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评价后路经椎弓根固定联合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治疗下腰段和腰骶段脊柱结核的效果和优点。方法:总结1996年3月~2000年12月采用后路经椎弓根固定联合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治疗的42例下腰段和腰骶段脊柱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40例疼痛消失、2例腰痛减轻。30例随访1~4年(平均2年),经定期X线摄片复查证实植骨块均在6~8个月融合,未见植骨块松动移位。患者弯腰和下蹲活动无受限。1例内固定于术后1.5年松动、另1例内固定于术后2年断裂。结论:后路经椎弓根短节段固定联合前路病灶清除是治疗下腰段和腰骶段脊柱结核的有效方法,能有效防止植骨块松动移位而促进植骨融合,术后患者床上活动不受限,便于护理。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椎弓根单椎体截骨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脊柱后凸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2001年6月~2003年11月,采用经后路椎弓根截骨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16例脊柱后凸畸形患者。其中男11例,女5例,年龄24~51岁。强直性脊柱炎12例,陈旧性胸腰椎骨折脱位伴不完全截瘫2例,椎体发育不良2例。病程7~25年,平均12.8年。手术前、后均行脊柱全长X线片检查,测量胸椎后凸角、腰椎前凸角、骶骨水平角及骶骨后上角至脊柱矢状轴线的距离,评定植骨愈合情况、内固定位置及手术并发症。按Bridwell-Dewald脊柱疾患疼痛及功能评定标准进行手术前后疗效评价。结果术中出血700~2000ml,平均1100ml;术中硬脊膜破裂1例;术后发生麻痹性肠梗阻1例,下肢短暂性麻痹2例。术后获随访18~35个月,平均25.6个月。植骨愈合满意,无延迟愈合或不愈合。最后随访时,腰椎前凸角从术前9.6±16.4°,矫正至术后42.6±14.3°(P<0.05),平均矫正角度为33°;骶骨水平角的改变与此类似。胸椎后凸角手术前后改变不明显,而骶骨后上角至脊柱矢状轴线的距离由术前97.5±45.6mm降至术后10.7±9.6mm(P<0.05)。术后疼痛、工作及社交情况较术前都有明显改善。结论经后路椎弓根椎体截骨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脊柱后凸畸形,矫正度数大,手术相对安全,可取得较理想的放射学矫形效果及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前路植骨后路矫正固定治疗脊柱结核驼背畸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路植骨后路矫正固定治疗脊柱结核驼背畸形我院自1984年以来,应用前路植骨后路矫形内固定治疗脊柱结核驼背畸形30例,5年以上者24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男17例、女7例。年龄9~60岁。病程0.5年~7年,平均1.5年。部位:胸3~5...  相似文献   

4.
椎弓根系统内固定同期前路植骨治疗胸腰椎结核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目的 探讨应用椎弓根系统内固定同期前路植骨融合术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  1998年 2月至2 0 0 3年 2月采用后路椎弓根系统内固定同期前路植骨融合的胸腰椎结核患者 36例 ,包括植骨融合率 ,截瘫恢复情况和后凸畸形矫正情况。随访时间 1~ 4 a,平均 2 .6 a。结果 所有患者均显示骨性融合 ,融合时间平均 7.9个月 ;2 4例合并截瘫患者中 ,症状改善 2 2例 ,改善率 91.7% ;术后后凸畸形平均矫正 2 9.4°,1~ 4 a后随访 ,后凸角度平均丢失 2 .1°。结论 后路椎弓根系统内固定同期前路植骨融合能加强脊柱的稳定性 ,促进骨融合和截瘫恢复 ,矫正后凸畸形。  相似文献   

