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研究Crede法排尿、间隙导尿与持续导尿对继发尿路感染和远期尿道功能的影响。方法113例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者分别采用Crede法排尿、间隙导尿和留置导尿,定期尿液培养进行尿路感染率比较:导尿时间达4~6个月后配合膀胱尿路造影(VCUG)及尿流动力学检查观测尿液返流情况、膀胱颈形态变化和尿道功能指标。结果Crede法排尿组、间隙导尿组和留置导尿组其尿路感染率分别为16.6%、29.7%、和35.1%,尿液返流率分剐为17.9%、32.4%和4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VCUG及尿流动力学检查提示持续导尿较Crede法排尿及间隙自家导尿明显损害膀胱颈形态和远期尿道功能。结论对丧失自主排尿功能但无严重意识障碍者尽可能减少留置导尿的应用范围和时间,间隙导尿尚不能有效防止尿液返流,采用Crede法排尿对控制尿路感染、维护和促进排尿功能恢复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脊髓损伤患者留置导尿与间歇导尿对尿路感染的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脊髓损伤患者晚期死亡原因主要是尿路感染所引起的尿毒症和慢性肾功能衰竭。探讨间歇导尿与留置导尿对脊髓损伤患者尿路感染的影响。方法对100例脊髓损伤患者分别施行留置导尿术与间歇导尿术,于分组时、间歇导尿15d、间歇导尿30d取患者尿液进行细菌培养计数。结果间歇导尿15、30d的尿路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留置导尿尿路感染发生率。结论脊髓损伤患者间歇导尿与留置导尿相比能降低尿路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尿路感染是一种常见的医院内感染。我们对医院696例导尿病人进行分析,以探讨不同感染原因的预防对策。 1 临床资料 在696例病人中,神经系统异常226例,前列腺肥大131例,尿道狭窄151例,外伤127例,药物原因61例,男415例,女181例,年龄8~89岁,带管时间1~8年,平均3.6d。  相似文献   

4.
留置导尿术与尿路感染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泌尿系感染一直被认为是难题,导尿管作为异物,给细菌进入泌尿系打开通道,细菌通过尿管逆行进入到膀胱以上的器官。影响了膀胱对细菌的正常冲刷作用,从而增加了感染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分析尿道冲洗对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我院接受并予以留置导尿的男性患者94例,按入院时间差异分为研究组(n=47)与对比组(n=47),研究组予以金银花水煎液行尿道冲洗,对比组不进行尿道冲洗。对两组不同时间(3 d、7 d)段阳性率情况予以比较分析。结果经组间比较显示导尿管留置3 d、7 d研究组阳性率均显示低于对比组(P <0.05)。结论在患者行导尿管期间实施尿道冲洗可有效控制疾病阳性率,预防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故可进一步于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6.
赵玉 《中国医药指南》2013,(20):325-326
目的降低留置导尿患者尿路感染的发生率。方法针对引起尿路感染的因素,将外科120例留置导尿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在置管前后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严格无菌操作、多饮水、盆底肌肉收缩训练、心理护理等。结果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观察组发生尿路感染的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在置管前后给予护理干预,降低尿路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膀胱冲洗预防留置导尿尿路感染的可行性进行分析。方法随机选取病例105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同时进行预防泌尿系感染的护理措施,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进行膀胱冲洗,于留置尿管后1、3、7、14 d两组留取尿标本细菌培养。结果两组在留置导尿后1、3、7、14 d尿液细菌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膀胱冲洗不能降低尿路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预防尿路感染的护理对策。方法将138例置入导尿管前中段尿细菌培养阴性的需留置导尿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不同时间段(≤2d.3~7d、8—13d、≥14d)抽取中段尿标本作细菌培养,并对其产生的尿路感染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38例患者中有40例发生尿路感染,导尿管留置≤2d、3~7d、8~13d、≥14d以上细菌检出率分别为6.76%、27.44%、50.97%、100.00%,表明留置尿管时间越长,则尿路逆行感染发生率越高。结论留置导尿时间长短与尿路感染有密切关系,缩短留置导尿时间是有效减少尿路逆行感染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2种不同膀胱功能训练方法对剖宫产留置尿管患者拔管后排尿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剖宫产留置导尿产妇200例,完全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00例.研究组采用个体化的放尿方法,在患者手术神志清醒后即根据患者的尿意和膀胱的充盈程度灵活确定放尿时间.