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AIMI)并发房室传导阻滞(AVB)于临床常见,关于其发病机制、治疗及预后均有不少总结。本文就86例AIMI中并发AVB28例进行了分析。1;临床资料1996年12月一1998年12月急诊收治住院的诊断明确的AIMI86例,发病至人院时间为30min~12h。发生AVB的28例(作为人选对象,其中男性24例,女性4例,年龄42-70岁,平均62岁。统计学采用卡方检验。2结果2.1AVB的发生率86例AIMI,并发AVB28例,占32.5%,,其中ⅢAVB11例;占39.3%,Ⅱ…  相似文献   

2.
覃绍明  卢军 《医学文选》1999,18(3):356-356
房室传导阻滞(AVB)是急性心肌梗塞(AMI)较常见的临床表现。笔者对178例AMI中合并AVB情况进行分析,以了解AMI合并AVB的发生率和转归,并比较AMI合并AVB与否的住院病死率、休克和心衰发生率,了解AVB对AMI预后影响。1 资料与方法  收集1995年1月至1998年11月收住院,符合WHO制定的AMI诊断标准,包括再次心肌梗塞患者共178人为对象。其中男149例,女29例,平均年龄(65±92)岁。2 结 果21 不同类型AMI并发AVB情况见表1。表1 178例不同类型AM…  相似文献   

3.
急性下壁心肌梗塞合并房室传导阻滞的临床特点及预后首都医学院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心内科邓淑琴,竺清瑜,张思美,沈潞华1临床资料1986年1月至1991年1月共收治急性心肌梗塞(AMI)841例,合并Ⅱ、Ⅲ度房室传导阻滞(AVB)共72例。其中急性下壁心肌梗...  相似文献   

4.
房室传导阻滞(AVB)是发生急性心肌梗死(AMI)时较常见的心律失常,本文对76例AMI患者AVB的发生、转归、梗死部位进行临床分析。1 临床资料1993~1998年明确诊断的AMI住院患者76例,其中男52例,女24例,平均年龄(62±4.1)岁。前壁梗死37例,下壁梗死25例,前壁+下壁梗死11例,右室梗死3例。2 结果76例并发AVB14例,发生率为18.4%,其中Ⅰ度3例,Ⅱ度6例(Ⅱ度Ⅰ型2例,Ⅱ度Ⅱ型4例),Ⅲ度5例(3例ORS<0.12s,2例QRS>0.12s),Ⅱ度以上占78.…  相似文献   

5.
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病因,治疗及预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病因、治疗及预后程自平,胡兵,张萍三度房室传导阻滞(Ⅲ°A-VB)是一种严重的缓慢性心律失常,常导致心源性晕厥和抽搐,严重者危及生命。本文报道我院1989年1月~1993年12月收治的64例Ⅲ°A-VB病例就其病因、治疗及预后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急性下壁心肌硬塞V1—V4导联ST段下移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根据临床资料探讨急性下壁心肌梗塞(AIMI)V1-V4导联ST段下移(STD)的临床意义。方法和结果:AIMI61例,STD≥0.1mv30例(A组),〈0.131mv(B组)。分别较A和B组临床因素和冠心病死亡发生率:其中肺部罗音、心功能Ⅱ-Ⅳ级及Ⅳ级、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持续性低血压休克综合征及住院期内冠心病死亡率A组均显著高于B组(均P〈0.01)。而A组STD导联数≥3(∑ST≥3)的  相似文献   

7.
185例6个月~15岁小儿行食道心房调搏检查,发现房室结双径道(DAVNP)41例,三径道3例。44例中有6例(11.1%)引起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10/44例(22.7%)在常规心电图(ECG)上表现为I度房室传导阻滞(I°AVB)、问歇性I°AVB、Ⅱ°AVB呈不典型文氏现象等三种类型。提示PSVT与I~Ⅱ°AVB也是小儿DAVNP引起的较为常见的心律紊乱现象,探讨了DAVNP引起PSVT或AVB的电生理类型及发生机理。  相似文献   

8.
高龄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急性心肌梗死(AMI)溶栓疗法的开展,AMI住院期间病死率已下降到5%~15%[1],但高龄患者的病死率仍呈上升趋势。两年来我院共收治AMI患者148例,现分为高龄组(年龄≥70岁)与非高龄组(年龄<70岁)进行对比分析,以探讨高龄AMI患者的临床特点,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诊断标准 AMI诊断标准均符合1980年WHO制定的标准。1.2 病例选择 选自1997年1月~1998年12月我院住院AMI患者148例。按年龄分高龄组:年龄≥70岁,共23例,男12例,女11例,最大年龄…  相似文献   

9.
82例病人经导管射频消融(RFCA)治疗房室结折近性心动过速(AVNRT),成功率96.3%,无1例发生Ⅲ度房室传导阻滞(AVB)。随访2-36个月,复发1例.RFCA治疗AVNRT是安全有效的方法,保持消融导管稳定、间断放电并连续监测X线影像和心电变化是避免Ⅲ度AVB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1993年10月~1994年12月,应用静脉点滴无环鸟苷(IV-ACV)配合紫外负离子喷雾治疗带状疱疹28例,并与静点病毒唑(Vi-razole)肌注维生素B12(VB12)、聚肌胞(ployI:C)两组作对比。现将完整资料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为住院病人,IV-ACV组:共28例。男16例,女12例,年龄14~75岁,平均32.5岁。侵犯肋间神经20例;三叉神经分支5例;颈神经受累1例;腰骶部神经受累2例。采用IV-ACV0.5g加生理盐水500ml静脉点滴,7d为1疗程,并配合局部应…  相似文献   