5.
后路椎弓根系统内固定加前路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椎结核   总被引:67,自引:9,他引:58  
目的 :探讨应用后路椎弓根系统内固定加前路植骨融合术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总结1 995年 3月至 2 0 0 0年 3月行后路椎弓根系统内固定同期前路植骨融合的胸腰椎结核患者 35例 ,包括植骨融合率、截瘫恢复情况和后凸畸形矫正状况。随访时间 1 5~ 5年 ,平均 3 4年。结果 :术后 1~ 1 5年所有患者均显示骨性融合 ;2 8例合并截瘫患者中 ,症状改善 2 6例 ,改善率 92 9% ;术后后凸畸形平均矫正 2 9 7° ,1 5~ 5年后随访 ,后凸角度平均丢失 2 9°。结论 :后路椎弓根系统内固定加前路植骨融合能加强脊柱的稳定性 ,促进骨融合和截瘫恢复 ,矫正后凸畸形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系统治疗脊柱结核的疗效.方法 回顾2001年3月至2005年3月我院94例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系统治疗脊柱结核病例:男65例,女29例;平均34岁;下颈椎3例,胸椎8例,胸腰段27例,腰椎56例.结果 随访9~23月,症状完全缓解84例,神经功能损害者术后神经功能均不同程度恢复;x线片示各病例后凸畸形平均矫正21°;术后平均3月出现植骨融合;所有病例未出现神经、血管损伤、气胸等并发症,未见钢板螺钉移位、松动及断裂.结论 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脊柱结核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治疗胸腰段脊柱结核一期完成病灶清除、矫正脊柱后凸畸形、植骨、后路钉棒固定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4年1月~2008年6月收治活动期胸腰段单节段脊柱结核伴后凸畸形患者34例,采用一期后路椎弓根截骨病灶清除(在胸椎段,先切取左右肋骨后段),钛笼植骨,后路矫形系统内固定。根据术前、术后X线分析植骨融合情况以及脊柱后凸畸形矫正效果。[结果]34例患者随访时间9~28个月,平均18个月,X线片示结核病灶清除彻底,脊柱畸形矫正,Cobb角由术前20°~45°矫正到术后3°~5°,植骨块无移位,2例再次行前路补充植骨术。结核无复发。[结论]该手术入路简捷,病灶清除彻底,360°环形解除压迫,畸形矫正满意,三柱固定,植骨融合,后期脊柱稳定,缩短了卧床时间,减少了相应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后路经椎弓根截骨治疗老年严重脊柱后凸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8例老年严重脊柱后凸畸形患者采用后路经椎弓根截骨矫形内固定治疗,分别于术后2周、3个月、12个月通过X线片、VAS评分、Cobb角、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评估临床疗效。结果 18例均获随访,时间14~37个月。VAS评分:术前8.4分±1.3分,术后2周、3个月、12个月分别为1.1分±0.3分、1.1分±0.2分、1.2分±0.3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obb角:术前为78.3°±5.9°,术后2周、3个月、12个月分别为42.7°±8.4°、42.9°±5.7°、44.2°±6.9°,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2例发生硬脊膜撕裂,1例直接缝合,1例行脑膜片修补,未发生脑脊液漏。无内固定松动、断裂及截骨面假关节形成。结论后路经椎弓根截骨矫形内固定可以有效矫正老年性脊柱后凸畸形,临床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9.
后路固定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手术治疗脊柱结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后路固定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手术治疗脊柱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1年3月至2006年7月采用后路固定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手术治疗脊柱结核59例,术后随访1~5年,平均2.5年。观察结核治愈率,后凸畸形矫正及截瘫恢复情况。结果所有病人术后均骨性融合、神经症状及后凸畸形均得到明显改善,手术前后后凸角分别为(29±5)°和(11±3)°,P值<0.01。结论后路固定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手术适用于脊柱结核的治疗,此方法能一次性完成畸形矫形,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固定,临床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0.
椎弓根钉内固定系统矫治脊柱后凸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在矫治脊柱后凸中的应用及截骨方法的选择。方法 :本组 2 5例全部采用单节段截骨。椎板、小关节截骨 8例 ;三柱楔形截骨 17例。全部采用短节段的椎弓根内固定装置 ,其中RF 12例 ,CD 3例 ,STB 10例。结果 :本组 2 1例得到 3、6、12个月的随访 ,其腰背痛消失或大部分缓解 ,截骨部位获得骨性愈合 ,后凸角度由手术前平均 70° ,矫正到平均 33° ,矫正角度丢失平均 2 .5° ,矫正率为 5 2 .9%。内固定装置无松脱和断裂。结论 :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矫治脊柱后凸牢固可靠 ,对于年龄小、无腹腔血管钙化、后凸 <6 0°可选用椎板、小关节截骨 ,相反选用三柱楔形截骨为宜  相似文献   

