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观察内镜下注射肉毒杆菌毒素A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确诊贲门失弛缓症的患者在内镜下于食管下段括约肌注射肉毒杆菌毒素A治疗。结果:本组病例12例中,有效11例,无效1例,半年后复发5例。结论:内镜下注射肉毒杆菌毒素A治疗贲门失弛缓症近期疗效肯定,易复发,再次该治疗或改用其它方法治疗仍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用A型肉毒杆菌毒素进行穴位注射治疗眼睑痉挛的疗效。方法:对40例眼睑痉挛患者进行多点注射A型肉毒杆菌毒素,并进行随访。结果:32例完全缓解,4例明显缓解,4例部分缓解,总有效率为100%,未出现明显的并发症。结论:穴位注射A型肉毒杆菌毒素治疗眼睑痉挛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用A型肉毒杆菌毒素进行穴位注射治疗眼睑痉挛的疗效。方法:对40例眼睑痉挛患者进行多点注射A型肉毒杆菌毒素,并进行随访。结果:32例完全缓解,4例明显缓解,4例部分缓解,总有效率为100%,未出现明显的并发症。结论:穴位注射A型肉毒杆菌毒素治疗眼睑痉挛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毛刺法结合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面肌痉挛8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毛刺法结合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运用毛刺法及注射A型肉毒毒素对82例面肌痉挛患者进行治疗。结果:完全缓解47例,明显缓解29例,部分改善6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结论:毛刺法结合注射A型肉毒毒素治疗面肌痉挛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舒筋活络洗剂联合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中风后踝跖屈肌痉挛的疗效。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29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15例)和对照组(n=14例),治疗组采用舒筋活络洗剂联合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对照组只进行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两组均进行康复训练。在注射前、注射后2周、4周、8周采用改良Ashworth评级(MAS)、步长、步速进行相关评价。结果:治疗组在注射后4周、8周,下肢肌肉痉挛的改善程度(MAS)、步长、步速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注射后两组的上述功能评价均优于注射前。结论:采用舒筋活络洗剂联合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中风后踝跖屈肌痉挛效果明显,优于只采用A型肉毒毒素注射。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A型肉毒毒素结合针刀疗法治疗脑卒中上肢痉挛的疗效。方法:将46例脑卒中上肢痉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肉毒毒素治疗组和肉毒毒素结合针刀治疗组,除予常规康复训练外,肉毒毒素治疗组对痉挛肌肉加予A型肉毒毒素注射,肉毒毒素结合针刀治疗组加予A型肉毒毒素注射及针刀技术,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MAS量表)、U-FMA量表对上肢功能的各项指标于治疗前、治疗后2周、4周进行评价。结果:各治疗方式在治疗2周和4周后,改良MAS评分和U-FM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其中肉毒毒素结合针刀治疗组的改良MAS评分在各时间点无明显区别,U-FMA评分改善高于其余两组。结论:单纯肉毒素治疗以及肉毒毒素结合针刀治疗在4周内均能改善脑卒中上肢痉挛患者的上肢功能,其中肉毒毒素结合针刀治疗的改善效果优于单纯肉毒毒素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眼睑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于2018年4月~2019年12月在湖北省中医院就诊的眼睑痉挛患者随机分为针灸治疗组和注射A型肉毒毒素组,每组30例。针灸治疗组为针刺四白、攒竹、睛明、太阳等眼部周围穴位及合谷、太冲等远端穴位,并配合艾灸灸治翳风穴;注射A型肉毒毒素组是在患者的上眼轮匝肌的内外侧及下眼轮匝肌的外侧部选择5个点注射A型肉毒毒素。每组均以治疗30 d为1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通过Cohen法评定患者治疗前后的眨眼评分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眨眼评分均有改善(均P<0.05),且针灸治疗组较注射A型肉毒毒素组疗效更佳;针灸治疗组总有效率86.67%,注射A型肉毒毒素组总有效率53.3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灸治疗组疗效优于注射A型肉毒毒素治疗组。结论:针灸治疗眼睑痉挛疗效优于注射A型肉毒毒素,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肌电引导下注射A型肉毒毒素治疗脑损伤后下肢痉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0例脑损伤后下肢痉挛患者,其中40例患者给予肌电引导下注射A型肉毒毒素治疗归为观察组,另40例患者给予常规注射A型肉毒毒素治疗归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MA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治疗后两组患者的M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注射局部疼痛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肌电引导下注射A型肉毒毒素治疗脑损伤后下肢痉挛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穴位注射A型肉毒毒素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臻 《中国针灸》2008,28(5):337-339
目的:观察注射A型肉毒毒素(botulinum toxin type A, BTX-A)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5例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2组,穴位注射组10例,针刺组15例.穴位注射组注射BTX-A,取第三腰椎横突处压痛点或其周围腧穴为注射点;针刺组予针刺治疗,取穴同穴位注射组.随访2个月,比较2组疗效及起效时间.结果:穴位注射组痊愈率为50.0%,起效时间为(3.75±1.65)天;针刺组分别为0和(12.47±5.33)天.2组各项指标比较,穴位注射组均优于针刺组(P<0.05).结论:穴位注射A型肉毒毒素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10.