11.
先天性纠正型大血管转位合并希氏束近端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1例于雅媛贾大林白小涓曾定尹(第一临床学院循环内科,沈阳110001)关键词心脏畸形;房室传导阻滞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33岁。15年前体检时发现Ⅲ度AVB。当时在我院行心内希氏束电图检查结果为:希...  相似文献   

12.
急性左心衰是急性心肌梗塞(简称AMI)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死亡率高达50%~60%。成功救治左心衰是减少AMI病死率关键。我院1994年2月至1995年2月期间,共收治15例AMI,其中并发左心衰3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3例病人均为男性,年...  相似文献   

13.
付婕 《陕西医学杂志》2001,30(8):503-504
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传导阻滞是影响心功能及转归的重要因素之一。并发传导阻滞患者发生心功能不全,病死率均明显高于无传导阻滞者。心电监护及记录12~18导联心电图是发现传导阻滞有效、可靠的方法。因此,对此类病人进行持续心电监护并实施恰当的护理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1 临床资料 对118例(男82例、女36例,年龄范围44~92岁之间)AMI患者进行12~120h的连续心电监护,并按有无传导阻滞分为两组,并发阻滞组为36例,发生心功不全28例,占77.8%。死亡12例,占33.3%。非阻滞组为82…  相似文献   

14.
大约50%的糖尿病(IDDM)患者在生活中由于各种原因需手术治疗,手术死亡率较普通人手术死亡率高3%,手术并发症高。所以IDDM合并烧伤病人的围手术期处理是十分重要的,应引起高度重视。我们对13例(15例次)Ⅱ型糖尿病(NIDDM)合并烧伤病人进行严格的围手术期处理,全部安全渡过手术关,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NIDDM合并烧伤13例,男9例,女4例,伴酮症酸中毒2例。平均年龄48-92±12-29岁,TBSA/Ⅲ度TBSA为1~56%/1~40%,平均TBSA/Ⅲ度TBSA为…  相似文献   

15.
张庆民 《南通医学院学报》1996,16(2):196-196,229
分析19例急性下壁心肌梗塞(MI),其中7例伴Ⅱ度或Ⅲ度房传导阻滞。12例不伴房室传导阻滞。结果,AVB组平均就诊时间迟于对照组;心室率慢于对照组;QRS波形正常。对应性导联Ⅰ,avL导联及前壁V3,V4,V5V6导联出现ST段压低,以AVB组明显;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塞(AMI)并发右束支传导阻滞患者的临床特征,评价预后和临床意义。方法:观察分析比较1989年1月 ̄1999年11月186例AMI患者心电图变化、血清肌酸激酶(CK)、同工酶(CK-MB)水平,及严重交发症及死亡率。所有数据经x^2或u检验。结果:33例AMI并发PBBB(占17.7%)者预后明显差于未并发PBBB者;其心肌酶水平,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和死亡发  相似文献   

17.
82例病人经导管射频消融(RFCA)治疗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成功率96.3%,无1例发生Ⅲ度房室传导阻滞(AVB)。随访2~36个月,复发1例。RFCA治疗AVNRT是安全有效的方法。保持消融导管稳定、间断放电并连续监测X线影像和心电变化是避免Ⅲ度AVB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房室传导阻滞的临床意义及治疗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急性心肌梗死 (AMI)累及心脏传导系统时 ,可出现各种类型的心脏房室传导阻滞(AVB) ,笔者对两家医院10年来收治的285例AMI患者中合并AVB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以探讨AMI合并AVB的临床意义及治疗对策。1.一般资料285例AMI患者的诊断均符合1979年WHO诊断标准 ,其中男性222例 ,女性63例。年龄33~92岁 ,平均(63.9±11.7)岁。梗死部位 :前壁109例 ,广泛前壁 高侧壁20例 ,前壁 下壁11例 ,后侧壁1例 ,下壁95例 ,下壁 右室或后壁20例 ,多部位梗死 (3个壁以上 )18例 ,…  相似文献   

19.
对1992年1月~1998年12月收治的118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PTF-V1进行测量,并对42例PTF-V1异常者进行对照观察分析,以探讨PTF-V1在AMI发病过程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全部病例符合WHOAMI的诊断标准。118例患者男性82例,女性36例;年龄33~85岁,平均59岁。其中PTF-V1异常者为42例,男28例,女14例,年龄37~85岁,平均61岁。1.2 PTF测量标准:测量118例AMI患者V1P波终末向下部分的振幅(mm为负值)×宽度(…  相似文献   

20.
菜豆角中毒是一种常见的植物性食物中毒疾病。1998年12月~1999年3月我院先后收治了三起集体食用菜豆角中毒患者65例,中毒者除表现消化道症状外,其中24例伴有心脏房室传导阻滞(AVB)。现将24例伴有AVB患者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①一般资料:本组24例患者多数为外地民工及中学生,其中男16人,女8人,年龄15~34岁(平均24岁)。平素体健,所有患者均系食用生炒菜豆角后发病,食者多数反映有生豆味,每人进量约200~250g左右,全部患者进食后均出现状,而未同食菜豆角的其他人均无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