11.
Surgical treatment for spinal tuberculosis includes focal tuberculosis debridement, segmental stability reconstruction, neural decompression and kyphotic deformity correction. For the lesions mainly involved anterior and middle column of the spine, anterior operation of debridement and fusion with internal fixation has been becoming the most frequently used surgical technique for the spinal tuberculosis. However, high risk of structural damage might relate with anterior surgery, such as damage in lungs, heart, kidney, ureter and bowel, and the deformity correction is also limited. Due to the organs are in the front of spine, there are less complications in posterior approach. Spinal pedicle screw passes through the spinal three‐column structure, which provides more powerful orthopedic forces compared with the vertebral body screw, and the kyphotic deformity correction effect is better in posterior approach. In this paper, we report a 68‐year‐old male patient with thoracic tuberculosis who underwent surgical treatment by debridement, interbody fus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 via posterior approach only. The patient was placed in prone position under general anesthesia. Posterior midline incision was performed, and the posterior spinal construction was exposed. Then place pedicle screw, and fix one side rod temporarily. Make the side of more bone destruction and larger abscess as lesion debridement side. Resect the unilateral facet joint, and retain contralateral structure integrity. Protect the spinal cord, nerve root. Clear sequestrum, necrotic tissue, abscess of paravertebral and intervertebral space. Specially designed titanium mesh cages or bone blocks were implanted into interbody. Fix both side rods and compress both sides to make the mesh cages and bone blocks tight. Reconstruct posterior column structure with allogeneic bone and autologous bone. Using this technique, the procedures of debridement, spinal cord decompression, deformity correction, bone grafting, and internal fixation can be completed with only one incision and surgical position, and the deformity correction efficiency is higher than anterior surgery.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采用后路椎弓根内固定加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治疗腰骶椎结核的手术方法及效果。方法:8例腰骶椎结核患者,男5例,女3例,年龄26~39岁。病变部位:L131例,L452例,L5~S11例,L342例,L352例。术前按Frankal分级:D级5例,E级3例。四联抗痨治疗后,采用Ⅰ期后路椎弓根内固定加前路病灶清除、前路减压及植骨融合术,观察术后结核治愈率、植骨融合、畸形矫正和神经恢复情况。结果:平均随访12个月,所有病例切口均Ⅰ期愈合,神经功能恢复为E级,所有植骨块均骨性愈合,局部无复发,内固定无松动、断裂,植骨无移动、吸收。无后突畸形发生。结论:Ⅰ期后路椎弓根内固定加前路病灶清除、前路减压及植骨融合术能有效清除病灶、矫正后突畸形、早期重建脊柱稳定性及促进椎体间植骨的融合,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内固定在脊柱结核治疗中的作用(附22例初步报告)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目的:探讨内固定在脊柱结核治疗中的作用。方法:1991年5月-2001年2月共开展脊柱结核内固定手术22例(其中1例先做头颅骨盆环牵引,后做内固定手术),使用的固定器械;鲁氏棒 椎板下钢丝6例,Dick椎弓螺钉系统8例,Harrington rod5例,SDRS2例,USS1例,结果:本组22例脊柱结核内固定手术均未引起炎症扩散,在脊柱结核一期病灶清除,同时或二期内固定12例中卧床时间比无内固定手术缩短4-8周,结论:在脊柱结核治疗中内固定手术可以加强脊柱稳定,缩短卧床时间,预防或矫正畸形。但是,脊柱结核必定是一种特异性感染,选择适应证时还要慎重,有些细节问题还要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脊柱结核后路固定与病灶清除同时进行的疗效,对切口进行改进。方法:对临床确诊的脊柱结核进行后路固定和病灶清除同时进行,并对切口进行改良。本组共32例,其中男20例,女12例。年龄最小为16岁,最大者为65岁,平均年龄41.5岁。结果:全部进行病灶刮除、植骨、后路内固定,术中、术后无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结论:通过改良的后正中切口,方法简便,创伤小,疗效好,无影响侧前方病灶清除和植骨,是值得临床应用的切口之一。脊柱结核后路固定不影响病灶的刮除,稳定性好,有利于病灶的康复和脊柱结核的治愈。  相似文献   

15.
观察前路Ⅰ期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脊柱结核的疗效。方法 :1996年 1月~ 2 0 0 2年 12月间采用该手术方法共治疗脊柱结核 37例。其中 :颈椎 3例 ,胸椎 5例 ,胸腰椎 17例 ,腰椎 12例 ;3例伴窦道形成 ;9例伴不同程度的脊髓和 (或 )神经根受压的症状 ;术前后凸成角 10°~ 72° ,平均 31°。结果 :平均随访 1.7年 ,优良率为 90 %,植骨融合率可达 95 %,后凸矫正角度 13°,术后无一例复发。结论 :前路彻底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脊柱结核病灶清除彻底 ,有利于恢复脊柱的稳定性 ,提高骨融合率 ,可纠正及预防脊柱后凸畸形。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前路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结核伴后凸畸形与截瘫的疗效。方法:1996年~2002年4月采用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伴后凸畸形与截瘫62例,观察术后植骨融合、畸形矫正、截瘫恢复及结核病灶愈合情况。结果:平均随访2年2个月,56例患者获访,平均融合时间为3.6个月。骨性融合率100%。在胸段、胸腰段及腰段后凸畸形分别平均纠正29°、15°及9°,随访时无矫正度丢失;伴截瘫者11例,Frankel神经功能平均恢复2级;本组脊柱结核均治愈。结论: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融合时间短,畸形矫正效果好,减压彻底,有利于截瘫恢复。  相似文献   

17.
18.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及单侧后路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及单侧后路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方法 本组采用椎弓根螺钉将滑脱椎体提拉复位,一侧半椎板减压,另一侧椎板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28例。其中退变型18例,峡部型10例。L滑脱20例,b滑脱8例,其中Ⅰ度20例,Ⅱ度8例。结果 术后随访6~60个月,根据Nakai分级:优20例,良4例,可4例,优良率85.7%。25例达到骨性融合,融合率为89,3%,平均融合时间为4个月(3~6个月)。结论 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加单侧后路植骨融合术是治疗只有一侧神经根性症状的腰椎滑脱症的一种有效方法。该方法操作简便、损伤小、出血少。  相似文献   

19.
SF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评价SF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方法:回顾比较33例SF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手术前后的神经功能恢复和X片椎体形态恢复。结果:33例患者平均随访125个月,神经功能恢复:A级3例,E级3例无变化,其余提高1~2级。椎体前缘平均高度由55%恢复到95%,Cobbs角由205°恢复到25°。结论:SF内固定系统能准确恢复脊柱生理前凸和椎体高度,且操作简便,是一种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