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旱芹子不能代蛇床子药用,是伪品。两品种是同科同属不同种的来源。蛇床子在药典和有关标准都规定为正品。旱芹子在药典和标准里未收载规定,只有在参考书里略提功能效率,药用部分旱芹的根、茎或全草,但也未收载于药典和标准里。旱芹是人们生活中的常用熟菜,根、茎对高血压有治疗作用。蛇床子和旱芹子功能相差甚远,不能混用。  相似文献   

2.
周路山  陈学鹏 《中药材》1994,17(2):19-20
本文对蛇床子及其混伪品芹菜子进行种子常数,显微特征及理化鉴别比较研究,其中水试及薄层层析鉴别区别点明显。  相似文献   

3.
蛇床子为常用中药,历来很少出现混伪品。但由于近年货源紧张,价格上扬,发现有用伞形科植物旱芹的果实充蛇床子销售,应注意鉴别。一、蛇床子为伞形科植物蛇床Cnidiummonnieri(L.)Cuss.的干燥成熟果实。性状:双悬果呈椭圆形,由两个分果抱合而成;长2~3mm,直径1.5~2mm,表面灰黄色,顶端有2枚向外弯曲的花柱基;分果半圆形,背隆起,有凸起的脊棱线五条;接合面平坦,  相似文献   

4.
<正> 蛇床子为较常用中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历代本草均有收载。现行1995年版《中国药典》收载伞形科植物蛇床Cnidium monnieri(L.)Cuss.的干燥成熟果实。笔者发现:目前市售品中有许多同科属植物混淆,如台湾蛇床子C.monnieri var.formosana (Yabe)Kitagawa、滨蛇床C.japonicum Miq.等;还有同科不同属植物果实,如旱芹Apium graveolins L.var.dulce DC.、土蛇床(粗糙独活)Heracleum scabridum Franch.。笔者试用检索表来鉴别蛇床子及其混伪品,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5.
薏苡仁与伪品高粱米的理化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薏苡仁及其伪品高粱米进行了薄层层析及紫外分光光谱鉴别比较。  相似文献   

6.
对薏苡仁及其伪品高粱米进行了薄层层析及紫外分光光谱鉴别比较。  相似文献   

7.
对红花及其伪品进行药材性状、薄层色谱和紫外吸收光谱等方面的比较鉴别。  相似文献   

8.
9.
于立佐 《中药材》1997,20(11):558-559
采用荧光分析、紫外光谱及薄层色谱法对海风藤(Piper kadsura)及其伪品山Ju(P.hancei)进行了比较鉴别.  相似文献   

10.
苦参与刺果甘草为同科属植物,其外形特征较为相似,本文从性状特征、显微鉴别及理化鉴别三个方面探讨苦参与刺果甘草的区别,为鉴别苦参及其伪品提供了可行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独活及其伪品理化比较鉴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独活及其伪品的理化鉴别依据。方法:利用显微切片检识,化学试剂颜色检识,紫外光谱检识,比较了独活及其伪品的性质。结果:独活及其伪品在荧光检识、紫外光谱下有明显而稳定的差异。结论:紫外光谱、荧光检识可以作为鉴别独活及其伪品的根据。  相似文献   

12.
仙茅与伪品的形态组织学及理化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远文 《中药材》2006,29(6):553-554
采用形态组织学、TLC、紫外、光谱等方法分析鉴别仙茅。仙茅伪品是毛茛科植物芍药的侧根加工品。  相似文献   

13.
<正>菟丝子为常用中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中国药典》(1995年版)收载的菟丝子系旋花科植物菟丝子Cuscuta chinensis Lam.的干燥成熟种子。近来,我们发现一种外形类似菟丝子的假冒品种,经鉴定系唇形科植物石荠芋Mosla scabra(Thunb.)C.Y.Wuet H.W.L.的干燥成熟果实,外被一层薄泥土衣。现将二者的鉴别要点比较如下。  相似文献   

14.
在我州的药品监督检验过程中,笔者发现有藏茴香和蛇床子混用的现象为提醒同行和调剂师的注意,现将两者的来源、性状特征、显微特征及功效做如下介绍。  相似文献   

15.
丹参及其伪品牛蒡根的理化鉴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海鹰  岳林峰 《中药材》1999,22(9):449-451
对丹参与其伪品牛蒡根进行了TLC、IR光谱及UV导数光谱鉴别比较,为鉴别丹参的真伪提供了理化方法。  相似文献   

16.
天花粉及其混伪品苦花粉的理化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黄芪与紫花首蓓种子的理化鉴别应用效果。方法:对膜夹黄芪种子、紫花首蓓种子进行外观性状观察、石蜡切片观察和紫外光谱鉴别。结果:膜夹黄芪种子呈宽卵状肾形,紫花首蓓种子呈长肾形。膜荚黄芪种皮有角质层,外壁增厚,外层细胞含红棕色物。紫花首蓓种皮外侧具凹凸状角质层,外侧具光辉带,内含红棕色物。膜荚黄芪的最大吸收波长为216.5nm,紫花首蓓为215.7nm。结论:黄芪与其伪品的理化鉴别采用外观、石蜡切片观察与紫外光谱鉴别能取得比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丁少纯  姜慧祯 《中药材》1995,18(12):615-616
笔者在药检工作中发现,有以伞形科植物毒芹Cicuta virosa L.的干燥果实(简称毒芹子)混充蛇床子和莳萝子入药。据文献记载,毒芹全草含有毒成分毒芹素(Cicutoxin),绝不可用其果实混充蛇床子和莳萝子药用。我们从薄层色谱和紫外吸收光谱二方面对蛇床子、莳萝子及其伪品毒芹子进行了鉴别实验,现报告如下。1 实验条件 UV-240型分光光度计(日本岛津);药材均由本所标本室提供:蛇床子为伞形科植物Cnidium monnieri(L.)Cuss.的干燥果实,莳萝子为伞形科植物Anethum graveolens L.的干燥果实,毒芹子为伞形科植物Ciduta virosaL.的干燥果实;薄层板自制;试剂均为分析  相似文献   

19.
何首乌及其混伪品理化鉴别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薄层色谱法和紫外光谱法,以大黄素、大黄酚、二苯乙烯甙作为客观指标,鉴别何首乌及其混伪品,方法简便、可靠。毛脉蓼与何首乌理化鉴别特征的相似性,揭示二者含有多种相同的成份,为寻找何首乌新的药用资源提供了信息。  相似文献   

20.
海风藤及其伪品山蒟的理化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荧光分析、紫外光谱及薄层色谱法对海风藤(Piper kadsura)及其伪品山蒟(P.hancei)进行了比较鉴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