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舌诊是中医诊断的方法之一,在中医诊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可以判断病邪性质、病情轻重、疾病的预后和转归.舌诊在病毒性传染病(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病毒性肝炎、流行性感冒、艾滋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研究总结中医舌诊在病毒性传染病中的运用经验具有现实价值和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高培质教授运用舌诊治疗病毒性角膜炎的经验,包括舌诊在眼病治疗中的意义、病毒性角膜炎舌诊的特点、病毒性角膜炎与细菌性角膜炎因、机、辨证之不同以及验案赏析4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舌诊作为独具特色的中医诊法,是中医临床诊疗的必察之项,可作为中风病先兆预警、判断临床证型、评估病情轻重及指导临床治疗的重要客观依据。随着中医药现代化的发展,舌诊与现代化技术的紧密结合,可以反映中风病的内在病机,与中风病患者的现代理化指标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体现了舌诊理论的准确性。故本文通过梳理和总结中风病舌诊的相关文献资料,探讨舌诊在中风病中的相关应用研究,以期更好地指导中风病的临床诊疗,并进一步推进中风病舌诊的现代化研究。  相似文献   

4.
正舌诊作为中医四诊之一,是中医辨证不可缺少的客观依据,舌象作为舌诊的重要部分,又是中医望诊内容的重中之重。因为舌象在辨病过程中的客观性和直观性,观察中风患者舌象的变化对于分析病因病机和判断疾病分期、严重程度、预后及转归、指导临床用药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主要以笔者多年的临床实践为基础,以舌象变化探讨中风病患者不同时期的病机演变过程及对用药遣方的指导意义。1舌诊在临床中的重要性舌诊是中医学的重要诊法之一,是望诊的重要内容,作为中医传统诊法之一,历来被祖国医学所肯定  相似文献   

5.
舌诊是观察患者舌质和舌苔的变化以诊察疾病的方法,是望诊的重要内容,是中医诊法的特色之一,隗继武教授临床善治脾胃病,他认为舌诊作为中医重要的诊疗手段,对于判断疾病的性质和预后以及指导临床辨证用药均有指导意义,隗教授在长期临床实践中,通过观察舌质、舌苔、舌体、舌态、舌下脉络来判断脾胃病的性质、邪气的深浅、正气的盛衰,以及疾病的预后与转归,为脾胃病的辨证,提供了有力的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6.
舌诊作为中医望诊的重要部分,是临床辨证和疗效评价的重要依据之一。现代临床观察证明,舌象对西医一系列的诊断虽缺乏特异性,但对判断疾病的轻重类型及转归、预后有很大价值。然而舌诊往往受到医者个人经验以及周围环境的影响,有一定主观性,对病症的判断缺乏客观性。因此中医舌诊走向国际化受到限制,也使中医舌诊的推广发展艰难。为了中医舌诊更加现代化,现代舌诊研究受到了普遍重视,并进行了大量的工作。随着中医技术不断引入国外,国外学者对中医诊断信息化、客观化也更加关注,并对舌象分析及舌象特征提取做出研究。近些年来,随着很多新仪器和新方法的不断引进,该领域也取得了不少的进展。本文对近五年的舌诊方法发展及应用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1,14(9):I003-I003
中医舌诊是祖国医学望诊的重要内容,在临床上是一种重要的观察手段,它通过观察舌象了解人体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据此辨证论治。但传统的舌诊都是依靠医生的目视观察进行判断分析,并用语言文字描述,主观依赖性强,缺乏客观化、定量化的依据。舌诊涉及病人所处环境、精神状态、医生的经验和主观因素等,  相似文献   

8.
舌诊是中医诊病辨证的重要手段之一,舌体是舌诊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判断舌体大小历来只凭医师个人经验,缺乏统一的客观指标。在现代人体测量学及人体正常生理数据中,也未见测量舌体的记载。因而在临床、教学及科研中难免标准不一,结论各异,故亟需统一指标和检测仪器。  相似文献   

9.
查阅近30年来有关研究消化系统肿瘤患者舌象的文献,并从临床和实验两方面进行研究,发现舌诊在辅助诊断、观测疾病进展和判断预后、协助临床分型及指导辨证论治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还观察到近年来诸多学者从微观研究消化系统肿瘤患者舌象,包括生理、生化及病理检查等,并取得一定进展。舌诊有助于判断消化系统肿瘤病情的轻重与转归,以及指导辨证论治,但尚需将舌象的研究客观化、定量化和规范化,使肿瘤患者舌象的研究更具有科学性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舌诊中色识别能力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灸临床中常通过舌诊进行辨证,其中舌色可判断寒热气血的状态,因此舌色的判断在舌诊上很重要。但由于诊察者对色的识别能力存在着个体差异,所以诊察者个人的能力及临床经验对舌色的判断有很大影响。为了调查观察者的色识别能力,本次用一般的色识别能力检查和用舌照片判断舌色识别能力进行了测试。  相似文献   