对照组采用间歇性夹管方式,每3~4小时开放1次.均在术后第2天药物静脉滴注后拔出导尿管.结果 研究组自然排尿96例,诱导排尿成功4例,无尿潴留发生,排尿成功率100.0%.对照组自然排尿83例,诱导排尿成功6例,发生尿潴留11例,排尿成功率89.0%,研究组排尿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进的膀胱功能训练方法着重对产妇自主排尿功能进行训练,使膀胱的收缩功能得到迅速的恢复,进而缩短留置导尿管的时间并减轻拔管后排尿困难或尿潴留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导尿管诱发的慢性尿路感染进行微生物学研究,为预防和控制长期留置尿管患者持续感染问题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对收集的的30根留置导尿管,采用微生物分离培养、生化鉴定及染色等方法检测(壁外和管腔内),并通过扫描电镜观察管腔内菌群和菌膜的超微结构。结果30根导尿管均存在不同的微生物,并随体内留置时间的延长而培养阳性数增多。检测的11根导尿管均有广泛的菌膜形成。结论临床上长期留置导尿管患者伴发的难治性尿路感染可能与BF形成有关,在菌膜形成前进行干预,如及时替换导尿管、采用有抗菌作用的特殊材料导尿管和选用敏感的抗生素有助于预防和控制感染菌膜形成。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腹部切口感染中的临床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2012年12月德阳市人民医院17例腹部手术术后切口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这17例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患者进行心理、基础和封闭负压吸引技术等相关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17例切口感染创面全部治愈。所有患者在治疗期间对封闭式负压引流耐受良好,无全身及局部不良反应发生,取得了良好的护理效果。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切口感染效果确切,精心细致的术后护理是治疗成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调查本地区性传播疾病(STD)混合感染对生殖的影响,为临床的诊治提供参考.方法 所有病例均来自近2年木院皮肤科和妇科门诊,其中男18~45岁,女17~45岁,根据患者病情对5种常见生殖道STD进行适当的组检.结果 检查1905例男性中只有一种病原体感染的患者776例,引发不孕症的有29例,占患病率的3.7%;而有2种以上病原体混合感染的患者206例,引发不孕症的有24例,占患病率的11.7%.检查的2 875例女性中只有一种病原体感染患者1 223例,引发不孕症的有43例,占患病率的3.5%;而有2种以上病原体混合感染的患者295例,引发不育症的有46例,占患病率的15.6%.男性和女性由STD混合感染引发不育症年龄段主要在20~30岁之间.结论 男性和女性STD混合感染引发不孕症的机率明显高于STD单纯感染引发不孕症的机率,临床医生接诊这个年龄段男女患者时,应认真分析临床症状,选择适当的组检,提高STD的检出率和治愈率,提高人们的生殖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新生儿宫内感染的病因及临床影响,提高对宫内感染的认识。方法对68例新生儿宫内感染病因及临床影响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8例新生儿宫内感染病因以巨细胞病毒最多见(26.47%),其他依次为乙肝病毒(19.11%)、人乳头瘤病毒(16.17%)、衣原体(11.76%)、支原体(8.82%)、单纯疱疹病毒(7.35%)、风疹病毒(4.41%)、淋球菌(2.94%)、梅毒(1.47%)、弓形虫(1.47%)。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易引起胎儿宫内发育不良,先天畸形,分娩异常,脑发育异常甚至死亡等危害。结论新生儿宫内感染病因复杂多样,以病毒感染为主,临床影响大,后果严重,应引起产、儿科医师的高度重视并加强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4.
翟虎  刘迎午  王禹  李鑫  李彤 《天津医药》2018,46(9):952-955
目的 分析老年心力衰竭(心衰)合并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心肺功能变化以及血炎性因子水平变化。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2017年9月在我院就诊的153例老年心衰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患者是否并发肺部感染,将患者分为感染组(76例)及非感染组(77例),同时纳入同期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82例)。采集感染组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样本进行病原菌鉴定,比较3组患者心、肺功能和外周血炎性因子水平变化。结果 76例感染组患者共分离致病菌110株,其中革兰阴性菌81(73.63%)株,革兰阳性菌27(24.55%)株,真菌2(1.82%)株。与对照组和非感染组相比,感染组患者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及最大呼气中期流量(MMEF)等肺功能指标均明显下降;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收缩末期内径(LVESD)增大,左室射血分数(LVEF)降低。同时感染组患者外周血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 及降钙素原(PCT)水平均高于未感染组及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合并肺部感染的老年心衰患者以革兰阴性菌感染为主,且感染后患者心肺功能显著降低,其血炎性因子水平显著升高,对判断感染程度具有辅助价值。  相似文献   

15.