意大利研究人员通过动物实验发现,肉毒杆菌分泌的A型毒素,也就是美容除皱注射剂Botox的主要成分,被注射入皮肤后可能还会进入中枢神经系统,甚至抵达脑干。这一发现使肉毒杆菌毒素除皱的安全问题再次引起人们关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中药止痉散配合A型肉毒毒素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86例面肌痉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38例,对照组148例.两组均注射A型肉毒毒素治疗,治疗组加服止痉散与对照组进行疗效对比观察.结果 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止痉散配合A型肉毒毒素治疗面肌痉挛较单用A型肉毒毒素,可以显著提高疗效并延长复发时间.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肉毒毒素注射治疗卒中后上肢痉挛伴肩痛的疗效。方法:对16例患者在超声引导下行肩胛下肌、大圆肌、胸大肌多点穿刺注射肉毒毒素,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疼痛程度及肩关节活动度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患者的VAS评分、M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肩关节活动度均大于治疗前(P<0.01)。结论:肉毒毒素注射治疗卒中后上肢痉挛伴肩痛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穴位注射治疗面肌痉挛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 A型肉毒毒素穴注治疗面肌痉挛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将 9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穴注组 4 5例采用A型肉毒毒素穴位注射 ,针刺组 4 5例采用针刺治疗。结果 穴注组有效率、治愈率同针刺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0 1)。结论 针刺治疗面肌痉挛有效 ,A型肉毒毒素穴注的应用更显著地提高了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治疗脑外伤后肌痉挛的有效方案,研究肉毒毒素(A型肉毒毒素)注射联合穴位皮下埋线法治疗脑外伤后肌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4例于我院康复科治疗的脑外伤后肌痉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在进行系统康复训练的同时,治疗组注射肉毒毒素联合穴位皮下埋线法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针灸治疗。在治疗的过程中定期康复评定,比较注射前和注射后2周、1个月、3个月的改良Ashworth痉挛评价、Barthel指数评价、目标达成量表(GAS)、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价等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的各个阶段效果差异较大,治疗组患者肌痉挛改善的效果显著(P0.05),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肉毒毒素注射联合穴位皮下埋线法可明显减轻脑外伤患者的肌痉挛,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和分析针灸结合肉毒毒素注射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0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针灸门诊就诊的面肌痉挛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42)和治疗组(n=40)。对照组患者给予甲钴胺片口服常规疗法,治疗组给予针灸结合肉毒毒索注射治疗,对两组患者的康复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灸结合肉毒毒素注射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疗效优于口服甲钴胺片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超声对肩肘腕部疾病、异位骨化、肌肉损伤评估、截肢造影成像、引导外周神经阻滞和指导肉毒杆菌毒素注射的作用,分析肌骨超声在临床康复评估和治疗中的潜在效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估多向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梨状肌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采用多向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针刺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总有效率76.7%,两组比较有显著意义。结论:多向针刺法配合穴位注射治疗梨状肌综合征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小活络丹药棒穴位按摩联合注射A型肉毒毒素治疗卒中后腕关节屈曲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卒中后腕关节屈曲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予以康复训练,对照组行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小活络丹药棒治疗,疗程2周。通过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Barthel指数分别评估其痉挛程度、日常生活能力(ADL)及临床疗效,并对其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患者腕关节痉挛程度、ADL评分均有明显改善,且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小活络丹药棒穴位按摩治疗联合A型肉毒毒素注射能促进腕关节屈曲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肉毒毒素A注射治疗小儿脑瘫 (CP)的疗效情况.方法:45例CP患儿,其中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17例.治疗组采用综合康复疗法和肉毒毒素治疗,对照组采用综合康复疗法治疗.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以小儿CP粗大运动量表(GMFM)和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治疗前、后组内相比,运动功能均有显著提高,P〈0.01,肌痉挛均明显改善,P〈0.01.两组治疗后组间相比,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肉毒毒素注射结合综合康复疗法治疗小儿CP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为提高痉挛型脑性瘫痪(spastic cerebral palsy,SCP)患儿的运动功能,我们于1999年6月—2003年2月用A型肉毒杆菌毒素(botulinum toxin type A,BTX-A)痉挛肌肉局部注射结合针灸推拿治疗SCP患儿13例,并与单用BTX-A痉挛肌肉局部注射(18例)和单用针灸推拿(17例)治疗的患儿作对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