和性质类似于人体组织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生物医学材料,为人工骨修复材料和人工假体的开发及骨缺损修复的治疗带来新的希望。  相似文献   

16.
聚乙烯醇在生物医学工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综合论述了聚乙烯醇(PVA)在生物医学工程领域,如人工软骨、药物释放系统、微囊包覆技术、眼科、抗凝血和智能型生物材料等方面的应用研究现状,并结合实验介绍了聚乙烯醇对羟基磷灰石纳米颗粒的包覆和分散作用.  相似文献   

17.
背景:理想的假体材料对人工膝关节的功能、预后至关重要。 目的:评价各种人工膝关节生物材料的性能、应用及其生物相容性,寻找合理的膝关节替代物。 方法:采用电子检索的方式,在万方数据库(http://www.wanfangdata.com.cn/)中检索1999-01/2009-12有关生物材料应用于人工膝关节的研究文章,关键词为“组织工程,人工膝关节,生物材料”。排除重复研究、普通综述或Meta分析类文章,筛选纳入17篇文献进行评价。 结果与结论:传统的金属和骨水泥材料仍广泛运用于人工膝关节假体中,随着医学和组织工程技术的发展,各种合成生物材料相继出现。近来出现了生物相容性较好的生物陶瓷及高分子复合材料,但存在易磨损的缺点,改进上述材料的缺点,寻求理想的人工膝关节假体材料是当前生物医学工程研究的热点之一。虽然传统的金属、骨水泥、生物陶瓷及高分子复合材料均在临床上大量应用于人工膝关节,但由于其存在各自不可避免的缺点,理想的人工膝关节假体材料仍需进一步开发。  相似文献   

18.
李华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1,15(16):2977-2980
目的:评价组织工程化人工骨材料的性能和应用,寻找合理的骨缺损修复材料。 方法:以“组织工程,骨缺损,人工骨,纳米材料” 为中文关键词;以“tissue engineering, bone defect, artificial bone, biological degradation”为英文关键词,采用计算机检索1993-01/2009-10相关文章。纳入与有关组织工程相关的文章;排除重复研究或Meta分析类文章。以30篇文献为主,重点进行了讨论组织工程纳米级人工骨材料的种类及其性能。 结果:可生物降解并具有生物活性的组织工程人工骨材料可作为一种较理想的支架材料应用于骨缺损修复组织工程。修复效果相当或接近自体骨,来源充足,既无免疫排斥反应,又避免取自体骨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和并发症,不影响运动员重返赛场,运动员患者乐于接受。复合材料人工骨在解除运动员患者的后顾之忧的同时,也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基于纳米羟基磷灰石复合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制成的支架,不但具有理想的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性和较高的亲和性,而且能提高了骨诱导活性,能够促进新骨的形成。可生物降解并具有生物活性的组织工程人工骨材料在临床使用的初步情况表明,与人体生物相容性良好,无免疫排斥反应,愈合情况良好。 结论:骨缺损是常见的运动损伤,一直为运动损伤研究热点。组织工程化骨缺损修复的研究近年来发展迅速,为运动损伤骨缺损修复带来了契机。组织工程复合材料可以发挥不同材料的优势,弥补单一材料的不足,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支架材料。  相似文献   

19.
韧带/肌腱重建术后腱骨愈合的难题当今尚未得到解决。近年来应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尤其是人工合成支架材料促腱骨愈合的研究越来越多,均得到了较好的效果。本文就人工合成支架材料及其在促腱骨愈合的研究进展进行概述,为人工合成支架的设计及其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