陈青广 《中国基层医药》2013,20(21):3280-3282
目的 探讨羧甲淀粉钠对反复呼吸道感染(RRI)患儿细胞、体液免疫功能及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择RRI患儿50例(治疗组)予以羧甲淀粉钠溶液口服,连用12周.比较患儿治疗前后细胞及体液免疫功能的变化,并进行临床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观察.选择同期儿内科门诊治疗的非RRI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3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 治疗组患儿治疗前血清CD4+水平和CD4+/CD8+比值明显低于对照组,而CD8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2.27、2.25、2.91,P<0.05或P<0.01).治疗12周后,患儿血清CD4+水平和CD4+/CD8+比值明显上升,而CD8+水平明显下降(t=2.12、2.17、2.43,均P<0.05).治疗组治疗前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和IgM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2.45、2.91、2.44,P<0.05或P<0.01).治疗12周后,患儿血清IgG、IgA和IgM水平均明显上升(t=2.14、2.25、2.31,均P<0.05);治疗组患儿治疗12周后,总有效率高达96.0% (48/50),治疗期间未发生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事件.结论 羧甲淀粉钠治疗儿童RRI具有较好的效果及安全性,作用机制与调节T淋巴细胞亚群和免疫球蛋白水平紊乱,增强儿童的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车萍  刘江萍 《江西医药》2005,40(3):132-133
目的研究综合性药物在治疗绝经后妇女反复性尿道感染的效果。方法选择绝经后妇女有≥2次尿道感染史106例,应用敏感抗生素加经阴道给雌三醇软膏综合治疗(0.5mg/d,5~7d,继后2次/周,共3月为1疗程)。观察其疗效、副反应、抗生素使用时间与尿道感染复发率,并与其以往单用抗生素治疗进行比较。结果综合治疗组和单药治疗组用抗生素时间分别为(7±2.6)d和(25±8.3)d,症状消失时间分别为(5±3.8)d和(13±5.9)d,治疗后半年复发率分别为0和88%,以综合治疗组低于单药治疗组。且综合治疗用药前后的血清性激素水平、子宫内膜厚度无明显变化,但阴道表层细胞百分比明显变化(雌激素轻度影响﹥69%)。结论欧维婷阴道软膏配伍抗生素联合治疗绝经后妇女反复性尿道感染是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萆薢分清丸联合头孢唑肟钠治疗尿路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7年1月在上海市宝山区中西医结合医院进行治疗的尿路感染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00例)和治疗组(100例)。对照组患者静脉滴注注射用头孢唑肟钠,2 g/次,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萆薢分清丸,6 g/次,2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7 d。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效果,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和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83.00%和97.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尿频、尿急和尿痛改善时间比对照组显著缩短,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均显著降低,同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患者的细胞因子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萆薢分清丸联合头孢唑肟钠可有效改善尿路感染患者临床症状,降低机体PCT水平,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尿液细菌培养与尿沉渣细菌定量计数筛查泌尿系统感染的准确率,分析尿沉渣细菌定量计数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3年10月期间我院门诊以及住院患者的尿液样本174份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尿沉渣定量分析仪和尿液细菌培养对174份尿液样本进行检测,比较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分析尿沉渣细菌定量计数的临床检测价值。结果174例尿液样本尿液细菌培养检测结果显示,呈现阳性的有20例,阳性率为11.49%;呈现阴性的有154例,阴性率为88.51%。尿沉渣细菌定量计数筛查显示,呈现阳性的有21例,阳性率为12.07%;呈现阴性的有153例,阴性率为87.93%。两组阳性率和阴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尿沉渣细菌定量计数检测的阳性预测值为50.0%,阴性预测值为82.2%,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沉渣细菌定量检测可以作为泌尿系统感染的检测方法,阴性预见性较高,但不能完全取代尿液细菌培养。  相似文献   

19.
沙眼衣原体感染对男性生育力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郑立宏  杨丹  高晓勤 《贵州医药》2009,33(3):203-205
目的探讨精液沙眼衣原体(Chlamydia trachomatis,CT)感染对男性生育力的影响。方法(1)CT的检测:免疫层析法。(2)精子凋亡的检测:常规细胞形态学染色(瑞-姬染色)、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TdT)介导的脱氧核苷酸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结果精液CT阳性组精子凋亡率为(33.03±14.98)%,正常对照组精子凋亡率为(9.68±2.78)%,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说明精液CT感染引起精子凋亡率增加。结论精液CT感染导致精子凋亡率增加引起男性生育力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