11.
介绍王新志教授从舌诊辨治中风病的临床经验。王新志教授认为,中风病病位在脑,舌与脾胃、大脑之间关系密切,运用舌诊对中风病的综合诊治有重要意义。临证从舌质、舌苔、舌态、舌色、舌下脉络、舌诊分区几个方面着手总结出辨证思路:四诊结合,舌诊为先;以舌为则,辨证施治;重视辅助舌诊法。灵活运用舌诊判断机体正气的盛衰,病邪之深浅,预测病情的进退,判断中风病的转归变化与预后。  相似文献   

12.
《山东中医杂志》2017,(4):335-336
舌诊是望诊中重要的部分,把舌边两条由细小唾液泡沫堆积而成的白线称"液线"。"液线"常见于"肝气郁结"和"痰湿"之证。舌诊"液线"对临床心情不舒的诊断、指导临床选方用药、判断病情转归均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舌诊为中医望诊中的关键内容,通过舌诊的判断和归纳诊断冠心病在不同时期不同症型的不同表现情况,结合近年来临床对舌诊的研究报告探讨舌象与冠心病之间存在的关系和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望诊是中医四诊之首,舌诊作为中医望诊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医在临床中判断正气盛衰、病邪性质、病位深浅以及推测疾病预后与转归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与价值。随着社会现代化与各种新兴技术的飞速发展,舌诊研究逐步趋向现代化、技术化、客观化,基于此,本文从舌诊客观化技术和客观化参数两方面进行阐述,分别从中医舌诊研究中采集光源的选择、采集技术的进展、处理系统的发展、舌象颜色信息测量所使用的颜色模型以及舌象形态信息测量所采用的技术等方面进行总结,以期为现代化和客观化的舌诊技术及舌诊内容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构建思路。  相似文献   

15.
王孟英纠误医案中舌诊作用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大中  梁嵘 《中医研究》2008,21(1):56-58
在纠正前医误诊误治的医案中,王氏刻意记录了大量“热证”的舌象,力倡以舌诊作为辨别“寒证”与“热证”的主要诊断方法之一,并于临床中舌脉并参,在某些脉象未能真实反映病情的状况下,以舌诊准确地作出判断;同时王氏还将舌诊作为评价病情转归与预后的重要指标,拓宽了舌诊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6.
吴祖春  陈群 《国医论坛》2012,27(1):48-49
舌诊对中医辨证论治有重要价值,《中国舌诊大全》[1]云:"舌诊研究的临床意义是多方面的,它的实际意义决不仅限于它是一种行之有效、简便易行的物理诊断方法,而是这种方法优于其他领域的诊断指标,它不但可以协助辨别证型、明确疾病诊断,还可以通过它了解病变表里、虚实、寒热和病程的吉险,并能有效地指导临床用药和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17.
舌诊属中医"四诊"中望诊的范畴,是中医诊断疾病最常用的方法和特有的经验结晶.传统的的舌诊方法主要是通过医生目测,语言文字描述、经验辨析,并要求在短时间内作出判断,其诊断结果既受医生的知识水平、思维能力和诊断技能的限制,又受光线、温度等外部客观条件的影响,缺乏客观评价标准.如何系统地总结舌诊理论及临床经验,运用现代科学方法为舌诊建立客观指标,使其更准确、更客观地反映人体机能状态,把舌诊研究建立在可靠的科学数据与图形的基础上,从而提高中医理论学术水平和临床诊断能力,已成为目前国内外进行舌诊客观化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8.
中医疫病诊法理论在中医疫病理论与临床中占有重要地位,与普通诊法理论相比较,有其独特性和特殊性。本文根据古代文献,从望、闻、问、切诊4个方面,系统总结中医疫病诊法理论特点,认为中医疫病诊法主要特点为,重视望诊,尤重舌诊;通过望诊和闻诊重视对神志的诊察;通过望诊、闻诊、问诊重视对津液耗伤的判断;通过脉诊、舌诊重视对疾病传变的判断,指导临床用药等等。并系统总结各诊法在流行性乙型脑炎中的应用,以期为中医临床应对疫病及新发突发疫病提供理论与临床上的借鉴,并进一步丰富中医疫病诊法理论内容。  相似文献   

19.
舌诊是中医四诊的重要内容,在辨证论治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舌与肾关系密切,舌通过经络与肾直接相连、肾的气化功能直接反映于舌,舌质、舌苔、舌态及舌下络脉的变化是判断肾脏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的重要依据。本文就中医舌诊在肾病中的研究概况概述于下。  相似文献   

20.
舌诊作为中医望诊的重要内容之一,能够为临床辨证施治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中医舌诊通过对人的舌体、舌质、舌苔、舌形和舌态进行辨识,来指导临床对疾病状态进行诊断.光谱技术的舌诊客观化研究,基于光谱技术,结合数据挖掘算法,从整体和系统的角度去探究舌体所携带的生理和病理信息,建立舌象特征的光学信息表达模式.为中医舌诊客观化研究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